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辽西胡子 > 第113章 老和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3章 老和尚

烤干了鞋子,三人就起身向山沟里走去。月光下,田地边向前延伸的小道,让三人的脚步轻快了许多。山沟变窄,田地消失后,小道依然向山沟里延伸,预示着这条小道经常有人行走,也或许是小道的那一边有村屯。小道随着地势慢慢升高,十几分钟后,三人就沿小道来到前方的矮山梁上。

在山梁上,小齐低头儿看着小道又向前走了几步,停下说:“连长,你看这儿有两条小道,咱们走哪边好?”

小道在山梁边分成两条伸向山下,朦胧的月光下,只能看出一条通向山下的右侧,一条通向左侧。而黑茫茫的山下,非常的宁静,没有灯火儿,也没有狗吠声,就无法判断哪一条小道是通向村屯。

王排长说:“我看走哪边都行,咱们的窝头快没了,遇到村子也好,正好弄些吃的。”

三人歇过后顺着左侧的小道下了山,走了将近半个小时,小道向山坡上一拐,几十米外的山坡上出现一座房屋。突兀出现的房屋,且没有灯火,三人谨慎的靠近,才看到房顶上翘的飞檐,原来是一处庙宇。

小齐看向铁山,轻声问:“连长,像是和尚庙,进去吗?”

人们对和尚庙、尼姑庵之类的地方是心存敬畏的,铁山犹豫了一下说道:“进去,看能不能弄到吃的,咱们又不是不掏香火儿钱。”

小齐走过去敲门,时间不长,里面就传来男人的问话声,随着门开走出一个年老的和尚。借着月光,老和尚看到铁山三人荷枪实弹的打扮,短暂的愣神之后,就对三人合起双手做了个揖,嘴里念道:“阿弥陀佛”。

铁山来到老和尚面前,弯腰给老和尚回了个揖:“师傅,我们是。。。。。。和日本人作战,被他们追过来,想在您这儿讨口饭吃。”

老和尚的眼睛里出现一抹亮光,他上下打量铁山片刻,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施主请。”

三人随老和尚走进庙里,一个年轻些的和尚听到动静也起来了,他点着油灯走过来,看到铁山他们的打扮,吓的手一抖,好悬没把手里的灯扔掉。他哆哆嗦嗦的放下油灯,就站到老和尚身后,眼睛偷偷的打量铁山三人。

铁山见老和尚只是打量着他,没开口说话,便说:“师傅,您看,能不能多给我们做些吃的,大饼子、窝头,啥都行,您放心,我们不是胡子,会付您香火钱。”

王排长已放下机枪,从褡裢里摸出几块大洋,送到老和尚面前:“师傅,别嫌少,我们三人的一点儿心意。”

老和尚没有去接王排长手里的钱,也没有说行、还是不行,他像是在犹豫。

铁山问:“师傅,有难处?”

老和尚说道:“没有,三位施主在这里歇着,我去给你们做。”

王排长看到老和尚没接他递过去的钱,就把钱塞到年轻和尚的手上,年轻和尚倒是没客气,接过去点了下头儿,就急忙追随着老和尚离去。

铁山放下长枪和背包,轻声对王排长俩人说:“我去看看。”说完抽出怀里的短枪,轻手轻脚的向着亮起灯的柴房摸去。

刚接近门边,就听里面传出年轻和尚的说话声:“师傅,就这点儿面了,给他们做完就没了,咱俩。。。。。。”

老和尚的声音:“咱们可以去附近村子化缘,他们。。。。。。唉,阿弥陀佛。”

年轻和尚的声音又响起来:“他们自已说不是胡子,谁知道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我看他们不像是好人。师傅你看,他们留着那么长的头发,像野人似的,身上还都有一股子吓人的煞气,我一看他们的眼神就像躲的远远的。”

还是老和尚缓慢的语气:“他们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是好人、还是坏人?看你如何分辩,咱们是出家人,不能以他们的外表来分辩。他们来到咱这儿庙上就是缘份,咱就要像对待其他的香客一样,以礼相待——给我舀一瓢水来。”

里面的年轻和尚轻声嘀咕了一句什么,铁山没有听清,随后又传出老和尚的说话声:“别管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好人如何、坏人又如何?他们在和日本人作战,在抵抗外族人,那就是好人。去抱柴火儿吧,点火儿烧水。”

铁山急忙离开柴房,去庙里转了转,确认庙里只有这两个和尚,放心许多。

窝头蒸好后,老和尚与年轻和尚给他们送过来时,还端来了切好的咸萝卜条,这让铁山三人高兴不已,因为他们已经好几天没吃到咸菜了。

看到铁山三人见到咸菜时的神情,老和尚吩咐年轻和尚又去柴房拿来两个大大的咸萝卜。铁山急忙起身对老和尚道谢:“谢谢师傅,我们有两三天没吃到咸菜了。”

老和尚摆手道:“施主不必客气,我看三位好汉眼睛发红,一定是没有睡好,吃完你们可以在庙里好好歇一歇。”

铁山对老和尚的好感更浓,说道:“谢谢师傅,小鬼子和警察正追着我们,来您这儿庙上,已经是给您添麻烦了,不能再耽搁,我们吃完就走。”

老和尚的话语依然是缓慢:“施主不想给小庙增添麻烦,让老衲惭愧。咱们都是中国人,施主不需顾虑,想歇你们就在这儿歇着,想走,老衲也不拦着。看得出,三位都是咱中国人里的英雄好汉,老衲要是年轻些,也想和你们一起干,现在,阿弥陀佛,老了!”

