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群贤献策兴荆州
贾诩起身,向王厚拱手一揖,神情诚恳:“主公,荆州虽沃野千里,然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府库空虚。如今之计,当以恢复生产,稳定民心为先。”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堂下众人,继续说道:“臣建议推行屯田制,招募流民耕种,官府提供种子农具,所获粮食一部分上缴国库,一部分归农户所有。如此,既可解决粮草不足之困,又能安置流民,使之安居乐业。” 贾诩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
他语速不快,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
徐庶听罢,亦起身附议,一脸严肃:“文和先生所言极是。然臣以为,除了屯田之外,还需整顿吏治,选贤任能,严惩贪官污吏。”他加重语气说道:“荆州吏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鱼肉百姓,此乃一大毒瘤!不除之,民怨难平,荆州难安!”徐庶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目光如炬,扫视众人,仿佛要将殿内每一个人的心思都看穿。
他握紧拳头,指节微微泛白,可见其心中对贪官污吏的愤恨。
王厚静静地听着,目光在贾诩和徐庶身上来回移动。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一下一下,仿佛敲击在众人心头。
殿内气氛凝重,众人屏息凝神,等待着王厚的最终决断。
良久,王厚缓缓开口:“二位先生所言甚是…”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投向庞统,“士元,你意下如何?”
庞统羽扇轻摇,嘴角噙着一抹自信的笑容,朗声道:“主公,荆州世家大族盘根错节,势力庞大,若不加以控制,恐尾大不掉,成为我等心腹之患!”他目光如炬,语气坚定果决,仿佛能洞穿一切阴谋诡计。
“臣建议,大力提拔寒门子弟,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以平衡世家大族之势力。如此一来,既可削弱世家大族的影响,又能壮大我等自身力量,可谓一举两得!”他话音刚落,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世家大族之势力,在荆州根深蒂固,牵一发而动全身,庞统此言,无疑是在挑战他们的权威。
一些出身世家大族的官员,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眼中闪烁着不满的光芒。
一股紧张的气氛,在大殿中蔓延开来,仿佛一根紧绷的弦,随时都可能断裂。
马良起身,目光炯炯,充满期待。
“主公,荆州虽地处要冲,却四面受敌。曹操虎视眈眈,孙权亦非善类。臣以为,当加强外交,争取盟友,孤立敌人,为荆州稳定发展创造外部环境。”他的声音清朗而富有磁性,带着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可联合孙权共抗曹操,或结交刘备,互为犄角。如此,荆州方能高枕无忧。”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外交之事,如同棋局,步步为营,方能制胜。我等当谨慎行事,不可轻举妄动。” 殿内气氛稍缓,众人开始思考马良的建议。
联合孙权,还是结交刘备?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需要仔细权衡利弊。
“仲达,你认为如何?”王厚的目光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司马懿。
司马懿缓缓起身,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司马懿拱手道:“诸位高见,然诩先生之策,庶先生之言,士元先生之议,季常先生之谋,皆为治世良方,却需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他顿了顿,环视众人,目光深邃,“荆州初定,民心未稳,当以安抚百姓,恢复生产为先。诩先生的屯田之策,可先行推行,以解燃眉之急。至于整顿吏治,提拔寒门,联合外力,皆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王厚赞许地点了点头,司马懿的分析,正合他意。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孤意已决,先推行屯田制,恢复生产,稳定民心。同时,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以正纲纪。至于提拔寒门,联合外力,容后再议。”他目光坚定,语气铿锵,一股上位者的威严,弥漫开来。
众人见王厚主意已定,皆不再多言,纷纷拱手称是。
王厚起身,走到殿前,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荆州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谋发展,荆州必将重现昔日辉煌!”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在大殿中回荡,久久不息。
散会后,王厚独自一人来到书房,铺开一张地图,目光落在荆州的位置上,陷入沉思。
荆州地处要冲,四面受敌,如何才能在这乱世之中,保全荆州,发展壮大?
这是一个难题,需要他认真思考,谨慎决策。
夜深了,书房里依然灯火通明。
王厚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放下手中的笔,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一阵清凉的夜风迎面吹来,让他精神一振。
他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璀璨夺目。
“来人!”王厚突然喊道。
“主公有何吩咐?”一个侍卫应声而入。
王厚”
夜幕深沉,星光如碎金般洒在荆州大地上。
王厚站在窗前,感受着夜风的清凉,心中却燃烧着熊熊烈火。
他要改变,他要让荆州焕发生机,成为他逐鹿天下的坚实后盾!
“主公”,贾诩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打破了夜的宁静。
王厚转身,看着这位深不可测的智者,”
两人落座,王厚迫不及待地将心中的计划倾盘而出:“文和先生,孤欲在荆州大力推行屯田制,先生有何高见?”
贾诩捋了捋胡须,臣以为,屯田之策,重在落实。
需选拔得力干将,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百姓耕种,确保粮食丰收。
”
王厚重重地点头,眼中充满了干劲:“先生所言极是!孤已决定,命文聘将军负责此事,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让荆州百姓有田可耕,有粮可食!”
为了稳定民心,王厚立刻下令,减免赋税三年,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一时间,荆州百姓欢声雷动,纷纷感念王厚的恩德。
凛冬的风,依旧刺骨。
王厚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排成长龙的难民队伍,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悲悯之情。
他深知,百姓是水,君王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只有真正关心百姓,才能赢得民心,才能成就霸业。
除了屯田和赈灾,王厚还下令整顿市场秩序,严惩奸商,鼓励商贸往来,减轻商税,吸引各地商人来荆州经商。
“主公,如此一来,我等府库岂不空虚?”刘巴有些担忧地问道。
王厚哈哈一笑,更何况,只要百姓富裕了,荆州才能真正强大!”
他的目光,仿佛已经看到了荆州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
数月之后,荆州大地焕然一新。
田野里,辛勤的农民挥汗如雨,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市场上,商贾云集,货物琳琅满目,一片繁荣景象。
王厚站在高处,俯瞰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然而,他并没有被眼前的景象冲昏头脑。
他深知,荆州的危机并未解除,曹操的威胁依然存在。
“主公,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但是……”贾诩欲言又止。
“文和先生但说无妨。”王厚看着他。
“但是近来我发现徐庶先生有些奇怪,似乎一直在暗中调查什么……”
王厚眉头一皱,心头涌起一丝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