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奥斯曼帝国的挣扎与抉择:领土交易、债务危机与美国施压
>>>
“奥匈帝国动员的军队已经进入波斯尼亚 - 黑塞哥维那共管地,甚至在诺维帕扎尔飞地也有军队进入,巴尔干半岛局势愈发紧张,情况相当严重。”情报人员地向杜鲁门汇报,语气中满是焦急。
“诺维帕扎尔飞地……那不是占领了塞尔维亚南部部分地区的地方吗?它是奥斯曼帝国的二级行政区,明确属于奥斯曼帝国领土。”杜鲁门皱着眉头,脑海中迅速浮现出巴尔干半岛的地图,对这片区域的战略位置了如指掌。
“是的,所以实际上奥匈帝国军队已经半包围了塞尔维亚。”情报人员补充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
这情况确实危急万分。
原本奥匈帝国军队依据条约,确实拥有在当地驻军的权利,然而谁都未曾料到,部分动员令下达后,帝国军队竟如汹涌的潮水般大量涌入,刹那间,巴尔干半岛陷入了一片混乱,局势变得岌岌可危。
[奥匈帝国横跨巴尔干半岛,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对巴尔干半岛的野心昭然若揭。]
[塞尔维亚的反抗:“这是严重的军事挑衅,绝不能容忍。奥匈帝国若不想引发军事冲突,就必须撤军。”]
[奥匈帝国包围塞尔维亚西部和南部,泛日耳曼主义与泛斯拉夫主义一触即发。]
[俄罗斯军部警告:“若奥匈帝国干涉塞尔维亚,将考虑部分动员令。这是严重损害泛斯拉夫势力范围的外交失误,必须撤回。”]
“俄罗斯那些家伙,就算在接受救助资金,还真把自己当列强呢。”杜鲁门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
“他们本来就是列强啊。说实话,就算不接受救助资金,光靠投入民众参与战争,奥匈帝国或者奥斯曼帝国这种程度,对他们来说就像小菜一碟,能轻松拿下。”詹姆斯认真地分析道,对俄罗斯的实力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们总是轻易就引发经济危机。而且在防御战中,他们更是最强的。连天下无敌的拿破仑,面对俄罗斯广袤的领土和严寒的冬季军队,也只能败北。”杜鲁门微微点头,不得不承认俄罗斯的强大,心中暗自思忖,自己给俄罗斯提供救助资金,就是想把它当作制衡德国的专用“坦克”,在这场国际政治的棋局中,发挥关键作用。
事实上,俄罗斯的工业化进程正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
仅仅一年时间,主要城市就从经济危机的阴霾中逐渐恢复,步入正轨,制造业的工业设施反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大战时期,尤其是军事工业,更是发展迅猛,如同一头觉醒的巨兽,展现出强大的实力。
“这两家就像是疯子。由于与德国在民族主义上的冲突,短期内它们之间的矛盾会进一步加深。”杜鲁门感慨道,仿佛看到了巴尔干半岛上即将爆发的激烈冲突。
“泛斯拉夫主义和泛日耳曼主义的民族主义热潮,让巴尔干半岛变得愈发炽热。”詹姆斯附和道。
“不管怎样,奥匈帝国那些家伙也不正常。塞尔维亚可是被民族主义冲昏头脑的,他们还一直去招惹。”杜鲁门无奈地摇头,对奥匈帝国的行为表示不解。
[“黑手会”在波斯尼亚 - 黑塞哥维那共管地及诺维帕扎尔飞地扩大影响力,煽动各国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变成武装暴徒。]
[奥匈帝国面临暗杀威胁,激烈的地下斗争正在展开。]
“我就说过,只要波斯尼亚存在,战争肯定会爆发。巴尔干半岛的这些国家,没有比它们更野蛮的了,也没有哪个国家像它们这样充满民族主义欲望和扩张野心。”杜鲁门对巴尔干半岛的局势有着深刻的洞察。
