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美国财阀私生子 > 第360章 隐藏的部队,白宫策略及对协约国的牵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0章 隐藏的部队,白宫策略及对协约国的牵制

>>>

“敦刻尔克近在咫尺。”杜鲁门对詹姆斯说道。

以亚眠为中心的第一道包围圈已经完成。

将装甲师推向前线的美国陆军联合司令部,用履带无情地碾压着德国陆军。

被卷入履带的德军,像破布一样被撕裂,如今除了撤退,已别无他路。

装甲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一装甲师在比利时方向迂回穿梭,将德国陆军的补给线全部切断。

第二装甲师如利刃般,直插德国凡尔登方向军队的心脏,第三装甲师则把集中在首都巴黎的德国陆军,遇一个消灭一个。

这或许是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了。

轰炸机毫无保留地提供空中支援。

协约国的轰炸机,以大规模轰炸为装甲师铺上了“红地毯”,装甲师则把德军一路驱赶,直逼敦刻尔克这一绝境。

“这是最后的一击了。”

现在,德军只要再往前一步,就是死亡。

德国陆军的军事指挥中枢——柏林参谋部,连应对的时间都没有。

“目前,西部战线80%的兵力正被驱赶至敦刻尔克这一绝境,他们已无牌可打。”

“是的,要是东部战线情况更糟,那就更不堪设想了。要是能从西部战线得到支援,或许还有转机,但现在已经没有余力去顾及了。”

东部战线同样岌岌可危。

显然,如饿狼般垂涎欲滴的俄罗斯,正气势汹汹地压过来。

从东部战线抽调兵力,简直是天方夜谭。

“只要德国贵族阶层——容克们的财产集中在东部战线,德国军队就绝不可能放弃东部战线。”

“是的,德国军队的大部分军官都是容克。实际上,东部战线唯一的集团军——第八集团军,就是为了守护容克们的财产而设立的。”

没错,就像一场足球比赛,无论局势多么糟糕,守门员总是不能撤掉的。

那么,德国的下一步行动就很明确了。

“看来柏林参谋部要进一步扩大征兵年龄范围了。”

“是的,目前看来,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现在连少年军校的士官生都被送上了前线。再降低征兵年龄,德国的未来就毁了。必须在那之前结束战争。”

“啊?”

詹姆斯一脸茫然。

“您之前不是一直诱导进行消耗战吗?如今德国生产劳动力几乎消耗殆尽。”

“所以,必须在这里结束战争。”

就在此时。

在这个节点,必须慢慢地、却又出其不意地勒紧德国的咽喉,从而结束战争。

“为什么呢?”

面对詹姆斯的提问,杜鲁门动了动嘴唇。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二战前后的倭国给出了很好的示例。

“如果德国在战争中战败,德国民众会怎么看待美军呢?”

“那……美军不就成了被憎恨的对象吗?”

“不会的。”

杜鲁门把手伸进兜里。

“詹姆斯,你刚才提出的思维方式没错,一般情况下确实会被唾弃。但是……”

啪嗒。

杜鲁门拿出一枚棋子。

“这只是对德国皇室和容克们而言。”

“……?”

“但德国民众却不同。”

二战前后的倭国战败了。

以麦克阿瑟将军为首的占领军,在投降的倭国设立了盟军最高司令部(Ghq),实际上掌控了战后倭国政府和国会。

但结果却很出人意料。

“麦克阿瑟将军面前,每天都堆积着数千封情书。”

“情书”只是一种比喻。

倭国民众,尤其是倭国的国民,全心全意地款待了盟军司令部设立的Ghq。

原因很简单。

因为他们极其厌恶那个喊着“一亿玉碎”,把本国国民全都投入残酷战争的倭国。

爱国心也是有限度的。

但当代表自由主义的美军到来后,倭国国民的反抗情绪,如冰雪般迅速消融。

这就是所谓的“亲美”。

“自由阵营的火炬——正义的美利坚合众国。”

“您突然说这些……”

“德国民众会支持美国,这个自由主义的火炬,它将推翻邪恶的德国既得利益者的独裁政府,为德国民众建立自治政府。”

“先生,这是不是有点太牵强了?”

