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美国财阀私生子 > 第215章 俄罗斯的考量:禁运背后的复杂因素与意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5章 俄罗斯的考量:禁运背后的复杂因素与意图

华盛顿特区

美国商务部

“科特柳部长,刚刚接到国务院通知,俄罗斯内阁已通过对谷物、石油等各类自然资源的禁运措施!”

禁运措施,一种通过禁止出口来扼住目标国家咽喉的贸易争端形式。俄罗斯以谷物和石油为筹码,亮出利刃,试图压迫英国和法国。

很快,全世界将因粮食短缺或物资匮乏而陷入混乱。

但商务部保持着冷静。

自从杜鲁门主持的部分部长会议后,他们就已预测到这种局面。

“嗯……”

——俄罗斯可能很快会实施谷物和石油禁运措施。

这是杜鲁门的预测。

商务部与国务院的紧密协作,实际上已洞察俄罗斯的未来动向,而俄罗斯也确实实施了禁运……

科特柳商务部长托着下巴沉思。

“难以相信他才二十多岁,竟有如此远见。”

杜鲁门的预测准确无误并非问题所在。

说实话,各国一直都对禁运这张牌有所警惕。

但禁运只是众多手段中的一张,他偏偏精准地挑中了这张牌,且时机把握得令人毛骨悚然。

没错,就是时机。

俄罗斯实施禁运的日期,与杜鲁门预测的日期丝毫不差。

“难道在俄罗斯内部安插了间谍?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俄罗斯不可能像傻瓜一样随意泄露如此重要的信息。”

财政部情报局,新成立的金融服务局监测团队,这是杜鲁门领导的财政部旗下的两个情报机构。

合理推测,这两个机构很可能像一个组织那样协同运作。

它们是相当大规模的情报机构。

难道……商务部内部也……?

一瞬间,他寒毛竖起,全身一阵战栗。

虽然不愿相信,但他觉得商务部内部或许也有杜鲁门的眼线。

“真是个可怕的人。”

嘎吱。

他靠在办公椅上,暂时闭上了眼睛。

关于杜鲁门的事,先暂且搁置一旁。

当务之急是接下来该怎么做。

答案很明确,按照商务部此前的准备,有条不紊地执行即可。

“储备石油储存得够多吗?”

在俄罗斯宣布出口禁令的几个月前,美国商务部新成立的能源局就已对破产的石油公司进行了并购。

当然,目的并非运营这些石油公司,而是获取石油设施。

战略储备油,这是美国联邦政府为应对紧急情况而战略性大量储备的石油。

为此,他们收购了石油公司,接收了用于战略储备油的设施,并将其国有化,转为能源局管理设施。

“是的,目前所有的石油储罐都已装满。

全是俄罗斯巴库油田产出的石油。”

这得益于杜鲁门从中斡旋,商务部与诺贝尔家族合作,得以购买大量储备油。

凭借巴库油田的声誉,他们成功接收了大量石油出口。

据说,农业部也在大型谷物仓库中储备了相当数量的谷物。

而就在今天,俄罗斯发动了谷物和石油的禁运措施。

“哈哈……”

科特柳部长睁开了眼睛。

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涌上心头,他感受到了片刻的喜悦。

杜鲁门对局势的预测以及提前做出的准备,使美国从俄罗斯的禁运措施中解脱出来。

这不仅表明杜鲁门的行动为美国国家利益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提升了联邦政府内商务部的影响力。

“现在英法两国要抓狂了。”

他撇了撇嘴。

“没办法,美国很快也要实施出口限制了。”

杜鲁门说过,美国要引领世界秩序。

他认同这一点。

美国已经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强国,超越欧洲列强的未来也并不遥远。

让美国再次伟大,这虽是罗斯福总统的口号,但作为联邦政府的部长之一,他有责任让美国变得更加伟大。

通货膨胀,美国将以物价上涨为借口,限制出口。

世界两大谷物生产国同时实施出口限制,很快,全球谷物价格将飙升至天际。

石油也是如此。

即使没有储备油,只要限制出口,美国国内的物资量也能满足自身需求。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对于石油的预防措施不止于此。

“财政部情报局送来的精炼油样本,没问题吧?”

杜鲁门曾秘密告知他一直隐藏的真相,身为商务部长的他竟对此毫不知情,这简直是个可笑的秘密。

——发现了新的油田。目前这还是国家机密,具体位置无法告知。但这个新油田蕴含着大量石油。

“部长,精炼油样本没问题。原始样本和精炼油样本都送来了,成分已经确认一致。”

两份样本,一份是委内瑞拉马拉开波的原始石油样本,另一份是经过炼油设施处理后的精炼油样本,但商务部的人并不知情。

另外还有一个隐藏的秘密,负责炼油设施运作的公司不是墨西哥湾石油公司,而是标准石油公司。

“哈,竟然是真的。”

新的油田。

身为美国商务部长的他都不知情,那这油田肯定不在美国国内。

毕竟企业监管部门一直在实时监测标准石油公司。

要了解美国石油市场,只需盯着标准石油公司,就能知晓90%的真实情况。

毕竟,标准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90%的石油市场,是个庞然大物。

那么,这新油田在海外。

“据说已确保了与宾夕法尼亚油田规模相当的油田……”

石油禁运……这会不会太冒险了?

