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美国财阀私生子 > 第259章 杜鲁门的期待与齐柏林的使命:英国面临的金融与军事挑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9章 杜鲁门的期待与齐柏林的使命:英国面临的金融与军事挑战

“杜鲁门,你今天怎么突然有空来找我了?”老摩根坐在宽敞奢华的办公室里,身后巨大的落地窗透进的阳光,将他的身影勾勒得愈发威严。

老摩根,这位在19世纪后期就主宰着华尔街的美国金融界巨头,宛如一尊屹立不倒的金融巨擘,稳稳地盘踞在纽约商业银行的最高层。

他的每一个决策,都能在华尔街掀起波澜,是推动纽约这座金融之都运转的关键人物之一 ,其影响力渗透到金融市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次交易、每一笔资金的流向,似乎都隐隐有着他的意志。

“是关于伦敦金融城的事。”杜鲁门神色略显凝重,快步走到父亲对面的椅子前,微微前倾,认真地说道。

“已经撤资了。”老摩根靠在椅背上,神色平静,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只有他自己清楚,这背后牵扯着多少复杂的利益纠葛和惊心动魄的博弈。

“呼,幸好。”杜鲁门长舒一口气,

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了一些,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

“可不是只有我们Jp摩根银行撤资了。其他纽约大型银行也像尾巴着火的猫一样,全都慌慌张张地逃出来了。”老摩根嘴角浮起一丝嘲讽的笑意,脑海中浮现出那些银行家们惊慌失措的模样。

在金融市场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一旦嗅到危险的气息,这些平日里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银行家们,就会暴露出最原始的求生本能。

伦敦金融城,当下无疑是华尔街最热门的话题。

实际上,比起伦敦金融城本身,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问题,它不过是个地点而已。

真正的问题,在于英国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

“战争爆发时,这事就已经瞒不住了。五大会计师事务所随意用信用评级制造泡沫,只要是在金融界有点分量、对市场稍有洞察的人,基本都知道这事。”

杜鲁门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和无奈,他深知这种人为制造的泡沫,一旦破裂,将会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怎样的灾难。

“是的,包括德勤(deloitte)在内的英国会计师事务所,似乎对自己制造的泡沫了如指掌。”老摩根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轻蔑,这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一己私利,肆意操纵信用评级,完全不顾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无数投资者的利益。

“那些家伙,为了阻止英国参战,往英国议会砸了相当于第一季度预算的资金用于游说。看得出他们拼死阻拦的决心。纽约的银行家们在那时就察觉到不对劲了。”

杜鲁门向前探了探身子,双手撑在膝盖上,表情严肃地说道。

英国参战,事实上,在这个时间点,伦敦金融城的泡沫破裂已经是预期中的经济危机。

一旦英国在战争中失败,他们苦心经营堆积起来的泡沫就可能瞬间破灭,如同脆弱的纸牌屋,在一阵狂风中轰然倒塌。

但英国政府明知一旦战败,伦敦金融城的大规模泡沫就会破裂,还是决定参战。

“首先,英国威斯敏斯特宫的国会坚决不正式承认伦敦金融城的泡沫。民众也深信不疑,只有金融界上层人士在恐惧中瑟瑟发抖。”杜鲁门眉头紧锁,无奈地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无疑是在将整个国家和金融市场推向深渊。

“哈,他们的失误就是政党的失误,政党的失误就是失职,所以绝对不会承认。”老摩根冷哼一声,脸上满是嘲讽的神情。

英国的国会议员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党派,已经红了眼,只顾着拼命掩盖泡沫。

贝尔福内阁疯狂推行的政策,不正是这个泡沫的真面目吗?

实际上,据说贝尔福内阁刚开始推行政策时,也没想到泡沫会如此严重。

但大家都知道会产生泡沫,贝尔福内阁不过是为了炫耀自己执政的成果而助长了泡沫。

事到如今,再假装不知道也只是徒劳。

实际上,正因如此,贝尔福内阁才得以连任第二届。

现在派对结束了,也该收拾残局了。

既然已经充分享受了权力,现在也该承担责任了吧?但他们会这么想吗? “贝尔福内阁其实根本不想承担责任。杜鲁门,如果是你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老摩根目光炯炯地看着儿子,似乎在期待着一个与众不同的答案。

“如果我是贝尔福内阁,我绝对不会承认。我会尽可能把伦敦金融城的炸弹包装好,完好无损地交给下一届政府。”杜鲁门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精明和果断。

