第281章 英国航运业的多米诺崩塌与金融恐慌
>>> 史上最严重的连锁破产
“航运公司开始倒闭了!”
英格兰银行临时总部,银行董事们忙得不可开交,一边与多家银行周旋,一边快速收集产业界的动态。
航运公司处境危急,包括冠达航运在内的五家航运公司已开始摇摇欲坠。
“劳合社保险那边情况如何?”
“进入紧急状态了。劳合社保险就大型商船保险产品的适用问题,请来了法务律师。看来是因为内部辛迪加签订的保险合同,所以把业务外包给了外部法务律师。”
“其他航运公司呢?”
“非洲航运、蓝锚航运、伯罗航运等一线航运公司也在面临倒闭。”
“情况越来越糟糕了。”
但连锁反应远比这更可怕。
航运公司一旦因破产倒下,它们就会拉着保险公司一起陷入困境。
照这样下去,大家都得一起倒闭。
“冠,冠达航运宣布首次违约!”
巴林紧闭双眼,仿佛听到了某个地方传来的惨叫。
英国的国运正实时衰落,如果24小时内无法解决,就会进行最终破产处理。
巴林看着冠达航运公司倒下后涉及的保险清单,再次倒吸一口凉气,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这是什么……”
巴林瞪大了双眼,但文件内容并未改变。
这些家伙,为了在航运业务之外兼营客运业务,拥有的船只数量多得离谱。
“不对,一艘大型商船到底投了多少份保险啊!冠达航运还有子公司,直接和间接拥有的船只数量超过数十艘啊!”
劳合社保险,这是一个大型的保险协会,运营船只的航运公司和拥有船只的船主们在这里大规模投保。
全球的海上保险都在这里签订,一旦出事,保险金也在此处赔付。
“现在问题还不止于此。”
“还有什么?”
“拥有这些船只的船主们也陷入困境了。因为租用他们船只的航运公司眼看就要破产,船主们现在也火烧眉毛,乱成一团!”
大型船只本身就极其昂贵,每一艘的维护成本都堪比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的市值。
所以,除非是非常大的船东,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多人甚至数十人凑齐出资款和贷款来购买船只。
更何况商船还在不断大型化。
照这样下去,每一艘船可能会造成数千万美元以上的损失。
“至少会打官司。涉及大型合同的话,可能还会上诉到最高法院,要花多少年解决还是未知数。”
“航运公司,能撑到那时候吗?”
“……撑不住。”
“该死!”
被扔出的电话摔得粉碎。
大家拼了命想把事情拖到法庭上解决,来一场生死较量。
但一切都徒劳无功,毫无意义。
“再这样下去大家都得死!”
航运业要是倒闭,一切就都完了。
航运瘫痪了,保险还有什么用,大型商船又有什么用呢?
“据说现在陆军战争运输部正向财政部提出索赔。但由于财政部目前处于瘫痪状态,抗议电话如潮水般涌向英格兰银行。”
“呵,简直乱套了。”
英格兰银行董事约翰·巴林烦躁地扯松了领带。
他的衬衫被汗水湿透,航运公司突如其来的破产危机如瀑布般将他淹没,让他陷入恐慌。
现在英格兰银行全体董事都被召集起来,开设了应急指挥中心,为掌握情况24小时不间断运转。
“先别管陆军战争运输部,当务之急是救航运业。他们要是倒闭,大家都得玩完!”
巴林粗暴地抓乱了原本整齐的头发。
这一切事态的根源呢?
令人震惊的是,都源于一个人——贝尔福首相。
真是个废物。
英国财政部如今的瘫痪局面,就是贝尔福一手造成的。
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贝尔福这个混蛋!”
巴林愤怒地用皮鞋踢向桌子。
坚硬的皮鞋踢断了桌腿,堆积的文件散落一地。
但怒火未消的巴林依旧气势汹汹,他叫来助手。
“听着,英国首相府那边还是毫无动静吗?”
“贝尔福首相从昨天凌晨起就失去联系了。虽然确定他在唐宁街10号,但不知道他在里面搞什么名堂。”
“有哪些人进去了?”
“巴林银行董事会昨天凌晨被召集到唐宁街10号,好像是由伦敦大都会警察局负责保护。”
“他们到底要腐败到什么地步!”
太过分了。
堂堂伦敦大都会警察局居然保护罪犯,英国首相府简直就是腐败的温床。
英格兰银行与他们彻底划清界限。
“外交部为了从殖民地搜刮资金已经红了眼,完全撇开英格兰银行自行其是。”
“去他的,不管了!我再也不想陪英国首相府玩这些鬼把戏了!”
英国首相府?