说实话,站在科特柳部长的角度,他更担心这个新油田。

一旦石油供应如暴雨般倾泻,国际油价必然暴跌。

他再次深切体会到杜鲁门是多么疯狂的一个人。

“……别瞎操心了。”

他想安稳长久地过日子。

他把文件整理好,整齐地放进抽屉,咔嚓一声用钥匙锁上。

我什么都不知道。

他抓着头发,反复给自己洗脑,然后目光呆滞地回过神来。

他迅速叫来秘书。

“是,部长。”

“俄罗斯官方宣布结束后,立刻以商务部发言人的身份宣布美国也将实施石油禁运。”

“只宣布石油吗?”

“对,谷物方面农业部会处理。反正就算出了差错,财政部和国务院也能妥善解决。放手去做吧。”

“明白,我这就去准备。”

砰。

秘书关上门离开了。

科特柳部长点燃雪茄,深吸一口,缓缓吐出烟雾。

他眼中闪烁着微妙的成就感、兴奋以及信任。

“这样就够了吧?”

杜鲁门,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

“很抱歉,关于石油禁运措施,我们也在尽力了解情况。一旦有消息,会尽快通知您。实在抱歉。”

“我们法国财政部也没有太多信息!很抱歉,建议您向外交部咨询!”

“法国的应对措施……无可奉告。”

“议长先生,石油和粮食储备不属于财政部管辖范围!请向其他法国行政部门咨询!”

法国,巴黎财政部大楼

砰——!

新任财政部长德尔卡塞大发雷霆。

从转任财政部长开始,他就忧心忡忡,如今俄罗斯竟然真的实施了禁运措施。

此刻,大楼外物价正实时飙升,各类自然资源价格也在疯狂上涨。

法国是消费主导型国家,物价上涨加重消费负担,法国经济将面临危机。

还没开始,他就感觉脑袋要炸了。

“唉……为什么把我塞到财政部长这个位置……”

德尔卡塞暗自抱怨。

不知是得罪了什么恶魔,从7年前开始,事事都不顺他心意。

本想从殖民部长转任外交部长,结果法国殖民地与英国爆发争端,他只能继续当殖民部长。

如今,又因俄罗斯爆发危机,仅仅因为他曾是殖民部长,就被提拔为财政部长。

他用手指粗暴地揉着眉心。

该死。

“现在这个时候,我本该是外交部长的……”

人生真是荒谬。

德尔卡塞的人生从未顺遂过,他一边嘟囔着,一边认真地拿起文件,投入工作。

“唉……粮食短缺到这种程度,法国能撑得住吗?”

他仿佛已经看到郊外饥民啃树皮的惨状。如果这次事件全面爆发,法国经济将遭受巨大损失。

法国尤其以消费为主,对通货膨胀极为敏感。

法国没有大型本土石油企业,这无疑是一场紧急危机。

粮食短缺,民众将挨饿;石油短缺,法国的发展将暂时停滞。

“外交部现在也乱成一团。民众正涌向大楼前示威,引发骚乱。”

“……”

或许没能转任外交部长是上帝的旨意吧,他也不清楚。

先抛开这些琐碎想法,德尔卡塞起身离开部长办公室,前往情报室。

不仅是外交部,整个法国政府行政部门都已进入紧急状态。

紧急部长会议即将召开,在此之前,必须先采取应对措施。

砰——!

他推开门,走进情况室。

“大家注意!先迅速确认财政部的情况!明白吗!”

“明白!”

“马上汇报法国中央银行的情况!那可是关乎法国经济的核心机构!”

“法国中央银行表示将继续推进追讨工作。央行总裁已声明将加大追讨力度。”

“法国财政相比俄罗斯,目前还算稳固,法国中央银行提出要求,我们都要满足!”

“是!”

“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负责,我们主要关注财政政策。”

目前,法国银行由法国中央银行进行监测和管理,所以他们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应对。

“债券情况如何?”

“法国财政部的债券目前还算稳定。但今年以来,已发行超过原有20%的债券。情况若进一步恶化,可能导致财政赤字。”

“别担心财政赤字。等对俄罗斯的追讨工作完成,随时可以弥补。目前先集中精力追讨。”

“是!”

债券目前还稳固地支撑着法国财政部。虽然财政赤字扩大可能使经济陷入危机,但俄罗斯一旦崩溃,情况肯定会更糟。

相比之下,追回债券更为有利。

“嗯?”

德尔卡塞突然感到一阵危险。

究竟是谁在这个时候购买法国债券?法国财政部正在大量发行债券,却想不出有哪个势力会接手。

英国政府和他们情况差不多……到底是谁呢?

“……债券的收购方是谁?”

“是美国。”

“……美国!”

