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 第476章 巾帼英雄传41(李清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6章 巾帼英雄传41(李清照)

【李清照生前,曾经想过收一位弟子,将自身所学传承下去,她选中了一位姓孙的小姑娘,只可惜,这位孙姑娘虽然天资聪颖,但是性格却跟南宋那些籍籍无名的普通女子没什么两样,认为学习、作诗、都不是女子应该做的,便拒绝了李清照。】

【也不知这位姑娘是不是被洗脑了,这么好的机会都把握不住!】

{李清照姐姐的后半生也太苦了吧,都是宋完颜构的错!}

{李清照和赵明诚为了收集那些金石字画,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心血和钱财,就因为主政者是个怂包,所以这些珍宝全都消散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好不容易追上的皇帝安顿下来,仅剩的一点念想还被人给偷走了!}

{到底是谁这么缺德啊!连一个孤苦无依的女人都要欺负!}

{楼上,就是因为李清照在当时无人撑腰,所以才会有人专门去欺负她,可不要独低估了人们的恶意!}

{不是说都到了南宋的都城杭州了吗?完颜九妹这怎么管的皇城啊,竟然还能有人敢在都城偷东西!}

{古代的时候,就算是首都那也是有穷人的!}

{不要觉得都城就很繁华,实际上南宋贫富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就算是杭州,乞丐和小偷也是层出不穷!}

{不是说李清照借住在别人家里吗?家里进了小偷不知道?这小偷还专门只偷李清照的东西,不会去偷别人的?}

{可能那个院子中就只有李清照一个人住?}

{不太可能,古代的时候,很多人说是把房子借出去,其实就是和租房子的人一起住,拿一个房间赚点钱罢了。}

{李清照经历了这么多坎坷,一路上又不事生产,可能这个时候手中的积蓄也需要省着花了!}

{宋朝经济发达,相对的物价也比较高,李清照选择住在这种地方,手中确实应该是没什么钱了。}

{看结果也知道,被借住的钟家根本就没有损失,或许就是主播说的那样,这家子人根本就是监守自盗,就是他们偷了李清照的东西!}

{话说这算不算是一种另类的名留青史啊,如果没有这档子事,估计这姓钟的一大家子,在历史上根本就查无此人!}

{李清照小姐姐,你这么大肆悬赏,珍宝一件都不会找回来的,之前就说过了,你是被偷了,谁拿着你的东西来找你,这不就是不打自招吗?}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张汝舟!这个狗东西,辜负了李清照!}

{也不算是辜负,但是张汝舟这般算计一个女子,实在没品!}

{张汝舟还家暴!更下头了!}

{宋朝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妻子状告丈夫,就非得要将妻子也下狱关上两年!}

{你们都不知道动动脑子的吗?夫妻二人亲密,两人确实可能互相包庇,但是一旦出了事,这两人之间也没什么秘密啊!}

{就是,你这个法律一出,妻子肯定是要拼了命的护着丈夫,妻子可是重要突破口!你们到底还想不想拿情报啊!}

{啊啊啊啊,也不知道这个孙氏到底有没有后悔过,这可是李清照要收徒啊!}

{这就相当于,业界大拿看上我了,要收我做徒弟,而我,婉拒了!!!呐喊.jpg}

{谢谢,一想到这种事发生,我的心梗都要复发了!}

{弹幕暂停,那个,虚报举数是什么意思?}

{哦这个啊,这个我也不知道啊!挠头傻笑.jpg}

{呼叫主播!}

“张汝舟!!!混账东西,不要让老夫知道你是谁!”苏轼怒吼。

这可是他的宝贝孙女儿!

之前跟赵明诚的那一段婚姻也就算了,怎么说都是两人两情相悦,但是现在这算是怎么回事?

骗人骗到我苏家头上了!

是我苏轼提不动刀了吗?磨刀霍霍.jpg

刑部的官员们从来不曾想过这种问题。

毕竟大家都觉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妻子就应该跟丈夫一条心才对,完全没想过,夫妻二人的关系再好,那也完全独立的两个个体,丈夫嘴里得不到证据情报,说不定妻子就知道啊!

他们审讯的时候干嘛非要跟丈夫死磕,去审一下更柔弱的妻子不是更好吗?

刑部的官员们眼前一亮,用期盼的目光看向了宋神宗赵顼和王安石。

如今王安石变法开展的如火如荼,顺带着把律法也给修一修,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众人心思各异,但不管是什么心思,都在看到孙氏拒绝了李清照的收徒邀请之后,在内心发出了尖锐爆鸣。

李清照、李清照要收徒啊!!

以李清照的实力,这次收徒跟王安石、苏轼他们这些一代大文豪要收徒有什么区别啊!!!

更可恶的是,这个孙氏竟然拒绝了!

想一想,一个拜大儒为师的机会放在了我的面前,但是我却没有珍惜......

不行,不能多想,多想一点那都是要吐血的地步!!

大臣们都在捂胸口,却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李清照的所作所为,在天幕出现之前的宋朝,无疑是离经叛道的。

孙氏不同意,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看来有友友们想要知道张汝舟的虚报举数对吧?】

【这个啊,就要从宋代的一项特殊的做官制度说起了,这便是所谓的举数授官。】

【宋朝不愧是文人的天堂,除了我们之前所说的各种做官途径之外,在宋朝还有一种办法也是可以做官的,就是等的时间要长一点,这便是举数授官。】

【宋朝规定,若是一个学子多次来考科举,尤其是最后的会试,参加了但是却都没有考上,一但到达了一定的参加科举次数,就可以不必再考,直接做官。】

【张汝舟便是通过贿赂的手段,将自己参加科举的次数报多了,这样一来他不需要等很久,就可以直接做官了。】

【这种方法得来的官职,其实就是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