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美国财阀私生子 > 第280章 EVSICC 破产,英国金融 “震中” 初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0章 EVSICC 破产,英国金融 “震中” 初现

第280章 EVSIcc 破产,英国金融 “震中” 初现

>>>

“昨天,伦敦金融城警察对巴林银行进行了搜查扣押。他们查获了多份与EVSIcc相关的文件,不出所料,非法贷款的情况也随之曝光。”

伦敦金融城自治委员会,莱昂内尔市长正在进行简报。

根据英国首相府的命令,只有伦敦金融城警察有权对巴林银行进行调查。

其他警察由于可能受到英国首相府的直接施压,无法令人信任。

实际上,伦敦大都会警察局一直在待命,每次试图进行干涉时,都会收到含糊其辞、令人心寒的请求。

“他们要么说要移交关键证据或证人之类的。反正净是些废话。在这次犯罪案件中,我们必须避免成立联合调查组或接受其他方面的调查协助。”

巴林银行的保护壁垒十分厚实。

若不是因为它是位于伦敦金融城的银行,恐怕连伦敦金融城警察都没有调查的权限。

幸运的是,它的确是伦敦金融城的银行,自治委员会得以探寻真相。

“实际上,威尔士四大警察局之一的南威尔士警察局,只是佯装对EVSIcc进行调查就出来了。哎,要是进去就只拿个空箱子出来,那干嘛还要进去搜查扣押呢,实在令人费解。”

苏格兰场,也就是伦敦大都会警察局,都受到英国首相府的施压,南威尔士警察局又怎能幸免呢?

由于警察局权力过大,新成立的英国检察院也只能干着急。

好在,就金融犯罪而言,没有比伦敦金融城警察更合适的机构了。

“那调查结果怎么样?”

施罗德银行行长,这位掌管着伦敦金融城三大银行之一施罗德大型银行的巨头,流露出了好奇。

由于伦敦金融城是国际金融都市,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参与作为决策机构的自治委员会是很自然的事。

施罗德大型银行虽主要开展对德银行业务,但同时也专注于贸易金融和债券交易,所以是绝对不能缺席的银行。

“施罗德行长,您问了个很敏锐的问题。”

莱昂内尔点了点头。

英国首相府正全力维护巴林银行。

恐怕这个消息很难传播到伦敦金融城以外的地区。

如果英国首相府下定决心阻拦,至少能延缓消息在其他地区的传播速度。

更何况英国还遭受了战略轰炸的破坏。

只要英国政府从财政到运营层面都进行广泛的国家干预,就很难摆脱首相府的监视。

媒体也是如此。

但至少在行政上独立于英国首相府的伦敦金融城能够知晓真相。

“首先,可以确定这是金融犯罪。已经查明,巴林银行的多位前董事大量进入了EVSIcc的董事会。”

莱昂内尔平淡地陈述着。

巴林银行的现状关乎英国首相府的核心。

这是了解最大“炸弹”内部结构的唯一机会,所以必须彻查到底。

当然,大部分关键信息都被首相府保管着,无法获取。

但幸运的是,情况还是能摸清的。

“甚至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的前董事们也大量加入了EVSIcc的董事会。我们获取了董事会成员名单后,惊人的事情接踵而至。”

实际上,他们就是一伙的。

“巴林银行将证券部门剥离为子公司,EVSIcc通过巴林证券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大量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cb)。还进行了多次增资,每当资金短缺时,又通过证券公司发行商业票据。”

伦敦证券交易所、巴林证券公司、EVSIcc。

“在此过程中,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EVSIcc的会计账目进行了粉饰,以此为基础给出了投资资格的信用评级。可以说,EVSIcc是在英国首相府的管理体系下运营的。”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英国首相府。

“最大的问题是,在座各位自治委员所属的大型银行,恐怕大量持有EVSIcc的商业票据或债券。”

“咳,咳咳。”

