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蒂森克虏伯的结构调整部。
杜鲁门靠在椅子上正陷入沉思。
VSt、克虏伯炼铁、蒂森钢铁三家公司的结构调整总部暂时设在蒂森钢铁位于杜伊斯堡的地方。
在这里,杜鲁门将逐步把构想中的钢铁巨头变为现实。
“蒂森董事长,奥斯曼帝国封锁了博斯普鲁斯海峡。”
这个震撼世界钢铁和武器产业界的消息迅速传到了杜伊斯堡。
蒂森董事长挠了挠鼻梁。
“博斯普鲁斯海峡……那可是黑海的门户啊。”
“是的,要从黑海进入地中海,必须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这实际上相当于封锁了黑海。”
实际上,这对德国钢铁产业界可能不会造成直接打击。
因为德国的海运主要面向波罗的海和北海,与黑海、地中海并无直接关联。
但国际政治并非如此简单,这一举动彻底颠覆了欧洲局势。
杜鲁门大概猜到了奥斯曼帝国封锁海峡的原因。
“我认为这是奥斯曼帝国对泛斯拉夫主义的制衡。塞尔维亚的亚历山大一世被泛斯拉夫主义团体暗杀,此后俄罗斯对巴尔干半岛的干涉可能会加强,这对奥斯曼帝国来说是个危机。”
博斯普鲁斯海峡是奥斯曼帝国最有力的武器,封锁海峡,斯拉夫系国家的贸易网络就会被源头截断。
对泛斯拉夫主义最切实有效的打击,就是封锁博斯普鲁斯海峡。
这相当于奥斯曼帝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最有效武器。
英国介入奥斯曼帝国事务的原因就在于此。
地中海方面,英国掌控着直布罗陀和苏伊士运河,但只要博斯普鲁斯海峡是制衡俄罗斯的第一道关卡,就必须与奥斯曼帝国保持友好关系。
毕竟大博弈还未结束。
英国绝不想给俄罗斯一个不冻港,这就是结果。
杜鲁门说道:
“黑海完全被封锁,巴尔干半岛各国将更加积极地通过陆路运输进行进出口,这对德国来说是个好消息。德国与奥匈帝国接壤,也与泛斯拉夫主义国家直接相连。”
现在只剩下陆路运输了。
巴尔干半岛各国别无选择。
海上运输被阻断,就只能依靠陆路运输,而在主要进口来源的比重中,德国的占比必然会提高。
当然,这也并非易事。
“但是,杜鲁门董事长,在奥斯曼帝国掌控巴格达铁路段经营权的情况下,巴尔干半岛的主导权在奥斯曼帝国手中。”
首先,从柏林出发、途经巴尔干半岛的巴格达铁路段目前由奥斯曼帝国运营。
而且甚至还未开工建设。
“甚至就算想通过铁路运输,奥匈帝国肯定会插手铁路运营,对运往巴尔干半岛的钢铁和武器进口进行全面检查。”
奥匈帝国是处于泛斯拉夫主义最前线的泛日耳曼主义国家。
奥斯曼帝国和泛日耳曼主义势力正强力制裁泛斯拉夫主义。
“杜鲁门董事长,如果真的这样,我们就需要一条迂回路线。”
迂回路线。
或者是解除铁路运营限制的方法。
蒂森董事长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
“只有通过奥斯曼帝国出口然后绕开,或者经由俄罗斯的方法了。”
巴尔干半岛。
这个即将被战火点燃的火药桶,已经开始撼动欧洲大陆。
但杜鲁门的想法稍有不同。
他看到了另一个选择。
“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等等,巴尔干半岛有很多国家和势力。”
巴尔干半岛的独立国家们。
它们中的一些城市仍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
巴尔干半岛各国渴望与奥斯曼帝国开战,以实现完全独立。
“确实如您所说,通过奥斯曼帝国出口然后中转,似乎是最快的办法。从奥斯曼帝国通过安纳托利亚铁路进行陆路运输,很快就能到达巴尔干半岛。但是。”
反过来说。
这意味着奥斯曼帝国内部支持这些国家的城市和势力在膨胀。
无论奥斯曼帝国如何封锁博斯普鲁斯海峡,都不可能完全封锁。
“也有直接进入巴尔干半岛的方法。就是那些泛日耳曼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边界模糊的国家。比如,希腊王国之类的。”
虽然有点冒险,但也有直接向巴尔干半岛出口的办法。
“杜鲁门董事长,但是希腊王国不是太危险了吗?本来巴尔干半岛就没有一个国家是理智的。如果运输路线中途被切断,贸易就会受到打击。”
哦。
蒂森董事长还不知道啊。
不,他也不可能知道。
“看来有必要纠正一下蒂森董事长您的误解。正因为巴尔干半岛疯狂、混乱,所以目前反而是安全的。希腊王国立场模糊,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它很有可能倒向泛斯拉夫主义阵营。”
“啊?您怎么预测到的呢?”