“很快就要爆发了。”詹姆斯紧张地说,仿佛能听到战争的脚步声正在逼近。
“说不定明天就爆发,现在随时爆发都不奇怪。”杜鲁门神色凝重,巴尔干半岛的局势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咕噜。詹姆斯咽了口唾沫,紧张的气氛让他感到有些窒息。
“那我们得先把今天的会谈顺利完成。”杜鲁门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重新拉回到眼前的事务上。
“那是当然。”詹姆斯点头表示赞同,深知这次会谈的重要性。
>>> 奥斯曼帝国的命运会谈
加拿大,魁北克省的魁北克市。
今天,一场决定奥斯曼帝国命运的重要会议在这里举行。
奥斯曼帝国政府的部长们齐聚一堂,其中财政部长肩负着尤为重要的责任,他旁边坐着吉拉特银行行长。
实际上,除了奥斯曼帝国中央银行,吉拉特银行算得上是最大的国家政策性银行。
虽然表面上是农民合作社的形式,但实际上是由国家资金出资的政策性银行,在奥斯曼帝国的经济体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奥斯曼帝国中央银行的立场很模糊啊。”杜鲁门皱着眉头。
“他们本来是中央银行,但外国银行占据了大股东位置,很难说它还是国家政策性银行。”詹姆斯解释道,奥斯曼帝国中央银行早已被英国、法国等列强的大型银行掌控,成为了列强掠夺奥斯曼帝国经济主权的典型机构,列强企图通过它来控制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命脉。
“他们是我们这边的。”杜鲁门微微点头,心中已有盘算。
“没错。”詹姆斯回应道。
“今天和ImF的会谈不一样,双方代表都到齐了。”杜鲁门看着参会人员,心中感慨,这场会议意义非凡。
参会的债权方有ImF、美国债权代表、英国债权代表、法国债权代表、俄罗斯债权代表、德国债权代表(德国支付银行)等。
还有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人和几位奥斯曼帝国的部长,这是一场大规模的会谈,各方势力齐聚一堂,共同决定奥斯曼帝国的命运。
这是决定奥斯曼帝国命运的世纪会谈。
欧洲的病夫——奥斯曼帝国,已经宣布延期偿债,和英国一样,距离违约也不远了。
就算什么都不做,巴尔干战争也会爆发,但杜鲁门有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那就是波斯湾沿岸的油田产区,他志在必得。
“那么,会谈开始。”英国方面的债权代表率先发言,实际上,巴林证券的债权人大多是英国人,自然而然,英国代表团的声音比较高。
虽然ImF和美国代表的话语权最高,但杜鲁门因为要单独与奥斯曼帝国签订条约,所以暂时保持沉默,等待着合适的时机。
[战争迫在眉睫的紧张局势。]
[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塞尔维亚围绕波斯尼亚 - 黑塞哥维那共管地的外交冲突。]
[炸弹的导火索已经点燃。]
“目前,奥匈帝国军队和塞尔维亚军队在边境对峙。”有人汇报着最新的局势,现场气氛愈发紧张。
局势相当紧张,巴尔干半岛上像这样的火药桶国家可不少,只要有一处爆发,奥斯曼帝国就可能就此一蹶不振,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们要是不想死,就会妥协。”杜鲁门心中暗自想着,难道奥斯曼帝国要拒绝领土交易?在他看来,这简直就等同于“我不想活了”,奥斯曼帝国已经到了悬崖边缘,别无选择,只能妥协。
>>> 领土交易的艰难谈判
“您是说要把波斯湾沿岸的附属国以及二级行政区等合并起来进行领土交易吗?”奥斯曼帝国的代表满脸震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第一天,正式会谈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就结束了。
