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秦朝历险记 > 第190章 权力之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0章 权力之争

公元前351年(孝公十一年),春意盎然,杏花纷飞。商鞅升任大良造已近一年,秦国变法进入深水区,改革触及更多既得利益者。咸阳城内表面祥和,暗流涌动。

晨曦中,商鞅府邸前已排起长队。各郡县官员、民间贤达、求职者纷至沓来,都想觐见这位权倾朝野的改革者。管家李元在门庭间来回穿梭,安排宾客次序。

";诸位请稍安勿躁,大人已起,正在梳洗,片刻便来。";李元朗声安抚众人。

远处,一群衣着华丽的人马缓缓而来。为首的是昔日公孙贾党羽,现为上卿的周绍。虽然公孙贾伏诛,但周家凭借深厚根基,保住了地位。周绍面容傲慢,眼中闪烁着掩饰不住的嫉恨。

";呵,商鞅府上,倒是门庭若市啊!";周绍冷笑着停在人群外,故意提高嗓门。

李元闻声赶来,强挤笑容:";周大人,您来得正好,大人马上就要接见各位,请随我进去。";

周绍傲然昂首:";我来不是为见商鞅,而是奉陛下之命,送一封诏书。";

这话一出,周围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纷纷侧目。

李元脸色微变:";原来如此,大人正在书房,请周大人随我来。";

正欲引路,府门打开,商鞅迈步而出,身着简朴官服,气度不凡。众人行礼,商鞅一一回礼,目光落在周绍身上。

";周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商鞅平静地说,不卑不亢。

周绍冷哼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陛下诏书,请大良造过目。";

商鞅接过竹简,展开细读,眉头渐渐皱起。片刻后,他抬头看向周绍,平静得如同无风的湖面。

";有劳周大人亲自送来,请回复陛下,我定当遵旨。";商鞅语气平静,听不出喜怒。

周绍眯起眼睛,似乎对商鞅的反应颇为失望:";哼,希望大良造真能做到。陛下召开大朝会,讨论变法近况,要求所有朝臣参加,包括...那些被贬的旧臣。";

商鞅目光如炬:";这原本就是变法的一部分。公平、公正、公开,无论新旧,只要有才,都该为国效力。";

周绍讥讽道:";是吗?怎么我看这变法十年,却只见新人上位,旧臣靠边?";

";周大人误会了。";商鞅不卑不亢,";变法之旨,不在新旧,而在才能。能者上,庸者下,这是天经地义。";

周绍冷笑:";好一个能者上,庸者下。那周家世代为秦国效力,难道就全是庸者?";

商鞅凝视周绍:";周大人,你我都知道,变法不是针对谁,而是为了强国富民。周家子弟若有才干,照样可以为国效力。";

";冠冕堂皇!";周绍突然拔高声音,";你一介外来人,凭什么评判秦国世家?没有我们世代守护,哪有今日秦国?";

周围众人屏息聆听,场面一时剑拔弩张。

商鞅不急不怒,缓缓道:";正因世家守护有功,秦国才需变法图强,不负先祖心血。若固步自封,祖宗基业岂不毁于子孙之手?";

这一番话说得周绍哑口无言,满脸涨红。

";哼!大朝会上见真章吧!";周绍恼羞成怒,拂袖而去。

商鞅目送周绍远去,随后转向等候的众人,微笑道:";诸位久等了,请随我进府详谈。";

众人跟随商鞅进入府邸。李元悄声问道:";大人,陛下诏书所为何事?";

商鞅神色如常:";三日后大朝会,讨论变法进程。周绍他们应是想借机发难。";

李元忧心忡忡:";那大人...";

";无妨。";商鞅坚定地说,";变法利国利民,何惧流言?去准备一下,我要与太子商议对策。";

半个时辰后,太子赢驷匆匆赶到商鞅府邸。两人在书房密谈。

";商君,我已听闻周绍来访一事。";赢驷面露忧色,";他们明显是有备而来,此次大朝会恐怕暗藏杀机。";

商鞅神色淡然:";太子不必忧心。变法至今,遭遇阻力是预料之中。这反而说明变法触及了他们的核心利益,我们走对了路。";

