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见到太子李承乾一脸失落的样子,心领神会的房玄龄微微一笑。

看了一眼坐在上首的李世民,朝其拱了拱手,语气调侃的说道。

“陛下,这次救灾,虽然您指导有方,但在这里,微臣也不得不夸奖一下太子殿下。”

房玄龄一边说话,一边将目光转向李承乾,语气转为赞赏道。

“此次救灾,太子殿下至始至终都奔波在灾民之中,不辞劳苦,不仅亲自指挥调度救灾物资,还为灾民亲自发放物资,这种亲力亲为、心系百姓的举动,实在是令微臣等深感钦佩。”

“太子殿下这种以身作则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大唐未来君主的担当与风范,有殿下如此,实乃我大唐百姓之福。”

房玄龄这一番掷地有声,言辞恳切的发言。

虽然有很大一部分是鼓励成分居多。

但也包含了很多对李承乾真实的认可。

这番言论一出,也纷纷引得在场诸多官员纷纷附和。

“房尚书说的不错,太子殿下在这次救灾中展现出的勤勉与担当,着实令人钦佩。”

“一语中地,太子殿下这种心系黎民的胸怀,实乃大唐之幸。”

“有此心系黎明百姓的未来储君,确实是百姓之福,亦是我等臣子之幸。”就连一旁的杜如晦也捋着胡须,满脸欣慰地说道。

一旁正满心郁闷,强制控制自己情绪的太子李承乾,没有想到,幸福来得如此突然。

原本以为自己在救灾中犯下过错,难堵众人悠悠之口。

却不曾想,房玄龄会率先站出来为自己说话,还引得诸位大臣纷纷附和。

李承乾闻言后,立刻脸泛红光,有种苦尽甘来的畅快感。

他连忙起身,在定了定神,努力平复内心的激动之后,先是恭敬地朝着率先帮自己说话的房玄龄说道。

“房尚书过奖了,孤这次之所以成功完成赈灾任务,全懒诸位大人的协助与指点,尤其是长孙尚书、高侍中、虞学士的引导,若不是他们三位悉心教导,孤绝不可能顺利完成救灾。”

说到这的时候,李承乾自然也想到了,他在和李泰一起救灾时,为了争功而产生的错误。

虽然,作为一个自尊心比较强烈的人,在这么多人的面前,他不想承认自己犯下的过错。

但出于一种复杂的心理,他再次向众人抱拳行礼,以一种蜻蜓点水的修辞手法,朝着众人说道。

“当然了,此次救灾,让孤深刻体会到身为太子的责任,也深知自身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改进之处。往后,还望以后诸位多多教导,孤定当虚心学习,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坚定的决心,为大唐的繁荣和百姓的福祉尽心尽力。”

李承乾的这一番话一说下来,顿时赢下了满堂喝彩。

不但让原本有些对他产生一丝怒其不争的李世民,看向李承乾的眼神中,充满了慈爱与期许。

就连台下的众臣也被李承乾的坦诚与决心所打动,对这位太子的未来更是充满了信心。

李世民笑着开口道:“承乾,你能够说出这么一番话来,看来你真的在这次救灾行动中有所成长。如此一来朕也就放心了。”

“但此次救灾,不仅是对灾区百姓的救助,更是对你的磨砺。朕希望你能将这份感悟与决心,贯彻到今后的每一项事务中。”

李承乾恭敬地回应:“父皇教诲,儿臣铭记于心。儿臣定将此次经历化作前行的动力,不辜负父皇的期望。”

“陛下,你就莫要再苛刻于太子殿下了,太子这般年纪,就有了如此担当与觉悟,真是让老夫与有荣焉。”

作为太子李承乾老师之一的孔颖达,满脸欣慰地朝李世民拱手说道。

“往后,只需太子殿下能继续保持这份热忱,虚心求教,再加上我等臣子的辅佐,何愁我大唐不昌盛。”

“正是如此!”

“太子殿下儒孝,又聪慧好学,定能带领我大唐走向更加辉煌的盛世。”

都说夸耀自己一千遍,还不如夸耀他的子女一遍来得有效。

很显然,就算是李世民也逃不过为人父母的这份心境。

听完孔颖达的话后,他微微颔首,目光在李承乾与房玄龄、孔颖达等诸多大臣身上来回流转,眼神中全是志满意得。

此时,殿内气氛融洽,正当众人沉浸在对李承乾未来的美好期许中时,突然夹杂了一句与群臣背道而驰的话语来。

“是啊!虽然救灾前期虽多有波折,但最终让百姓得以安稳度过难关,也算是皆大欢喜。只不过,若不是陛下及时调整救灾政策,怕是那些灾民又要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了。”

“故而微臣觉得,大家也不能一味地夸赞太子殿下,这样很容易让殿下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这样不仅不是对殿下的爱护,反而可能误了殿下的前程。”

听到这句话,不光是台下的众臣,以及台上的李世民,就连一直以“以直谏敢言”“犯颜直谏”“不怕得罪皇帝”的魏徵,也都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

“哟嚯...这是谁啊?这么猛?”

“没想到,老夫这大唐第一直谏的名头,也有被人觊觎的一天。”

魏徵微微眯起眼睛,嘴角却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心中暗自思忖。

只是你这谏言挑选的时间是不是,不是时候。

临近年关,又成功的结束了灾情,好不容易缓和一些。

再者,所有人在这朝堂之上,皆在为太子的成长而欣慰。

你突然站出来,说出这番话,难道是想特立独行,吸引陛下的注意?

魏徵心中虽有疑惑,但也并未急于下结论。

他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青袍的官员从容站出,此人正是李世民一手提拔上来的殿中侍御史崔仁师。

他面容刚毅,神色沉稳,即便面对所有人的目光聚焦,也丝毫不见慌乱。

颇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傲然姿态。

魏徵看到他这个样子,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太子李承乾。

果然,普通人或许听不出这句谏言隐藏的意思。

但身为当事人的太子李承乾,自然心知肚明。

这出列的官员在点他在赈灾前期与李泰争功,从而导致没有及时遏制灾情一事。

所以,他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异常难看。

只是在这种较为特殊的时候,他为什么要站出来提及此事?

李承乾心中暗自思索,难道仅仅是为了提醒自己不可骄傲自满?

从小生活在宫廷之中的李承乾,就算没有刻意去接触官场上这些勾勾绕绕。

但他作为太子,从小围绕在他身边的皆是朝廷重臣、各方大学士,耳濡目染之下,也深知朝堂之上,每一个举动都可能暗藏玄机。

只不过,饶是李承乾从小聪慧,有那 “早闻睿哲” 之名。

就算是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这位去年死了嫡长子的殿中侍御史崔仁师,已经将怀疑的目标锁定在了燕王李恪身上。

看到刚才群臣奋力夸耀太子李承乾,从而与有荣焉,露出得意笑容的李世民。

这位殿中侍御史崔仁师,脑海中只有一个疯狂的想法。

凭什么我死了一个儿子,而你却在这里享受着你儿子给你带来的荣耀与欣慰?

你难道不知道你的另一个儿子,杀了我儿子吗?

而关于他儿子崔挹主动绑架李恪的事,被他下意识地忽略......

丧子之痛已蒙蔽了他的理智,他看着李世民那志得意满的神情。

一个疯狂的想法,填满了他的内心。

“既然,我最爱的儿子死了,那么我也不会让你的儿子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