英国为了尽可能捞到钱已经红了眼,其他正在进行战争的列强同样也需要钱,各方在利益的博弈中讨价还价,几个小时就在这样的争吵中过去了。
之后,是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奥斯曼帝国的会谈。
今天的会谈主要是美国代表和ImF代表与奥斯曼帝国的会谈,杜鲁门亲自出马,试图说服奥斯曼帝国接受他的领土交易方案。
“不……我们也并非想要如此广阔的地区。算上统治所需的行政费用,以及军事、经济成本,地区太大对我们来说反而不利。”杜鲁门耐心地解释着,试图让奥斯曼帝国的代表理解他的意图。
“那么……”奥斯曼帝国的代表疑惑地看着杜鲁门。
“波斯湾沿岸地区主要打算用作印度洋的重要军事基地和海军基地。没必要要太大片的土地。”杜鲁门进一步阐述自己的想法,虽然话是这么说,但他想要的土地也绝不是小数目。
不过,杜鲁门不会把波斯湾沿岸全部纳入囊中,要是封锁了通往大海的通道,中东国家肯定会群起而攻之,他打算拿下油田产区附近的海域,这才是他真正的目标。
“可惜这里和奥斯曼帝国其他领土不一样。伊朗的油田也相当大呢。”杜鲁门心中暗自想着,伊朗是一个强大的宗教国家,不能轻易招惹。
但如果能把沙特油田、科威特油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油田等阿拉伯半岛的中东油田全部拿下,显然国际油价就能由美国掌控,做到这一步就已经很成功了,没必要完全垄断石油。
“得通过干净利落的领土交易,成为中东的石油富豪。”杜鲁门心中暗自得意,他精心策划的这场土地投机,即将收获丰硕的果实,阿拉伯半岛的石油,即将成为他手中的王牌。
“只要能得到这部分土地,我们ImF和美国债权团就会罢手。你们知道的,我们持有的债权超过了债权团的半数。用承担40%债权的代价来进行领土交易,还请你们好好考虑。”杜鲁门开出了自己的条件,公共债务的40%,这是他为了石油在债权上投入的代价。
美国债权团代表当然是杜鲁门投资银行,而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出资方是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基金募资的纽约大型银行,但大股东是mFK对冲基金和杜鲁门投资银行等杜鲁门系金融公司。
毕竟杜鲁门既是财政部长,又是ImF总裁,还是最大的债权人,他正在这场博弈中“榨取利益”。
奥斯曼帝国现在在杜鲁门面前处于绝对劣势,杜鲁门甚至打算,如果他们不服从自己的榨取,就发动空战,把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烧个精光,他的决心不容置疑。
“好好做出选择。如果选择得当,今天你们就能用中东的沙漠,抵掉40%以上的债权。交易的土地面积相当大,但说实话,承担40%的债权不是更困难吗?”杜鲁门试图说服奥斯曼帝国的代表,40%的债权可是一笔庞大的资本,实际上,如果一个机构持有一个国家40%的债权,在货币政策方面,它就能行使相当于中央银行级别的影响力。
基本上,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首先动用的手段就是利率,以及债券的买卖。
买入债券,就像向市场撒钱一样,美元会流通起来;卖出债券,就像用真空吸尘器吸走市场上的美元。
40%的债权,这就相当于一个类似中央银行的存在了。
“光凭这些债权,就足以建立中央银行的基础。通过领土交易,你们还有机会拿回中央银行的主权。发行货币的权力,不还是由贵国苏丹决定吗?”杜鲁门继续劝说,试图打动奥斯曼帝国的代表。
“不……”奥斯曼方面不满地发出了抱怨,在这种情况下还抱怨,让杜鲁门感到十分恼火。