德尔卡塞财政部长神情严肃,捋了捋胡须。

仔细想想,美国作为产油国,无论是石油禁运还是凭借中部大平原实施的谷物禁运,都相对安全。

但反过来说,美国和俄罗斯一样,是自然资源的掌控者。

“……上当了!”

他瞬间明白了俄罗斯的意图。

美国很快会实施出口限制,强化贸易保护。

美国本就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实施出口禁令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如此一来,法国的谷物和石油市场将遭受更大的动荡。

谷物和石油价格波动,这两大灾难将同时冲击欧洲大陆……要是连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也因贸易保护而受限……?

“疯了!”

德尔卡塞脸色变得惨白。

他意识到这个险恶的局面对法国来说是多么致命。

俄罗斯引发的多米诺效应让他不寒而栗。

“搞不好会引发全球粮食保护主义。”

这就像杜鲁门曾经实施的恶魔实验——等级游戏,也叫囚徒困境。

各国为了生存,为保护粮食而实施贸易限制?

如果全球都因粮食贸易保护而受限,对法国来说将是最糟糕的情况。

当然,这种情况可能不会长期持续,但粮食短缺时,是否长期受限就不是关键问题了。

全球已经饱受粮食短缺之苦。

肥料效率低下,信奉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末日论者们叫嚷着灾难将至。

这些末日论者中甚至有各国的学者,情况可想而知。

法国呢?

恐怕撑不过一个月,社会就会动荡不安。

“……或许正因为我曾是殖民部长,才能有这样的洞察力。要是换个人当财政部长,可能就大祸临头了。”

德尔卡塞颤抖着双手,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他意识到,法国已经踏上了地狱列车。

俄罗斯将粮食武器化的那一刻,法国就已别无选择。

既然如此,必须尽快采取应对措施。

“立刻前往爱丽舍宫。”

法国必须竭尽全力挣扎求生。

为了生存。

此刻,追讨已不是关键问题。

>>>

“他们大概会这么想。”

华盛顿特区

财政部大楼

杜鲁门许久未回到华盛顿特区。大大小小的国务会议频繁召开,白宫警惕着俄罗斯禁运措施可能引发的风暴。

事实上,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即使全球都实施出口限制,美国也不会灭亡。

欧洲列强若最大限度地压榨殖民地,或许还能生存。

但在这个过程中,殖民地可能会如蜂群般奋起反抗,本国国民也会陷入混乱。

去年,杜鲁门在收购巴斯夫公司后,通过与德国大学合作,见到了研究人员哈伯和博施。

、但目前哈伯 - 博施法尚未完善。

在这个没有固氮法的世界,粮食大规模生产受限,全球都面临粮食短缺问题。

粮食短缺,马尔萨斯人口论盛行。

各国粮食短缺,最终会引发什么呢?

战争?

“嗯,现在想这个还太早。”

禁运措施才刚刚开始。

但如果俄罗斯保持理智,就不会长期实施禁运。

最长半年后,禁运就会停止,欧洲列强也会适可而止。

面对俄罗斯的威胁,欧洲列强至少会佯装提供援助。

这是最理性的情况。

然而……

俄罗斯真的会理性行事吗?

如果他们封锁粮仓,长期实施禁运,导致全球粮食壁垒形成,那会怎样呢?

“原以为只会对英法实施禁运,没想到直接全面禁止出口了。”

这或许是维特部长妥协的结果。

实际上,只有维特部长一直鼓励俄罗斯出口谷物,帝国内部对谷物出口相当悲观。

虽然不确定,但沙皇的意愿可能也起到了作用。

况且,如果英法通过迂回方式进口,禁运就毫无意义。

也就是说,俄罗斯为了避免英法迂回进口,干脆一把火烧了粮草。

法国正叫苦不迭。

爱丽舍宫几乎每天都召开部长会议。

英国政府因拥有广阔殖民地,情况稍好,但国际谷物价格上涨也让他们头疼不已。

呼……

杜鲁门靠在办公椅上,用手捂住额头。

“世界要疯了……”

战争的导火索不知何时会被点燃,现在无论哪里爆发战争都不足为奇。

谷物和石油,俄罗斯的禁运措施,让全球两大战略资源同时面临价格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实施救援金融吗?

俄罗斯如今采取同归于尽的策略,英法若想克服这场危机,只有一个办法。

财政部长会议,四国财政部长齐聚,与俄罗斯进行和谈,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杜鲁门手中把玩着一份电报,这是通过驻美大使馆的秘密线路,专门发给杜鲁门的电报。

按照谢列梅捷夫伯爵所说,俄罗斯能否从美国获得救援资金?恳请尽快回复。

-谢尔盖·维特

“灭火得先从拔掉引火物开始。”

或许情况比想象中乐观。

俄罗斯的财政部长比想象中更理智。

“这电报,回还是不回呢?”

杜鲁门究竟该追求怎样的世界呢?

他露出狡黠的笑容。

呼——!

杜鲁门将电报直接扔进壁炉,电报瞬间化为一堆灰烬。

“走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