赢驷皱眉道:";可是周家联合了多家旧族,甚至暗中结交韩魏使者。据密卫情报,他们很可能在大朝会上集体发难,指责变法伤害国本。";

";正好借此机会,把所有质疑摆上台面。";商鞅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变法十年,成效有目共睹。若有辩论,我们只会越辩越明。";

赢驷沉思片刻:";商君分析有理。不过,我们也要有所准备。大朝会上需要忠实数据,展示变法成果。";

";这一点太子请放心。";商鞅胸有成竹,";我已命人整理十年来的国力变化、军备增长、民生改善等数据。真相胜于雄辩。";

赢驷站起身,来回踱步:";我担心的不只是辩论。周家与几位上卿关系密切,他们可能会提出一些看似合理的主张,实则暗藏杀机。";

商鞅微微一笑:";他们能提出什么主张?变法已深入人心,大势所趋。";

";比如,";赢驷神色凝重,";以变法成功为由,建议解散您创建的行政班底,将权力分散给';资历更深';的官员。表面上是为了巩固成果,实则是削弱您的权力基础。";

商鞅目光一闪:";太子考虑周全。此计确实狡猾。若我反对,显得私心自用;若赞同,则失去班底支持。";

";正是此理。所以我们要提前应对。";赢驷坐回座位,";我建议,商君主动提出权力下放方案,但下放给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官员,包括一些表现优秀的改革派年轻人。这样既显示了胸襟,又能保证变法继续推进。";

商鞅赞许地点头:";太子此计甚妙!先发制人,主动改革,既合变法精神,又能防止他们借机破坏。";

两人相视一笑,达成了共识。

正在此时,管家李元匆匆进来,神色紧张:";大人,二公子赢虔求见,说有急事。";

商鞅和赢驷对视一眼,同时说道:";请进!";

片刻后,赢虔大步入内,脸色凝重。

";兄长,商君,情况有变。";赢虔直入主题,";密卫刚刚截获一封密信,周家与韩国密使有联系,似乎在策划什么行动。";

赢驷脸色一变:";果然如此!他们不只是想在朝堂上发难,还有更大阴谋!";

";信中提到了哪些内容?";商鞅沉声问道。

赢虔皱眉道:";信件用了隐语,但提到了';大会之日行动';、';一举成功';等字样。根据我们的分析,他们可能准备在大朝会上制造混乱,甚至...可能对商君不利。";

商鞅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们好大的胆子!敢在朝堂之上行刺?";

";不一定是行刺。";赢虔思索道,";也可能是想借机污蔑商君,逼父王罢免您的职务。";

赢驷握紧拳头:";无论他们有何阴谋,都休想得逞!虔弟,你立即加强朝会安保,密查周家动向。";

";已经在做了。";赢虔点头道,";我已派最可靠的密卫盯住周绍等人,一有异动立即报告。同时,大朝会当日会有伪装成侍卫的密卫保护商君安全。";

商鞅深吸一口气:";多谢二公子关心。不过,我们也不能只防守。既知他们有阴谋,就该先发制人。";

赢驷好奇地问:";商君有何良策?";

商鞅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我们可以设下圈套,引他们上钩。若他们真敢在朝堂上妄为,正好将其一网打尽!";

三人密谈至深夜,制定了详细的应对计划。

次日清晨,周家大院。周绍召集了几位旧族代表秘密会面。

";诸位,后天就是大朝会,我们的准备如何了?";周绍神色阴沉地问道。

魏姓老者冷笑道:";一切就绪。我们已联合十几位上卿,届时会提出质疑,指出变法危害。";

";韩国那边呢?";周绍又问。

一位瘦削男子低声道:";韩使已准备就绪,到时会带来有关商鞅在韩国的';罪证';,证明他是韩国通缉的逃犯。";

周绍满意地点头:";很好。我们的策略是,先让韩使揭露商鞅身份,动摇陛下信任;然后由我们集体发难,要求罢免商鞅职务,重新分配权力。";