一些自治委员干咳了几声,但气氛并不轻松。

大家都紧张得直冒冷汗,担心破产危机蔓延开来。

这也难怪。

实际上,巴林银行是英国首相府的核心力量这一事实刚刚才被揭露,据莱昂内尔所知,当时EVSIcc的增资可是伦敦金融城的热门话题。

在EVSIcc市值飙升的时候,参与其商业票据、可转换公司债券和增资的银行数不胜数。

当时会计账目看起来很干净,大家都认为这是不错的投资产品。

“会计账目看起来干净是当然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铁了心参与其中,进行账目粉饰。他们被英国首相府挥舞的信用评级垄断这一诱饵所迷惑。”

莱昂内尔对他们深感厌恶。

无论是信用评级、会计账目、债券发行还是增资,无论从哪个角度深挖,都充斥着腐败的恶臭。

巴林银行本身就是一颗炸弹,而他们制造的炸弹也不容小觑。

“该死……”

施罗德银行行长的脸色也变得阴沉。

他所在的银行也持有EVSIcc的债券,而且他个人似乎也投资了该公司的股票和债券。

EVSIcc的债券发行,这件事当时被媒体大肆宣传为英国钢铁业复兴的信号弹,英国政府也公然大力推动。

但现在看来,这是英国首相府的阴谋。

当然,背后肯定有他们的大力支持。

问题在于,这巨大的支持实际上源于巴林银行操纵下诞生的cdo炸弹。

“您这边损失了多少?”

“EVSIcc相关资产本身还不至于影响施罗德银行的运营。但一想到接下来可能爆发的债券问题,就感到担忧。”

EVSIcc,一家已经确定最终破产的钢铁公司。

但EVSIcc的破产仅仅是个开始。

想必巴林银行势力渗透的企业仍大量存在。

伦敦金融城的三大银行,尽管巴林银行在1890年经历过经济危机,但它仍是与罗斯柴尔德银行、施罗德银行并肩的顶级大型银行。

“英国的产业界现在就像一片雷区。”

莱昂内尔沉思着说。

英国的金融中心伦敦金融城如今已变成一个不知何时会爆炸的雷区。

但产业界更是一个巨大的雷区。

毫不夸张地说,这次cdo风波中,没有哪家大型企业能独善其身。

“然而,其中一颗地雷已经爆炸了。”

雷区中已经有一颗地雷爆炸了。

甚至站在这片雷区中的金融人士,都不知道自己正踩在哪颗地雷上。

想必其中不乏那些被大量抛售的cdo炸弹,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没人知道谁是那颗“炸弹”。

既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决心参与并粉饰账目,想要提前察觉几乎是不可能的。

想必他们动用了最新的会计手段,而银行既没有能与会计师事务所抗衡的人才,也缺乏相应资源。

“莱昂内尔市长。”

这时,施罗德银行行长举起了手。

莱昂内尔给了施罗德发言的机会。

施罗德皱着眉头,小心翼翼地开口。

“很抱歉,但现在有个比产业界更大的问题摆在眼前。”

>>>

“第二金融圈吗?”

纽约,金融服务局。

杜鲁门一脸严肃地走在走廊上。

英国的问题可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听着,立刻动员金融服务局去监视英国的金融体系。那些家伙的第二金融圈,比如像资本银行(capital bank)这类机构,马上就要开始崩塌了。”

“是商业票据的问题吗?”

“对,英国的证券公司也会摇摇欲坠。不仅如此,所有参与债券交易的银行都会受到冲击。”

商业票据。

英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倒下了,连带数百个供应商也一同被卷入破产的漩涡。

第二金融圈也渐渐到了察觉危机的时候。

“明白吗?实际上,这次经济危机是伦敦金融城的高层们早就知道的灾难,而下面的人现在才刚开始感受到。”

“第二金融圈信息比较匮乏啊。”

“本来除了施罗德银行,很少有大型银行处理商业票据业务。”

商业票据(cp)本质上就是企业债券。

大型商业银行一般不会直接发放企业债券,通常是以贷款的形式提供资金,而不会发行商业票据。

但施罗德银行不同。

“既然作为中间环节的施罗德银行察觉到了危机,那么第二金融圈意识到问题也只是时间问题。”

“那,如果他们意识到了会怎么样?”

第二金融圈要是意识到了?