“也就是说希腊王国也有想从奥斯曼帝国夺回的领土。”
“……啊,没错。毕竟这是个纷争不断的地方。”
“希腊也不是那种会乖乖听奥匈帝国话的国家。”
总之,这些国家都是蛮不讲理的。
这里强制同化、种族清洗屡见不鲜。
在这个抛弃人性政策横行的地区,相对而言,不太需要担心他国的干涉。
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家伙们。
蒂森董事长似乎终于理解了杜鲁门的话,点了点头。
“您是考虑到了地理特性啊。”
“没错。别的地方不好说,但这里一提到出口武器,他们肯定会双手欢迎。更何况是低价钢铁,那就更不用说了。”
听了杜鲁门的话,我看到蒂森董事长手背上起了鸡皮疙瘩。
说完这些,杜鲁门又靠回椅子上。
直接与巴尔干半岛进行贸易。
世界钢铁和武器产业的发展方向,明确指向了一个地方。
那就是巴尔干半岛。
“贝隆。”
“是,先生。”
“马上安排与罗伊贝会面。”
罗伊贝。
德国武器产业界的巨头。
dwm(德国武器弹药制造公司)家族的实际掌权者。
距离他们联系杜鲁门,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在破产之前,他们接受了收购合并的提议。”
申请破产。
因谈判筹码被烧毁而陷入绝境的dwm,如今真的已走到悬崖边缘。
德国帝国已经在艰难应对克虏伯的收购,自顾不暇。
德国投资公司本就是为这种情况设立的机构。
而杜鲁门是这家德国投资公司的总裁。
现在罗伊贝能依靠的只有杜鲁门了。
“罗伊贝加入蒂森克虏伯,对您来说也会轻松一些。就算我收购dwm,管理层也会继续留任。”
拥有FN赫斯塔尔和毛瑟等品牌的武器巨头。
如果能收购dwm,就能与纽约军工厂结成武器产业联盟,通过技术协议等方式,进一步推动武器产业的快速发展。
不仅如此。
德国如今已进入低价钢铁时代。
在武器产业的黄金时代刚刚开启之际,dwm有了搭上这班车的机会。
“……就算dwm不倒闭,我的心愿也算是达成了。”
罗伊贝看上去老了十岁。毕竟从兄长手中接过的武器公司,差点在自己手中覆灭。
罗伊贝所承受的压力难以言表。
“柏林工厂还在正常运转,但巴登的工厂变成那样……看来得重新找块工厂用地了,这是个问题。”
“新的工厂用地?”
其实对于罗伊贝来说,收购合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反正管理层会留任,对罗伊贝来说,重要的是dwm的扩张计划。
“年轻人……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兴奋,放下经营者的重担后,感觉就是这样。以前我一直无法理解职业经理人和家族企业主的区别,现在好像有点明白了。”
职业经理人相比家族企业主,风险更小。因为不是用自己的钱经营企业,就算破产,大不了卷铺盖走人。
当然,杜鲁门不认为罗伊贝会做出那么糟糕的事。
反而觉得罗伊贝的潜力即将爆发。
毕竟他之前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罗伊贝先生。”
“怎么了?”
“以后您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了。”
杜鲁门露出自信的笑容。
“……哈哈哈!这话真是妙啊!太妙了。还有比这更让人安心的话吗?掌控世界金融的人的承诺,感觉就像得到了千军万马。”
罗伊贝放声大笑。
“那么,工厂建在哪里比较好呢?”
