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变法深化
公元前350年(孝公十二年),寒冬已尽,春意渐浓。周绍一案平息后,商鞅变法进入更加深入的阶段。这一日,商鞅府邸内灯火通明,各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讨论权力下放后的工作安排。
";诸位,";商鞅环视众人,语气平和而坚定,";权力下放已有三月,各自负责的工作进展如何?请逐一汇报。";
杜阳首先起身,拱手道:";大人,县制改革已全面铺开。三十六县皆已按新制运行,县令权责明确,民政、农事、税收各有专人负责。效率提高近三成。";
";不错。";商鞅满意地点头,";县制是变法根基,务必抓紧抓实。遇到什么困难没有?";
杜阳犹豫片刻:";有个问题,部分县令反映,原旧族在地方盘根错节,时有阻挠。虽不明显对抗,但暗中作梗。";
商鞅沉思片刻:";这是预料之中。旧势力根深蒂固,不会轻易退场。县令可采取';扶新制旧';策略,支持新兴地方力量,逐步削弱旧族影响。必要时,请太子派特使督导。";
";明白。";杜阳恭敬应道。
王林接着报告军功爵制的完善情况:";大人,新版军功爵制已实施两月。现在不仅看斩首数,更看战役贡献。这调动了将士积极性,也减少了冒功风气。";
商鞅点头赞许:";军功爵制是变法核心,关乎国家战力。若有问题,随时向我汇报。";
";还有一事,";王林略显犹豫,";魏、韩两国得知我军新制,似有模仿之意。边境密探传回消息,他们正暗中打探详情。";
商鞅哈哈大笑:";模仿有何妨?制度非一日之功,他们抄了皮,却难得髓。况且,我们会不断完善,始终领先一步。";
众人闻言,也露出笑容。确实,变法已推行十二年,系统完整,其他国家就算模仿,也难以真正复制其成功。
赵统汇报了土地私有化的进展:";大人,土地私有化推进顺利。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耕作积极性大增。今年春播面积预计增加两成,若无意外,秋收将创新高。";
";这是好事。";商鞅说道,";不过,也要防止土地兼并。定期检查土地分配情况,确保不出现大规模集中。富国先富民,若土地重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变法意义何在?";
赵统立刻领会:";大人放心,我已安排专人监管此事。一旦发现兼并倾向,立即干预。";
商鞅继续询问其他方面的改革进展。众人汇报了商业市场规范化、度量衡统一、教育推广等各项工作,总体进展良好。
会议接近尾声,商鞅语重心长地说:";诸位,权力下放不是我推卸责任,而是为了培养更多变法骨干,确保改革长久推行。希望大家各司其职,同时也要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变法深入。";
众人齐声应道:";定当尽心竭力,不负大人重托!";
散会后,杜阳独自留下,有话要说。
";大人,";杜阳神色凝重,";有件事我很担心。周绍案后,旧族虽表面顺从,但暗中联系更加隐秘。据线人报告,魏国使者频繁与几家旧族秘会。";
商鞅不以为意:";这是意料之中。周绍被诛,他们更会抱团取暖。不过,有赢虔的密卫盯着,他们翻不起大浪。";
杜阳仍然忧心:";大人,我怕他们会......";
";会刺杀我?";商鞅平静地说,";这个可能我早已考虑过。但变法大业,岂能因个人安危而止步?";
杜阳急切地说:";大人,您是变法灵魂!若有不测,变法何以为继?";
商鞅微微一笑:";你错了。变法之所以能持续十二年,正因它不依赖于个人。制度成型,理念深入,已是大势所趋。即便没有我,太子也会继续推进。";
杜阳感动得热泪盈眶:";大人胸怀天下,令人敬佩。不过,还请多加小心。为了变法,为了秦国,您一定要保重。";
商鞅拍拍他的肩膀:";放心,我自会小心。去吧,明日还有县制改革会议,需要你主持。";
杜阳告退后,商鞅独自在书房中沉思。变法十二年,成效显着,但也积累了太多敌人。周绍案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肯定还会有更多挑战。不过,只要路线正确,方向不偏,再大的阻力也能克服。
次日清晨,太子赢驷来访。两人在花园中漫步交谈。
";商君,";赢驷神色轻松,";我刚从几个县城巡视回来,变法成效确实显着。百姓安居乐业,市场繁荣,县令也工作得力。";
商鞅欣慰地说:";这都是太子督导有方。县制改革顺利,变法才有根基。";
赢驷忽然压低声音:";不过,我也发现一些问题。有些地方的旧族,表面服从新制,实则暗中抵制。尤其是雍州几个县,情况较为严重。";
";雍州...";商鞅沉吟道,";那里确实是旧族势力集中地。杜阳昨日也提到了类似情况。";
赢驷分析道:";我认为,应该派特使前往,重点整顿。若发现阻挠变法者,严惩不贷。";