他们可是真正的债券从业者。

当第一金融圈的经济学家们优雅地享受着新的消遣时,第二金融圈的债券从业者们为了多赚一分钱,都红了眼。

虽然这种类比有些夸张,但大致情况差不多,只是基调完全不同。

那是一个与第一金融圈截然不同的世界。

“第二金融圈不会考虑市场。第一金融圈因为担心过度干预会让市场陷入危险,所以有所顾忌,但第二金融圈会不顾一切。”

哪怕产业界全部破产,只要自己能活下来就行。

这就是第二金融圈债券从业者的思维逻辑。

即便大家都破产了他们也活不了,可他们完全不在乎。

那会发生什么呢?

“他们会开始无差别地回收贷款。”

这可不得了。

这意味着他们会不顾一切地只求自保。

一旦第二金融圈开始回收短期资金,大型企业也可能会倒下。

“詹姆斯,立刻以纽约金融服务局的名义联系纽约各大银行。告诉他们,要是回收短期资金导致破产危机,英国产业界可能会向美国求助,绝对!绝对!不要出手相助!绝对!”

一旦伸手相助,就会被一起拖下水。

如果不想一起死,就必须置身事外。

“保持耐心等待。”

等到英国化为废墟。

等把一切都消耗殆尽,收拾剩下的残骸就足以让人成为富翁,所以要坚持到那个时候。

“先生,如果英国的第二金融圈开始回收贷款……”

“那就全完了。”

杜鲁门肯定地说。

从中型企业到大型企业,都可能会全部破产。

詹姆斯满脸担忧地问道:

“我们该怎么办?”

好比有一栋着火的房子。

那么杜鲁门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向美国国会申请紧急预算编制。向共和党议员提出请求,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答应。”

“这紧急预算是用于什么的?”

“你不会以为从英国第二金融圈贷款的企业只有英国企业吧?”

“啊。”

美国企业也经常使用英国的第二金融圈。

如果在美国国内无法获得资金,或者条件更优惠,他们就会去英国获取资金。

一旦第二金融圈开始催债,美国企业也可能面临破产危机。

必须提前预防。

“美国企业也可能因这场风波破产,所以要想保护他们,就得请求紧急预算编制。要是觉得国会支持不力,就去白宫。哪怕动用行政命令,也得把他们救下来。”

“是,我会尽快申请。”

“还有……”

杜鲁门露出狡黠的笑容。

如果就此结束,岂不是太无趣了。

英国正热闹着呢,他可不能干看着。

他也得掺和进去,凑凑热闹。

“既然有房子着火,那就该去捡便宜。”

距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只有六周了。

今晚杜鲁门预定在纽约的餐厅与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美联储主席共进晚餐。

2.25%,通过两次Fomc会议提高的利率。

虽然对英国很抱歉,但通货膨胀还没有得到控制。

“这次Fomc会议之后,出其不意地宣布加息。”

英国?

只要它的殖民地还撑着,就没那么容易倒下。

他们的惨叫还没结束呢。

只有等一切都归于沉寂,才算是结束。

而且通过加息积累现金,才能抵御恐慌带来的影响。

这是经过多方考量的政策决定。

“冬天要来了。”

杜鲁门心里想着。

最坏的情况,可能会引发一场席卷全球的恐慌。

但恐慌归恐慌,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这是绝佳的机会。

而他,要抓住这个机会。

>>>

英国,唐宁街10号,首相府。

[冠达邮轮公司(cunard Line),英国第一的航运公司面临破产危机。]

[与冠达邮轮公司有交易的大型银行多达13家。]

[英国第一航运公司的破产危机预示着什么。]

[拥有4亿5千万人口的大国,恐慌进入倒计时。]

-《泰晤士报》(the times)

哐当!

“马上,马上把巴林银行行长给我叫来!!”

英国第一的航运公司面临破产危机。

难道EVSIcc还不够,英国的恐慌真的要全面爆发了吗?

这是最后的关头了。

贝尔福感受到了本能的恐惧,脸色变得煞白。

这个无论如何都要保住。

冠达邮轮要是倒闭了,那就真的全完了。

心急如焚的贝尔福首相大声咆哮着。

“马上!!”

贝尔福首相,他的身体开始颤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