“既要与柏林工厂联动,又要能将货物运输到巴尔干半岛的地方。”
当然,这里除了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小国,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也是我们的客户。
他们都想大量进口廉价武器,所以需要有工厂为他们生产武器。
就算无法直接抵达巴尔干半岛,仅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需求,就足以支撑起一座工厂的设施建设。
而且这样一来,还能打开对意大利王国的出口通道。
这是多么美好的蓝图啊。
“慕尼黑。”
杜鲁门微笑着说。
“dwm的第二工厂将建在慕尼黑。”
尽可能靠近巴尔干半岛的地方。
那个地方就是德国南部的城市,巴伐利亚王国的慕尼黑。
>>>
英国。
嗤……
一位点燃雪茄的男子正在翻阅报纸。男子面前,詹姆斯端着茶杯,注视着他。
查尔斯·罗尔斯。
英国销售额排名第一的商人。
按照杜鲁门先生的命令,詹姆斯来替换贝隆,前来招揽罗尔斯,已经过去好几天了。
罗尔斯和罗伊斯两人,是杜鲁门先生在航空产业最感兴趣的人物,也是构想的航空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但詹姆斯接触后发现。
他虽然对飞机表现出兴趣,但不知为何有些犹豫。
“或许是因为飞机尚未取得成功,对他产生了影响吧。”
未曾体验过的快感,又该如何解释呢。
詹姆斯转而向他介绍汽车产业、发动机产业,没想到一直态度强硬的罗尔斯,在一个意想不到的点上被打动了。
“今天的新闻。刚出炉的热乎报纸。詹姆斯先生,您不想知道内容吗?”
詹姆斯根本没来得及关注。
理所当然地不知道,看着罗尔斯,他对报纸内容也产生了好奇。
但他没有表露出来。
“发生什么大事了吗?对我来说,当下罗尔斯先生您才是最重要的事务,其他事情可以先放一放。”
“嗯。”
查尔斯·罗尔斯似乎觉得无趣,展开了报纸。
“今天的《泰晤士报》。上面报道说US钢铁与德国的蒂森克虏伯携手合作了。”
“蒂森克虏伯?”
“啊,您可能不知道。几天前,德国钢铁产业合并为一家公司,诞生了一家垄断德国90%钢铁产量的钢铁公司,就是蒂森克虏伯。您老板经营的那个巨头企业。”
“成功了啊。”
詹姆斯内心暗自握拳。
这样一来,杜鲁门先生就能掌控世界钢铁的大半份额了。
剩下的钢铁市场,也就只有俄罗斯、法国、英国。
其他国家的钢铁市场份额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咦?”
唰。
詹姆斯突然从罗尔斯手中拿过报纸。
詹姆斯很快就知道罗尔斯被哪部分内容吸引了。
“上面还有关于英国政府的新闻。”
“是的。”
詹姆斯没有错过这条新闻。
[愈发坚固的关税壁垒。英国政府有意将钢铁关税提高至400%。英国回归保护贸易主义。英联邦封闭市场,是否会走向孤立?]
这是篇相当大胆的报道。
“这是英国议会的回应,《泰晤士报》这么报道的。”
“因为保护贸易主义,贝尔福内阁目前在国内外饱受争议。据我朋友说,英国议会分成两派,每天都在剑刃线前激烈争吵。”
剑刃线。
横穿英国议会中央的两条线。
过去曾有议员拔刀相向,为了避免此类情况,才划出这条不可逾越的线。
在狭窄的英国议会中央,执政党和反对党各占一条线。
“贝尔福内阁以保护本国钢铁公司免受美国钢铁倾销之害为由,打着保护国家基础产业的旗号。”
詹姆斯并非不理解贝尔福内阁的应对措施。
“问题在于英国一直以来都是自由贸易主义的象征,如今这一象征却崩塌了。”
自由贸易主义。
得益于活跃的贸易往来,英国经济通过自由放任主义和自由贸易主义,建立了毫无限制的自由贸易体系。
但照这样下去,无法保护钢铁产业。
“正常情况下,这种保护贸易主义的提案是无法通过的。”
杜鲁门·摩根。
詹姆斯再次对杜鲁门先生的影响力感到惊叹。
“英格兰银行对贝尔福内阁的意见投了支持票。”
英格兰银行。
曾是自由放任主义象征的英格兰银行,竟然支持关税壁垒。
这不仅震惊了英国议会,也让英国经济界和民众大为惊讶。
这是一件让全英国震惊的事。
