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8章 龙凤斗

庞统微微扬起下巴,神色自信,侃侃而谈:

“孙大人,川蜀虽地势险要,但刘璋昏庸,内部矛盾重重。

其麾下诸多贤才,如法正、张松等,皆不得重用,心怀不满。

我等若以仁义之师入蜀,必能得到这些贤才响应,里应外合,大事可成。

再者,川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一旦占据,进可攻退可守,是成就大业的根基所在。

如今天赐良机,皇叔若不把握,实在可惜。”

简雍也加入辩驳,他微微摇头,语气诚恳:

“凤雏先生,话虽如此,但我军兵力有限,若贸然出兵川蜀,后方空虚,恐遭曹操或孙权偷袭,得不偿失。”

庞统轻轻一笑,眼神中透着睿智,不紧不慢道:

“简大人,这一点我亦有考量。如今曹操新占关中,需时间稳固势力,短时间内无暇南顾;

孙权专注于江东事务,与山越等势力周旋,也难以对我军构成威胁。

我军可先派小股精锐部队,以协助刘璋抵御外敌为名,徐徐图之,待时机成熟,再大举进兵。

如此,既能避免后方空虚,又能逐步渗透川蜀,可谓万无一失。”

蔡瑁涨红了脸,心中恼羞成怒,却一时找不到有力的反驳之词,只能瞪着庞统,气呼呼地说:

“你…… 你不过是巧言令色,强词夺理!”

庞统神色平静,微微拱手,看向刘备:

“刘皇叔,望您深思。

机会稍纵即逝,若错失此次良机,他日再想成就大业,难如登天。

庞统一片赤诚,只为兴复汉室,还望皇叔明察。”

刘备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思绪万千。

他看着庞统,眼中闪过一丝挣扎。

庞统的话,句句在理,可他心中对于取川蜀之事,仍有顾虑。

但他也明白,这或许是他兴复汉室的关键一步。

诸葛亮眼见庞统在与众人的辩驳中气势如虹、咄咄逼人,心中不免有些担忧。

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如炬地看向庞统,神色严肃地开口:

“凤雏先生,如今天下纷争,我主刘备欲图川蜀以谋大业。

但这领兵入川之人责任重大,关系着我军的成败与兴复汉室的大业。

不知先生心中,何人可担此重任?”

庞统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自信的光芒。

他向前迈出一步,环顾众人,缓缓说道:

“孔明先生,在我看来,皇叔的养子刘封便是最佳人选。”

此言一出,堂内顿时一片哗然。

蔡瑁眉头紧皱,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冷哼一声道:

“哼,刘封?他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能有多大能耐?让他领兵入川,简直是开玩笑!”

庞统并未理会蔡瑁的嘲讽,目光坚定地看着刘备,继续说道:

“刘皇叔,刘封在荆南经营数年,成效显着。

荆南在他的治理下,兵强马壮,粮草充足,百姓安居乐业。

他善于用人,麾下聚集了众多能臣猛将,且深得民心。

如今川蜀局势复杂,需要一位有勇有谋、善于应变之人前去。

刘封年轻有为,既有雄心壮志,又有实战经验,定能不负所望。”

刘备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开口道:

“凤雏先生,刘封虽有能力,但他毕竟年轻,川蜀之地路途遥远,情况复杂,我实在放心不下。”

庞统微微颔首,神色诚恳地说道:

“皇叔,我理解您的担忧。但正因为刘封年轻,他才更有冲劲和闯劲。

而且,他在荆南的表现有目共睹。此次入川,对他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若能成功,必能为皇叔的大业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也能积累更多的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

诸葛亮轻咳一声,目光深邃地看向庞统,缓缓说道:

“凤雏先生,我军中关羽、张飞、赵云等皆为猛将,他们跟随皇叔多年,身经百战,经验丰富。

相比之下,刘封虽有潜力,但资历尚浅。让他领兵入川,是否过于冒险?”

庞统微微一笑,眼神中透着睿智,不紧不慢地说道:

“孔明先生,关羽虽勇冠三军,但他为人孤傲,与同僚相处多有不和。

若让他入川,恐难与川蜀的将领们和睦共事,甚至可能因意气之争而误了大事。

张飞性情急躁,做事鲁莽,容易冲动,在复杂的川蜀局势中,难以把控全局。

赵云虽忠勇可嘉,但在川蜀之地,他的名望尚不足以震慑各方势力。

而刘封在荆南广施仁德,名声远扬,且善于协调各方关系。

他入川,既能凭借自身的能力打开局面,又能以仁德之名收服川蜀的民心和人才。”

刘备听着庞统的分析,微微点头,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

但他仍有些迟疑,说道:

“凤雏先生,此事关系重大,容我再考虑考虑。”

庞统微微拱手,恭敬地说道:

“皇叔,时间紧迫,天下的局势瞬息万变。

还望皇叔能尽快做出决断,莫要错失良机。”

最终,刘备缓缓说道:

“今日之事,暂且到此。

凤雏先生远道而来,想必也累了,先下去休息吧。此事容我再细细思量。”

说罢,刘备便让人将庞统带下去休息。

庞统向刘备微微拱手,随后转身离去。

而诸葛亮则站在原地,望着庞统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索着。

庞统离开后,诸葛亮轻摇羽扇,缓步走到刘备身前,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主公,庞统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让刘封入蜀之事,还望您三思啊。”

诸葛亮微微皱眉,目光恳切地望着刘备。

“刘封在荆南经营多年,根基深厚。他麾下能臣猛将云集,且深得民心。

若让他领兵入川,恐生变故。

荆南与川蜀路途遥远,一旦刘封在川蜀站稳脚跟,恐难以再受我等节制,届时局面恐非我等所能掌控。”

刘备微微颔首,眼神深邃,似在思索诸葛亮话语中的深意。

但片刻后,他微微叹了口气,缓缓开口道:

“孔明啊,你所言之事,我亦有所考量。只是如今的局势,让刘封入蜀,于我而言,也并非全无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