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般的物价,欧洲大陆在呻吟。
俄罗斯的禁运措施引发物价灾难。
因突如其来的通货膨胀而痛苦的民众,俄罗斯谷物出口中断致使谷物价格飙升至最高10倍。
法国示威队伍高呼“给我们面包”进行示威。
面对物价无止境的飞涨,各国财政部纷纷拉响紧急警报,他们的选择关乎国运。
——《华尔街日报》(wSJ)
这是几周前的新闻报道。
媒体聚焦于欧洲谷物市场的突然波动,报道了民众因物价飞涨而痛苦呻吟的惨状。
欧洲大陆与俄罗斯的关系降至冰点,民众只能用原本够一周买粮食的钱,勉强解决一天的温饱。
疯狂的通货膨胀,他们必须在物价上涨中求生存。
“没有哪个商品价格涨得像食品这么离谱。粮食越少,中间商的力量就越强大。”
恶性循环就此展开。
中间商更容易垄断日益减少的粮食,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倒卖。
那些不得不花10倍价格买面包的民众陷入了恐慌。
当然,这种情况不董事长期持续。
“该做什么一目了然。”
打击中间商,采取措施稳定物价。
财政部的职责很明确。
通货膨胀来了?那就降低物价。
基于这样的常识,中央银行开始行动。
纽约
财政部下属金融服务局
在纽约大型银行云集的华尔街中心,杜鲁门密切关注着欧洲的局势。
詹姆斯向杜鲁门搭话。
“这就是通货膨胀啊。”
“这不是通货膨胀。”
“啊?欧洲大陆物价都呈几何级数上涨了啊?”
“嗯。”
物价飞涨,确实像是通货膨胀。
但这并非真正的通货膨胀。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次的通货膨胀是俄罗斯人为控制供应,引发的自然资源冲击,并非自然发生的通货膨胀。
这是人为造成的。
而人为的冲击会带来副作用。
也就是说,这不是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政策能够解决的问题。
既然是人为造成的自然资源冲击,那么物价和经济都会遭受重创。
“这是滞胀。”
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这两个可怕的因素相互作用,便造就了如今这地狱般的局面。
供应限制导致物资短缺,通货膨胀加剧。
原材料供应不上,价格又昂贵,工业生产能力人为下降,经济衰退随之而来。
“现在这情况无法解决。”
要解决滞胀,办法并不多。
最好的办法是在工业生产能力遭受永久性损失之前,通过谈判恢复供应网络。
但俄罗斯现在正怒不可遏,只有杜鲁门斡旋谈判才有可能进行。
其次是参考20世纪美国解决因石油波动引发滞胀的方法。
保罗·沃尔克,“通胀斗士”。
他通过大幅提高利率来应对通货膨胀,最终打破了滞胀局面。
当时也是因石油波动,出现了和现在类似的情况。
只不过现在是石油波动加上谷物波动的双重冲击。
“民众会叫苦连天的。”
“大幅提高利率”,保罗·沃尔克为了抑制通胀,将基准利率提高到了20%。即便市场最低只提高5%(实际上可能更高),那也意味着高达25%的惊人利率。
这可是一级金融市场的利率。
到二级金融市场,利率可能会飙升至80%甚至更高。
简直是疯狂的利率。
但结果是,通过这种极端的紧缩政策,吸纳了市场上的资金,抑制了通货膨胀。
“法国现在能把基准利率提高到20%以上吗?法国作为消费主导型国家,基准利率涨到20%,就相当于放弃经济发展。”
这就像饮鸩止渴。
法国现在就像被俄罗斯狠狠反击,又被各种问题缠身。
其经济根基因滞胀这场灾难而摇摇欲坠。
“……那法国会怎样呢?”
他们除了自我了断,几乎没有其他生存办法。
而且这种自我了断的手段极其残酷,近乎自杀,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能存活下来。
滞胀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只能听天由命了。”
“听天由命?”
杜鲁门微笑着,耸了耸肩。
“听美国的。”
如果没有粮食,如果没有自然资源,该怎么办?
在除了把利率提高到20%以上这种疯狂办法之外,别无他法的情况下,他们唯一的选择是什么?
求助,只能向美国求助,求美国放开供应。
美国通过出口限制应对俄罗斯的物价攻击。
“绝对不会轻易答应。”
美国占据主动。
人生真是世事难料,一直把美国当乡巴佬的欧洲大陆,如今竟沦落到要求助于美国的地步。
罗斯福现在估计正在白宫里跳舞庆祝呢。
杜鲁门也觉得很开心。
“很快各国就会来求助了。和国务院联动,做好应对准备。”
“是!”
杜鲁门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我们有可能成为他们唯一的救世主,还能掌控局势。
如果可以,当然要尽可能从中获利。
>>>
俄罗斯
圣彼得堡皇城
收到伯爵的纸条和杜鲁门提议的诺贝尔,此时正在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圣彼得堡分部。
今天正好是调查结果出来的日子。
“您召集我们是有什么事吗?”
