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见到李世民如此开怀,能够做到开国功臣和拥立之功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大臣,自是深谙李世民的心思。

更何况,领导和上司,在下属面前展露这般情绪,既是对众人近期努力的认可,也是想要营造一个君臣相得、和衷共济的氛围。

若是在这个时间内,唱反调,既显得缺乏眼力见,又在领导面前暴露了自身不识大体的短处,实非明智之举。

房玄龄等大臣们历经朝堂风云,怎会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没看到一向以直谏敢言着称,喜欢和李世民打对抗路的魏徵。

这时候也跟着房玄龄、长孙无忌他们一起配合的笑了起来。

一边笑一边朝着李世民恭维了起来。

“这次赈灾之所以能够及时,全赖陛下圣明,决策果断,方能让百姓免受更多疾苦。”

“是啊,眼见已经下令征讨突厥,又恰逢旱灾来临,如此内忧外患之际,陛下却能统筹全局,应对自如,实乃我大唐之幸,万民之福。”

“陛下材高知深,拥有百龙之智,确实不是我等所能企及。”

听到众多大臣如此夸赞,李世民虽然嘴角的笑意,就一直不曾消散过。

但还是摆了摆手,谦逊地说道:“诸位爱卿过誉了,朕不过是尽了身为君主的本分,这一切成就,离不开你们的辅佐,该是朕感谢你们才对。”

众人听闻,纷纷笑着回应:“陛下折煞臣等,为陛下分忧,为大唐效力,乃臣等职责所在。”

就在这君臣相得甚欢、其乐融融之际,心思细腻的房玄龄敏锐的察觉到,在群臣称赞李世民之际 。

坐在一旁的太子李承乾,那张已经渐渐长开的脸庞上,也挂着淡淡的笑意。

但眼神中,却透露着一股隐隐的失落。

房玄龄稍一琢磨,立马就明白太子李承乾心中所想。

盖因为太子李承乾见到燕王李恪,在贞观元年的蝗灾、旱灾时,凭借着救灾一事,在民间声望大增,赢得了百姓的赞誉与爱戴。

李恪展现出的果决与智慧,让身为大哥,又是太子的李承乾,也感受到了压力。

眼见旱灾再次来袭,为了证明自己并不输于李恪,李承乾满心期待着能在此次赈灾中大展身手,赢得属于自己的荣耀。

可万万没想到,魏王李泰横插一手,吵闹着也要参与赈灾。

凭借着他平日里在李世民面前的巧言善辩,竟真的争取到了这个机会。

李承乾虽然天性聪颖,素有早慧之称。

但并不是每个年轻的身体里,都有一个成熟的灵魂。

在前期救灾的时候,按部就班的李承乾也颇见成效。

李泰别出心裁,统计每县每镇每村人口,按人口分发粮食。

一开始的时候,这种举动让灾民对他感恩戴德,也让李泰的名声大噪。

相比之下,李承乾的努力,似乎被掩盖了光芒,这让李承乾非常的愤懑。

为了不让李泰专美于前,让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李承乾迫不得已,也跟着李泰实行了这个按人口分发粮食的办法。

其实,若是李承乾心态好一些,沉稳一些,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地进行救灾的话,想必也能收获民众的认可与赞誉。

可那股源自心底的不甘,如同一团火,在他胸腔中熊熊燃烧,让他难以安于常规做法。

为了能在李世民面前得到更多认可,兄弟两人之间的攀比心愈发强烈。

这股劲儿也促使两人在推行按人口分发粮食的过程中,不再注重细节,只注重效率。

加上他们在救灾的时候,在统计数据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误差与舞弊现象。

也不区分不同地区,受到的灾情情况。

再加上老幼和青壮年所需要的口粮,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合理区分。

导致一些青壮年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部分老弱病残手中的粮食,却有盈余。

一部分地区灾民发放的粮食,已经足够他们来年都不需要再为食物发愁。

而另一部分重灾区的百姓,却依旧在为每日的口粮苦苦挣扎。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本就对救灾工作心存不满的百姓们,情绪愈发激动。

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灾民聚众抗议的情况,要求朝廷给出合理的解释,并重新公平分配粮食。

这使得灾区本就艰难的局面愈发混乱,百姓们怨声载道。

而眼前发生的局势,还不是最严重的。

最严重的还是这次的灾情,远没有上一年中,蝗灾和旱灾几乎同时发生的严重。

朝廷准备的赈灾粮食也远超所需,本应是绰绰有余,却因为分配混乱的原因,导致赈灾粮食提前消耗完毕。

可问题是,灾情却没有随着粮食的耗尽而结束.......

若不是李世民始终关注着李承乾和李泰,这两个自己最爱的儿子。

在发现民间的舆论转变了之后,果断的叫停了这种救灾办法。

为了平息民怨,迫不得已这下,只得将为北伐十万大军准备的粮草物资,全部拿出来用于赈灾......

这也就有了李恪的关中移民计划。

而到了这时候,天性聪慧的李承乾,也终于醒悟了过来,只是有些晚了。

都说虎毒不食子。

作为嫡长子的李承乾,在李世民的心中自然是有着不一样的分量。

在得知因为赈灾失败,从而情绪低落,连续好几天都吃不下饭的李承乾时。

为了不打击他的积极性,在朝堂上并未对他和李泰过多指责,反而是给予李承乾鼓励和引导。

任由李承乾继续负责后续的赈灾,只不过这一次他派遣了长孙无忌、高士廉、虞世南三位心腹重臣 ,协助李承乾开展工作。

这三位大臣皆是朝中德高望重之人,不仅有着丰富的政务处理经验,更对大唐的民生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他们的帮助之下,太子李承乾终于是重新找回了信心,也彻底摒弃了之前的浮躁与攀比之心。

做任何事之前,他都虚心向三位大臣请教,以务实的方法去处理。

终于是在年前,成功将这一次的旱灾成功的平息了下去。

如今见众人皆在夸赞父皇李世民在赈灾与征讨突厥决策上的英明,李承乾虽也为父皇高兴。

但内心深处,渴望自己也能有这般耀眼的政绩,能在众人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

证明他这个太子是有能力,也足以肩负起大唐未来的重任。

当然,比起他那两位弟弟,只会是更强、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