不,现在英国实际上已经没有首相了,只有一个妄图吞噬帝国的叛国贼。
他们把巴林银行变成炸弹,鼓励发展cdo,给英国带来恐慌的阴影。
从一开始,英格兰银行就不看好cdo。
英格兰银行董事会是由声誉卓着且保守的经济学家组成的团体。
他们长期信奉自由放任主义,但在杜鲁门的影响下,也看到了大政府干预的可能性。
“但贝尔福首相的大政府可不是那么回事。和杜鲁门的大政府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
英格兰银行现在对贝尔福首相充满了愤怒,甚至可以说是厌恶。
虽然一直反对他推行的制度,但由于无法拒绝英国首相府的要求,只能一直被牵着走,现在真是追悔莫及。
尤其是,贝尔福首相把巴林从巴林银行排挤出去,这个仇巴林绝对不会忘。
“劳合社保险必须撑住。”
约翰·巴林手心满是冷汗,他也清楚,劳合社保险的辛迪加们都面临着破产的危机。
“董事先生,劳合社保险现在根本没办法处理航运公司的保险金,您应该很清楚。”
英格兰银行的职员们提醒道。
确实,劳合社保险虽是海上保险的巨头,但现在根本没有能力支付海上保险金。
因为劳合社保险的一些辛迪加也参与了cdo的热潮。
“如果信用违约互换(cdS)出问题,劳合社保险就会破产。”
cdS是基于cdo的保险概念产品,支付一定手续费后,若对应的cdo产品破产,就能获得保险金赔偿。
但一旦cdS出问题,全球保险中心的劳合社保险也会陷入危险。
现在光是已经破产的企业就已经让它摇摇欲坠,如果冠达航运也最终破产,那就真的完了。
得往好的方面想。
约翰·巴林分析着当前的局势。
英国首相府不能信,英国财政部也不能信,首相府下属的金融机构都不能信。
全都不能信。
最后只能靠英格兰银行自己应对一切。
“总之,为了不让巴林银行倒闭,英国首相府肯定也会尽力阻止冠达航运破产。”
“没错,冠达航运要是破产,英国航运公司就会接连倒闭。你知道冠达航运旗下有多少子公司吗?它们要是都破产,英国的航运业就完了。”
这是理所当然的。
一旦英国第一的航运公司确定最终破产,其他中小航运公司会是什么下场可想而知。
提供商业票据贷款的第二金融圈会对航运公司的信用产生质疑,进而迅速开始收回贷款。
整个航运业都可能破产。
“由于航运业的特性,它们无法偿还短期债券——商业票据的概率很高,毕竟它们的现金流规模太大了。”
实际上,劳合社保险已经岌岌可危,在cdS风波袭来之前,可能就会因航运公司的连锁破产而倒闭。
“劳合社保险现在已经完了!”
哐当!
会议室的门被猛地推开,职员们蜂拥而入,他们脸色苍白如尸体般冰冷。
约翰·巴林董事紧张起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他们如此惊恐。
而且不止一两个人。
“非洲航运宣布首次违约!”
“伯,伯罗航运宣布首次违约!”
“蓝锚航运也宣布首次违约!”
“什么?!怎么突然三家同时倒闭?”
巴林董事惊声尖叫。
助手们七嘴八舌地解释起来。
“有一家大型银行最终破产清算,受此影响,催债潮开始,这三家同时受到冲击!”
“……简直疯了。”
这些可都是一线航运公司,一下子三家都面临破产危机。
约翰·巴林感到一阵眩晕,光是参与处理航运业破产危机的董事人数,就已经占了董事会的一半。
但这种情况必须由总裁亲自掌控。
“本行总裁呢?这种事绝对不能在内部遥控处理,必须总裁亲自在场才行。”
“总裁现在不在本土。”
“什么?”
约翰·巴林愣住了。
在这种关键时刻,英格兰银行总裁居然不在?
他到底在想什么?
这情况让人无法理解,大脑仿佛都要停止运转了。
约翰·巴林用手按着发晕的脑袋,问道:
“他,他在哪里?”
“在美国。”
“美国?”
这又是什么情况?
但听到助手的解释后,巴林的紧张感稍微缓解了一些。
“英国财政部的罗伯特部长召唤了总裁,美国财政部的杜鲁门邀请他参加秘密会议。”
“哈,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果然,总裁可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在这种情况下,总裁选择杜鲁门,真是明智之举。
英国首相府独断专行,还隐瞒各种事情,英格兰银行也需要一个后盾。
英国首相府可以动用国家预算。
但英格兰银行只能使用本行的资金,也不可能像发疯似的用货币发行权大量印制英镑。
从资金规模上看,与运营国家预算的英国首相府正面抗衡是不合适的。
“但要是有美国这个后盾就不一样了。”
第一金融圈似乎也能正式参与这场“斗鸡博弈”了。
“斗鸡博弈”,这就是一场战争。
一场贝尔福首相的势力和英格兰银行的势力,看谁先破产的战争,只有幸存者才能获胜,这是一场生死之战。
“他们不行,我们必须活下去!”
巴林紧紧握住拳头,心中燃起一丝希望。
作为英格兰银行的内部人员,他愿意付出一切,只求能挽救局面。
这既是希望拯救自己和英格兰银行,归根结底,也是希望拯救英国。
约翰·巴林直面现实,他早就做好了放弃一切荣耀和财富的准备。、
他愿意付出一切,只求能救救英国。
但对巴林来说,还有更震惊的消息在等着他。
“董事先生,总裁还有个口信。”
助手接着说道。
约翰·巴林听到这个惊人的口信,惊得说不出话,嘴巴张得大大的。
“什么?”
是我听错了吗?
大脑一片空白的巴林,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他说现在……”
终于接受了现实,巴林的表情复杂微妙,既充满震惊,又合不拢嘴。
那表情看起来像是有些高兴,但很快又被负担和压力笼罩,脸色变得阴沉。
“他说让我暂时代理英格兰银行总裁?”
总裁已经宣布了,他说因为要去美国出差一段时间,让巴林看着处理。
巴林愣住了。
“为什么是我?”
“很抱歉,我只是奉命传达口信……”
不是吧,放着副总裁不用,让我来代理总裁?
难道是副总裁太不让人省心了?
一脸茫然的巴林看着助手,心中不禁猜测:“这是总裁的大计划吗?”
不,肯定得是个大计划。
不然英国的未来就太黑暗了。
“……该死。”
压力越来越大,巴林抓了抓头发,指缝间掉下一大把头发。
他真想大哭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