詹姆斯皱起了眉头。

杜鲁门微微一笑。

“詹姆斯。”

“是。”

“对德国民众来说,在战争中战败的政府,比牙缝里的残渣还让人厌恶。”

战争若不能取胜,就毫无意义。

等待的只有巨大的损失,以及该政权支持率的崩溃,结局无比凄惨。

更何况这不是普通的战争,而是总体战。

德国的统治阶层把整个国家当作赌注,进行了一场豪赌。

而且,他们输了。

“为了这场毫无意义的大战,他们失去了家人、亲友、同学.......,最后只剩下一堆冰冷的抚恤金。”

“……”

“难道对皇帝的忠诚,真的比对亲情还要强烈吗?”

杜鲁门从詹姆斯的表情中,读出了他的疑惑。

看来他似乎有些误解。

“啊,你好像有些误解。德国人热爱德国,但他们真的会热爱德国皇室吗?”

“……!!!”

“两者是不同的,别搞错了。”

德国曾以各种名称存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名字,大概就是日耳曼了。

对日耳曼来说,德国皇室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历史。

这是个无关紧要的皇室。

德国统一还不到一个世纪。

“德国皇室将会倒台,民主政府将会建立。”

“俄罗斯会坐视不管吗?”

“就算它不坐视不管又怎样?”

詹姆斯哑口无言。

“别忘了,美国是债权国。”

而且,美国拥有足以让他国望尘莫及的经济实力、军事力量、粮食、石油、资源、技术等多种制衡手段,绝对的强者稳坐在绝对的权力宝座上。

崭新的20世纪,无疑是超级大国美国的世纪。

目前,没有哪个国家敢公然与在战争胜利国中影响力巨大的美国作对。

“得用其他方式安抚一下,光挥舞大棒而没有胡萝卜,连家畜都会造反。”

“确实如此。”

“但把胡萝卜给谁,这可由我们说了算。”

“啊?”

俄罗斯,它可不是一个能简单概括的整体。

皇室、政府、军队、司法部门、贵族阶层、资产阶级,各种利益集团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是一个综合性的国家群体。

俄罗斯政府内部也存在不同的群体。

我们有权决定把“胡萝卜”给谁。

“我们给出去的‘胡萝卜’,说不定能让其他势力知难而退。”

俄罗斯皇室,全世界自由主义的火炬,没有理由去保护它。

>>>

>[被赶到敦刻尔克的德军。]

>[即将终结的西部战线。]

>[如脱缰野马般冲向终点的大战。]

>[在亚眠第一道包围圈中推进的协约国。作为战争英雄崛起的美国装甲师。]

>[陆军人员接连传来的胜利报告与快速晋升,潘兴将军被视为野战元帅。]

>[约翰·约瑟夫·潘兴,美国陆军首位野战元帅。]

——《华盛顿邮报》(wp)

“一下子就把德军的脖子套住了。”

华盛顿特区,白宫。

随着敦刻尔克包围圈的形成,西部战线大部分德国陆军被包围,战争进入关键阶段,罗斯福总统再次召开了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

罗斯福咂了咂嘴。

“无限制潜艇战是怎么回事……”

德国海军已无优势可言。

无限制潜艇战,正被美国海军新引入的声呐技术和大规模建造的舰队,在海上围剿。

一旦被包围,就意味着末日来临。

“听说我们美军正通过无限制投入轰炸机,把敦刻尔克包围圈内部炸成一片废墟。”

“美国陆军装甲师已封锁了各个方向,德国陆军已无路可退。”

“干得好。”

罗斯福询问起伤亡情况。

他看着冒着浓烟的文件,大致浏览了一下,了解了当前的基本形势。

“投降的德国步兵部队越来越多了。”

“目前,美国远征军联合司令部已暂停接受投降,并持续进行轰炸。”

“这是潘兴野战元帅的意见吗?”

“是的,他是个意志坚定的人。他认为,首先要以美军的全部火力进行打击,似乎把这场战争当作了美国陆军面向全世界的首次亮相。”

压倒性的火力和技术力量。

潘兴将军决心投入美国陆军的全部力量,向全世界展示实力,这种铁血意志正在贯彻执行。

德军正被打得粉碎。

“我们新任的野战元帅,在巩固美国霸权方面,正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新任野战元帅。

罗斯福提到,新晋升为野战元帅,这无疑会增加影响力。

要巩固美军在联合军队内野战元帅的权威,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之一。

杜鲁门发言道:

“无论是为了战后谈判,还是为了军政府,甚至是为了在战争期间确立美军在联合军队中的地位,掌握主动权都是必要的步骤。”

