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5章 一雪前耻
夏日的咸阳宫,暑气逼人。嬴渠梁与商鞅站在沙盘前,注视着魏国的领土,眼神中透着坚定。
";自逢泽会盟以来,已有三月有余。";嬴渠梁指向河西一带,";这块土地,本是我秦国祖地,如今却为魏国所占。今日朕召诸位前来,就是要商议如何收复河西。";
殿中群臣肃立,气氛凝重。除了商鞅,张仪、公孙衍等智囊团成员也在列。作为新晋谋士,张仪在外交事务上颇有建树,被嬴渠梁视为心腹。
商鞅抚须道:";陛下,自会盟之后,各国对我秦国态度确有转变。以往他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如今却开始畏惧拉拢。正是出兵良机。";
张仪上前一步:";臣以为,若要对魏国用兵,当先了解其内部情况。魏国近年政局动荡,魏惠王虽有才识,却好逸恶劳,重用奸佞。且魏国多线作战,兵力分散,正可趁虚而入。";
嬴渠梁点头赞许:";卿言之有理。不过,魏国实力犹存,不可掉以轻心。";他转向军事大殿一侧,";公子华,请将我们掌握的魏国情报详细说来。";
公子华展开一卷竹简,声音沉稳:";根据细作回报,魏国现有精兵十万,其中魏武卒三万,驻守河西要塞五千,余者分布各处。其主将庞涓善于阵战,骄傲自负;西线将领魏章则谨慎保守,长于守备。";
他指向沙盘上的几个点:";魏国近期与韩国有边境摩擦,调动了部分兵力往东;北方赵国也时有小规模冲突。因此,西线兵力相对薄弱,但河西三座要塞仍防守森严。";
嬴渠梁思索片刻:";魏章为人如何?可有弱点?";
樗里疾插言:";此人性格固执,对部下严苛,军中颇有不满。但其人善守,我军若强攻,恐损兵折将。";
张仪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陛下,据臣所知,魏章与魏国宰相公叔痤有隙。若能离间二人,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嬴渠梁眼中闪过赞许之色:";此计可行。不过,计谋虽好,实力为本。樗里疾,我军准备如何?";
樗里疾郑重道:";回陛下,自军改后,我军战力大增。现有精兵六万,其中新式步兵三万,骑兵八千,弩兵一万二千,后勤辎重齐备。";
他指向沙盘东部:";臣已命令边境增强防务,三座关隘昼夜操练,随时可出兵河西。兵器方面,青铜剑、矛、戈已足额配备,新式强弩也已装备弩兵部队。";
嬴渠梁满意地点头:";军粮如何?";
公子华回答:";国库充盈,军粮可支撑大军三个月作战。臣已命沿途各县准备粮草,确保补给线畅通。";
嬴渠梁环视群臣:";诸位以为,何时出兵为宜?";
商鞅思索道:";当以秋收后为佳。一来我军有充足粮草,二来天气转凉利于行军,三来魏国农忙时节,征兵不易。";
公子华补充:";魏国每年九月都会举行大祭,届时朝野上下忙于祭祀,警惕性必然降低,正是我军出击的良机。";
嬴渠梁拍案决断:";就依诸位所言,定在九月初出兵。";他转向张仪,";传朕旨意,召国内能工巧匠,加紧打造攻城器械。同时,派细作潜入河西,探查要塞虚实。";
次日清晨,嬴渠梁在密室召见商鞅、张仪等心腹,进行更深层次的战略谋划。
";诸位,此战非同小可,关乎我秦国未来发展。";嬴渠梁神情凝重,";若能收复河西,我秦国将获得战略要地,为东进六国奠定基础。";
商鞅分析道:";魏国虽强,但内部并不团结。魏惠王近年来宠信新进之臣,老臣多有不满。此乃可乘之机。";
张仪眼中精光闪烁:";臣有一策,可分化魏国朝野。我们可暗中放出消息,称秦国有意与魏国和亲,结为盟友,共同对抗赵国。如此一来,魏国必生内讧,主和派与主战派相争,为我军行动创造机会。";
嬴渠梁赞许点头:";此计甚妙。不过,军事行动仍需周密计划。";
此时,一直沉默的嬴驷开口了:";父王,臣在军事学院研究了新的作战方案。与其正面强攻要塞,不如采取迂回战术,先切断要塞补给,困敌于孤城,再分而击之。";