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董事会。
各部门高管全部到齐,会议室座无虚席。
身着笔挺西装的员工们,神色各异,都望着董事会主席诺贝尔。
但站在讲台上的不是诺贝尔,而是他的私人秘书。
“各位董事,无需担心。我们马上要剖析俄罗斯产业界的内幕,我们秘书团队已经分析出了隐藏的真相。”
诺贝尔也不太清楚具体内容,但他猜测至少会有不同寻常的信息。
董事会成员中有俄罗斯内部银行的董事,俄罗斯的真相将通过他们的口,传到产业界的上层。
杜鲁门似乎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
“美国媒体所说的滞胀,经济衰退和物价上涨同时出现,还真是个可怕的现象。”
当然,造成欧洲大陆谷物价格飙升的滞胀局面是俄罗斯一手造成的,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同归于尽。
俄罗斯也陷入了滞胀的泥潭,苦苦挣扎。
俄罗斯经济正一步步陷入更深的困境。
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找到生存之道。
“开始汇报吧。”
“好的,董事长。”
在诺贝尔的示意下,员工拿起指示棒,开始在黑板上讲解。
秘书所了解到的俄罗斯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得到英国政府支持而发展壮大的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没有经历过这些,所以大家都非常好奇。
“俄罗斯的大型垄断托拉斯资金不断外流,它们正在走向灭亡。法国和英国的贷款已经见底,每个月债券到期时,这些巨头就摇摇欲坠。”
到这里为止,大家都知道这些情况。
董事会成员纷纷点头。
“但预测和现实有一些出入。实际破产的垄断托拉斯数量,远低于俄罗斯财政部计算的数值。只有少数几家破产。”
“什么?”
董事会顿时议论纷纷。
实际破产速度比俄罗斯财政部预测的慢,这是令人难以理解的结果。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难道俄罗斯有可能找到生存的办法?
这个意外的结果,让诺贝尔也不禁陷入遐想。
“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俄罗斯产业的根基呢?”
“是美国。”
“啊?”
瞬间,会议室陷入沉默。
董事会成员们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纷纷竖起耳朵,诺贝尔则瞪大了眼睛。
——这说的都是什么?
大家脸上都露出一头雾水的表情。
这也难怪。
美国一开始和英国联手,引发了俄罗斯的危机,是十足的大反派。
在英国财政部四处搞破坏的时候,美国到底在做什么?
诺贝尔的财务董事猛地一拍桌子。
大脑拒绝接受这个难以理解的现象。
他的秘书继续冷静地解释。
“就是字面意思。”
秘书用力敲了敲黑板。
“纽约的大型银行持有俄罗斯的债券。既不抛售,也没有进一步购买,但正因如此,俄罗斯的企业得以存活。”
“什么?”
“他们确实引发了恐慌,把圣彼得堡证券交易所搞得一团糟。无本金卖空行为肆意横行,俄罗斯的证券市场彻底崩溃。”
“但是。”
秘书停顿了一下,斟酌着用词。
“他们只是制造了恐慌,随后便罢手了。纽约大型银行的美国资本仍留在俄罗斯。”
秘书把文件分发给各位高管。
“此外,他们从联邦储备系统贷出的卢布和部分外汇,原封不动地存入了俄罗斯银行。”
“……等等,你说什么?”
“也就是说。”
秘书表情严肃。
美国资本抛售了所有股票,全部抛售的股票让圣彼得堡证券交易所和俄罗斯证券交易所遭受重创。
想要恢复,恐怕需要很长时间。
但仅止于此。
美国资本继续持有债券。
他们把俄罗斯资产存入俄罗斯银行,部分外汇也给俄罗斯大型银行留了条活路。
连德国资本都吓得纷纷撤离,这些疯狂的纽约资本却留了下来。
当然,美国资本也没有100%留下。
但显然,其留存数量远超其他国家的资本。
诡异的是,目前向俄罗斯政府申请破产的垄断托拉斯,正优先向美国债券集团进行清算。
“美国资本在拯救我们。而且现在俄罗斯的大多数垄断托拉斯都意识到了这个事实。”
俄罗斯唯一的救世主,竟然是美国。
俄罗斯摆脱困境的出口,只剩下一个。
“他们渴望美国的救援资金。”
杜鲁门,这个疯子……
他到底谋划到了什么程度?
