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美国财阀私生子 > 第237章 法国危局:绝境下的战争博弈与破局之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7章 法国危局:绝境下的战争博弈与破局之思

“砰!”

“再怎么说,这也太不切实际了!”

总统府爱丽舍宫正在召开部长会议。

由于议题的特殊性,战争部长双臂交叉,坚决反对,态度强硬地表示绝无可能。

德尔卡塞露出一副早料到他会如此的表情,点了点头。

即便如此,他还是问道:

“为什么呢?”

“这还用问!光是法国陆军的征兵,就得花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算假设能完成训练,并部署到东部边境,一个月无论如何都不够。”

“那三个月呢?”

“三个月也不行!我们必须尽可能争取更多时间。就算争取到半年时间,局势都还很悬,一个月的话,这简直就是想在战争中故意失败而做出的举动!”

呼……

德尔卡塞叹了口气。

他瞥了一眼总统,只见总统双臂抱胸,闭着眼睛陷入沉思。

看样子总统是想听完会议内容再做判断。

德尔卡塞心里也明白。

这确实是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即便不听战争部长说,他也清楚这几乎不可能实现。

毕竟当下连法国首都防卫司令部的征兵工作都还没全部完成。

按照战争部长的说法,要完成法国东部和西部的征兵,半年时间都紧张。

要是再算上训练时间,那就更不知道要多久了。

“但是战争部长先生,您忽略了一些要点。”

“忽略?”

“是的。”

德尔卡塞缓缓站起身来。

“如果只考虑基本步枪和机关枪的训练,或许不需要那么久。”

“……什么?”

“没错,虽然听起来很不切实际,但就是只让士兵学会使用枪支,然后就送上战场。”

“这跟直接送他们去送死有什么区别!”

战争部长涨红了脸。

即便他是个激进的、秉持着“冲啊杀啊”精神,采用进攻性战斗理念的军人出身,但这跟自杀没什么两样吧。

不过,冷静下来想想线列战斗的场景,一旦战争爆发,情况或许会有所不同。

德尔卡塞眯起了眼睛。

“真的完全不可能吗?”

“……”

战争部长的态度稍微缓和了一些。

德尔卡塞见状,点了点头。

“近期发生的战争中,有参考价值的是美西战争和布尔战争。这两场战争呈现出相似的态势,那就是机关枪的广泛应用。”

德尔卡塞也并非毫无考虑。

他也知道,没有经过正规训练就把士兵送上战场,无异于让他们去送死。

但机关枪的出现,或许能让情况有所缓和。

“想想美西战争中,在古巴发生的关塔那摩战役,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未来战争中机关枪变得多么重要。”

德尔卡塞回忆起那场战斗。

西班牙军队凭借机关枪和齐射,把美军打得落花流水,却能将自身伤亡控制在最低限度。

这是一场极为经典的战斗,机关枪让西班牙军队完全占据了上风。

既然有这样的实际战例,战争部长也只能露出不满的表情,没有再多说什么。

“相比士兵的训练程度,武器的性能变得更加重要。所以,训练时间可以进一步缩短。”

德尔卡塞还有其他依据。

这与当下法国的特殊性有关。

“而且,就像我们在德雷福斯事件中所看到的,当下法国的政治路线因极端爱国主义而紧密团结在一起。”

说白了,就是有些失去理智。

“冲啊杀啊”这种疯狂的精神,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一直延续,原因就在于此。

法国的年轻人并不逃避战争,反而渴望战争。

他们渴望为国家奉献,充满了爱国情怀。

在法国爱国主义情绪极度高涨的当下,没有法国人会拒绝战争。

“在对法国的热爱达到极致的现在,虽然排斥犹太人的思潮值得警惕,但人们对战争并没有抵触情绪。民众会积极投身到战争中去。”

“有道理。”

总统说道。

毕竟,没有谁比总统更了解当下法国的社会氛围了。

正是他出面,才勉强平息了德雷福斯事件。

埃米尔·卢贝总统的行事风格,与当下的法国如出一辙。

所以,总统对德尔卡塞的话表示认同。

“没有哪个年轻人会逃避战争。”

总统似乎接受了德尔卡塞的观点,他抱紧了双臂。

“但一个月还是不行。”

“果然。”

德尔卡塞苦笑了一下。

他一开始就没指望这个提议能被接受。

提出宣战的说法,只是想让大家明白当下局势有多紧迫,算是一种吸引注意力的策略。

德尔卡塞放弃了方案A,拿出了方案b。

“总统先生,请您仔细想想。”

“仔细想什么?”

“普法战争。”

“……!!!”

