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美英经济博弈:杜鲁门的强硬与英国金本位制的生死抉择
“清算,清算,清算。”
杜鲁门看着瑟瑟发抖的科尔总裁,第一次三方会谈时还镇定自若的总裁,不知不觉间仿佛遭受了连续暴击,全身剧烈颤抖。
他也没办法,从国内传来的消息无外乎这些,他在精神上已经濒临极限。
“维持金本位制很辛苦吧?现在可以放松了。
现在没有美元,所以看不到应对延期偿债的办法,下面的总督们也不听指挥。”杜鲁门说道,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若维持金本位制,无疑是在自讨苦吃。
恶性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承受恶性通货膨胀的心理准备,但这也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杜鲁门觉得英镑区不会轻易崩溃,毕竟“解体为英联邦”的战后英国,也在数十年间维持了英镑区。
“呃……”科尔总裁欲言又止。
“10%的利率很正常。美国利率半年内上涨了3.75%,而英国现在是宣布延期偿债的国家。我觉得10%的利率已经很便宜了。”杜鲁门说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
“10%怎么能算便宜呢?”科尔总裁忍不住反驳道。
“因为联邦储备系统,也就是中央银行,不太会购买偿还率达不到100%的资产。即使是AAA级优质债券,如果偿还率不好,也不会购买,更何况是其他国家的不良债券,有必要非得收购吗?”杜鲁门解释道,言下之意,英国若想获得美元援助,就必须接受10%的高利率。
“……”科尔总裁沉默了,他知道杜鲁门说的有道理。
“10%,低于这个利率就没得谈了。现在利率不是问题所在吧?”杜鲁门再次强调,现在的关键是英国能否接受他的条件,获得美元援助来解决危机。
科尔总裁的双腿像被锯断的树一样开始颤抖,紧张的局势让他喘不过气来。宣布延期偿债的国家其实没必要这么屈辱,因为大不了说还不起就行了,一般情况下是这样,阿根廷和意大利就是这种情况,现代的意大利虽然还没有宣布延期偿债,但也差不多是这种状态。
“但英国输不起。”杜鲁门一针见血地指出,最重要的是,在这里再遭受损失,英镑在美元霸权下可能会被打压,这种危机感极其强烈,英国解体的恐惧像虫子一样啃噬着他们的大脑,甚至还有可能输给德国的危机感,让他们备受煎熬。
“放弃的话就轻松了。”杜鲁门说道,本来执着的人就更容易痛苦,他们面临着要同时应对危机、霸权和战争的局面。
笃笃,杜鲁门用指甲轻敲桌子。
“只要放弃金本位制就行。”杜鲁门在他们耳边低语,告诉他们放弃金本位制就会有转机,说他们现在不需要黄金,放弃黄金,用这笔钱来克服危机。
“能不能帮忙设立英国结算银行?”科尔总裁问道。
“绝对不行。”杜鲁门毫不犹豫地拒绝道,想都别想,哪有给宣布延期偿债的国家投资的疯子,杜鲁门可不想日后被卷入别人制造的风暴中。
“我只要黄金(Gold)。” 杜鲁门靠回椅背,眼神冷峻,“只接受黄金支付。如果你们觉得游戏玩不下去了,那就把这当作是一场绑架,而我要的赎金就是黄金。”
“没有其他选择。”杜鲁门说着,啪的一声用手掌拍了下桌上的文件,高级钢笔已经准备好用于签名,轻轻动动手就能签名,身为财政部长,杜鲁门的签名已经印在美元现钞上了。
“给您1小时时间。”杜鲁门打开怀表,“1小时内仔细考虑后做决定。也可以和同事们商量。但错过这次机会,就一切都完了。”
“完了……?”科尔总裁喃喃自语。
违约(债务不履行),杜鲁门用眼神传达这个意思,告诉他们错过这次机会,就别想得到美元援助,他会一直看着,直到他们灭亡。
科尔总裁浑身剧烈颤抖,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但他那因惊恐而略显错乱的眼神里,眼珠仍在不停地转动,思绪飞速运转。这 1 小时,对他来说犹如一年那么漫长,他必须做出一个关乎英国命运的重大抉择。
“不,一定还有别的办法……” 科尔总裁在心里呐喊,他试图在绝境中找到一丝生机,可脑海里却一片混乱,所有的思绪都像是被一团乱麻紧紧缠绕,怎么也理不清。
“难道真的要放弃金本位制吗?这可是英国金融体系多年来的根基啊。” 科尔总裁的内心痛苦地挣扎着,他深知放弃金本位制意味着什么,那将是英国金融主权的一次重大让步,是英国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地位的急剧下降。
但如果不放弃,英国面临的将是债务违约、经济崩溃,甚至国家解体的可怕后果。一想到这些,科尔总裁的心脏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10% 的利率,这简直是趁火打劫!” 科尔总裁心中充满了愤怒,可他也清楚,在杜鲁门面前,愤怒毫无用处。美国在这场危机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而英国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毫无反抗之力。
