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我能与万物对话 > 第628章 重点项目微米机器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28章 重点项目微米机器人

此外,还有其他众多技术的研发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不过,有糖糖的协助,他的研发工作都显得非常顺利。

糖糖凭借其超强的数据分析能力、精准的模拟预测能力以及对海量科研资料的快速处理能力。

为科研团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大大提高了研发效率,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试错环节。

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项目就是微米机器人。

微米机器人是楚云天的一个极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设想。

相比较于那些所谓的纳米机器人,二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所谓的纳米机器人实际上就是一个以分子纳米技术为核心的一项机器人技术。

不过,它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机器人拥有独立的动力系统以及能源系统。

当今的纳米机器人其实就是一个用来传递分子以及控制化学反应的 dNA 纳米机器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其实就是一种 dNA 分子细胞。

主要通过对基因的编译使其暂时获得类似于生物的特性,使其能够携带某种药物抵达人体内的某个角落,从而实现靶向治疗。

但它却又不属于生物范畴,所以才被称之为机器人,实际上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

而楚云天设想当中的微米机器人,看上去虽然比纳米机器人在尺寸规模上要大一个等级。

但在功能和结构上却有着质的飞跃。

在他的设想里,这款机器人是具备着真正机器人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能源系统、软件系统等等一系列装置的微缩型机器人。

人们能够给这款机器人下达相应的指令,其内部所搭载的人工智能系统便可以根据人们的指令,精准地控制机器人做出相应的动作。

比如说进入人体内进行一些难度极大的手术。

它可以凭借微小的尺寸和灵活的操控性,在人体内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精确的操作,完成一些传统手术器械难以企及的任务。

之所以他会有这样的想法,完全是因为诺子的神经疾病。以当前的医学水平,根本就无法治愈诺子的神经疾病。

而慕倾月早就已经将诺子当做妹妹一样看待,楚云天亦是如此。

他们对诺子的病情深感痛心和无奈,在思考许久之后,楚云天才有了研发微型机器人的想法。

他希望能够通过科技的力量,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医疗手段,为诺子以及其他患有类似疑难病症的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

如果是正常的研发机构,肯定要从厘米级别或者毫米级别的机器人入手。

按照常规的技术研发路径,逐步地进行升级和完善。

但楚云天可不是一般人,他凭借着自己卓越的智慧、大胆的创新思维以及对前沿科技的深刻理解,直接从微米机器人起步。

他坚信,在自己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未来甚至还有可能过渡到真正的纳米机器人。

实现从微观尺度到更微观尺度的技术跨越,从而为人类的健康和科技发展做出更为巨大的贡献。

而这就是楚云天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研发重点,他将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科研征程中,向着未知的科技领域奋勇前行。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很快便来到了 2025 年 12 月 1 日。

晚上九点,夜幕早已降临,整个城市被璀璨的灯光所笼罩,而在汉唐集团的庄园内,楚云天正与慕倾月在那如诗如画的人工湖湖心岛之中惬意地聊着天。

他们二人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向来都非常规律,与其他一些研发人员截然不同。

在许多企业中,尤其是科技和互联网领域,加班似乎成了一种常态。

研发人员们常常一天到晚都泡在实验室里面,为了项目进度而日夜奋战。

然而,汉唐集团却独树一帜,就如同集团的其他研发人员和工作人员一样,基本上遵循着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安排,每周还享有双休的待遇。

汉唐集团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工作制度,绝非偶然。

集团从来不会强迫员工加班,甚至还旗帜鲜明地反对员工加班。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集团深知保证员工充分休息的重要性。

只有当员工得到了充足的休息以及有效的放松,他们才能够在工作时拥有更多的精力,从而保证工作的效率。

事实上,这种工作模式经过实践检验,取得了非常显着的效果。

员工们在得到充分休息后,工作状态焕然一新,再加上集团给予的高额薪酬待遇,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据汉唐集团行政部门的精确统计,汉唐集团的每一位研发人员工作效率,最少是其他互联网大厂的两倍以上。

这意味着,汉唐集团的研发人员工作 8 个小时的时间,能够抵得上其他科技公司或者互联网公司员工工作 16 个小时。

而汉唐集团能够在短短时间内发展得如此迅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这种超高的工作效率。

这一成果对于汉唐集团以及楚云天来讲,无疑是一个十足的惊喜。

其他的互联网公司在得知汉唐集团的情况后,自然无法对其视而不见。

当他们看到汉唐集团那令人惊叹的恐怖工作效率,以及员工为公司所创造的巨大价值后,在这种榜样的力量的触动下,有不少的互联网公司以及科技公司开始进行小范围的尝试。

他们纷纷提高员工的薪资水平,并且尝试着缓慢地减少员工的加班时间。

然而,这种事情毕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长期以来,他们的员工都已经习惯了加班,习惯了那种相对低下的工作效率。

一旦改变幅度过大,很有可能会出现适得其反、过犹不及的情况。

所以,他们明智地选择了慢慢改变,逐步引导员工适应新的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