";若陛下不允呢?";有人担忧地问。

周绍目光阴冷:";那就该我们的人行动了。朝堂上若起冲突,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

众人交换眼神,默契地点头。

";不过,";魏姓老者提醒道,";密卫可能已有所察觉。我家仆人看到有人监视府邸。";

周绍冷哼道:";无妨。我们的行动表面上无可指摘。他们就算怀疑,也抓不到把柄。况且,我们已安排人手打点了禁卫军中几位将领,确保万无一失。";

众人散去后,周绍独自一人站在庭院中,仰望星空。多年积压的怨恨在胸中翻腾。自商鞅变法以来,世家权力不断削弱,传统被摧毁,他早已恨之入骨。此次若能成功除掉商鞅,不仅能为公孙贾报仇,更能重新夺回世家的权力。

";商鞅,你的末日到了!";周绍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狠毒的光芒。

同一时刻,密卫总部。赢虔正在审阅最新情报。

";二公子,";密卫头领李森报告道,";我们确认周绍与韩国使者有密会。韩使已秘密抵达咸阳,住在城西一处宅院中。";

赢虔眉头紧锁:";可知他们密谋何事?";

";尚未完全掌握。";李森遗憾地说,";不过,据我们的密探报告,韩使似乎带来了一些关于商君早年在韩国的';罪证';,准备在大朝会上揭发。";

赢虔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果然如此。他们想借韩国之手,污蔑商君名誉。";

";那我们要不要先行抓捕?";李森问道。

赢虔思索片刻:";暂不打草惊蛇。继续监视,掌握他们的全部计划。同时,加强大朝会安保,尤其是陛下、太子和商君周围的防卫。";

";遵命!";

李森刚走,又一名密卫匆匆进来:";二公子,有重要发现!我们在周家府邸附近发现了几名可疑人物,形迹诡异,疑似刺客!";

赢虔猛地站起:";立即跟踪监视,但不要打草惊蛇。另外,派人秘密保护商君,寸步不离!";

大朝会前夜,商鞅府邸。商鞅独自在书房整理明日要用的资料,神色凝重而坚定。

";大人,";李元轻声进来,";太子派人送来密函。";

商鞅接过信件,仔细阅读后,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果然如此。周绍他们要在明日朝会上借韩国使者之手揭发我的';罪行';,然后趁机发难。";

李元忧心忡忡:";那大人明日...";

";不必担心。";商鞅平静地说,";我早有准备。明日,他们的阴谋非但不会得逞,反而会自食其果。";

李元欲言又止:";大人,您在韩国...";

商鞅微微一笑:";我在韩国从未犯罪。他们所谓的';罪证';不过是捏造。不过,我倒要看看,他们能编出什么花样来。";

次日清晨,阳光明媚。咸阳宫大殿内,文武百官齐聚,气氛庄重而紧张。嬴渠梁端坐龙椅之上,太子赢驷和二公子赢虔分立两侧。商鞅作为大良造,站在群臣之首。

殿内座次按新制排列,不再以家族门第为序,而是按官职高低。这让许多旧族代表面露不满。周绍与几位上卿低声交谈,不时瞥向商鞅,眼中满是敌意。

";大朝会开始!";礼官高声宣布。

嬴渠梁环视群臣,沉声道:";今日召集诸位,是为总结变法十年成果,商议下一步国策。十年来,我秦国面貌焕然一新,国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诸位共同努力的结果,朕甚感欣慰。";

众臣齐声道:";陛下圣明!";

嬴渠梁继续道:";首先,请大良造商鞅汇报变法成果。";

商鞅上前一步,拱手行礼:";臣遵旨。变法十年,我秦国国力大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农业生产提高三倍;二,商业繁荣,市场规模扩大五倍;三,军队战力提升,可与任何一国抗衡;四,百姓生活改善,贫困人口减少七成。";

他一一列举了详细数据,证明变法的巨大成功。大殿内,支持变法的官员纷纷点头赞同,而旧族代表则面色阴沉。

商鞅继续道:";变法第二阶段已推行近一年,同样取得显着成效。下一步,臣建议进一步完善军功爵制,推广土地私有化,加强县制建设,培养更多治国人才。";

