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战后庆功谋远略,新风暴起暗潮生
襄阳城内,张灯结彩,锣鼓喧天。
赤壁一战,曹操大败,荆州转危为安,举城欢腾。
庆功宴上,王厚高坐主位,关羽、张飞等将领分列两旁,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
酒过三巡,王厚起身,举起酒樽,朗声道:“诸位将军,此番大胜,皆赖诸位浴血奋战,忠勇无双!孤敬诸位一杯!”说罢,一饮而尽。
关羽、张飞等人也纷纷起身,齐声高呼:“愿为主公效死!” 殿内气氛热烈,众人皆是喜气洋洋。
王厚看着眼前这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将领,心中感慨万千。
他拍了拍身旁关羽的肩膀,赞许道:“云长,此战你当居首功!若非你水淹七军,我军岂能如此轻易取胜?”
关羽捋须一笑,谦逊道:“皆为主公运筹帷幄之功,关某不敢居功。”
“翼德亦是勇猛过人,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令敌军闻风丧胆!”王厚又转向张飞,赞赏道。
张飞闻言,哈哈大笑,豪迈之气尽显无疑。
然而,在一片欢庆的气氛中,王厚的目光却渐渐变得深邃起来。
他放下酒樽,语气也变得凝重:“诸位,此番虽胜,但曹操实力犹存,他日必卷土重来。我等不可掉以轻心,需时刻警惕,早做准备!”
众人闻言,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收敛,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王厚环视众人,沉声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曹操一日不除,荆州便一日不得安宁!”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语气坚定:“传令下去,加强城防,操练兵马,积草屯粮,以备不时之需!”
蒋琬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英明!”其余众人也纷纷附和。
宴席上的欢声笑语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气氛。
王厚望着殿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思绪万千。
他深知,这场战争的胜利只是暂时的,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王厚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方,低声说道:“荆州……这还远远不够……”
襄阳城外,旌旗招展,军营中操练声震天。
王厚巡视三军,看着士气高昂的将士们,心中豪情万丈。
赤壁的硝烟还未散尽,但王厚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荆州,只是开始!”他勒住缰绳,战马嘶鸣一声,停在高坡之上。
俯瞰着脚下连绵的营帐,王厚仿佛看到了一个太平盛世的雏形。
他要结束这乱世,建立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国家,而荆州,就是他宏伟蓝图的起点。
阳光洒在他的盔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映照着他坚毅的面容。
与此同时,许昌城内,气氛却截然不同。
曹操颓然地坐在大殿之上,脸色阴沉,眼中闪烁着寒光。
赤壁的惨败,让他颜面尽失,更让他深刻地意识到,王厚是他统一大业的最大障碍。
“王厚!”曹操咬牙切齿地吐出这两个字,仿佛要将它们嚼碎一般。
他紧握着手中的酒樽,指节泛白,酒水顺着指缝滴落,在光滑的地板上溅起一朵朵暗红色的水花,如同他此刻心中翻涌的杀意。
“孤绝不会让你如此轻易地壮大!”
王厚回到襄阳城内,召集众谋士议事。
“诸位,”王厚坐在主位上,语气沉稳,“如今荆州初定,百废待兴。我们要如何治理荆州,巩固我们的实力?”
贾诩率先开口:“主公,荆州世家大族盘根错节,需得恩威并施,方能收服人心。”
徐庶则说道:“当务之急是安抚百姓,恢复生产,只有民心所向,才能稳固根基。”
庞统则主张积极备战,以防曹操再次来犯。
众人各抒己见,殿内气氛热烈。
王厚认真听着,不时点头,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入夜,王厚独自一人站在城楼上,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思绪万千。
突然,他听到城楼下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何人在此?”王厚厉声问道。
你好!
看起来你的消息被截断了。
你能否提供更多细节以便我能更好地为你提供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