商鞅思索片刻:";太子所言有理。不过,此事需谨慎处理。若手段过重,反会激化矛盾。不如这样,由太子出面,宣布在雍州试点新的奖惩制度,鼓励支持变法者,震慑反对派。";
赢驷眼前一亮:";商君此计甚妙!既不直接冲突,又能达到目的。我立即着手准备。";
正谈话间,一名侍卫匆匆而来:";大人,太子,二公子求见,说有紧急军情。";
二人对视一眼,立即前往会客厅。
赢虔一脸凝重地等候在那里。见二人进来,他立刻站起身。
";兄长,商君,边境传来紧急消息。魏国集结大军,在河西一带活动,疑似准备进攻。";
商鞅神色一凛:";有多少兵力?";
";据密探回报,约五万人。";赢虔回答,";而且还在增援。";
赢驷皱眉道:";魏国为何突然调兵?我们近期并无与他们的摩擦。";
赢虔解释道:";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此次调兵与我国变法有关。魏国上层担忧我秦越来越强大,欲趁我变法调整之际,给予打击。";
商鞅冷笑一声:";这倒像是魏国的作风。不过,他们低估了我秦的实力。虔公子,秦军现在能调集多少兵力应对?";
";边境已有三万精兵驻守。若调集后备力量,三日内可增至六万。";赢虔自信地说。
商鞅思索片刻:";兵力上我们有优势。不过,不能轻敌。魏军战力不弱,且有名将率领。";
赢驷果断道:";我建议立即增兵边境,同时派使者前往魏国,了解情况,警告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兵者诡道也。";商鞅沉声道,";既然魏国想打,我们就让他们打个空。命边境军队做出撤退态势,诱敌深入,然后伏击。";
赢虔眼前一亮:";商君此计甚妙!魏军若见我军撤退,必定追击,到时我军伏击,可大获全胜。";
赢驷也点头赞同:";就这么办。虔弟,你立即派人传令边境将领,按此计行事。同时,密卫也要加强情报收集,随时掌握魏军动向。";
";遵命!";赢虔立刻告辞而去,安排军事部署。
商鞅对赢驷说:";太子,魏国此举,恐怕不仅仅是军事行动,很可能与国内旧族勾结,内外夹击。建议加强咸阳城内戒备,密查旧族动向。";
赢驷神色凝重:";商君分析有理。我这就加强防范,绝不让他们有可乘之机。";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后,各自忙碌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边境战事紧张。魏军果然大举进攻,秦军按计策后撤,诱敌深入。当魏军推进至预定地点时,埋伏已久的秦军突然杀出,一举将其包围。
经过激烈战斗,魏军大败,损失过半,狼狈逃回。这一战,不仅挫败了魏国的进攻企图,也展示了秦国军队的强大战力,震慑了六国。
战事平息后,嬴渠梁在咸阳宫召见商鞅、赢驷和赢虔,庆祝胜利。
";此战大捷,诸位功不可没!";嬴渠梁龙颜大悦,";尤其是商君的伏击之计,可谓神机妙算。";
商鞅谦虚地说:";陛下过奖。此战胜利,是三军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也是我秦变法十二年来国力增强的体现。";
嬴渠梁点头:";正是如此。十二年前,魏国欺我秦弱小,频频挑衅。如今,他们主动进犯,反而大败而归。变法强国,成效显着!";
赢驷补充道:";父王明见。此次魏国进攻,很可能与国内旧族有勾结。战败后,他们的阴谋自然破产。这也给了那些心怀不轨者一个警示。";
嬴渠梁神色一凛:";可有确凿证据?";
赢虔回答:";密卫已经查明,魏使曾与几家旧族秘密会面。虽未直接证明他们勾结,但时机太过巧合。";
嬴渠梁沉声道:";若真有内外勾结之事,绝不轻饶!朕命你继续调查,一旦查实,立即禀报。";
";遵旨。";赢虔恭敬地说。
商鞅沉思片刻,提议道:";陛下,此战胜利,正是推动变法深入的好时机。建议趁此机会,进一步强化军功制度,提拔战场表现优异的将士,树立榜样。";
嬴渠梁立刻赞同:";商君此议甚好。朕即日下诏,论功行赏,提拔有功将士。同时,也要向全国宣扬此战胜利,让民众更加拥护变法。";
商鞅又道:";臣还有一策。此战既胜,魏国必然实力受损。我们可乘胜追击,收复河西失地,扩大战果。";
嬴渠梁沉思片刻:";暂缓。目前我们的重点仍是内部改革。待变法更加深入,国力更强,再图外扩也不迟。";
商鞅恭敬地说:";陛下高见。确实,内强才能外大。";
会议结束后,商鞅与赢驷一同离开宫殿。
";商君,";赢驷忧心忡忡地说,";我担心魏国不会善罢甘休。此次失败,他们很可能会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对付我秦。";
商鞅淡然道:";太子所虑不无道理。不过,目前六国各怀鬼胎,难以真正联合。而且,随着我秦实力不断增强,他们即便联合,也难以撼动。";
赢驷点头:";商君分析有理。那接下来,我们应该专注于哪些方面的改革?";
