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消灾银
在乡试结束后,关于榜单的各种推测和流言便未停止过。
民间传闻,一榜养百蠹。
意指每逢科举放榜,总有人借此牟利。
衍生出无数寄生于科举体系的灰色产业。
这早已形成一条隐秘而庞大的利益链。
明面上是由赌坊、书肆、青楼等多方合作。
打着消息灵通的旗号,四处散播各种榜单预测,借此引导舆论,挑动各方的关注。
赌坊趁机开设押榜赌局,吸引赌客下注,甚至故意放出不同版本的榜单,扰乱视听,以扩大赌盘影响力。
书肆则大肆印制这些所谓的“拟榜”,售卖给好奇的士子与富商,为榜单披上一层权威色彩。
青楼则是信息流通的核心,不仅是达官贵人谈笑风生的场所,还是文人骚客聚集之地。
许多推测消息,便是在歌舞笙箫间流传开来的。
至于钱庄,更是看准了赌徒的疯狂,高利息放贷,助推赌客押注。
确保放榜单前,庄家通杀。
这一切,早已成了一场暗地里的博弈。
操盘者们精准拿捏着考生的焦虑和世人的投机心理,让拟榜成为一场盛大的信息战。
原本此事林向安并不关心,也无心参与。
但没想到他的名字被放进了榜单里。
若是红榜,那倒也罢了。
毕竟图个吉利,也能让心情好些。
结果上的是黑榜,上黑榜的人被称为必落榜者。
它暗示着考生的成绩必然不理想,甚至隐隐透出某种威胁。
这事林向安原本毫不知情,直到有人竟主动找上门来。
当天杨辉、孙文石外出访友去了,只有林向安、林远、王和智三人留在院子里。
那人自称是“好心人”,话里话外却透着威胁。
“林公子,这黑榜上的名字,若是不想传得人尽皆知,也不是没有法子。只要出消灾银,我们便能替您把名字撤下来,保个清白。”
林向安头一次遇上这样的敲诈,险些气笑了。
若是其他读书人听到,定是谈闻色变。
但林向安听了,嗤之以鼻,索性饶有兴致地问道:“你的意思是,我得花钱消灾,那得花多少银子?”
陈三见他语气缓和,顿时以为有戏,谄笑着竖起五根手指。
“不多,也就五十两。林公子,您可是咱浙江省最小的小三元,偏偏上了黑榜,这可多不吉利,您也不想让这晦气的东西影响了前程,对吧?”
听听这话,五十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
这一看就是打听过他的背景。
林向安微微挑眉,嘴角噙起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是吗?”
陈三见他似乎有所动摇,以为能赚到这五十两银子了,便愈发卖力地游说。
“林公子,科举可是人生大事,运势也得讲究不是?这黑榜的事,街头巷尾可都在传,若是闹大了,影响名声不说,难免还会让考官心生成见,万一真被言中,那可就……”
话未说完,林向安已然失去了兴致。
明白了就是利用考生焦虑的心理,来敲诈勒索。
不过这一次,他找错人了。
淡淡扫了陈三一眼,林向安语气依旧从容。
“原来如此,看来阁下是颇为了解乡试之道?”
言有所指,若是他敢承认,那就说明有人受贿。
这种消息一旦坐实,散播出去,考生们定会誓不罢休闹起来。
那可得从上到下严查,比院试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陈三闻言,心头一紧,脸色微僵,哪里敢直接应下这话。
没想到这人竟是个硬茬子,连忙赔笑道:“这……咱们不过是听闻些消息,给公子提个醒罢了。”
林向安不置可否,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漫不经心地道。
“我倒是好奇,若真如你所言,黑榜传得沸沸扬扬,那又何必花钱撤名?难道还能堵住所有人的嘴?”
陈三愣了一下,旋即说道:“公子您有所不知,榜单这种事,只要早一步澄清,风声一过,也就没人再提了。可若是任由消息扩散,到时候议论纷纷,哪怕事后证实是假的,难免也会落人口实。这可不是小事啊!”
林向安轻轻一笑,缓缓放下茶杯,语气不疾不徐:“既然如此,那便让他们议去吧。”
陈三一时没反应过来:“公子,您的意思是……”
林向安目光淡然,话语间带着几分戏谑,“既然有人这么看重我,非得把我放上黑榜,那我倒要看看,这‘诅咒’到底灵不灵。”
陈三脸上的笑意僵了僵,想再说些什么,却被林向安直接打断。
“今日便到此为止,我还有事,恕不远送。”
在一旁站着的林远,已然上前,做出送客的姿态。
见状,陈三知道这趟是碰了钉子,也不敢再纠缠,便讪讪拱手告辞。
临走时还不忘补上一句:“林公子,世道险恶,凡事还是多留个心眼才好。”
人走后,屋内顿时恢复了安静,方才的戏谑气氛也随之散去。
林向安指尖轻轻敲着桌面,眼神渐渐深沉下来。
原以为借机炒作榜单、操控赌局,可现在看来,事情比他预想的要复杂得多。
不多时,林远送完人回来,见他神色凝思,有些担忧地问道:“真的不花银子?万一传得太广,有影响怎么办?”
林向安闻言,微微一笑,语气平静而笃定。
“无妨,既然有人费尽心思把我推上黑榜,那我们便去看看,这榜单究竟是何名堂。”
见时间还早,想了一下,便让王和信留下来看院子。
林向安带着林远出去,准备到城里打听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