“没错,现在英国政界就是这种情况。”老摩根长叹一口气,揉了揉下巴,脸上露出疲惫的神情。

伦敦金融城和英国政界的纠葛,真是前所未闻。

这复杂的局势,就像一团乱麻,让人理不清头绪,却又不得不深陷其中。

“现在父亲您知道为什么财政部和联邦储备系统一直强烈建议撤资了吧?”杜鲁门抬起头,看着父亲说道。 “

杜鲁门,你还没说,我就已经在着手准备撤资了。我又不傻。”老摩根略带自豪地说道,在金融领域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他自然能敏锐地察觉到危险的信号。 “

您确实一直在准备。

不然您怎么会打算对伦敦金融城进行大规模投资呢?”杜鲁门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冠达海运,老摩根和小摩根以共同平定的美国海运市场为基础,打算收购冠达海运,从而吞噬全球海运市场。

国际商船托拉斯(Imm),组建海运托拉斯一直是老摩根的梦想。

趁着德国的大型海运公司与美国商务部激烈交锋之际,他试图垄断全球海运。

“当然,英国再疯狂,也不会任由我们收购冠达海运。毕竟它是英国最大的海运公司,几乎垄断了英国海运业,实际上和Imm一样,都是全球顶尖的企业。”老摩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遗憾和不甘。

他深知,要实现自己的海运帝国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英国方面的阻力,无疑是最大的障碍。

老摩根只要一涉及海运公司,就像被鬼迷了心窍,理智完全失控。

这大概是老摩根为数不多的梦想吧,对海运公司有种执念,这种执念,源于他对商业帝国的野心,也源于他对金融市场的掌控欲。

“不然前世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就能让Imm彻底玩完。”杜鲁门心中想道,这可不是开玩笑。

前世老摩根的加里波利之痛,不就是这个吗?虽然在这次历史中,因为杜鲁门的缘故,还没出现这样的失误。但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它不仅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也给相关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如果不是老摩根提前布局,Imm很可能在这场灾难中一蹶不振。

“总之,您撤资了就好。”杜鲁门再次强调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

“没错。”老摩根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

“而且您说其他银行也都撤资了,这让我安心不少。”杜鲁门靠在椅背上,放松地说道。

“……?”

老摩根一脸莫名的看着杜鲁门,似乎对他的淡定感到十分不解。

“您为什么这样看着我?”杜鲁门被父亲的眼神看得有些不自在,疑惑地问道。

“财政部和联邦储备系统,每天都附上详细的数值资料和经济指标,近乎威胁地发出撤资建议,你们居然还能这么淡定。”老摩根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和疑惑。

在他看来,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杜鲁门他们的反应实在是太过平静。

“……呃。”这次轮到杜鲁门语塞了,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父亲的问题。

“这怎么能叫威胁呢?只是撤资建议的内容稍微强硬了点而已。

没有威胁,只是基于事实揭露了伦敦金融城的真实状况,我们只是在维护知情权。”杜鲁门试图解释道,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

“要不是有信用法,就难说了。”老摩根摇了摇头,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他深知,在金融市场中,法律和规则是维护秩序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信用法的约束,财政部和联邦储备系统的行为可能会引发更大的争议。

“我相信你制定信用法之后,财政部和联邦储备系统的话语权提高了。官方资料、官方机构的建议、公文、警告等,都按照国家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NRSRo)的评估标准来设定,这可都是你干的好事。”老摩根看着儿子,眼中露出一丝赞赏。

杜鲁门在信用法制定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智慧和魄力,让他深感骄傲。

“……是的。”杜鲁门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自豪的神情。

信用法的制定,不仅规范了金融市场的秩序,也为他们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但是财政部和联邦储备系统,连续6个月,几乎每天都像疯了一样发布撤资建议和公文,信用评级机构能坐得住吗?”老摩根接着说道,脸上露出一丝担忧的神情。

他深知,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引发市场的连锁反应。

“当然坐不住。”

老摩根连连点头,似乎在肯定自己的想法。

“……信用评级机构眼红了,盯着伦敦金融城,而华尔街的银行却没有一家敢轻举妄动。”杜鲁门无奈地说道,在这场复杂的金融博弈中,各方势力相互制衡,使得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砰!老摩根靠在柔软的椅子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

“大家都撤资了,中小型银行也把主要交易银行和中介商,全都换成了纽约的大型银行。”大撤离,在金融市场上掀起了一阵波澜。

实际上,美国银行就算想收集英国以担保债务凭证(cdo)构成的资产,也无能为力。

国家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无差别地降低信用评级,让他们根本无从下手。

所以撤离也没那么困难,毕竟一开始就没怎么掺和进去。

“但事情还没完吧?”