“也许我该再和国内的同僚们商量一下,他们或许能想出更好的办法。” 科尔总裁想着,手不自觉地伸向了桌上的电话,可就在他的手指触碰到电话听筒的那一刻,他又犹豫了。
“时间紧迫,就算现在联系他们,又能有什么用呢?他们能在这短短 1 小时内想出应对之策吗?” 科尔总裁心中充满了疑虑,他缓缓放下了手,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绝望。
房间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每一秒的流逝都像是在给科尔总裁的内心施加更大的压力。他的目光在房间里四处游移,试图从周围的环境中找到一丝安慰,可看到的只有冰冷的墙壁和杜鲁门那冷酷的眼神。
“我该怎么办……” 科尔总裁低声呢喃,声音里满是无助,仿佛在向这个世界寻求答案,可回应他的只有死一般的寂静。
>>>
纽约金融区(GoGGS)。
这里是英国行政部门聚集的地方,名副其实的帝国心脏。
其中,唐宁街 10 号首相府里,哈利法克斯勋爵正在处理公务。
“前线正在吃紧。”
保加利亚战线。
现在已经变成了英国也参战的大规模战线,从巴黎一直延伸到柏林。
加莱早已失守,亚眠也沦陷了。
阿尔卑斯战线。
如果说把意大利军队打得节节败退能算个好消息,那这就是唯一的好消息了。
“幸好战争预算还能勉强维持。”
“德国政府拒绝了所有和谈提议。他们几乎已经胜券在握。”
“那些混蛋,得意忘形了。英国皇家海军陷入了无限制潜艇战,因为这个原因,海上运输几乎停滞了。”
英国陆军打不过德国陆军。
英国皇家海军被无限制潜艇战拖住了后腿。
空军呢?
差距也越来越悬殊。
“还没有关于战斗机的消息吗?”
“因为英国政府宣布了债务延期偿付,美国工厂停产了。因为没有提前支付战斗机的全部制造费用。”
“要支付剩余款项,预算不够了。”
真是头疼。
尽管战斗机具有改变战局的创新价值,但也不想放弃前线去购买。
基奇纳元帅在柏林和巴黎付出了多少努力,试图减少英国远征军的牺牲,并尽可能取得最大战果。
哈利法克斯认为他称得上是一位名将。
“要是……没有这场危机就好了。”
哈利法克斯抓乱了头发。
因为贝尔福首相引发的危机,英国的整体行政陷入瘫痪。
“危机的影响导致英国陆军兵力浪费严重,征兵率也大幅下降。”
这是全国范围内骚乱的结果。
尤其是发生银行挤兑的苏格兰和南威尔士,正处于激烈的骚乱之中。
媒体把这包装成示威游行,但站在哈利法克斯角度,这就是骚乱。
在英国王室支持下,哈利法克斯获得了对国家义勇军的完全控制权,他积极投入义勇军,镇压骚乱示威。
“这还算是个国家吗?”
一边在打仗,一边在罢工,而且武装份子还在制造骚乱。
因为战争,武器变得随处可见。
特别是苏格兰和南威尔士的暴徒,都是一无所有的破产者,所以更加恶劣。他们甚至不惜同归于尽也要参与骚乱。
“问题就在这儿。”
嗒。
[贝尔福首相的耻辱。凭借战时内阁的强大权力,动用国家义勇军镇压国民的冷酷独裁者。]
[战时内阁不过是独裁的幌子?]
[层出不穷的腐败事件。]
[贝尔福首相的破产丑闻。从伦敦证券交易所到伦敦大型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首相府,牵连出史上最严重的政治腐败。]
[cdo 是欺诈的深渊,最恶劣的破产事件。]
[经济学界称,‘英国不可能出现债务延期偿付。’一针见血。]
[伦敦警察厅厅长宣称,‘英国的腐败根源,警察会连根拔除。’]
“伦敦警察厅那群家伙,净说废话。”
贝尔福首相已经完了。
但他还暂时保留着首相职位,因为还有未引爆的炸弹。
哈利法克斯勋爵非常谨慎地处理贝尔福事件。
毕竟国家义勇军和伦敦警察厅只是还没逮捕他而已,已经对贝尔福首相展开了全面调查。
毕竟一旦议会对内阁失去信任,解散议会后,他现在拥有的豁免特权就毫无意义了。
“伦敦警察厅已经抛弃了贝尔福。警察高层纷纷倒戈,新的领导必须向新主人宣誓效忠。”
伦敦警察厅。
曾是贝尔福首相的左膀右臂。
他们迅速切断了与贝尔福的联系,警司以上的警察高层纷纷辞职。
最重要的是,他们要确保调查权,才能销毁对自己不利的证据,所以行动迅速。
但哈利法克斯并不担心证据销毁,反正那些揭发也没什么意义。
“贝尔福首相只是因豁免权暂时不能被逮捕和拘留,但伦敦警察厅已经咬住他不放了。”
“那当然。贝尔福首相肯定掌握着伦敦警察厅某个部门的把柄,他们肯定会紧紧咬住,能捞多少是多少。”
警察厅的部门。
没人知道贝尔福首相掌握着伦敦警察厅的什么把柄。
“但现在把贝尔福首相赶下台,不是个好时机吗?实际上内阁已经失去信任,议会也开不起来。就算开了,也会被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