“英格兰银行董事会(the court of directors)向英国议会提交了最终意见,最终关税提案得以通过。谁都没想到,自由放任主义的象征之一,竟然会如此转变。”
英格兰银行,他们在上海吃过不少苦头,已经明白自由放任主义的弊端。
囚徒困境。
它会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会对自由放任主义造成多大的冲击。
他们终于意识到了。
[一定程度的管控是必要的。英国政府有权利也有义务为拯救国家经济而介入。]
这一切的发展。
全都是杜鲁门·摩根引发的动荡。
20世纪初的欧洲大陆,正处于杜鲁门的影响和行动之中。
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撼动着整个大陆。
[巴尔干半岛局势升温。塞尔维亚投入俄罗斯怀抱。捕捉巴尔干联盟的动向。全欧洲的人们,警惕泛斯拉夫主义。]
而他。
如今正试图踏入巴尔干半岛这片危险地带。
啪。
“决定了。”
查尔斯·罗尔斯用手掌轻轻拍了下桌子。然后突然伸出手。
詹姆斯低头看着伸过来的手。
“我也将加入你们。”
罗尔斯加入航空产业的时刻来临了。
>>>
“把出口路线都规划好,感觉真舒畅。”
杜鲁门伸了个大大的懒腰,从结构调整部走出来。
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和肩膀。
最近事情扎堆而来,身体都变得僵硬了。
“贝隆。一回法兰克福,就准备为VIp客户在德国结算银行开一个专用特殊账户。”
“VIp专用账户?”
贝隆对我突如其来的要求,惊讶地挑了挑眉。
但他的手已经迅速翻开笔记本记录,杜鲁门继续说道:
“同时,设立一家值得信赖的信托公司。这也是VIp专用的。把mFK对冲基金秘书处能用得上的人都召集过来。”
“您这是要抓住大猎物啊。”
“据说贝莎小姐持有德国国债的大部分。”
“……!!!”
德国国债。
目前还不能动用。
在德国帝国,德国国债由德国帝国军队守护,如果贸然使用,与柏林宫廷的冲突可不止是小摩擦,而是会引发全面战争。
杜鲁门可不想现在就和柏林宫廷起冲突。
相反,德国帝国应该蒸蒸日上才对。
要营造让他们自己渴望战争的环境。
国债只是在他们衰落之后,作为压迫他们的手段而保留。
“只要说服贝莎小姐,就能一举两得。能得到两样东西。”
“两样东西?”
“没错,两样。”
杜鲁门需要的不是贝莎小姐本人。
而是她所拥有的巨大权力,她目前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力量。
如果她知道自己拥有的力量,早就更积极地采取行动了。
现在是让她信任我们,把国债委托给我们的最佳时机。
“首先,贝莎小姐因为身为女性,无法妥善处理德国国债。”
这是个男女歧视极其严重的时代。
在20世纪初,对女性并不友好,贝莎小姐想要凭借资本做些什么,并不容易。
尤其是以保守着称的普鲁士容克贵族,更是如此。
“柏林宫廷肯定会剥夺贝莎小姐行使权力的机会。我会向贝莎小姐的代理人说明这一点。对方肯定会认同,因为这是事实。”
只要她把德国国债以信托的形式交给杜鲁门,他就能行使相关权利。
国债就变得更有用了。
“德国结算银行持有国债这一事实本身,就能让柏林宫廷不敢动我们。”
德国结算银行由美国庇护。
如果德国结算银行以信托形式持有国债,对柏林宫廷来说,这是最糟糕的情况。
这就像是一个自爆按钮。
他们要是敢动我们,杜鲁门就用德国国债来反击。
对柏林宫廷来说,这是高风险低回报的事。
他们就没必要针对我了。
这样德国的投资活动就能更稳定。
“这里有个问题。”
杜鲁门露出邪恶的笑容。
“如果贝莎小姐来到我们银行,她之前在德意志银行存的钱会怎样呢?”
德国最大的债主一旦消失。
德意志银行已经深陷三重抵押的贷款困境,甚至还向德国结算银行借了款。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最大债主的财产被取走?
答案只有一个。
“破产。”
德意志银行。
这是我们手持德国国债,蚕食柏林银行势力范围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