“但是我们中东的领土,从利益角度考虑,是不能出让的土地。对伊斯兰教来说,中东、阿拉伯半岛是至关重要的地区。”奥斯曼帝国的代表试图解释,他们对中东领土的重视程度超乎杜鲁门的想象。
这话倒是没错,在通常所说的中东地区中,阿拉伯半岛占据了伊斯兰教势力范围的大部分。
对,说得没错。
确实是这个理。
但杜鲁门可不会轻易放弃。
“但你们都已经在行政上把这些地区作为二级行政区,甚至向英国请求军事保护国地位了,现在还有什么可说的?”杜鲁门毫不留情地反驳道,难道以为他什么都不知道?这些天真的家伙,英国已经向他屈服了,所有保护国地区都已被清零,并且已经纳入ImF的保护范围,他们几天后就会收到“通知”,毕竟美军拥有比英军强大得多的军队。
“要是没有美西战争,美军会变成什么样还真不好说。”杜鲁门心中感慨,美西战争中,他出售了机关枪,因此引发了关岛撤军行动,但美军在机关枪的战术和战略素养方面得到了提升。
那可不是普通的战场,而是在加勒比海类似密林的恶劣环境中进行的战斗,更加残酷的环境锻炼了他们。
最终,美国成功封锁了西班牙,取得了胜利,美军军官们被派往前线,积累军事素养,在实时更新的军事技术最前沿,他们飞速发展,美国的武器装备体系越来越强大。
“说实话,我们美军作为保护国再合适不过。我们拥有的无畏舰就超过10艘。算上性能类似无畏舰的军舰,足有数十艘。”杜鲁门炫耀着美军的实力,白色舰队,每一艘无畏舰都配备了下属舰队。
10多艘无畏舰舰队中的一部分会在波斯湾沿岸巡逻,而英国皇家海军绝对无法投入如此规模的兵力。
“我们就算用比本土舰队落后的版本,也能像扫除垃圾一样消灭倭国海军。”杜鲁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心中充满自豪,当时还击沉了几艘老式战舰,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些珍贵的回忆。
对外宣称,公开报道的无畏舰就有10艘以上,如此强大的实力,足以让奥斯曼帝国感到畏惧。
“你们能承受吗?”杜鲁门嘴角一歪,露出一丝威胁的笑容,你们已经被英国抛弃了,曾经牢牢掌控中东外交的前首相贝尔福,现在正被警察带走接受搜查,所有保护国地区都已被ImF接管,在这种情况下,奥斯曼帝国还有什么反抗的资本?
“更何况,债务人居然还敢顶嘴?”杜鲁门心中的怒火越来越旺,要是美国带着白色舰队把波斯湾沿岸变成一片火海,奥斯曼帝国也无话可说,甚至可能直接把首都君士坦丁堡用空战化为灰烬,他的威胁并非虚张声势。
“不,话虽如此,但您选择的部分区域附近,有具有象征意义的巴格达,而且我们伊斯兰教的圣地……”奥斯曼帝国的代表试图再次解释。
“是,别以为我不懂伊斯兰教就想蒙混过关。”杜鲁门打断了他的话,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一个是耶路撒冷,麦加和麦地那都在波斯湾对岸。
巴格达早就被抛弃了,现在还提巴格达统治区,和首都君士坦丁堡比起来,它不就是个小城市吗?
而且杜鲁门又没说要巴格达,只是想要附近的一些土地而已,他是因为有点忌惮伊斯兰教,才打算礼貌行事,但奥斯曼帝国的态度让他感到十分不满。
“看来你们还没认清现实?”杜鲁门冷冷地说,看起来他们似乎舍不得出让土地,杜鲁门对他们的评价降低了,他甚至觉得,也许他们还没有真正尝到危机的滋味,还没认清现实,真是可怜的家伙。
没见过像他们这样不了解现实的贪婪之徒,一张嘴就谎话连篇。
“我会不知道麦加和麦地那都位于希贾兹地区吗?我知道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实际上在阿拉伯半岛西部。”杜鲁门愤怒地说,他对伊斯兰教的了解并不比奥斯曼帝国的代表少,他们的借口在他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啊……啊啊……”奥斯曼帝国的代表无言以对,被杜鲁门的气势所震慑。
“真有意思。”杜鲁门心中暗自想着,要是和犹太复国主义者打交道试试?