他的发言有理有据,条理清晰,赢得了多数官员的认同。

嬴渠梁点头赞许:";商君所言甚是。变法十年,成效显着。诸位爱卿有何建议,可自由发言。";

一时间,大殿内没人敢第一个发言。正当气氛微妙之际,周绍站了出来。

";陛下,";周绍拱手道,";臣有事启奏。";

嬴渠梁示意他继续。

周绍冷笑一声:";陛下,变法十年,表面上看成效不小。但臣要质疑的是,这变法是否真的符合秦国国情?是否真的有利长远?";

商鞅面不改色:";周大人有何高见?";

周绍冷冷地看了商鞅一眼:";商大人变法,虽然短期内提高了生产,增强了军力,但也破坏了秦国千年传统,动摇了国家根基。尤其是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那些世代为国效力的家族。长此以往,恐怕会伤害国本!";

他这番话一出,旧族代表纷纷附和,大殿内顿时喧哗起来。

商鞅不慌不忙:";周大人此言差矣。变法的目的是强国富民,而非打击谁。世卿世禄制虽有千年历史,但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只有任人唯贤,才能激发全国人才,共同为国效力。";

周绍不依不饶:";商大人冠冕堂皇!你一个外来人,懂什么秦国传统?";

";正因我是外来人,才能客观看待秦国问题。";商鞅镇定回应,";变法十年成效有目共睹,数据不会说谎。周大人若有更好的治国方略,不妨明示。";

周绍被问住了,一时语塞。这时,几位上卿站出来支援。

";陛下,";一位姓魏的上卿道,";臣认为,变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是时候进行调整了。建议分散权力,让更多有经验的官员参与决策,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果然如赢驷所预料的那样,他们开始尝试削弱商鞅的权力基础。

商鞅不等嬴渠梁回应,主动道:";魏大人所言极是。臣也正有此意。权力过于集中确实不利于长远发展。臣已拟定权力下放方案,准备分权给一批德才兼备的官员,共同推动变法深入。";

这一着先发制人,让魏姓上卿等人面面相觑,显然没料到商鞅会这么说。

嬴渠梁满意地点头:";商君深谋远虑,心系国家。这正合朕意。";

眼见计谋落空,周绍等人神色更加阴沉。这时,一位陌生使者突然从后殿走来,向嬴渠梁行礼。

";陛下,臣乃韩国使臣,有要事启奏。";

嬴渠梁疑惑地看了他一眼:";韩使有何事?";

韩使昂首道:";陛下可知,您的大良造商鞅,本是韩国通缉的重犯?";

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商鞅身上。商鞅却依然淡定自若,似乎早已料到这一幕。

韩使继续道:";商鞅本名公孙鞅,在韩国时因谋反被通缉,逃亡至秦。他来秦国不过是避难,哪有什么真心变法?他的真实目的是借变法之名,掌控秦国,最终谋朝篡位!";

这番话一出,大殿内议论纷纷。周绍和几位上卿交换了得意的眼神,显然这是他们预先策划好的。

嬴渠梁面色沉下来:";韩使有何证据?";

韩使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韩王亲笔手谕,详述商鞅在韩国的罪行。请陛下过目。";

嬴渠梁示意侍卫接过竹简,递给身边的赢驷查看。赢驷快速浏览后,微微一笑,将竹简递给嬴渠梁。

嬴渠梁看完后,冷冷地问商鞅:";商君,对此你有何解释?";

商鞅从容不迫:";陛下,臣在韩国从未犯罪。所谓';谋反';,不过是因臣提出变法方案,触动了韩国保守派利益。韩王昏庸,听信谗言,欲加之罪。臣无奈之下,才来投奔明君。";

韩使厉声道:";满口胡言!";

商鞅不为所动:";陛下,若我有谋反之心,十年来早已行动。我来秦国,只为实现变法理想,强国富民。韩国之所以捏造罪名,不过是嫉妒秦国日益强大,欲挑拨离间。";

周绍见状,立即附和韩使:";陛下明鉴!商鞅狡辩之词不可信。他一个外来逃犯,掌握军政大权,实乃我秦国之大患!";