三人都看到了老和尚眼里那一闪而过的锐利锋芒,想必老和尚年轻时,也一定是个有血性的爱国之士。铁山被老和尚的话深深震动了一下,起身对老和尚恭敬说道:“老师傅能有这样的想法,让晚辈敬佩,咱们可算不上英雄好汉,反击日本人是咱们的份内之事。”

老和尚说:“听好汉说话,你们是军人?”老和尚忽然住了口,叹口气后接着说:“阿弥陀佛,老衲不问你们的身份——可惜呀,像你们这样的军人太少了。”

铁山与王排长、小齐相互看了一眼,没去接老和尚的话,等于是默认了他们曾经是军人。

隐约中有鸡鸣声传来,铁山便说:“谢谢师傅,我们该走了,有缘咱们还会见面的。”

老和尚合手念了一句:“阿弥陀佛。”他把铁山三人送到门外,手指着有雄鸡啼叫的方向说:“你们要是顺着这条小道走,一里外有个岔路,向右再走一里是那个鸡叫的村子。向左走,仔细找找也有一条小道,八九里后才有村子。”

铁山心里已对老和尚充满感激之情,弯腰给老和尚深深行了一礼,想再说些谢谢的话,又觉得有些苍白无力,长出口气后便转身追向王排长俩人。三人离开寺庙,顺着小道向前走去。十几分钟后,三人来到了老和尚说的岔路处,只是向左的这条小道被人踩踏的痕迹要少得多,说明走的人也少,不注意看好真不容易发现。

拐进左侧的小道,王排长说:“那个老和尚像是知道咱们要走这边,特意告诉咱们有这条小道。”

小齐说:“听老和尚说话的口音,和我家那边的人说话一样。对了,你们俩看没看到他说话时的眼神,像刀子一样锐利,看着就不像平常人。”

铁山道:“是,老和尚不是本地人。我曾听人说过,那些半路出家的和尚,大都是经历过很多的事情,看破红尘世道才出家的,这个老和尚可能也属于这种人吧?”

沿小道走了百十米,是一道不高的山梁,过山梁便能模模糊糊的看到这边的山要更高一些。王排长说:“看这边的地势,想必能找到睡觉的地方,咱们走慢点儿,天亮了更好找。”

天色一点点的放亮,视线也便能看的更远一些,脚下的小道确实是走的人少,不时的就有荆棘的枝条伸展到小道上。正走着,王排长叫住小齐:“小齐,你看看,那片山石间是不是有个山洞。”

半山坡上的一处山石间,黑黝黝的很像是洞口,小齐说:“像是个洞口,我上去看看。”

小齐向上走了十几步就看出是洞口,摆手招呼俩人上去。来到近前看到洞口不大,弯着腰才能进去,洞里有六七米深,越向里越窄,只在洞口边宽敞一些,但是足够三人休息了。

三人很快收集来灌木枝、干草,把灌木枝插在洞口外的石隙里,这样从远处就不容易发现洞口。把干草铺好,三人便躺了下来,王排长趴在洞口边看着外面说:“这里真不错,山沟两边都能看见,可以放心睡觉。”

小齐说:“连长、王大哥,你们说,那个老和尚是不是知道这个山洞?我咋感觉他看咱们时、就像能把咱们看穿似的。”

王排长接道:“从老和尚说话的口气看,他还真有可能知道。不过,他知道也没关系,听他说话,就知道他很有骨气,是个正直的人。”

铁山说道:“咱们得感谢老和尚,他们庙里就剩这些面了,都拿出来给咱们做了窝头儿——我去柴房时偷听到了他们说话。”

王排长说道:“哦,都给咱们做了,他们就得出去化缘,咱们是得感谢人家儿。唉,当时我多拿些香火儿钱就好了。”

小齐插话说:“王大哥,你又没少给,不用后悔。我看那个老和尚,当时都没看你拿出多少钱,好像也不在乎给不给钱。”

王排长感慨道:“是啊,他们是出家人,讲究的是积得行善,不像咱们扛着枪的,经常要面对着生生死死。算了,不说了,你俩快睡吧,我放哨。”

说到生死,三人立刻就会想到李老兵和刘德友,这是三人都想避开的敏感话题,对于生或死,他们是军人,经历过很多,可是做为生死兄弟,不能让李老兵俩人死后入土为安,就成了铁山三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愧疚,让三人不愿意触及。

只是铁山三人还不知道,李老兵和刘德友两人的尸体,已经在小鬼子、警察撤走后的一天夜里,就被村里人悄悄运出去,掩埋在一处山坡上,他们俩人已经是入土为安。至于是哪些人做的这件善事,村子里的人都说是不知道,口气相当的一致,但是谁都明白,这不是一两个人就做得了的。据传出来的消息说,是那两个‘刁匪’的同伙儿前来运走了他们,还说他们来了很多人,都背着长短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