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447章 加冠当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氏跟范氏起冲突,中行氏履行与范氏的盟约加入战争,随后范氏傻逼吧唧地兵逼“新田”让智氏、魏氏和韩氏卷入战争,最终范氏、中行氏输掉了内战。

如果说谁最不想见到范氏和中行氏重新复起,毫无疑问会是赵氏了。

“赵氏并无作甚。”豫让答道。

智宵嘴上没有说什么,心里则是想道:“这根本不符合赵鞅的为人,可见赵氏图谋甚大。”

怎么说呢?赵鞅是一个非常嚣张跋扈的人,一点都不输给曾经的郤锜。

在赵氏成为现存卿位家族中最弱的那一家之后,赵鞅退往“晋阳”并非是一种示弱,只不过是前往亲自监督“晋阳”的恢复以及生产罢了。

赵鞅和赵毋恤目前都在“智”城。

范吉射与中行寅没有亲自来见证智宵的的加冠礼,来的是两个家族的世子。

宗子和世子有什么区别?

宗子是几个宗族中大宗的继承人。

世子便是一个家族的继承人。

平时极其嚣张跋扈的人,立的就是那样的人设,某天突然收起了暴脾气,不是原有的人设崩了,便是认清整体态势在审时度势。

范氏和中行氏的世子一同在晋国重新亮相,等同于对赵氏进行挑衅,人在“智”城的赵鞅却没有做任何反应,难道不值得奇怪吗?

在九天之后,来到了智宵举行加冠礼的日子。

仪式当然是在智氏的府宅办,却是不见什么张灯结彩,不过是人多了显得热闹。

这一次,现存各诸侯国,包括列国有名气的家族,一一受到了智氏的邀请。

“未见何人加冠如此慎重其事,乃至王室公卿亦有代表前来。”赵毋恤不知道是嫉妒,或是看不惯,反正脸色比较阴沉。

赵鞅不悦地看了赵毋恤一眼,轻声说道:“不可落人话柄。”

不过,智氏确实将智宵的加冠礼办得极为隆重,算是近五十年来未见的大场面了。

近五十年来发生过什么盛会?只有第二次“弭兵会盟”的那一次而已。

当时,晋国带着一帮小弟与楚国也是带着一帮小弟举行第二次“弭兵会盟”期间,参与者也只是两个阵营的那些国家,好些不站队的诸侯国并没有到场。

这一次呢?现存所有诸侯国都有代表抵达,甚至有名的家族都有人在场,不说是五十多年来的首次,便是姬周成为天下共主,到场的各势力代表都没有这么齐过。

受到邀请的人全部到场,有的是给智氏面子,不少则是认为别人都去自己不去显得特别,种种原因造就了大场面的出现。

“不知者,以为新王登基。”赵毋恤不是天生长得阴沉,完全是面由心生带来的气质,讲这话的时候表情显得更为阴鸷。

刚才赵鞅看那一眼只是警告,现在再瞪赵毋恤一眼就真的是心中不悦了。

赵毋恤心中不忿,表情却是做到了管理,呈现一种皮笑肉不笑的神色。

也就是在春秋时代,举办什么盛会会根据身份事先安排好座位,每一个座位之间留的间隔较大,说点什么悄悄话不易被他人听到。

要不然的话,赵毋恤讲那些话被人听到,免不了被人搬弄是非。

赵氏父子因为赵鞅担任晋国正卿的关系,位置被安排在左侧的第一排第一座,顺位不是担任中军佐的韩不信,智氏安排了每一个家族担任卿位的人连座的方式。

所以,第三个和第四个座位属于韩不信和韩庚,第五个和第六个座位则是魏侈和魏驹。

再往下,便是按照官职顺序,分别是解盈、张进明、窦和等人。

第二排安排给了第一排带来的后辈以及家臣,各个中小贵族在第三排。

右侧的座位则是他国外宾,诸侯的使者在第一排,来自外国的各个家族代表在第二排和第三排。

大堂里面的人极多,他们哪怕压低了声音在说话,仍旧让大堂出现“嗡嗡嗡”的声音。

如果是在其它时代,权势重或富贵人家举办宴会必然会奏响音乐,然而当下是春秋晚期。

不要看智氏那么强大,该是没有资格拥有乐队,哪怕私下有养一些乐师,正式场合也不会叫出来演奏。

大堂内只有智氏的仆众在往来穿梭,也有固定待在一个位置侍奉客人的仆从;客人各自就坐,他们并不会站起来随意走动。

“明日谒见智氏之主?”卫蒯聩在问话的对象是端木赐。

端木赐苦笑说道:“臣多次谒见,未得接见。”