他在沙盘上指出几条路线:";我军可分三路:主力佯攻正面,吸引魏军注意;一支奇兵从南路迂回,切断要塞与魏国的联系;另一支从北路袭扰,分散魏军兵力。";
樗里疾赞同道:";嬴驷之计可行。臣愿率轻骑兵为先锋,负责斥候侦查与斩断魏军联络。";
嬴渠梁满意地看着众人:";诸位心思缜密,策略精当。此战若胜,必重赏!";
他转向公子华:";一旦开战,后方补给至关重要。你需确保粮草辎重及时送达前线。";
公子华郑重应下:";父王放心,臣定当全力以赴。";
离预定出征还有一月,嬴渠梁亲临军营,检阅将士。
校场上,三万大军列阵,旌旗猎猎,戈矛如林,气势惊人。嬴渠梁策马而行,检视每一营的装备与状态。
";将士们,";嬴渠梁声音洪亮,传遍全场,";自变法以来,我秦国日益强盛。逢泽会盟,诸侯臣服,已是霸主。然而,我秦国祖地河西,仍在魏国之手。此次出征,就是要收复故土,为秦国开创更广阔的未来!";
将士们激动高呼:";收复河西!为国效力!";
嬴渠梁继续道:";朕承诺,此战有功者,不论出身,皆可获封爵位,享受相应田宅。杀敌一人,赏铜三十斤;杀敌十人,赏爵一级;缴获敌将首级,赏爵三级并黄金百两!";
将士们情绪高涨,士气如虹。
嬴驷在一旁低声对商鞅说:";军功爵制果然有效,将士们为爵位争先恐后,战力大增。";
商鞅欣慰道:";变法之初,正是为此。废除世袭特权,建立军功爵制,让每个人都有上升渠道,自然人人奋勇。";
嬴渠梁检阅完毕,召集将领们议事。他特别叮嘱:";此战要点,在于速战速决。我军既出,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河西要塞。切不可拖延,以免给魏国调兵增援的机会。";
樗里疾请战道:";臣愿领军先锋,直取河西第一要塞!";
嬴驷则建议:";先锋固然重要,但斥候更为关键。臣请率精锐骑兵,负责侦查敌情,为大军开路。";
嬴渠梁沉思片刻:";就依嬴驷之策,先派斥候探路,确保万无一失;樗里疾率精兵为先锋;主力压后,确保战略部署完善。";
战事筹备的同时,张仪奉命展开外交活动,为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齐国使者求见。";侍从通报。
嬴渠梁在王宫会见了齐国特使田忌。田忌带来丰厚礼物,表示齐国对秦国的友好之意。
";寡人久闻秦王英明神武,今特派臣前来拜访,以示两国友好。";田忌恭敬道。
嬴渠梁亲切回应:";齐国与我秦国素来交好,此次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田忌直言:";实不相瞒,我国已知秦国有意收复河西。寡人特意嘱咐在下转告秦王:齐国愿与秦国结盟,在秦国出兵之际,齐国将发兵牵制魏国东线,以减轻秦国压力。";
嬴渠梁心中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齐国美意,秦国心领。不过,朕从未言明要出兵河西,不知齐国从何得知?";
田忌笑道:";秦王说笑了。河西本是秦国祖地,秦国强盛、称霸之后,收复故土乃理所当然。齐国愿与秦国联手,共同削弱魏国,以谋两国之利。";
嬴渠梁点头:";如此甚好。朕会考虑齐国提议。若两国合作,确实对彼此有利。";
送走田忌后,嬴渠梁立即召见张仪:";齐国主动请缨,欲与我国联手对付魏国,你怎么看?";
张仪分析道:";齐国此举,表面是帮我,实则是借我国之手削弱魏国,以谋自身利益。不过,这也合我国之意。我们可以接受齐国联盟,但须防备其背后图谋。";
嬴渠梁满意地点头:";卿见解精准。齐国是想借我们之手消耗魏国实力,好坐收渔翁之利。不过,只要他们真能牵制魏国东线,于我有利,暂且合作便是。";
张仪又提议:";陛下,臣认为还应派使者前往赵国,争取其支持或至少保持中立。赵国与魏国近年多有摩擦,若能挑拨离间,魏国腹背受敌,我军胜算更大。";