“确实如此。”

“这也是为了在战后提前堵住俄罗斯的嘴。”

“……啊啊。”

没错,就是这样。

罗斯福一听到“俄罗斯”这个名字,脸色就变得凝重起来。

正如杜鲁门所说,这次潘兴元帅的行动,也可以看作是对俄罗斯的警告,毕竟战后俄罗斯将是最棘手的存在。

这就是所谓的掌握主动权。

实际上,俄罗斯已经被牢牢压制住了。

“俄罗斯的问题,留到下次内阁会议再讨论。今天的会议,先集中讨论战争问题。”

“罗斯福总统。”

“什么事,杜鲁门。”

“今天的会议,我只想说一件事。”

罗斯福的目光投向杜鲁门。

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杜鲁门身上。

因为杜鲁门必须让他们清楚地记住这件事。

“柏林,美军必须率先占领。”

德国的首都,柏林。

这里将成为争夺大战真正胜利、掌控20世纪的信号弹。

至少在这一点上,绝对不能让步。

“杜鲁门。”

提到柏林,罗斯福总统耸了耸肩。

“一切都如我们所设计的剧本那样发展。”

>>>

“第四装甲师?”

“这是装备了中型坦克的第四装甲师。准确地说,是包含了由中型坦克组成的装甲旅的装甲部队。”

美国远征军联合司令部。

潘兴元帅把玩着“第四装甲师”这张牌。

这次晋升为野战元帅后,他得以了解关于中型坦克的所有机密,也知晓了第四装甲师的编制情况。

这是纽约兵工厂、国防部和中央情报局(cIA)的合作成果。

白宫参与了第四装甲师的组建,这是不言而喻的,就连处理日常事务的总务部和暗中协调的财务部,也参与其中。

“直到我成为野战元帅,才具体了解到这些,隐藏得可真深啊。这样做合适吗?”

对于隐藏第四装甲师这件事,他大概能猜到原因。

要想骗过法国和英国,首先得骗过美国陆军,所以才这么做吧。

那么,他们想要争取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呢?

答案显而易见。

“第四装甲师的坦克操作人员,大部分并非来自军队,而是来自私营军事公司(pmc)。随着平克顿的扩张,根据新通过的pmc法案,这是一支单独运营的准军事组织。”

“打着pmc的幌子组建特种部队,这说法可真难听。”

“并非如此,在将您晋升为野战元帅的同时,第四装甲师也移交给了陆军。想必这是为了达到突袭效果而进行的伪装。”

“你怎么知道的?”

“这当然知道。”

陆军情报参谋耸了耸肩。

“平克顿的大部分高管都是陆军出身,而且是西点军校毕业的。”

“啊。”

“证据就是,移交给陆军时,没有任何杂音或阻力,就好像它本来就是陆军部队一样。他们从纽约兵工厂接收了中型坦克这种新型装备,以pmc的身份参战。”

“真是玩笑。”

但既然是陆军出身。

那么,这次第四装甲师的组建,是白宫在最大程度上照顾陆军的选择。

潘兴元帅深深地叹了口气。

从存在中型坦克装甲旅的那一刻起,他大概就猜到了白宫计划的大致轮廓。

“用中型坦克牵制的对象,应该是协约国吧。”

这并非是指用中型坦克瞄准协约国开火。

而是指将中型坦克缓慢的速度优势,转化为对协约国的牵制。

“是的,指令是让中型坦克装甲旅从德国外围慢慢推进,与此同时,其他轻型坦克装甲旅向柏林疾驰。”

“协约国的步兵部队会……”

“肯定会全部跟着中型坦克装甲旅行动。”

中型坦克的火力,就是一个幌子。

以此为借口,牵制住协约国步兵的脚步。

“这就是隐藏第四装甲师的原因吗?”

隐藏第四装甲师的原因,就是白宫的秘密策略:通过突然亮出中型坦克这一新型武器,吸引协约国的全部注意力,让他们都盯着中型坦克。

趁大家都把精力放在中型坦克上时,隐藏的轻型坦克装甲旅则向柏林疾驰而去。

“这是一场奔向柏林的竞赛。”

看谁先到达。

一旦失败,就再无野战元帅可言。

罗斯福、杜鲁门。

在美国联邦政府文官统治达到历史最强的当下,潘兴将军深刻体会到,这次任务不仅关乎他自己,更关乎陆军全体人员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