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请父王教我!”袁耀一脸谦虚。

对于这个儿子,袁术是满意的,能力虽然一般,但是忠孝不错。

“太子,此事交给锦衣卫去处理,你只需要告诉他们,县长有错,但是李老怪有罪。

他们知道怎么处理。”

袁术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这件事最大责任人依然是李老怪,应该借用这件事情打压庶民、贱民,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地位,更不能让他们今后像李老怪一样对官员行凶。

在王权国家,百姓告官员,就算赢了,也必然要受到处罚。

何况百姓杀官员,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如果百姓都效仿李老怪,谁来当官?当官的目的不就失去了吗?

不要说当官为民做主的话,那只是套话,忽悠百姓的套话。

“父王,国际舆论怎么平息?”袁耀问道。

袁术瞪了一眼袁耀,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调查出来什么结果,他们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事情真假不重要,最重要是看谁说。

我们代表仲国,我们的话就是假的也是真的。

庶民贱民们有什么话语权?他们的话就算是真的也是假的。”

袁术接着说道,“大汉朝廷时期,土匪收过路费叫打家劫舍。

而朝廷进出城门都要收取城门税,因为是朝廷收取的,它就变成合法税收。

这也是为何,当土匪的人无论多大势力,都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成为朝廷正统。

他们在乎的不是朝廷给那点俸禄。

他们在乎的是身份,原来自己说的话是出自土匪之口,哪怕有道理也会被人鄙视,而同样的话出自朝廷官员就不一样,那就会成为至理名言。

这也是为何历朝历代都要讲求法理。

周朝几百年战乱,周天子更是名存实亡,但是秦国灭了周,也要遵循周为正统。

就如高皇帝灭了秦也要尊秦为正统一样的道理。”

袁术耐心的教育起了自己的儿子。

“华夏呢?他们怎么不会?”

“刘恢是一个没有忠孝的狂徒,他做事不讲规则,你不能学他。”

袁术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是他很清楚,自己说的是私天下,因此特别注重法理,这样有利于统治。

而华夏不同,华夏是公天下,对于华夏而言,只有是非曲直的真理,没有国家传承的法理。

半个月后,仲国日报刊登了李老怪一事的“真相”:

经过调查,李老怪长期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好人,目的就是博得周围邻居好感。

老翁和李老怪私下达成交易,双方演一场戏。

演戏的目的是李老怪逼死自己妻子另娶一位年轻美貌少女。

谁知县长大人明察秋毫,将李老怪打成重伤。

李老怪则认为自己被打是老翁的不配合。

一怒之下,李老怪就凶残的杀了老翁一家。

接着居然暗杀县长大人,没想到县长身手了得,当场将其打死。

文章结尾还指责县长,不应该放了李老怪,应该将他关入狱中。

消息一出,当地百姓无不唾骂李老怪。

只是可怜的李老怪,人都死了,居然还要背负如此骂名。

百姓是聪明的,也可以说是愚昧无知的。

如果让百姓能够议论,有更多渠道了解外面,有更多声音说话,那么百姓就会变得很聪明,反之,百姓就会愚昧无知。

百姓的愚昧无知是受限于自己的思想。

当一个人长期只听到一个声音,并且这个声音只允许说自己好坏和说别人坏话,还不能让别人说自己坏话时,这样一个声音,必然会让人变得愚昧无知,因为在他们认知的世界就是别人灌输给他们的世界,他们的价值观是别人给的,而不是自己经过思考得来的。

因此,官府的话就像圣旨一样,官府说谁有罪,他们就会恨谁,官府说谁是好人,他们就会喜欢谁。

“这…这也太无耻了!”看完报纸,郑玄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此事。

仲国李老怪这件事情,报道的不只是华夏一家报纸,而是多家。

“康成,你不觉得这一幕很熟悉吗?”一旁的蔡邕冷笑连连,仲国这些让他想起了当年的朝廷。

“哎!公路是越走越远了。”袁愧此时内心很复杂,赵国改革让他高兴不已,然而,仲国发生的一切让他觉得太过荒唐。

“次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

我依然记得,当初听闻辽东王对我们世家大族不友善时,我也想过是否反抗。

后来是长文告诉我,眼见为实。

他说他认识文若、公达他们,他想去看看辽东是否真如外界传闻一样。

如果他不去辽东,恐怕我们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陈纪很是感慨的说道。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赵国和仲国不同,他选择了唯我独尊这条路,注定和华夏不一样。”阎忠劝慰道。

“编造谎言而言,王权国家真是厉害。

如果我们不知道真相,一定以为真相就是官府公布的那样。”陈珪端着茶杯,心里也久久不能平静。

朝廷时期,皇帝刘宏就是通过十常侍构陷官员,而官员为了自己利益,在地方上对百姓更狠,谁敢说一个不字,可能会被打成图谋不轨、意图造反。

这就像一条食物链一样,今天你处于食物链中间,你能保证不被上面的人吃掉?就算不会,你能保证子子孙孙都能富贵下去?显然不能。

“最近刘恢的消息有些少。”刘虞好像想起,自己有段时间没有见到刘恢了。

“伯安,你恐怕是想儿子了吧?”蔡邕打趣道。

他已经超过八个月没有见到刘和了,作为父亲,肯定想儿子。

“不知不觉大统领离开恢都城已经八个月了。”司马防算了一下时间。

“好像是有很久了,不过奇怪的是,他离开华夏以后,华夏上下并未受到影响,工作仍然在进行。”

“正常,华夏现在早已经不是一个人说了的时代,大家都按章办事。”

“按照前段时间报纸上所说,下个月他就应该回到恢都城了。”

此时,刘恢已经从美洲来到了华夏州(大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