嬴渠梁欣然同意:";此计甚妙。速派使者前往赵国,许以利益,争取其站在我方。";
## 七、战前动员
九月将至,秦国上下弥漫着紧张气氛。嬴渠梁在咸阳宫召开最后一次军事会议。
";诸位,河西之战在即,此乃我秦国称霸后的第一战,意义重大。";嬴渠梁环视众臣,";战略已定,接下来就是具体部署。嬴驷,请说明作战计划。";
嬴驷上前,指向沙盘:";我军将分三路进军。第一路由樗里疾将军率领,为主力,正面进攻河西第一要塞;第二路由臣率领,为奇兵,从南路迂回,切断要塞与魏国的联系;第三路由蒙骜将军率领,为疑兵,从北路佯攻,分散魏军注意力。";
商鞅补充道:";魏军善于阵战,我军应避其锋芒,以迂回战术取胜。先断其粮道,再困其孤城,困而后战,以逸待劳。";
嬴渠梁颔首:";诸位意见甚好。此战关键在于速度与隐蔽性。出征前,严禁走漏消息,违者斩!";
公子华汇报后勤准备:";粮草辎重已准备妥当,沿途补给站也已设立。新型攻城器械也已制造完成,包括云梯、撞车、投石机等。";
嬴渠梁满意点头:";很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转向张仪,";外交方面如何?";
张仪答道:";齐国已承诺会在我军出发后三日,发兵牵制魏国东线;赵国也同意在北线施压,迫使魏国分兵;韩国则保持中立,不会干涉。";
嬴渠梁起身,神情肃穆:";河西之战,事关我秦国霸业!诸位务必全力以赴,不得有误。若获胜,朕必重赏;若失败...";他顿了顿,";秦国绝不容许失败!";
商鞅恭敬道:";陛下放心,臣等必当竭尽全力,为秦国收复河西!";
会议结束后,嬴渠梁独留商鞅密谈。
";卿家,";嬴渠梁声音低沉,";此战若胜,我秦国将彻底奠定霸主地位,各国再不敢小觑。届时,朕想进一步推行变法,完善中央集权制度,为将来统一天下做准备。";
商鞅郑重道:";陛下高瞻远瞩。臣早有腹案,可在战后呈上,以供参考。";
嬴渠梁满意地拍拍商鞅肩膀:";朕与卿志同道合,共同为秦国开创辉煌。河西之战后,秦国将迈入一个新的时代!";
九月初一,秦军誓师出征。
咸阳城东门外,六万大军列阵,旌旗猎猎,金鼓震天。嬴渠梁身着戎装,亲临送行。
";将士们!";嬴渠梁声音洪亮,";今日你们出征,肩负收复河西、壮大秦国的重任。河西本是秦国祖地,如今被魏国所占,我等当奋勇向前,收复故土!";
樗里疾率先出列,跪拜道:";臣必全力以赴,死战不退,誓夺河西,还我秦土!";
嬴驷也上前一步:";臣愿为先锋,探明敌情,为大军开路!";
嬴渠梁满意地看着两位将领:";朕相信你们的能力。此战若胜,不仅是收复领土,更是向天下昭示秦国的实力!";
随后,嬴渠梁亲自为三路大军授旗。樗里疾接过赤色大旗,象征主力;嬴驷接过黑色旗帜,代表奇兵;蒙骜领青色旗帜,为疑兵。
";秦军将士听令!";嬴渠梁高声宣布,";樗里疾为此战主帅,统领三路大军;嬴驷为先锋,负责侦查敌情;蒙骜为副将,辅助主帅。三人同心协力,务必克敌制胜!";
大军齐声呼应:";遵命!";
嬴渠梁最后嘱咐:";此战之关键,在于速度与策略。避实就虚,以迂回战术取胜。樗里疾,你须谨记,不可恋战,速战速决为上!";
樗里疾郑重应下:";臣明白!定不负陛下重托!";
随着嬴渠梁一声令下,秦军开始分批出发。樗里疾率主力先行,嬴驷率精锐骑兵为前哨,蒙骜率部殿后。六万大军浩浩荡荡,向河西进发,一场改变秦国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咸阳城头,嬴渠梁目送大军远去,心中既紧张又期待。商鞅站在一旁,轻声道:";陛下,此战必胜。河西收复后,秦国将更进一步,迈向统一天下的康庄大道。";
嬴渠梁深吸一口气:";但愿如此。这不仅是一场战争,更是秦国霸业的开端!";
夕阳西下,染红了秦军的旌旗和将士的铠甲。他们踏着坚定的步伐,奔赴战场,为秦国的崛起和统一事业,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