几位部长惊讶地一下子站了起来。

就连总统也瞪大了眼睛,猛地转头看向德尔卡塞。

战争部长额头上青筋暴起,一副恨不得当场把德尔卡塞生吞活剥的架势。

很好。

德尔卡塞想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法国面临的外交困境,德国限制的逐渐解除,与俄罗斯的谈判,两线作战的隐患,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与普法战争极为相似,而且很明显,德国渴望战争。”

“……按照你说的,要是法国真的宣战,那就完全是一场新的普法战争了。”

总统嘲讽地说道。

毕竟当年拿破仑三世宣战,结果法国还是被德国击败并投降。

“不,不是这样的。”

德尔卡塞表情严肃起来。

“现在的情况比那时更严峻。当时法国并不缺乏自然资源,国内局势也不像这次‘五一’示威那样紧张。”

德尔卡塞继续说道。

他想说的是,法国正面临着比普法战争更糟糕的局面。

“拿破仑三世的宣战,也可以看作是出于他个人的自尊心和政治生涯的考量。当时的法国并不像现在这样,被战争逼到绝境。”

“……”

“法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照这样下去,法国的失败已成定局。”

战争部长忍不住插了一句。

“法国陆军与德国陆军相比,并不逊色。”

“那指的是正规军。但德国整个帝国就是一支军队,是一部战争机器。普法战争初期,‘宣战’的法国陆军出动20万人进攻时,普鲁士军队却动员了将近40万人。”

“……该死!”

战争部长气得揪自己的头发。

他想来想去,也找不到解决办法。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就是一场第二次普法战争。

实在是太相似了。

德国的侵略意图已经昭然若揭。

照这样下去,法国似乎只能被德国彻底践踏。

“即便如此……”

战争部长长叹一口气。

“即便如此,一个月还是不行啊。”

“为什么呢?”

“德尔卡塞部长,您曾担任过殖民地部长,应该很清楚。如果按照您说的宣战并发动进攻,法国陆军为了夺回阿尔萨斯 - 洛林,必须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

阿尔萨斯 - 洛林。

实际上,这里是德国工业基地的聚集地,是战争物资的生产中心,而且煤炭和钢铁资源集中,拥有绝佳的工业环境。

如果能奇袭并从德国手中夺回此地,或许能暂时占据优势。

“但很可能马上就会在敌人的阵地中陷入包围,甚至连夺回都做不到。

几十万、上百万的陆军可能会白白牺牲。”

这话没错。

德尔卡塞也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

“所以,作为战争部长,我将始终坚持反对立场。绝对不能宣战。”

说实话,德尔卡塞原本以为战争部长会高喊着“冲啊杀啊”,不顾一切地支持宣战。

但他的反应却出乎预料。

不过,德尔卡塞也并非真心想提议立刻宣战。

“您了解法国目前的状况吗?”

说实话,一个月内宣战确实超出了可行范围。

他承认这一点。

德尔卡塞只是想让会议室里那些没有危机感的部长们明白,法国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这算是一种警醒。

“法国剩余的资源只够维持三个月。一旦消耗完这三个月的资源,法国陆军就将在自然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作战。”

“可以通过财政购买啊。”

“法国支付银行已经垄断了资源供应网络。恐怕从下周开始,自然资源的价格就会全面暴涨。”

“……什么?”

“砰!”

战争部长猛地拍了下桌子,仿佛要把桌子拍碎。

“不,这说的是什么鬼话!现在的价格已经比成本高出三倍多,简直是疯了,还要‘暴涨’?那我们怎么用军费来确保物资供应?!”

“所以我才明知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却还是提议一个月内宣战。”

德尔卡塞像在强调一样,低下了头。

“法国只剩下三个月时间。就算假设财政崩溃,最多也只能撑半年。”

战争部长惊恐地跌坐在椅子上。

法国欺骗美国的代价,以改变法国命运的方式降临了。

直到这时,部长们才真正意识到现实的残酷,脸色变得惨白。

会议室里弥漫着令人压抑的沉默。

“那防御战呢?”

内政部长开口说道。

在沉重的气氛中,会议室里的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位新发言者身上。

内政部长表情严肃地捋了捋胡须。

形势对法国太不利了。

“防御战?”

“我考虑了法国的铁路环境。虽然与德国相比,我们法国的铁路环境还有很大差距……但反过来,我们也有德国没有的优势。”

铁路环境。

一个新的观点出现了。

内政部长的发言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就是首都集中化。”

欧洲的首都地区。

法兰西岛的巴黎,形成了堪称欧洲之都的庞大都市圈。

由于法国的首都集中化政策,巴黎规模不断扩大,结果导致整个法国都围绕着巴黎运转。

铁路环境?

以巴黎为中心,铁路像蜘蛛网一样向四周延伸。

以巴黎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除巴黎外,若想通过铁路在其他地区间移动,就必须经过巴黎,形成了一种循环路径。

“这种放射状的铁路环境,在普法战争中甚至导致了法国的战败,堪称最糟糕的铁路环境。

这完全是为巴黎服务的铁路环境,而且自普法战争后,也没有得到彻底整改。”

法国内政部也清楚这一点。

毫无解决方案的法国铁路环境,自普法战争后,以首都集中化的铁路建设速度,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但时间不等人。

法国的铁路环境无法与德国相比,而且首都集中化的铁路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以巴黎为中心的铁路环境,使得部队“异常”容易在巴黎集结。

“一个月内,将法国陆军运送到巴黎近郊是可行的。”

“继续说。”

总统表现出了兴趣。

内政部长有些兴奋地点了点头。

“好。”

德尔卡塞紧紧握住了拳头。

他想要的就是这种局面。

不断强调法国正处于危机之中,部长们就会团结起来。

德尔卡塞抛出一个月内宣战这个极端的说法,以此来威胁众人,促使他们团结一心。

当外部出现敌人时,分裂的内部就会凝聚起来。

不知为何,他有一种预感,事情或许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