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辽西胡子 > 第112章 过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2章 过河

三人下山后顺山沟走了十几分钟,在一山梁凹处,他们翻山进入了与小鬼子同一个山沟。贴着山边又走了二三百米,从山沟转弯处再上山,下山,进入山沟后,三人才算是稍稍松了口气。只是再想翻山去那边的山沟,距离小鬼子再远点儿,却是一直没有发现矮些的山梁,没办法,想要摆脱小鬼子的围堵,只能是硬着头皮向前走,或者是返回去。既然走到了这里,返回去是不可能的,况且返回去也不能保证不被小鬼子发现。

王排长说:“看这个山沟挺长的,被发现了也容易跑,咱们小心点儿。”

狭长的山沟里到处是枯黄的蒿草,低矮的灌木,尤其是更多的山枣儿丛,东一簇西一簇的,也有一些高点儿的山榆子、山杏子树,零乱的分布在山沟里及两侧的山坡上。沟底也是宽宽窄窄、曲曲折折的,宽的地方没被开垦成农田,说明这里距村子很远。

山沟在拐过一个弯后,没想到就到了尽头儿,并且前面的山梁还不低,想要过去又不被发现,显然是不可能的,再看沟的左侧,那边的山还要更高一些。

三人停下脚步,王排长问:“几点了?要不,咱们等天黑再走?”

铁山掏出怀表,看了眼说:“才三点,看来只能等天黑了。”

小齐说:“我去上边看看,万一小鬼子撤了呢?”说完向右侧山上爬去,到了山上,片刻后就给铁山俩人摆手,意思是小鬼子还在那边的山上。

铁山挥了下,表示明白了,跟着就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转头向左侧的山上看了一眼,立刻回头给小齐摆手,一边摆手一边指着左侧的山。山上的小齐看明白铁山的想法,稍后就给铁山摇着手,意思是不行。

铁山与王排长相互看了一眼,均露出无奈的眼神,随后便找干爽处坐了下来,静待天黑。山上的小齐见铁山俩人坐下休息,也没着急下山,不时的探出头儿去,看一眼对面山上的鬼子、警察。

太阳逐渐的西斜,看着极为的缓慢,洒下来的阳光也似乎带着慵懒的气息。山上的小齐突然跑下来,对铁山说:“连长,那边山上下来两个警察,可能是向咱这边来。”

王排长问:“不会是发现你了吧?”

小齐答道:“我藏的挺好,不想被发现啊。”话语里带着犹豫。

铁山问:“他们就下来两个警察?”看到小齐点头,又说:“应该是没发现你,不然小鬼子都得追过来。快,找地方藏起来。”

可是一眼就能扫遍山沟底,只有一处山石下的凹坎能够勉强藏住一人,王排长喊道:“快弄些蒿草。”

蒿草多,很容易弄,三人很快就找好位子,用草盖住身子隐蔽下来。过不一会儿,山上就隐约传出说话声,只是听不出说的是啥。

铁山透过草隙看着山上,枪口也是指着说话声的方向,看到一个警察的身影在上面晃了一会儿就不见了。不过铁山预感到他们没走,可能是在山上坐下了?

不知道警察走没走?三人也便不敢起身,在焦虑中等待,时间也似乎过的很慢。夕阳的光影慢慢挪到山之上,天色也便渐渐暗下来,随后,暮色就也悄悄融进山沟里。

等到天色完全黑下来,三人才敢起身,小齐抖落掉身上、头上的蒿草,长出了口气轻声说道:“总算是天黑了。”

王排长说:“一直没听到动静,他们应该是撤了。”

铁山点点头儿,看着山上:“走,从这边上山,别弄出动静。”

三人上了左侧的山梁,漆黑的夜色下,回头看,小鬼子所在的山头儿只剩下朦胧的影子,前方,同样只剩下影子的山头儿感觉要低了许多。在他们的右前方,远远的有着几点儿昏暗的灯火儿,显示那里是个村屯,也为三人提示了方向。

月亮还没有升起,窄窄的山沟里就更加漆黑,更加难行,三人行进的速度也快不起来。一小时后,山沟变的宽阔一些,走走又出现了农田,田地边也出现了一条影影绰绰的小道,才算是好走一些。

凭感觉小道是通向那个有着灯火儿的村子,三人出了山沟就离开小道,进到田地里,穿过百十米宽的田地就到了地边。田地边是深深的沟坎,坎下有流水的声音传出,能看到了反着光的河水。河面很宽,看着能有十多米,河里的冰大都已融化,只在这一边坎下的河岸边还残留着少量的冰。

不知道河水深浅,又是这么冷的天气,河边还有着冰,就不用急着趟水过河。

小齐说:“向上走走,看看有没有石头桥?”

