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我能与万物对话 > 第627章 无线输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如果是以固态电池和无线电传输相结合呢?”楚云天微微扬起嘴角,淡淡的笑意中蕴含着一丝神秘与期待,轻声说道。

“您的意思是?”刘云处长微微挑起眉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问道。

“以固态电池带动高铁或者动车运行,而无线电则可以随时补充固态电池的电量!您觉得这个想法有实现的可能性吗?”

楚云天进一步阐释着自己的新思路,仿佛在描绘一幅未来高铁运行的崭新画卷。

刘云闻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不可能,无线电传输哪怕可行,但是在那种高速之下,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稳定的传输。”

“就算是公认的特斯拉线圈,就目前来看也必须要以一种相对静止的方式,才能够实现无线传输!无法进行电力传输,何谈给固态电池充电?”

他连连摇头,显然对楚云天的话持有极大的怀疑态度,在他的认知里,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理论基础似乎都难以支撑这样大胆的设想。

“可不可行,只有研发之后才能知道!”楚云天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您所认为的不可行,只不过是因为技术和认知不够罢了!”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自信,仿佛在向传统观念发起挑战。

“你的想法固然是好的,同时也是一个可以研究的方向!”刘云处长微微顿了顿,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

“但是就目前来讲,依然太过于科幻了!实话告诉你,我们铁道部门虽然没有进行过相应的研发,但是电力公司却在十几年前便已有了相应的计划。”

“只是具体研发到什么程度,传输的距离有多远,我们并不知晓!”

“如果贵公司真的想要研发无线输电,可以寻求与电力公司的合作!我想以你们汉唐集团的研发实力,在技术上估计会有所突破!”

对于楚云天那毫不客气的话语,刘云并没有感觉到愤怒,因为他深知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需要有不同观点的碰撞和大胆的设想。

铁道部门和电力部门其实有着极为密切的合作关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铁道部门是电力部门最大的客户,没有之一。

毕竟每天行驶在铁路上的列车数量高达三四万列,按照每列列车一个小时平均七八千度电的消耗量来计算,一天 24 小时,仅仅是列车运行就需要消耗最少 50 亿度电。

而且,列车运行对输电设备的耗损量也是非常庞大的。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无线电传输,那么未来新的铁路干线,就无需再安装受电弓以及高压电线等设备,这将极大地简化铁路建设的基础设施投入。

与此同时,安全性也能够得到大大的提升,减少了因受电弓与高压线接触不良等问题引发的故障风险,故障率也能够显着降低,从而可以极大地降低铁路运行的成本。

再结合更加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别的不说,高铁动车的速度便可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这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无论是人员的快速流动,还是货物的高效运输,都将因铁路运输的升级而得到强有力的推动。

因此,刘云处长对于汉唐集团自然也抱有不小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在技术创新方面带来新的突破和变革。

当然,哪怕楚云天今天只是提出了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设想,仅铁路智能管理系统这一项目就足以让列车的运行效率得到显着提高。

要知道当年那一起轰动全国的动车追尾事件当中,动车的速度最高可达 250 公里每小时。

也正是因为那一次惨痛的追尾事件之后,炎黄国的动车高铁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大减速。

最终动车的速度被降到 200 公里每小时,并且直到现在依然维持在这个速度。

而高铁的最高速度本来可以达到 350 - 400 公里,但如今却也降到 300 公里每小时。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系统技术的限制,特别是智能管理系统不够先进。

铁路部门依然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调度等工作,高铁动车的提速受到了调度力量不足的严重制约,其实际速度这才无法真正地提上去。

否则,以当前的高铁技术,哪怕是动车,也完全可以开到 300 公里每小时,而不至于依然保持 200 公里。

这也正是铁道部门找上门来寻求与汉唐集团合作开发先进智能管理系统的主要原因。

“行,此事本集团会与电力部门进行接洽!”楚云天点点头,面带微笑,语气坚定地说道。

“后续本集团也会给铁道部门发送有关于固态电池的相关数据!如果铁道部门对这方面的合作有需求,也可联系本集团!我们可为高铁动车研发专用的固态电池!”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技术研发的决心和对合作的诚意。

“好的,到时候如果真的可行的话,我们也会考虑的!因为公务繁忙,那我们就先行离去!我们等着贵集团的好消息!”

刘云处长说着便朝着楚云天伸出右手,这一伸手,既像是一种礼貌的告别,又像是对未来合作的一种期待与信任。

“刘处长,还有各位慢走!”楚云天跟对方热情地握了握手,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合作的憧憬。

将他们送走之后,楚云天再度返回办公室,迅速处理完集团的各项事务。

在他心中,虽然集团事务繁多且重要,但与科研创新相比,科研任务始终占据着更为核心的位置。

处理完手头工作后,他乘坐直升机飞往位于淀山湖的汉唐实验室。

那里是他追逐科技梦想的重要阵地,汇聚了顶尖的科研人才和先进的实验设备,是无数科技创新成果的孕育之地。

相比较于集团事务,在楚云天心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各项科研任务。

其中最为重要的无疑就是电子战斗机的研发,这一项目关乎国家的国防安全和军事战略优势,每一个技术突破都可能改变未来战争的格局。

当然,还有固态电池的升级工作也不容忽视,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固态电池技术的进步将为新能源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