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里也不好受,原以为这次是为了婆婆而来安慰的。
“你说得没错,只是可惜了我们买的礼物。”
婆婆又叹息说。
“只是为了请白玲过问这件事而已,根本无需这么麻烦和花钱,我们送给王建设那么多礼物真是冤枉啊。”
在安心了一点后,贾张氏开始觉得心疼为王建设准备的各种贵重礼物了。
孙子满月本打算赚一笔礼钱的,最后却都用来回报王建设了。
而且贾东旭要是真的无辜,光是通过白玲问下情况就行了,这样礼物就完全不值得。
“妈,礼物都已送出就算了,重要的是东旭没事回家就好。”
秦淮茹已经对这个婆婆无言以对。
刚才求人办事还在地上跪着哭泣,等对方同意后便又心疼礼物舍不得了,这些行为实在令人不解。
“嗯,只要我儿能平安归来,如果不行,我要讨回一切礼物”
,贾张氏咬牙切齿地说道。
此时秦淮茹并未回应,而是默默抱过儿子并开始哄他。
她深知,若贾东旭最终成为问题无法回到家里的话,考虑更多的应该是未来如何解决自己和孩子的生存。
她还是年轻女人,不希望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度过一生,届时改嫁是必须考虑的路。
最好找一个城里的男人,而不想再返回艰苦的生活环境。
之前没有特别注意自己外表,最近才意识到自己的美貌在城里找到新伴侣不算难。
即使二婚也无所谓,唯一麻烦的就是孩子可能会成为一些人选择与否的因素。
抱着可爱的小儿子,秦淮茹心里清楚,要为了自己的生活寻找出路和方向。
除非像易中海这种不可能做出更多贡献的人,贾张氏或许不会介意白赚一个儿子。
但这类人毕竟不常见,何况贾张氏不一定肯点头。
“贾家人也跑到后院了,大概是去找王建设求情去了,还带了不少礼物呢。”
“当年贾东旭拜师都没见他们这么大方过。”
这边贾张氏和秦淮茹各打自己的算盘,而中院里的大妈注意到了贾家的举动。
这位大妈也在思索如何将易中海营救出来。
她的办法和其他人差不多,就是通过王建设联系到白玲寻求帮助。
她们家和王建设的关系一般,所以她原计划请傻柱帮个忙,结果还没开口就被告知这条路已经行不通了,让她急得团团转。
看着愁眉苦脸从后院回来的贾张氏和秦淮茹,似乎也没有达成什么,大妈的心情总算稍稍平衡了一些。
然而轻松只是暂时的,营救易中海才是真正要紧的事儿。
---
中午时分,王建设做了午饭,等丫丫放学回家吃饭。
那时的学生大多都得回家吃午饭,学校不提供餐饮服务,除非是一些离家较远的学生才会有带干粮的情况。
王建设对着在家的小丫头们交代说:“吃完饭后你们自己歇着点,下午继续上课。
我去给雪茹姐送饭。”
王建设工作的钢厂虽不及丰泽园那般遥远,但距离家也颇有一段路;加之在食堂工作,平时也不会回家午休,通常只留一些饭菜给何雨水。
不过每当王建设在家时,总会邀请何雨水一起用餐。
多个人吃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负担,但对于王建设却不成问题。
何雨水乖巧听话,一口一个建设哥喊着,让他觉得很亲切,并且喜欢上这个小丫头。
“知道了,哥哥!”
“好的,建设哥!”
听到应答声后,王建设提着饭盒出发,给陈雪茹送饭去。
丝绸店里有个新的 ** 经理,叫包雅琴,年纪在三十上下,精明能干,在邻里间小有名气。
王建设与她相识,与陈雪茹关系也不错。
丝绸店的事情对王建设来说并不怎么有趣,所以他便走到胡同口附近的小酒馆消磨时间。
“王师傅今天怎么有闲功夫过来?”
中午客人稀少,毕竟多数人还在上班,小酒馆最热闹的时光总是夜幕降临时刻。
所以,站在柜台后的徐慧珍一眼就发现了王建设,并热情地向他打招呼。
正在收拾桌椅的蔡全无也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点头示意。
“嗨,本来是给雪茹送饭,结果丝绸店实在是太无聊了,所以来你们这小酒馆坐一坐。”
王建设随口说道,同时四下打量了一下这家小店,发现它和电视剧里描绘的一模一样,并没有任何变化。
“感情你是因为觉得无聊才来这儿啊。”
徐慧珍笑着说。
“要不要喝点什么?事先说明,咱们这里的小酒馆比不上丰泽园那种大酒店,提供的只是普通的二锅头、散酒,最好的也只有莲花白,小菜也都是家常便饭,别介意啊。”
“看你这说的,什么小酒馆大酒店的,各地方有各地方的风味,丰泽园当然适合正餐,但真正想要喝两杯,还是这样的小酒馆最地道呢。”
听了王建设的话,徐慧珍笑得合不拢嘴,心里十分高兴。
毕竟,丰泽园可说是北京城里数一数二的大餐馆,而王建设更是丰泽园的大厨之一,能如此认可她的店,让她倍感荣幸。
“就你嘴巴甜,难怪雪茹总夸你呢。
你想喝点什么?”
她笑着问道,王建设这么一夸,让她感到很开心。
“来一瓶莲花白吧,随便配些小菜,徐掌柜你看如何安排就行。”
说完,王建设站起来走到柜台前。
小酒馆里规矩是,不论是酒还是菜都需要自取。
不过这个规矩在 ** 时期有这种做法。
如今已经是公私合营了,自然有服务员负责服务,不需要客人自行取用。
“一斤莲花白?你可别待会儿喝醉了让雪茹来接你回家。”
徐慧珍上上下下打量着王建设,有些惊讶地说。
一斤莲花白可不是个小数目,在这儿一般的客人顶多只喝一两或三两。
即使那些爱喝酒的人也很少能超过这个量。
并不是因为酒量不行,主要是舍不得喝这么多。
这里是附近居民常光顾的地方,不少客人都每天都来,哪怕是那些廉价的散酒,一两就要花费500块钱。
好一点的就是牛栏山的二锅头,进货价700元一两,零售1000元一两,也就是说一斤就是一万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