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3 章 筹药御敌
师凌裕的眉头紧紧皱起,神色凝重,手中紧紧握着斥候历经千辛万苦送回的情报,仿佛那是千斤重担。他深吸一口气,打破了营帐内的寂静,声音低沉却有力:“诸位,江北北部通往荆江路的山谷中,至少驻扎着六十万私兵。此山谷呈漏斗状,面向江北南部的入口极为狭窄,两侧高山耸立,地势险要。山谷后方则是一片开阔的大盆地。在这样的地势条件下,若从山谷入口进攻,我方必将死伤惨重。”
稍作停顿,师凌裕目光炯炯地扫视着每一位将领,继续说道:“敌军占据着这般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我们若要强攻,必须做好周全准备,万不可贸然行动。”
将领们听后,神色各异,有的面露忧色,暗自思忖;有的则握紧了拳头,眼中满是不甘。
吴二柱向前一步,神色冷峻,目光如炬,沉声道:“从赭岩和茶韵两边包围,先把山林中的伏兵歼灭,顺势占了高地。届时,山谷中的敌军便成瓮中之鳖,我们居高临下,定能将其一举围歼 。”
营帐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马俊岳面色阴沉,缓缓摇头,语气中满是担忧:“诸位,都清楚荆江那是秦相一党的老巢,重兵层层把守。咱们要是就这么贸贸然闯过去,先不说把敌人惊动了,单说被困在山里,前有堵截,后无退路,到时候可就真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众人正陷入沉思,宋景和接着站起身,眉头紧皱,抬手指向沙盘上江北的位置,神色严峻:“如若从江北浔川这处进攻,山势过于陡峭,要从这边上去,只能借助绳索攀爬,极易暴露,且每次上山人数也受限。”
商讨数日仍未有详细的破敌之策,营帐内的气氛愈发压抑。师凌裕站在营帐外,望着远方连绵的山脉,眉头紧锁。他深知,想要破敌,必须另寻他法。这时,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灵境中戴星予温柔的面容,灵光一闪,灵境,迷药!
师凌裕望着营帐外的天色,心中暗自思量,随后,他转头对身旁的亲卫低声吩咐道:“请戴大夫到营中来一趟。” 声音低沉却透着一丝笃定,紧锁的眉毛终于稍稍舒展开来,像是在黑暗中寻到了一丝曙光。
不多时,戴德安匆忙来到营帐中,额头上还带着赶路时的薄汗。他整了整衣衫,拱手行了一礼,待抬头时,就见师凌裕大步迎上来,掏出一份纸张递到他的面前。戴德安双手接过,缓缓打开,仔细查看,发现是一份药方。他逐字逐句研读,目光在各味药材间游走,再细细思索药材的用处,不禁惊讶地抬起头,眼中满是赞叹:“二公子,这是迷药!妙啊,这药方实在是妙!所用药材皆是常见之物,可搭配起来,效果定会比寻常迷药更为显着。”
“如果要迷晕三十万人,需要的量可能配得齐,需要多长时日?” 师凌裕静静凝视着戴德安,目光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与期待。
戴德安被师凌裕盯得有点发慌,下意识地舔了舔干涩的嘴唇,目光迅速垂落,在地面上搜寻着短暂的逃避之所。他的脑海里开始疯狂地计算,各种药材的用量、炮制工序、人手调配等细节如走马灯般闪过。
好一会儿,戴德安才缓缓抬起头,额头上已然渗出细密的汗珠,声音微微颤抖却努力镇定地说道:“二公子,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若要调配出迷晕三十万人的药量,单是准备药材,在咱们人手充足、采购渠道顺畅的情况下,最快也得五日。至于炮制,工序繁杂,日夜赶工,少说也得七日。如此算来,前后至少需要十二日。” 说罢,他又小心翼翼地看向师凌裕,观察着这位主帅的神色变化,心中暗自祈祷这时间估算能符合他的预期。
师凌裕微微眯起双眼,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沉稳地开口:“现在我问你,让它发挥效力,服用和焚烧哪种方式更好?哪种更简便迅速?”
戴德安闻言,神情一凛,下意识挺直了腰杆,稍作思索后,恭敬地回答:“回二公子,服用和焚烧,效果相差无几。只是焚烧的话,风向难以掌控,稍有不慎,烟雾倒灌,我们反倒会受其害。但是焚烧无需炮制,可省下许多时间。”
师凌裕面色凝重,微微颔首,随后从怀中掏出一份药方,递向戴德安,语气不容置疑:“这是解药的方子,你一并去筹备。解药做成可以直接服用的药丸,汤水都可。迷药不管是口服还是焚烧用的都一同备齐,一个月内,务必全部准备妥当。”
戴德安双手接过药方,神色坚毅,声音洪亮:“二公子放心,我定当全力以赴,按时完成任务,绝不耽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