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波廷格的正式任命书,是在查尔斯的免职召回书之后下发的。】

【而波廷格正式离开莺莺国本土,踏上前往央洲的舰船,是在四月十六日。】

【在闰三月到四月之间,波廷格一边在进行任职新任全权大使的各方面准备,一边在不断面见首相亨利,接受他的一条又一条命令。】

【四月十一日,他接到了亨利的最后一份命令;十六日,他登上舰船,离开莺莺国,并于五月十九日抵达了银都。在银都停留了十天,协调了可能需要的军事准备后,波廷格在五月二十九日重新出发,并在六月二十四日抵达濠门。】

【总体算下来,在路上的时间,波廷格只有六十七天。】

【而与他一同抵达濠门的,还有同样被更换的、新任海军司令,海军少将威廉姆·帕克。】

明朝,洪武年间。

朱标此时在一旁略有些凝重地道:“这个新任的全权代表,他抵达濠门的速度是不是有点快了?”

四月十六日出发,五月十九日到达印度,六月二十四日到达濠门。

而这整个行程中,真正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只有六十七天。六十七天!

这个时间……

朱标可没有忘记央洲、甚至是这时候的大明,一个官员赶赴地方上任、地方官员赶赴京中觐见等等,需要花费的时间有多少。

最近的一个例子,简轩——他从出发到抵达滨南省,花了多长时间?这还是有皇帝的催促,简轩也依旧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愣是一直等到莺莺国都已经重新占领商馆了,他才抵达花穗城。

而这个新任的莺莺国全权代表,从那么遥远的莺莺国本土抵达濠门,只花了六十七天。

对于很多事情而言,时间的重要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时候,想要抓住时机,就不能浪费一丁点时间。更多的人抓住时机的方法,是在时机出现之前就已经开始做出准备和努力,而不是在其他方面用掉太多的时间。

【波廷格在路途上花费的时间,已经充分证明了莺莺国此时在舰船技术、在对于各地的地理条件的认识等方面的成果。】

【而虽然理论上央洲属于本土作战,但是本土作战的本土反应速度优势,在这时候却被映衬得一文不值、半点不剩。】

【林石麟当时从京中抵达滨南省,就用掉了六十一天;静安快一些,但也用了五十六天;简轩多一点,是五十七天。】

【这几个数字比起来,完全无法让人从数字上看出,谁是从本土抵达本土,谁是从千里之外抵达另一个国度。】

【央洲的本土优势,完全没有发挥出来。这个优势被抵消了,甚至是被反过来超越了。】

【而莺莺国的能力提升还并没有停止,随着时间的发展,央洲只会越来越体会到莺莺国在用时方面的缩短,调兵抵达速度的加快。】

【波廷格抵达濠门之后,他依旧没有怎么浪费时间,有亨利等人的命令在前,又有查尔斯行动不利的例子摆在那里,波廷格迅速进行了一系列调动和规划。】

【六月二十四日,波廷格在抵达濠门的当天,就向两滨总督祁寄宗发出了一封文书,要求会面。】

【六月二十八日,还是余与堂前来与波廷格的秘书进行了会谈。】

【在这一次的会谈之中,波廷格的秘书表达了、余与堂知晓了这些事情:

莺莺国进行了人事调动,查尔斯被调回国内,而能够完全代表女王的全权大使由波廷格担任;波廷格本人只会与央洲真正能做主的人谈判,不会像查尔斯一样跟这些地方官员、不能代表皇帝的地方官员谈判,且谈判结果必须达成正式的协约;

波廷格如果要谈判,那么谈判的依据依旧是之前首相亨利交给央洲的文书;

波廷格并不打算在这时候维持和平态势,只要一天还没有正式达成和约,他就会继续率军北上,进攻其他地方。】

【最后,波廷格要求余与堂等人,将此次会面所商谈的内容、他本人提出的条件要求,都全部上报给皇帝。】

【随后,波廷格没有在濠门、馨屿或者滨南省停留太长时间。七月初五,他将大部分莺莺国舰队派遣北上,仅留下少量镇守馨屿;七月初六,波廷格本人也随舰北上。】

【对于目标明确的波廷格,皇帝决定:甲.打起精神认真应对,让沿海各地加强防守,调集其他地方的军队支援,并在其他可能的通往内陆的地带驻防

乙.让沿海各地加强防守,准备抽调其他地方的军队

丙.觉得这不太像是真的,毕竟战争已经结束了不是吗

丁.什么都没有决定,什么都没有准备,因为皇帝压根不知道】

清朝,崇德年间。

皇太极等到所有选项出来之后,都没有怎么思考,直接就按下了最后一个选项,【丁】。

废话,这还用说吗?

波廷格确实是告诉了央洲的一些官员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权力,以及自己对于这些事情的态度,还有自己即将要做的事情,并且让这些官员上报给皇帝。

但是和波廷格会面、得知了这些事情的人是谁?

是余与堂,是简轩那群人!

简轩那群人,会告诉皇帝说,莺莺国换人了,新任的代表完全不打算管什么和平协议——虽然事实上查尔斯也没有打算停止对其他地方的进攻,且对方还马上就要进攻其他地方去?

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