给他们提供武器支持,转交给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把整个中东地区搅得天翻地覆。
不,他决定先让奥斯曼帝国尝尝违约的滋味,说不定他们就清醒了。
“先把这个讨论推迟到明天做决定吧。反正会谈日程是一周。”杜鲁门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一周时间,只要在会谈期间能确定下来,对他来说就没问题,他一开始就想到他们可能不会马上接受,所以没关系,反正他也有让他们接受的办法。
“好,好的,谢谢。”奥斯曼帝国的代表如释重负,暂时松了一口气。
“不过有一点你们要记住。”杜鲁门神色一凛,违约(债务不履行)实际上就等同于奥斯曼帝国解体,出现违约的债权自然会进入清算程序,美国就能按照国际法随意榨取奥斯曼帝国的资产。
毕竟关于榨取的国际法,在通货互换连锁危机爆发前,就已经在海牙万国和平会议上制定好了。
“一旦宣布违约,我们将立即启动‘清算程序’。到时候,你们付出的代价会比这次会谈高得多。”杜鲁门威胁道,清算程序,他这话的意思是,一旦奥斯曼帝国进入清算程序,美国就会立刻派白色舰队冲进去,像抓猎物一样把波斯湾沿岸吞掉。
“如果你们有信心,不妨试试宣布违约。”杜鲁门微笑着,用手指轻轻敲着桌子,“选择在你们自己。”前提是他们能承担责任,“但我也有我的自由。”杜鲁门可忍不了,他提前动手也是他的自由。
杜鲁门悄悄用手示意詹姆斯,轻轻向下勾了勾大拇指,——干掉他们。
詹姆斯重重地点了点头,这是向奥斯曼帝国施加经济冲击的信号。
紧接着,杜鲁门和美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一起,悄悄离开了会谈厅,情报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时不时出现,一场针对奥斯曼帝国的经济风暴即将来临。
>>> 奥匈帝国的决策
“是萨拉热窝吗?”美泉宫,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的奥匈帝国皇宫,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和皇储斐迪南大公正在会面。
“这次动员的军队已经进驻波斯尼亚 - 黑塞哥维那共管地和诺维帕扎尔飞地。你去一趟,既能鼓舞士兵士气,从各方面来说,对对外宣传也有好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神色凝重,把文件放在桌子上,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砰。文件落在桌子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是命运的警钟在敲响。
“卫队已经做好万全准备,你去吧。波斯尼亚 - 黑塞哥维那共管地的萨拉热窝将举行陆军训练。”
“是军事示威吗?”
斐迪南大公皱起眉头。
对于追求和平与进步的斐迪南大公来说,被要求进行军事示威,心里有些不悦,但这是皇帝的命令,他无法违抗。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沉重地点了点头。
“去吧。”
“……但是。”
“叫你去就去!”
皇帝愤怒的咆哮声中充满杀意。
面对巴尔干半岛日益临近的战争局势,皇帝变得越来越敏感,皇储只能紧紧咬着牙。
无端反抗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他暂时往后退了一步。
“……是。”
“很好。乖乖去,平安回来。”
皇帝疲惫的回应。
但斐迪南大公深知,正因为有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奥匈帝国才能存续,所以他只能退下。
唰——
“是萨拉热窝啊。”
萨拉热窝。
斐迪南大公嘴里念叨着这个带着不祥预感的名字,拿起文件。
这名字当然不祥。
这里是命运流转最为危险的地方之一。
但作为深知巴尔干半岛局势的大公,他无法逃避。
“只能去一趟了。”
总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巴尔干半岛似乎马上就要爆发冲突。
“该死。”
他的手微微颤抖。
斐迪南大公用颤抖的手把一沓文件塞进腰间,向皇帝行礼。
“那么……”
他的喉咙有些哽咽。
窗外,乌鸦在叫,一阵冷风吹过烛台。
他紧紧握住文件。
“……我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