商鞅思索道:";军功制度进一步完善,县制深化,教育推广,这三项是重点。尤其是教育,要让变法理念深入人心,形成持久动力。";
赢驷眼前一亮:";教育确实重要。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变法理念系统化,形成易于传播的学说。";
";太子此想法极好!";商鞅赞许道,";变法若要长久,必须形成系统理论。这也是我近来在思考的问题。";
两人相视一笑,似乎又找到了新的奋斗目标。
次日,商鞅召集文士,开始编纂变法理论着作,将十二年来的经验和思想系统整理,形成完整学说。太子赢驷也全力支持,提供资源和人才。
与此同时,变法的各项措施也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推行。县制改革更加完善,土地私有化进一步扩大,军功爵制得到加强,教育普及速度加快。秦国的国力与日俱增,民众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三个月后,一部名为《商君书》的着作初稿完成。这是变法理论的系统总结,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各个方面。商鞅亲自审阅修改后,将其呈给嬴渠梁和太子赢驷。
嬴渠梁读后,大为赞赏:";商君此书,可谓变法之经典!朕命人抄录千份,分发各郡县,作为官员必读之书。同时,也要在学府中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变法理念。";
赢驷也赞不绝口:";商君将变法思想系统化,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部着作,必将成为治国之宝典!";
商鞅谦虚地说:";此书只是对变法经验的粗浅总结,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不过,能将变法理念系统化,确实有助于推广和传承。";
嬴渠梁拍板道:";就这么定了。从即日起,《商君书》作为秦国官员必读之书,纳入考核标准。同时,也要鼓励民间传播,让变法思想深入人心。";
随着《商君书》的编纂和推广,变法理念得到了更系统的传播。各地官员通过学习此书,更加深入理解变法精神,执行也更加到位。民间也涌现出许多研读变法理论的学者,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这一年冬日,商鞅来到他最喜欢的一处高台,远眺咸阳城。十二年前,他初来此地时,咸阳还是一座普通城市。如今,城市扩大了近一倍,街道整齐,商铺林立,百姓安居乐业。这一切变化,都是变法带来的成果。
正当他沉思之际,太子赢驷和二公子赢虔联袂而来。
";商君独自在此眺望,可是有所感悟?";赢驷笑着问道。
商鞅微微一笑:";只是感慨变化之大。十二年前,我初到秦国,满怀抱负。如今,变法已见成效,秦国国力大增,百姓生活改善,实乃平生之幸。";
赢虔环顾四周,感慨道:";确实变化巨大。我小时候,咸阳还是一座小城,如今已是富庶之地。这都是商君变法之功。";
商鞅摇头道:";非我一人之功,而是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有陛下和两位殿下的支持,变法才能持续深入。";
赢驷认真地说:";商君过谦了。没有您的理念和坚持,哪有今日之变革?《商君书》的编纂和推广,更是确保了变法思想能长久传承。";
商鞅眺望远方,语气坚定而深沉:";变法之路,才刚刚开始。我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富强、法治、有序的国家,让每个人都能按劳取酬,公平发展。虽路途遥远,但我坚信,有两位殿下的支持,这个理想终将实现。";
赢驷庄重承诺:";商君放心,无论将来如何,我必将继承您的志向,将变法进行到底!";
赢虔也郑重表态:";商君变法利国利民,我定当全力支持,绝不动摇!";
商鞅欣慰地看着兄弟二人,心中充满希望。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三人身上,映照出三道挺拔的身影。
这一年,变法深化的各项措施全面铺开,成效显着。《商君书》的编纂和推广,更是将变法思想系统化、理论化,确保了其长久传承。商鞅的理想国度,距离现实又近了一步。
";法制深彻固根基,理论系统传百世。战胜强敌扬国威,变革不止创辉煌。";——后人评价变法深化阶段时所作,道出了这一时期变法推进的特点和成就。
变法之路虽充满荆棘,但在商鞅和秦国君臣的共同努力下,变法车轮滚滚向前,推动着秦国走向富强,最终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