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0256章 田草出嫁

新娘子出阁,徐家最大的两个孩子,己哥儿和隐哥儿分别牵上盖着红盖头的田草,迈步来到堂屋与长辈们辞行。

身型高挑风朗的新郎倌,在众人的簇拥下见到了从房里出来的新娘子,一对新人可以说从未谋面,要说几年前的那一回,互相都没往对方身上打量。

谁曾想,缘份往往是那么的奇妙,今个他们便要成为夫妻。

锦绣来到堂屋门外,拿过新郎倌手里另一头的红绸交到田草手里,细声提醒道:“快进去,别误了吉时。”

顾轩记得锦绣和贺年庚,包括徐锦贵他也见过几回,礼貌地作揖点头:“是,小姑。”

这声小姑,殷切得旁人都忍不住笑开怀,对新郎有眼力赞不绝口。

端坐在堂屋上首的张婆子,微微压下眼底的不舍与热意,感慨地看着来到跟前的一对新人。

田草虽说看不见,但也知道面前的人是她最敬重的阿奶,只见她如当初锦绣出嫁那般,扑咚双膝盖地。

顾轩明显一愣,却也很快反应过来,跟着下跪。

张婆子眼眉一跳,眼底瞬间晕染上一层薄雾,毕竟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孙女,也是最得她心的小丫头。

这趟出门便是别人家的媳妇,日后就不能常常看见小丫头在眼前晃荡。

“阿奶~”田草深深的拜了一礼。

张婆子连忙起身拉起孙女:“快起来,阿奶知道你是个孝顺的。”

顾轩见状跟着站起身,想了想,作揖道:“阿奶您放心,日后我会好好待草儿。”

盖头下的小姑娘意外的眨了眨泪眼,头回听见长辈以外有人这么唤她,这便是她要嫁的相公。

莫明止不住胸腔里有一头乱撞的小鹿。

张婆子满意地点点头,吸了吸鼻子,“好好好,阿奶记得,日后你们小两口好好过日子。”

“是~”新人齐声应。

这时,顾家跟来的喜倌在堂屋门外高声吆喝,“吉时已到,新郎倌接新娘子出阁喽~。”

顿时,周遭唤起一阵掌声喝彩声以及祝福声,喜庆的锣鼓再次敲响。

宾客们簇拥着新人一步步走到院门外,门外停了三辆马车,前头那辆马车用大红绸缎精心布置过,近两年因为漕云镇出了个秀廪生,官府不得不重视起漕云镇的发展。

从镇子到县城开了一条新的官道,以往到县城需得赶一日夜的路程,现如今缩短了一半的时辰,大大提升漕云镇与县城之间的互市。

眼下时辰出发,接亲队伍下午后半晌便能回到县城顾家。

顾轩牵着田草来到马车前,由顾家随行的喜嬷嬷搀扶地走上马车。

锦绣和王氏等人搀扶着张婆子来到门前送行,目送己哥儿、隐哥儿还有舟哥儿兄弟仨上了后头那辆马车。

兄弟送嫁是常有的事,便是长辈送嫁较为少见,贺年庚和徐老四分别骑上新郎倌后头的两匹骏马。

最后一驾没有顶逢马车上的是一群乐师,锣鼓琐纳暄天,为新人鸣唱【百鸟朝凤】的喜调。

除此以外,车队前后头分别骑行了四名领路和护送的顾家小厮,小厮腰上都系着红带子,只手举着【顾府迎亲】的喜牌,场面浩荡而又喜庆。

如顾家这般阵仗的接亲队,乡下人家见所未见,只道顾家果真是县城大户,接亲都这般有排场。

贺年庚骑行前回头看了眼锦绣,夫妻俩目光短暂交流,都盛满了笑意。

目送迎接队伍浩浩荡荡离开的背影,陡留渐选渐远的喜调,锦绣回眸看向身旁的张婆子,“娘,宾客们都在等着您开席呢。”

张婆子从不舍中回过神来,喜笑晏晏地抹去眼角的泪,笑道:“好,快招待大家入席。”

霎时间,徐家小院恢复先前的喜庆,贺喜声恭维声不绝于耳。

被邀来的宾客都是与徐家亲近的乡里,如姻亲王家、贺屠夫一家以及贺氏里交好的管事人家。

当然,贺屠夫一家依旧有个另类,不屑于徐家喜宴的林氏抱着两岁的小儿,站在自家院里满眼不屑地撇撇嘴。

林氏心里认为,县城大户之所以看得上徐家闺女,还不是因为贺年庚的秀才廪生的身份,来年乡试开启,她家相公便要下场乡试,彼时贺丞景考上了举人,这样的风光才是村里乡下人所不能及。

接亲的队伍很快踏上了镇道,镇子上路过的百姓无不好奇这是谁家迎亲的队,排场风光得连镇上的大户都比不过。

很快有镇子上的百姓认出了徐老四,直道:“诶~,那不是梁家赘婿,瞧着不像是往梁家接亲。”

“当然不是,梁家的大闺女才十六,虽说刚订了亲事也是咱镇上的大户,你瞧瞧这接亲的队伍是往县城方向走。”

“诶~那不是咱漕云镇头一个秀才廪生,叫贺什么来着,我记得他是梁家赘婿的乡下妹夫。”

“啊对,是贺秀才,我也认得他。”

一时间,不少百姓在道路两旁观望这壮观的接亲队伍,议论声很快被锣鼓喜调掩盖过去。

便是如此,路旁的向掌柜也是听见了的,向掌柜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喜车上坐着的是徐家的孙女,曾经他为自家儿子看中的媳妇。

想到自家儿子临门一脚犯的糊涂事,向掌柜便气得牙痒痒,要不然,这门亲事他们向家还可再争取一番。

现如今,眼睁睁看着徐家的闺女嫁到城里的大户,心里百般不是滋味。

目光又落到贺年庚的背影上,不禁又为自家叹息一番。

多好的亲事,从前瞧着糙里糙气的小伙子,现在已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将来再下场科举,指不定还会高升。

向掌柜越想越惋惜,越想越窝火,回头瞅见从酒楼出来迎客的儿子,气得脚底板发痒。

要不是碍于人前,高低得给臭小子来两脚。

要是当年与徐家闺女结了亲事,臭小子何至于只能在这小小酒楼做个伙计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