卫国已经正式召回卫蒯聩,使得这位流亡的储君能够正大光明地回到卫国。

卫蒯聩却没有马上回去卫国都城“濮阳(帝丘)”,出齐国就来到晋国,起先在“新田”各种活动,后来随同作为卫国代表的端木赐来到“智”城。

端木赐现在的身份有点小复杂,他是卫国的大夫,担任博文师(君主的学术顾问)一职,同时也获得了鲁国的官职,同样在鲁国出仕成为博文师。

恰恰就是博文师这种官职,没有明确的行政范围,才能够在不同国家担任。

端木赐很快就会在卫国和鲁国出任实职,成为首个在两国拥有实职的官员。

不出意外的话,不久后宋国也会聘任端木赐,到底是给一个虚衔,或是给一个实职,着实是不太好说了。

比较有可能的是,端木赐会同时在卫国、鲁国和宋国获得大夫的爵位,乃至于对外行使三个诸侯的邦交权,成为苏秦的老前辈。

端木赐成为苏秦的老前辈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端木赐还真就是首位代表多个诸侯国行事的人,并且以一人之身同时担任卫国和鲁国的执政,苏秦持六国相印是到战国时期的事情了。

卫蒯聩极其肯定地说道:“子贡再往求见,今次必得接见。”

端木赐听得一愣,要说什么的时候,一道清脆且悠长的钟声响起。

钟这种玩意,每一个权贵之家都有。

之所以有“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典故,特指范氏已经完蛋,连自家用来召集族人和家臣的钟都没有人看顾了。

事实上也是那样,一个家族的钟有人专门看顾,等外人可以随便动的那一天,除非是家族灭亡了。

钟声从它处传到大堂。

辅果从大门外走进来,走到主位的下方对众人行礼,邀请道:“礼仪已然就绪,请主位移步。”

小家族的加冠礼可以在大堂举行,大家族却是讲究了许多。

智宵的加冠仪式会在室外举行。

今天,智宵穿上了冕服,也就是诸侯穿的一套衣服。

众人来到室外的一处广场,到的时候能够看见智宵披头散发地屈膝跪坐在一张高台之上。

四周站立有智氏的黑甲三步一哨五步一岗,极其彰显智氏的武功。

有迎宾手持旗帜,他们亦是长相魁梧的伟丈夫,手中的气质在随风飘扬,发出猎猎作响。

还有另外一些人捧着礼器,他们看上去的年纪都不小,一副随时听候指令向前的样子。

“智氏并非提及由谁加冠?”韩不信曾经以为会是晋君午,后来确认不是。

难道儿子举行加冠礼,不是由父亲来进行加冠的吗?还真就不是。

智宵举行加冠礼,实际负责各种事项的人是辅果这位叔叔,名义上的总负责人则是智申这位父亲。

作为父亲,智申等一下会为智宵梳头束发,为智宵加冠的却不是智申了。

按照习俗,有人举行加冠礼,会特地邀请一位贵宾。这位贵宾属于指定,他将为加冠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

春秋战国时代的加冠礼还不是那么复杂,到了两汉的时期,前面的礼仪程序不变,多了一个展现射艺的环节;一直到两宋时期,射箭的环节被取消,改为朗诵经义的某一篇。

两汉是尚武的时代,周岁都有长辈拉着幼儿的手做出向四方射箭的礼仪环节,还是不分平民或权贵都有这套礼仪。而这套礼仪从西汉开始,一直流传到五代十国,一样是到北宋时期断绝了。

