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双手不停在屏幕上滑动,紧接着停在了一个视频上面,
【如果你是朱元璋的开国功臣,怎么才能活下去?】
大明位面,
雄伟壮丽的奉天殿内,朱元璋负手而立,目光如炬地遥望着远处那片神秘而广袤的天幕。
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庞此刻涨得通红,犹如熟透的苹果一般,额头上青筋暴起,显然情绪已经到了即将爆发的边缘。
只见他眉头紧蹙,双眸中燃烧着熊熊怒火,咬牙切齿地吼道:
“咱今日就问问你们!咱到底是不是那种嗜杀成性之人?
自古以来,诛杀开国功臣的帝王比比皆是,可这天幕为何独独要将矛头指向咱家?
李善长、徐达、刘伯温,你们都给咱站出来好好说说,难道咱家当真就是那般冷酷无情、会对功臣痛下杀手的君主不成?”
此时的朱元璋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令人胆寒的威严气息,他那凌厉的眼神仿佛能够穿透人心,让在场的众人皆不敢与之对视。
李善长吓得的退后一步,额头上已经冒出了冷汗,连忙摇头,
“不,不是!上位您一统江山,恢复了汉族河山,您是英雄!您对臣们都很好,这绝对是后世的人诽谤您!”
徐达还有刘伯温等人纷纷摇头,脸上满是畏惧。
朱元璋的性格他们是知道,这个时候若是说了真话,恐怕下一秒人头就落地了!
【朱元璋为何在登基后开始清洗开国功臣,诛其九族,人数多达九万余人!
从朱元璋登基那一刻算,李善长已经跟了朱元璋15年。
这十五年李善殚精竭虑,鞍前马后,立下无数大功。
朱元璋封他为宰相,但在洪武三年,也就是朱元璋登基的第三年,李善长突然辞职,因病其退休。
李善长推荐胡惟庸,但谁也想不到他竟然是华夏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
胡惟庸得到了朱元璋的宠幸之后,手握生杀大权,他蒙蔽圣听。
朱元璋采用钓鱼执法,他想永久的废除宰相。
公元1380也就是洪武13年,御史中丞举报胡惟庸谋反,朱元璋立刻判罪,不需要任何证据,满门抄斩,诛其九族。
这十年来胡惟庸提拔的人,亲近的人斩尽杀绝,一个不留。
这一杀,杀了十二年,就连李善长也难逃一死,李善长被判谋反,诛其九族。
蓝玉堪称少年奇才,多次逆转战局,开国前将元军打得节节败退的人。
开国后,为朱元璋扩大疆土的人。
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因病逝世。
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爆发,以谋反为由诛其九族,同时傅友德,冯盛等公侯牵连被杀,杀了一往无前多人。
蓝玉什么罪都没有,就这样死在了他卖命卖了半辈子的大明王朝。】
大明位面之上,
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李善长面色惨白如纸,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着,身上不停地哆嗦着。
他的眼神空洞而绝望,仿佛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之光。
就这样僵持了许久,李善长终是无法承受这般巨大的压力与恐惧,眼前一黑,直挺挺地晕倒在地。
一旁的胡惟庸同样面如死灰,眼中尽是深深的绝望之色。
他喃喃自语道:
“这可如何是好?我怕是唯有以死谢罪,方能保我九族周全……”
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近不可闻,仿佛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这样做真能换来家族的平安无事。
而另一边的蓝玉,则满脸悲愤交加。
他瞪大双眼,死死盯着前方,眼中除了无尽的绝望之外,更多的则是浓浓的失望之情。
只见他咬牙切齿地吼道:
“想我蓝玉一生对大明忠心耿耿,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未曾料到,在上位的太子不幸离世之后,竟会给我安上如此一顶天大的帽子——谋反!
我蓝玉行得正坐得端,又怎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罢了罢了,既然横竖都是个死,倒不如让我先行一步,只求上位能够高抬贵手,放过我无辜的九族老小吧!”
言罢,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剑,作势便要自刎当场。
朱元璋瞪大双眼,死死地盯着眼前那几个人的一举一动,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着,仿佛有一股熊熊怒火即将喷涌而出。
只见他紧咬牙关,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
“你……你们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污蔑!
咱何时说过要屠杀功臣?
又为何要屠杀你们这些跟随着我出生入死、打下这片江山的人呢?”
然而,就在众人都以为朱元璋会就此罢休的时候,他却突然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愈发凌厉起来:
“但是别忘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个道理!
你们既然选择追随于我,那么生死大权自然也掌握在我的手中。
想当年,咱们一起经历了无数场血雨腥风,才换来了如今这太平盛世。
可你们在享受荣华富贵多年之后,却贪恋权势,难道觉得我就当真杀不了你们吗?”
说到这里,朱元璋猛地一甩衣袖,转身背对着那几个人,不再言语,但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威严气势,却让在场所有人都不禁为之胆寒。
在广袤无垠的大唐位面之中,天空湛蓝如宝石,白云悠悠飘荡。
唐太宗李世民身着华丽龙袍,负手而立于宫殿之巅,目光远眺着远方那仿佛与天地相接的巨大天幕。
他那深邃而睿智的眼眸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似乎透过这无边无际的苍穹看到了历史的长河和王朝的兴衰荣辱。
良久,李世民缓缓收回视线,微微皱起眉头,轻声自语道:
“相比于那明朝的朱元璋,寡人自认为从未对功臣痛下杀手。
那些跟随寡人征战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之人,寡人始终心怀感激与敬重。”
说到此处,他的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所谓功高震主?哈哈,此事对于朕而言,不过是无稽之谈罢了。
试问天下间,又有谁能比寡人的功劳更大呢?”
回想起自己一生的戎马生涯,从晋阳起兵到平定四方叛乱,再到开创贞观盛世,每一场战役都是血与火的洗礼,每一次决策都关乎着大唐江山的生死存亡。
正是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明果断的领导,才使得大唐帝国得以崛起于乱世之中,并最终成为万国来朝的东方强国。
想到这里,李世民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他挺直身躯,昂首向天,大声说道:
“寡人以仁义治国,以宽容待臣下,相信只要君臣一心,必能共创大唐千秋伟业!”
声音回荡在宫殿之间,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