他认识的华尔街狼群,可不是什么善良的天使,他们在金融市场中,总是敏锐地寻找着下一个猎物。

“嗯……反正知道伦敦金融城迟早要完蛋,所以和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产品合同。”老摩根狡黠地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的光芒。

赌伦敦金融城会倒闭,这就是华尔街的决定。

一旦确定立场,就要坚持到底。

幸运的是,伦敦金融城拥有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这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保险公司那帮家伙,嘲笑美国佬给他们送钱,欣然接受了。”杜鲁门嘴角浮起一丝嘲讽的笑意,泡沫的存在,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没人知道泡沫何时会破裂,所以保险公司才会嘲笑。

泡沫破裂得越晚,对他们越有利,还能大赚一笔保险费。

没错,他们会这么想。

如果是普通的纽约金融势力,或许确实如此。

但杜鲁门期待着伦敦金融城的崩溃,同时也期待着华尔街的复兴,而且他几乎是唯一知道伦敦金融城还剩多少时间的人。

“嗯……收益率值得期待。”杜鲁门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英国本土大空袭,德国柏林参谋部的空袭计划,早已通过情报机构获取。

如果德国夺走制空权,伦敦连续几周遭受战略轰炸,伦敦金融城会作何感想?

到那时,他们还能嘲笑我们吗?

震惊与恐惧,德国及其相关人员,只盼望着大空袭的到来。

想象着制空权丧失、陷入火海的英国的未来,他们就吓得尿裤子。

但杜鲁门策划的震惊与恐惧,怎么可能就此罢休。

他是期待英国衰落的人之一,可不会只搞几次小把戏就了事。

杜鲁门想象着陷入火海的伦敦,以及因恐慌而尖叫的伦敦金融城,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父亲。”杜鲁门突然抬起头,看着老摩根说道。

“怎么了?”老摩根疑惑地看着儿子,不知道他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那些保险产品,尽量多找几家保险公司,抬高保险金,保险公司肯定会乐意卖的。”杜鲁门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嗯?”老摩根的眼神变了,他瞬间明白了杜鲁门的意图,眼睛越睁越大。

没错,就是这样。您所想的正是杜鲁门要说的。

杜鲁门搓着两根手指,心里想着。

这将是一场精彩的金融博弈,而他们,将是这场博弈的赢家。

“这会很有意思的。”伦敦金融城,如果老摩根作为摩根家族的族长,是不是也该从英国拔几根支柱回来?

伦敦金融城的支柱想必很粗壮,但摩根这个名字,可比它们沉重得多。

老摩根露出了狡黠的笑容,接着爆发出一阵大笑,仿佛屋顶都要被掀翻。

“哈哈哈哈!到了晚年,总算享受到儿子的福了。”老摩根笑得前仰后合,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神情。

说实话,杜鲁门今天才知道老摩根还能露出这样的笑容。

在他的印象中,老摩根一直是严肃而威严的,很少有如此开怀的时候。

“杜鲁门,你很不错,果然是我的好儿子。”面对老摩根真诚的夸赞,杜鲁门微微一笑,感觉还不错。

>>>

嗡嗡嗡嗡……

德国,法兰克福郊外的一个机场。

五十多架飞艇,间隔较大地排列在巨大的机场跑道上。

德国陆军与齐柏林公司新成立的德国飞艇运输股份公司合作,修建了用于飞艇起降的机场。

在法兰克福、不来梅、汉堡等多个地方,都修建了大型机场,并配备了运营齐柏林飞艇的设施。

原本该投入海军的预算,都转而投入到航空领域,这使得陆军航空队拥有了相当大的作战权限,预算也十分充足。

“我是齐柏林陆军中校。”

德国的陆军航空队,然而,被任命为航空队司令的却是一位与航空队规模不太相称的中校。

但没人对此有异议。

因为他正是齐柏林飞艇的开发者,退役的前陆军中校,应柏林皇宫的征召,重新回到陆军服役。

这意味着柏林皇宫为了组建能与英国海军抗衡的航空队,不惜一切代价,也表明了德国军方要将空军发展壮大的决心。

齐柏林陆军中校,他对齐柏林飞艇了如指掌。

前陆军中校的履历,彰显了他的军事才能,也赢得了航空队成员的高度信任。

而且,在当今德国,他对空军的理解无人能及,唯一的不足就是年事已高。

“我来给大家介绍首次飞行任务安排。”

