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与白宫和联邦储备制度一道,是负责美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
实际上,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市场的联邦储备制度不同,财政部主要履行管理美国财政的职责。
虽说如此,美国财政部的权力并不弱。
单看美国国税局(IRS)那臭名昭着的地位,就能知道财政部的权力有多强大。
意外的是,其武力方面也相当强大。
在1903年这个时间点,“美国海岸警卫队”是美国财政部下属的秘密监管机构,而且“特勤局”也隶属于财政部,这使得财政部实际上就像拥有军队的组织。
只要财政部长下定决心并进行扩充,将其转变为海军组织也并非完全不可能,毕竟只要增加预算就行。
财政部的国税局实际上也拥有强制执法的武装组织,而且当时联邦调查局(FbI)尚未成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武力的独立性。
当然,它并非专业的军事机构,但随时都有可能转变,这只是行政程序等方面的问题,并非不可实现。
“如果你被任命为财政部长,你的安危我们就无需担忧了。”
确实如此。
以杜鲁门看来,若达到这种程度,说美国联邦政府要担心政变也不为过,这权力实在强大。
由此可见,美国财政部是自独立战争以来历史悠久的行政机构,也是挥舞着强大权力的有力部门。
“另外,我们还考虑启用军人出身的人员,或者你喜欢的平克顿侦探社的警卫来保护你。”
从这一点,杜鲁门感受到罗斯福是相当认真的。
他想把杜鲁门变成他的“傀儡”,这一点确实是认真的……但罗斯福在接纳平克顿侦探社的同时,也向杜鲁门发出了他真心想重用杜鲁门的信号。
“到了这个地步,拒绝变得愈发困难了。”
从现实角度来看,罗斯福的认真,反过来说就是他有强制推行此事的决心。
“目前参议院中共和党占多数,只要白宫提交任命同意案,之后一切就会顺利推进。”
在美国,白宫向国会提交相关议案后,参议院会将其交由相关主管的常设委员会,从初步调查到任命听证会,之后再在参议院进行表决。
最终,参议院拥有部长任命权的最终决定权。
如果参议院是共和党的“自留地”,那么部长任命很可能会顺利通过。
“罗斯福的支持率超过了70%。”
麦金利接纳了所有的政策提案后遭到暗杀,而罗斯福在麦金利时期播下的种子开花结果之际当选总统。
罗斯福一当选,大型铁路公司便纷纷将控股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全美国都沉浸在节日般的狂欢派对氛围中。
倭国的投资资金也逐渐开始实现盈利,巨额股息涌入美国。
理所当然,股息收益的税收也增加了,经常收支也疯狂地向上飙升。
甚至因为杜鲁门在德国设立了德国结算银行,国家资金也变得活跃起来,从经济方面来看,罗斯福将成为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总统。
“……原来这就是他想让我当财政部长的原因?”
对于支持率超过70%的超高人气总统来说,参议院很可能会变成应声虫,所以在这个时间点,杜鲁门出任财政部长的事情,差不多已经确定了。
情况变得严峻起来。
照这个趋势发展,杜鲁门真有可能成为罗斯福的“傀儡”,在财政部里被呼来喝去。
现在杜鲁门能指望的,就只剩下针对他年龄和种族的歧视,以及民主党和共和党内部分歧产生的反对票了。
杜鲁门小心翼翼地举起手。
“……不过参议院里也有民主党人,可能会出现反对票,所以我被任命为财政部长这件事,也不一定能成吧?毕竟我年龄小,而且种族也……”
出现反对票并非完全不可能。
听到他的话,罗斯福和老摩根对视了一眼,露出了不怀好意的诡异笑容。
这是什么表情啊?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毛。
罗斯福眯起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杜鲁门。
“你迟早会明白的。”
这又是什么意思?莫名地,杜鲁门心里涌起一丝不安。
>>>
[莱曼·盖奇财政部长辞职。白宫正在物色新的财政部长人选。]
[华尔街出身的盖奇部长辞职,是否是华尔街与白宫不和的信号?]
[总统任期内财政部长的突然更替,经济总统罗斯福的意图何在?]
[Jpmorgan称:“罗斯福总统不会有极端的立场转变,市场不应过早下判断。”]
[纽约股市,道琼斯交通指数下跌3%,工业指数下跌2%,收盘走低。]
——《华尔街日报》(wSJ)
财政部长的突然辞职,在罗斯福总统经济成就达到顶峰之时,对于华尔街的投资者们来说,莱曼·盖奇部长就如同天使一般。
实际上,莱曼·盖奇几乎和罗斯福一样,被视为拯救国家经济的华尔街伟人,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辞职,足以让华尔街的投资者们产生诸多疑问。
“如果莱曼·盖奇部长与总统不和的传闻属实,这是否意味着罗斯福总统要对华尔街踩刹车了?”
“罗斯福总统要制衡华尔街?别开玩笑了。现在美国经济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怎么可能突然这样做?”