诺贝尔在会议进行过程中,一直有一种如遭雷击的震撼感。
>>>
“各位国民,非常抱歉。”
法国巴黎
财政部面向民众的发布会。
他们向民众低头致歉。
这是法国财政部长德尔卡塞的指示,德尔卡塞本人也站在最前面,像折叠的文件夹一样弯着腰。
广场上一片寂静。
法国民众面容绝望,注视着这一幕。
示威人群、法国政府相关人员,面对这令人震惊的场景,所有人都缄默不语。
德尔卡塞紧紧闭上眼睛。
实际上,这本该是法国中央银行发布的消息。
但中央银行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就像法国财政部的上级机构,想逃避责任。
由财政部发布货币政策,德尔卡塞咬了咬牙。
“从现在起,我们要犯下一个罪行。没有人会原谅我们,我们的罪责将永远记录在法国历史中,后世子孙可能也会对我们嗤之以鼻。”
开场白很夸张。
不安的目光纷纷投向德尔卡塞。
“但我向大家保证。”
德尔卡塞眼中燃起怒火。
“这几乎是拯救法国的唯一办法。”
噗……噗噗……
德尔卡塞咬嘴唇太用力,血溅到讲台上,但他的目光依然坚定地直视前方。
“法国财政部宣布,从今天起,将基准利率上调4.5%。”
4.5%。
这个惊人的数字让人群中响起一阵骚动。
基准利率上调4.5%,平均市场利率将上涨9%。
在那个对利率限制较少的时代,银行对于提高利率并没有太多阻力。
利率就这么涨上去了。
但德尔卡塞的话还没说完。
“这只是本季度计划上调的基准利率。法国财政部计划进一步大幅提高利率,到下季度末,计划上调9%。”
“你们这些混蛋!”
砰!
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块石头,砸中了德尔卡塞的头。
鲜血飞溅,溅到了旁边财政部工作人员的脸上。
“你们到底要吸多少民众的血!还没等法国活下去,我们就要被你们害死了,你们这些混蛋!”
“光低头道歉就想了事?快想办法救我们!”
“就今天,面包价格就涨了两倍!两倍啊!面包店因为面粉短缺叫苦不迭,我们只能把早餐减半勉强维持生计,你们说什么?基准利率上调9%?德尔卡塞部长这是要把法国害死啊!”
“你们肯定是犹太人!从你们鼓励高利贷就能看出来,简直是连夏洛克都会流泪的恶魔犹太人!把他们拖出来,杀了!”
愤怒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提前待命的法国警察蜂拥而上,在讲台前组成人墙。
巴黎警察厅的骑警们呼喊着,将愤怒的暴徒们隔离。
讲台和民众之间,警察形成了一道厚厚的屏障。
但德尔卡塞没有停下发言。
“美国媒体所说的滞胀,是可能摧毁法国经济的极其危险的经济危机前奏。”
危机,没错,就是危机。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我已做好成为国家罪人的觉悟。”
德尔卡塞低声说道。
这是对自己的心理暗示。
在总统所在的爱丽舍宫,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会被撤职。
但总统之所以按兵不动,原因只有一个。
因为这是法国中央银行的政策,而非法国财政部的政策。
他自己就像一面人肉盾牌,站在了民众面前。
啪!
一个飞来的鸡蛋破碎,黏糊糊的液体溅了出来。
爆开的面粉和蛋黄、蛋清混在一起,让德尔卡塞看起来更加狼狈。
但他的话还没说完。
“我们法国财政部假设了最糟糕的情况,计划到明年第四季度将基准利率上调至15%。”
德尔卡塞深深低下头,面无表情地走下讲台。
尽管四处传来民众愤怒的咆哮,但德尔卡塞还是顽强地承受着。
对政治家来说,控制表情是一门必修课。
但这一举措的影响极其巨大。
15%,一个遥不可及的数字。
如果真的涨到这个程度,未来会怎样呢?为了获取利息的资本家们,会疯狂地把钱投入法国。
这些资金将成为拯救法国的资源。
高基准利率虽然会提高贷款利率,但也是吸引海外资本的好手段。
法国或许能够存活下来。
德尔卡塞这样坚信着。
法国中央银行也这样坚信着。
……前提是能够撑住。
“秘书。”
“是,部长。”
“立刻联系美国国务院,请求他们解除谷物出口禁令。只要美国大发慈悲,结束谷物和石油价格的波动,欧洲就能恢复和平。”
“……是!”
“这样法国就能重新在俄罗斯面前占据优势。”
“事情不能就这么结束。”
几天后。
美国国务院的回复到了……
“你说什么?”
德尔卡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秘书一脸慌张地回答。
“回复说……让我们去问农业部,说这不是他们的管辖范围。”
“那就联系农业部。”
“这……”
“又怎么了?”
德尔卡塞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缓缓直起上身。
“当然,我们马上给农业部发了电报……”
“出什么问题了吗?”
“回复说这不是他们的管辖范围,让我们再去问财政部。”
“……”
德尔卡塞紧紧闭上了嘴。
果然如此。
这就是公务员之间常见的通过模糊管辖范围,互相打太极将责任推给其他部门的手段。
他没想到政府部门之间会出现这种事,但它确实发生了。
即便如此,德尔卡塞还是问道。
“……联系财政部了吗?”
“联系了。”
咕噜。
秘书咽了口唾沫。
德尔卡塞被一种可预见的不祥预感笼罩。他在心里默默祈祷不要这样,但现实却事与愿违。
“……财政部回复说让我们去问国务院,说这不是财政部的管辖范围。”
哗啦。
德尔卡塞瘫倒在地。
唯一的一线希望,瞬间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