赢驷这时站出来:";父王,儿臣早已调查过商君背景。韩使所言纯属捏造。这份所谓的';手谕';,笔迹与韩王相差甚远,显然是伪造。";

韩使脸色大变,还想辩解,却被赢虔打断:";父王,密卫已查明,此人根本不是韩国正式使臣,而是受人指使,混入宫中捣乱。";

嬴渠梁面色阴沉:";大胆!竟敢冒充使臣,欺瞒朝廷!来人,拿下!";

禁卫军立即上前,将韩使擒拿。韩使拼命挣扎,大喊:";周大人救我!";

这一声呼救,彻底暴露了阴谋。周绍面如死灰,知道计划败露。他猛地从袖中抽出一把匕首,朝商鞅扑去:";商鞅,我要你命!";

千钧一发之际,几名伪装成侍卫的密卫迅速出手,制服了周绍。同时,大殿四周埋伏的密卫也一拥而上,将周绍的同伙一一擒获。

嬴渠梁雷霆大怒:";周绍,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朝堂行刺,罪该万死!";

周绍被压在地上,疯狂大喊:";商鞅是秦国祸害!他毁了我们的传统,毁了我们的家族!我不杀他,誓不为人!";

嬴渠梁厉声道:";荒谬!变法强国,利国利民。就因触及你们的私利,你们便勾结外敌,行刺朝臣?来人,将他们全部收监,严加审讯!";

禁卫军将周绍等人押下去。大殿内气氛紧张而凝重。

嬴渠梁深吸一口气,环视群臣:";诸位爱卿,今日之事,想必大家都看清楚了。变法触及既得利益者,他们不惜勾结外敌,意图阻挠。但朕要告诉大家,变法之路,势在必行!无论遇到多少阻力,都将坚定不移!";

众臣齐声应和:";陛下圣明!";

嬴渠梁又转向商鞅:";商君不负朕望,不仅变法有方,更能洞察阴谋,先发制人。朕决定,继续支持你推行第二阶段变法,同时接受你的权力下放方案,培养更多变法人才。";

商鞅恭敬行礼:";臣谢陛下信任。臣定当尽心竭力,推动变法深入,使秦国更加强大。";

大朝会在紧张的气氛中结束。周绍等人的阴谋被彻底粉碎,变法将继续推进。

回府后,商鞅与赢驷、赢虔在书房密谈。

";多亏两位殿下先见之明,";商鞅感激地说,";否则今日我恐怕难逃一劫。";

赢驷摆手道:";商君言重了。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周绍等人狼子野心,早该除去。";

赢虔补充道:";密卫已经全面审讯周绍等人,他们确实勾结韩国,策划刺杀商君。幕后还有魏国支持,意图扰乱我秦国变法。";

商鞅叹息道:";变法触及的利益太多,阻力自然巨大。不过,今日之事反而坚定了我继续变法的决心。";

赢驷认真地说:";商君,今日之事也说明,我们需要更多支持变法的人才。您的权力下放计划非常及时,可以培养更多变法骨干,共同推动改革。";

商鞅点头赞同:";太子所言极是。权力下放不仅能分散风险,更能培养接班人,确保变法长久推行。";

赢虔忽然问道:";商君,您对未来有何规划?";

商鞅望向窗外的远方,目光深邃:";变法只是开始,我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法制健全、国富民强的理想国度。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一天。";

赢驷深受触动:";商君理想远大,令人敬佩。无论将来如何,我一定会继承您的志向,将变法进行到底!";

赢虔也坚定地说:";商君放心,我密卫会全力保障变法安全,决不让反对势力有可乘之机。";

商鞅欣慰地看着兄弟二人,心中充满希望。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三人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后世史家评价此次权力斗争:";良造执政礼贤下,权力之争显忠奸。一朝锋芒露狐狐,千古变法志弥坚。";

此次朝堂风波平息后,商鞅的变法事业进入了更加稳健的阶段。权力下放给了更多有能力的改革派官员,使得变法的根基更加牢固,也为秦国日后的强盛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