“实际上,之前就一直通过财政部传出对通货膨胀的担忧。现在进行缩减或紧缩政策,也并非不合理。”
“毕竟在金本位制下,要稳定汇率固定,就必须控制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现在一般的投资者都明白。
无节制的狂热和繁荣会引发通货膨胀,而当通货膨胀达到顶点,灾难必然会降临。
经济恐慌,美国过去曾多次经历经济恐慌,为了维持金本位制,控制通货膨胀是必不可少的。
所有投资者都明白这一点。但问题另有原因。
“但为什么偏偏是现在?为什么我刚要搭上上涨行情,就说要实行紧缩政策?!”
通货膨胀晚点控制不行吗?对于华尔街的投资者们来说,国家的未来固然重要,但自己的钱包更加重要。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买入股票的人们,面对收盘下跌的行情,心情十分沮丧。
“好好想想,罗斯福总统原本就是反垄断派的领军人物。是不是因为垄断企业过于庞大,他准备拆分它们呢?”
“哎呀,不至于吧……要说垄断企业,US钢铁或者铁路托拉斯是最有实力的,他会拆分这些企业吗?”
“嗯,罗斯福应该不会放弃US钢铁。”
“谁知道呢。”
市场绷紧了神经,密切关注着罗斯福的一举一动,紧盯着美国财政部的动向,焦急地等待着白宫的声明和《华尔街日报》的消息,甚至紧张得咬指甲。
纽约的银行们也是如此。
不,这边几乎已经陷入恐慌了。
“还没有什么消息吗?白宫突然免去盖奇部长的职务,盖奇部长不就像是罗斯福这位成功的经济总统的象征吗?”
“白宫保持沉默。目前还没有向参议院提交任命同意案,议员们也都在翘首以盼。”
“该不会要在财政部安插一个非华尔街出身,而且不懂经济的人吧?要是来个反企业人士,那可就麻烦了。”
他们一直享受的特权可能会全部消失。
毕竟他们所信赖的联邦储备制度,此时才刚刚诞生。
如果罗斯福执意推动,在国会修改政府组织法,联邦储备制度的独立性也可能会被削弱。
实际上,国会中反企业人士的数量不容小觑,所以不能断言不会出现危机。
罗斯福要是面带微笑地说“这样经济就能盘活了”之类的话,然后推行反垄断调查,给华尔街带来恐慌,这也并非不可能。
纽约的银行们都小心翼翼起来。
它们开始认真履行国税局每个季度的税务处理工作,主动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和信用评级机构进行审计,并在媒体上宣传自己是清正廉洁的银行。
当然,纽约的顶级大型银行,如摩根家族、梅隆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旗下的大型商业银行,虽然知道这是罗斯福总统的暗示,但并不想自寻死路,所以选择了沉默。
这正是罗斯福总统想要的局面。
“到这地步,应该能稳住局势了。这样一来,关于你担任财政部长的提名,就不会有什么阻碍了。”
罗斯福的意图,是加剧人们对任命反垄断派人士担任财政部长的不安。
通过暗示和制造恐慌,让纽约华尔街和美国产业界担心自己可能会被彻底摧毁,从而乖乖就范。
“杜鲁门,关于你年龄小和种族问题的偏见,通过这件事已经消除了。现在你剩下的形象,就只有‘亲华尔街’‘亲垄断’了。”
这是罗斯福的一番“苦心”。
他用恐惧洗刷了人们对你年龄小且是一半华裔混血儿的偏见。
罗斯福向华尔街和产业界发出了警告,如果对“杜鲁门”担任财政部长一职不满,那么他可以安排“反垄断”“反托拉斯”的人上位。
更可怕的是,罗斯福是认真的。
“这家伙,如果杜鲁门当不了财政部长,他真的会打着拆分垄断企业的旗号,打压反对势力。”
当然,杜鲁门肯定会没事。
但对于华尔街和产业界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事了。
这可是支持率70%的总统的意志,一旦他下定决心推行反垄断调查,谁能阻拦?
此后,一切进展顺利。
[白宫提名“亲华尔街”“亲垄断”人士杜鲁门·摩根为财政部长候选人,并向参议院提交任命同意案。]
[白宫发言人警告:“若此次候选人提名遇阻,将顺应民意,安排反垄断人士担任此职。”]
[杜鲁门候选人表示:“将就企业所得税减免和特别保护关税等亲企业政策进行讨论。”华尔街和产业界对这位亲托拉斯候选人热情高涨。]
[纽约股市上涨11%收盘。华尔街一片火热。]
“哇啊啊啊啊啊!!!”
对杜鲁门·摩根成为财政部长候选人的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
就这样,几个月后,参议院将财政部长候选人的提案交由主管的常设委员会。
参议院金融委员会对该提案的候选人进行初步调查。
——《关于“杜鲁门·摩根”财政部长候选人出席参议院任命听证会的要求书》
参议院,期待已久的任命听证会日期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