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监令看了眼杨赐,见他点头允许,便开口大声念了出来。

前四句诗,众人还都不以为意,他们对陶渊明诗作的理解,怎么能从几句诗就明白。

可是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句一被念出来,众人就一起缄默。

众人的水平再不行,再不能理解陶渊明隐士般的心态,这两句诗用词之美,意境之悠然,也把他们带入了那种氛围之中。

当后面的诗一连被念完良久,终于有人第一个击起掌来,众人这才如梦方醒,纷纷击掌叫好。

杨赐这时却促狭地开口评道:

“今日的主题是咏菊,其他人做的诗虽然没有这首意境高远,但是胜在都契合题目。

如果单凭这首诗,这个题目我认为你的并没有比别人更好。

不过念你初次玩这种游戏,我就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可以再做一首,当贴合题目。”

这话其实也对也不对。

说是不贴题目也没错,这首诗里本就只是提了一句菊花,甚至如果把菊花换成其他花,这首诗除了整体有瑕之外,意境并不损失多少。

但是现实中以诗娱酒,但凡是写出好诗就算成功,不贴题的说法算是强词夺理。

刘星一搔脑袋,不是吧,还可以这样玩的?

不过杨老爷子的意思,明显就是要他多做一首诗,那就再做一首,略一思忖,只能是它了: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这是唐时白居易写的《重阳席上赋白菊》,正和此情此景。

谁知杨赐把脸一板:

“这首也不行,不许提我。”

刘星不由气结,这个老~那个头子,这是拿我开涮了,好,那就再给你一首狠的: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东都,

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诗可就有名了,虽然从文学性上来说,他不能算有多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却又是千古名诗。

就像后世一个伟人写的那首咏蛙一样: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两首诗都是在他们显露头角之前做的,虽然还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心意已经不普通。

这种霸气是骨子里的东西。

杨赐一代大儒,又是久居朝堂的大佬,自是瞬间就被这首诗里的霸气给吓到了。

他连忙吩咐打开那坛无回酒,朗声道:

“今日咏菊当属刘星为最,第一首心境悠远淡然,令人思之向往,第二首写景应时,让人怡然一笑,第三首清冷孤绝,让人心生杀伐之意。

就冲着这三首诗,今天这无回酒,我们也要管够。

来来来,随老夫一起,大口喝酒,大块儿吃肉。”

杨赐曾经是三公之一,刘星写的这三首诗又确实不一般,所以,杨赐的点评并没有让大家有什么不满。

反倒是刘星这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做出三首诗,文名一下子就烙印在了众人心中。

是夜,杨赐在喝了几盅酒之后,就带着刘星离开了酒席,虽然是在自己家里,但却都是儿子杨彪的同僚。

再加上他的年纪和地位,没人敢对他离席置喙,反倒因他的离开而大家都能更放得开。

第二天朱儁等人均被皇上下旨奖赏,麾下一众将官也都各有所得。

当然,因为各有派系,其背后势力帮着运作使力不同,所得的奖赏也都不同。

但是其中贡献最小的孙杨,却得了一个实在的封赏,让他去阳翟县做县令,让众人又是羡慕又嫉妒。

不过因为其他方面的黄巾军还没有全部肃清,这也只是小规模地奖赏。

但是颍川这边因为被黄巾军占据之时,早已把各级官员杀光逼跑,急需补充一些官员进去。

孙杨就好巧不巧地被安置了一个任务。

当孙杨晚上来到杨家时,杨赐正在与杨彪杨嘉刘星说话。

弘农杨氏在这一年来,因为刘家庄的酒得了大利润。

这回刘家庄新出的产品,他们弘农杨氏依然要做代理,而且是想把所有代理都拿在手中。

刘星却有不同意见,他想要刘家庄多与其他几个大一点的世家合作,以暂时的利益,换取将来各大世家更多的合作。

其实刘星在过来之前,就给杨赐分析过。

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里,各大门阀家族会越来越不好过,除非你有个大一点的势力做靠山,否则将来一定会被席卷天下的洪流荡平瓜分。

弘农杨氏目前看起来还能算得上是实力雄厚,有当朝顶级大佬坐镇。

但短板是杨彪自己跟麾下手里都没有兵权,一旦当天下刀兵尽起的时候,没有自己的势力,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现在当着杨彪的面,刘星讲道:

“杨爷爷,我之前就问过您,如果孙杨混到一些军功,能不能通过一些手段,让他去坐上一个校尉。

您说能,所以我才要您赶紧运作。

往后这天下,咱们的手里必须掌握一股实力,否则越来越难以生存。”

杨彪接过话头摇头道:

“你的年纪虽小,但是天资确实聪颖,分析事情也头头是道,但是这大汉天下将近四百年,怎么会说断就断?

我听人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大汉朝即便问题多多,也必将绵延几十上百年。

如果像你所说,我们世家大族自己都出来执掌一股军力,将来怕是会被人当成谋反处理,岂可如此一般儿戏!”

杨赐看了一眼自己有些怒气冲冲的儿子,再看一眼沉稳的刘星,心中慨叹。

自己儿子与自己一样,号称当代大儒,想事情尽想着忠君为家,从不敢往坏了去想去做。

这样的人确实是威望很高,但是在现今天下,他更倾向于听取相信刘星的意见。

远的不说,就说黄巾军,刘星对黄巾军的预测,委实是惊到了杨赐的认知。

包括起事的时间,到国家对这事的反应,再到前面几次黄巾军胜利之后,刘星预测马上黄巾军的战事会被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