让齐柏林重新服役的背后,涉及诸多商业利益关系。

齐柏林创立的德国飞艇运输股份公司,理所当然地为德国航空队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毕竟,陆军中校本人就是大股东,实际上,齐柏林股份公司和陆军航空队已紧密相连,如同一体。

运营方面也没有问题。

齐柏林股份公司的商业运营,由德国支付银行董事会派出的外部董事负责,堪称梦幻团队。

“首次飞行任务安排在夜间。”

队员们都紧张起来。

飞往英国本土大约需要12到15小时,这个距离一天可以往返两次左右,还算不错。

齐柏林飞艇虽然体型庞大,但速度可达每小时123公里,载弹量也非常可观。

在当下,它无疑是执行战略轰炸的最佳飞行器。

“选择夜间飞行,原因很简单。第一,为了在不暴露飞艇存在的情况下进行轰炸。”

齐柏林中校虽年事已高,但声音铿锵有力地讲解着。

他的眼神如同等待一生机遇的人般熠熠生辉,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齐柏林一直有所期待。

“第二,没人会想到炸弹会落到自己头上。”

飞艇是首次投入使用。

英国人没人会想到炸弹会落在自己头顶,就算炸弹落下,他们很可能也会以为是某个地方的炮击,而不会想到是轰炸。

“也就是说,这是一场扰乱行动。战略轰炸是一种超乎英国军方想象的攻击方式,他们或许会因此产生德国军队已经登陆的不安感。不过,也别抱太大期望。”

如果他们产生误解就更好了,即便没有,制造混乱也不错。

此次行动的本质是为了干扰凡尔登战役,只要拖住英国远征军的后腿,行动就算成功。

“第三,伦敦地域广阔。即使在夜间空袭,也总能炸到伦敦的某个地方。既然首次空袭地点定在伦敦,我们随便往伦敦任何地方投弹就行。”

“司令,这样不会伤及平民吗?”

一名飞行员突然举手问道。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他,但齐柏林中校点了点头。

“对平民的无差别轰炸,已经得到军方批准。”

齐柏林关于轰炸平民的言论,让飞行员们开始议论纷纷。

轰炸非军事人员和民用设施,这与他们的常识相悖。

哐!

齐柏林中校用军靴猛跺地板,突如其来的响声让台下瞬间安静下来。

“安静!”

齐柏林中校表情严肃地俯视着众人。

表面上看,他像个虚弱的老人,但眼中闪烁的光芒却如军人般锐利。

飞行员们都咽了口唾沫。

“军人不得违抗上级命令。既然上级已经做出决定,我们只需服从。你们是德国人,是成年人,更是军人。别像小孩子一样抱怨,只管服从命令。”

齐柏林中校深吸一口气。

“首次空袭定在明天夜间,后续计划的空袭总共有150多次。如果效果好,还有增加空袭的机会,大家都要好好执行。”

“是!”

飞行员们端正姿态,敬礼回应。

齐柏林中校目光坚定地看着队员们。

“别太紧张。”

“啊?”

“英国军队连空军的概念都没有,更别说防空装备和飞行技术了。”

齐柏林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神情,继续说道。

“就算英国军方为了尽快追上德国的齐柏林飞艇技术而展开研究,至少也得花三个月时间。”

自豪感油然而生。

毕竟没有德国支付银行的帮助,齐柏林飞艇可能都不会存在。

这是德国将自身技术实力与德国支付银行资本相结合的成果与技术。

齐柏林这项技术,将为德国提供至少三个月自由空袭的制空权。

“燃烧吧!”

齐柏林中校眼中闪烁着火花。

“让伦敦陷入火海,燃烧起来!”

豪迈的话语,却带着一种奇特的兴奋感。

航空队队员们都激动地抬头看着齐柏林中校,陆军航空队这个组织内部的团结氛围愈发浓厚。

齐柏林中校带着些许激动的语气说道。

“为德国带来胜利!”

“为德国带来胜利!”

德国空军的前身,德国陆军航空队的首战,已经近在眼前。

“这次行动代号为‘震惊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