观礼众人看着智申为智宵梳头束发,类似的流程在每一个家族的加冠礼都能够看到,他们好奇的是由谁来给智宵加冠。

束发完毕的智宵仍旧保持屈膝跪坐的姿势,只是身躯转向了左面。

有一个人的出现让大部分人感到陌生,他叫单纲,身份是单国之主,爵位是公爵。

认识单纲的人诧异在于,单国之主历来是代表周天子与晋国进行各种外交,不出现也就没有出现,一出现肯定就有大事发生。

韩不信和韩庚不止感到诧异,还有一种被横取豪夺的心态。

怎么回事呢?晋国负责跟周王室联络的家族正是韩氏,以规则其余家族不能越线。

单纲无论是来之前或是来之后,韩氏父子都没有听说相关的消息,不得不怀疑智氏到底想干什么,比如夺取韩氏对周王室的邦交权力。

原先不知道单纲是谁的人,他们从其余人那里了解到单纲的身份,纳闷怎么会是单纲来给智宵加冠。

“周天子已……,智氏为何抢夺邦交之权?”韩不信是真的没有搞懂。

韩庚心里也不舒服,嘴上却说道:“使君上加冠,智氏将为我(韩氏)、魏氏、赵氏猜忌。他人加冠不显慎重,请天子派使者给予加冠,位阶正当合适。”

话是那么说,韩氏父子心里该不爽还是不爽,并且必须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祖,宵有言,两家若欲成事,需单公鼎力相助。”魏驹极力压低声音,看着魏侈来判断到底听清楚了没有。

魏侈微笑颔首,眼神却是多有闪烁。

台上,加冠正在进行。

台下,沉默了一小会的魏侈左盼右顾之后,才说道:“驹不可甘于人后,需步步紧随智宵啊。”

当下的情况是,只有获得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公爵的爵位才有建立封国的资格,不过周天子已经非常久没有对谁封爵了。

历代周天子对爵位的赏赐都很看重,不轻易赏赐爵位,同时面对诸侯请求提爵也是一一拒绝。

楚国就是想提爵遭到姬宜臼(周平王)拒绝,才有熊通(楚武王)做出“问鼎轻重”并且自号为王的事情发生。

周王室自周灵王之后,小日子是一天过得不如一天,往后的历代天子基本都在干拿钱办事的活,曾经想提爵不容易,后来给钱就能升爵,以至于现存各诸侯国有钱就能够成为侯爵国。

至于周天子为什么不给公爵?留存最后的颜面不行嘛?

智氏跟周王室接触是在拿到蛮氏之后的事情了。从那个时候起,智宵就有计划地在贿赂周王室的那些公卿,其中就包括单公单纲。

单国是周王室的直属公卿国,爵位非常高,实力却是极度的弱小,举国疆域不超过三十里方圆,人口可能还没有两万。

晋国已经很久不向周王室敬献礼器。

不为了达到一些目标的话,智氏贿赂这种国家的国主干什么,对吗?

三次加冠结束,智宵站起来先向单纲行礼,随后单纲从智申手里接过章程。

这个章程就是单纲需要亲自念的一些祝辞,看到内容整个人先是一呆,想到智氏给的酬劳,还是决定硬着头皮读一遍。

别的家族给的祝辞,无非就是帮加冠者吹嘘一波,再劝导向善,为国家效忠,努力为家族做贡献,等等一些万金油之类的内容。

智宵加冠礼上的祝辞却是有点特别。

单纲念着智宵以前的丰功伟绩,随后再“一波三连”的劝导,话语一转讲到了智宵正在西部为诸夏苗裔开疆拓土。

如果仍旧认可秦国是诸夏一员,智氏向西扩张就是一种侵略,绝对不能称作开疆拓土。

大家都懂相关的道理,听了单纲的祝辞,大部分表情不免要变得怪怪的了。

“这是晋国第几次将秦国开除出诸夏国籍了呢?”不少人心里就是这种想法。

晋景公时期,因为秦国趁晋国与楚国大战,秦军偷袭晋国大肆杀戮,遭到开除诸夏国籍一次。

后面,晋悼公一再与诸侯会盟,好几次没有对秦国发出邀请,等同于不认可秦国是诸夏列国的一员。

所以了,智氏再一次将秦国开除出诸夏国籍,大家只是感到搞笑,没有往更深的层次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