三人都明白,向河的下方走就离那个村子更近,有过河桥的可能也大,但是被人发现的可能也同样大。还不到冒险的时候,向上走,会更稳妥一些。

给水壶灌满水,三人便起身向河的上游走,小齐还拣了一根树枝,走在河坎下的河边,不时的去探一探河水的深浅。半小时后,三人沿着曲折的河岸来到山边,到了山跟下,三人停下脚步时,各自在心里都是重重叹了口气。

此刻小半圆的弦月已升了起来,视线也清晰了许多,可以看清,河水在这里是紧贴着山边流过来的,而河岸上的山非常的陡峭,裸露在外的山石光秃秃的直达高处。想要再向河的上游走,只能是绕过这处陡峭的山,绕过去也还得上山。三人不由的心中叫苦,因为他们的咸菜已经吃没了,补充不到盐,走的时间一长,三人就感觉极为的乏力,可也只能是打起精神,寻找容易的上山处。

山倒是不算高,三人走走歇歇,绕过去还是用了两个多小时。再来到河边,看到那平静流动的河水,就能知道河水不会浅。向上游又走了十几分钟,才听到了河水流动的“哗啦啦”声,想来这里的河水要浅,河面上却还是没看到石头桥。

王排长停下说:“连长,这儿水浅,咱们趟水过去?”

铁山觉得再向上走也不一定找到桥,便同意在此过河。小齐想脱掉鞋,被铁山拦住:“穿鞋过吧,别把脚硌伤了。”

小齐听了惋惜道:“要是知道这边也没有桥,在那边就趟河过去好了。”

铁山明白小齐是说者无心,不是埋怨谁,心里笑笑就下了河。尽管知道河水很凉,可是走进河里,当冰凉的河水灌进鞋里的刹那儿,刺骨般的寒意立刻让人打了个冷战,身子就跟着哆嗦了起来。

王排长显然是更有经验,他说:“快走,别停下,过了河就好了。”过了河,三人倒掉鞋子里的水,王排长又说:“得找个地方点把火儿,把鞋烤干,要不,容易把脚磨破。”

夜色已深,朦胧月光下的茫茫四野,看那里都是黑茫茫的。比照月亮的位置,三人动身前行,十几分钟后才看到山的轮廓,离山近了才发现山前有个村子。

小齐咕哝道:“又被挡住了,看来咱们今天挨累呀。”话落村里突然传出几声狗吠,随后就有更多的狗叫了起来,但是不是三人引起的,因为最初的狗叫是从村里的方向传出来的。

王排长拍了下小齐的肩膀,戏谑道:“看看你,把村里的狗都招来了,走吧,绕过去,不过是累点儿。”

三人远远的绕过村子,又是一个多小时,才进入前面的山沟。三人已是极为的疲惫,加上晚上没吃上饭,两条腿都是酸麻的很,都想躺下来好好的休息一会儿。

离村子远了,在一处山脚后三人停了下来。点燃火儿,脱掉鞋子,三人便互相看到,他们的脚在湿鞋子里捂的发白,且都有磨出的水泡。疼是一定会疼的,不过三人还能忍受,都是男人吗,一点小小的疼痛算不了什么。

三人一边烤着鞋子,一边把窝头儿取出来烤,于是窝头儿味儿混和着鞋子里的臭味儿,一同冲进三人的鼻子里。小齐说:“咱仨这鞋太臭了,把窝头儿都得熏臭,咋吃啊?”

王排长哈哈笑着接道:“闭着眼睛吃,你就当这窝头儿是臭鸡蛋,闻着臭,吃起来香。”

铁山笑道:“你别说,鸡蛋腌臭了,还真有一股臭脚丫子味儿。”

王排长拿起窝头儿咬了一口,边嚼边说:“想起小时候家里腌鸡蛋,那时候,我就喜欢吃臭了的鸡蛋,哎,那股味。。。。。。”说着还吧唧了两下嘴。

小齐看王排长陶醉的表情,觉得有些可笑:“我没吃过臭鸡蛋,王大哥,真像你说的那么好吃?”他拿起烤好的窝头儿,躲开鞋子冒出的水气后送进嘴里。

王排长答:“那是,看你喜不喜欢了,我觉得那股臭味吃起来特别香。”

铁山说:“我记得小时候家里腌的鸡蛋臭了,都是我奶奶和妈妈吃,唉,那时候不懂得谦让,遇到臭鸡蛋就和奶奶换,要不就和妈妈换,也不管奶奶和妈妈愿不愿意。”

王排长自陶醉中缓过来,慢声说道:“是啊,老人都是让着孩子,我爷爷活着时也喜欢吃臭鸡蛋,可每次遇见了都会给我留着。那时候。。。。。。哎,想想还是小时候好,那时候家里是穷,可是没有烦恼。唉——!”

铁山能够理解王排长的那一声叹息,因为那声无法释解的‘叹息’自离开奉天后就一直伴随着他,此时他也是长长的出了口气,感觉出了那口气后,身子似乎就舒服了一些。

小齐还没成家,也没那么多的伤感,他说:“连长,王大哥,看你俩,一句臭鸡蛋,还让你们俩都叹上气——有啥可愁的,咱们现在的情况是不好,小鬼子又是调来电台、又是调来火炮的,不是也没能抓住咱们吗?”

铁山与王排长相互看了一眼,两人谁都没有说话,不过铁山从王排长的眼神里看到了那一闪而过的忧色,心中不由发出苦笑。他想要说些什么话,以缓解眼前沉闷的气氛,只是说出来的话:“快点吧,这里被山挡着,时间长了也危险,咱们还得找住的地方。”说话的语气显得特别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