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赐婚
夜幕深沉,如墨的苍穹之上,明月悄然隐匿于层层云雾之后,叫人不知何时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这是两国开战时突然流传于庆国民间的一句话。
不打上一仗,输的人就永远也分不清大小王,番邦定国,确立天下中心之位便是此战目的。
不过庆国没有吞并他国的想法,因为北齐早就过了二世危机,注定不会短寿。
换而言之,王朝能度过二世危机,就说明已然走出夭折困境,接下来,国运短则百年,多则三百年。
都是历史的潮流罢了。
陶镜杨如今想的,是让北齐成为战败国,先要到经济贸易权,然后再慢慢从各方面进行制裁,最终达到兵不血刃的效果。
“不过,绘制的新式火器图,三大坊为何就制不出来呢。”她坐在秋千上看战报,有些疲惫的捏捏鼻梁。
“或许是机缘未到。”李承泽席地而坐,将头轻轻靠在陶镜杨的腿上,手中握一支小狼毫,写着半个时辰后的会议提要,边写边轻声说道,嗓音低沉而温和。
陶镜杨拿着战况的手一顿,没出声,而是闭上眼小憩。
现在全京都最讲机缘的是李承乾,范闲和林婉儿大婚当天他闹着出了家,也不知是真探破了天机,还是人已经悄悄疯了。
“我睡会儿,尚书们来了就叫我。”她的声音有浓浓倦意。
虽然身在京都而非战场,但二人也已有三日不曾合眼了。
屋内的烛火都烧到了底,发出噼里啪啦的嗞火声。李承泽听到声音自觉起身,按按发涩胀痛的眼睛,借着旧火去燃新烛。
刚将蜡烛固定好在烛盘,火光就蹭的一下窜得老高,照的半个屋子都亮了。
闪的陶镜杨皱着眉睁眼,目光被吸引过去。她跟李承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升起一丝不寻常的感觉。
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外应。
恰在此时,宫内正北方向陡然传来一阵洪亮钟响。钟楼每日寅时准时敲响,为的便是昭告全城百姓:天将明,晨钟定省,该起身劳作了。
燃尽的蜡烛、腾起的火苗、破晓的钟声......
这一连串的异象交织在一起,李承泽依旧伫立在蜡烛旁浅思,火光映照着他的侧脸,勾勒出一道昏黄侧影。
“不对劲。”李承泽微微眯起双眸,低声呢喃道。
“会不会是,胜了?”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确定,眼神中却隐隐透着一丝期待。
“赢肯定是会赢的。”陶镜杨霍然起身,脚步匆匆地踩着鞋往殿外走去。
她仰头望向那已然升起的初日,任由金辉撒在自己脸上。
她的目光又向北边望去,口中应道:“如你所说。”
“该准备庆功酒了。”陶镜杨的眼中闪过一抹亮色。
——————————
塞北,破晓时分。
破晓时分硝烟弥漫的战场,胜利的曙光与战火的余烬交织,青灰色天幕下是突然爆发出的嘶哑欢呼声。
“胜!胜!大胜!”一位背着三棱透甲箭的汉子,眼中闪烁着狂喜。
撇下手中的武器飞身跃下马背,一脚踩进那混杂着血水与泥土的泥泞之中,高声欢呼着。
他奋力褪去身上沉重的战甲,一把拽过身旁摇旗手手中紧握的旗帜,摇动的它在空中呼呼作响。
带起一阵强劲破风声,引得周围众人与他一同喝彩。
不知是谁起了个头,唱起了家乡小调,沙哑的嗓音裹挟着糙粝的号子,惊得苍鹰也出来瞧个热闹。
两个将军骑着马立在山头。
李承儒手握长枪,枪尖上还残留着未干的血迹。
身旁,叶灵儿血染铠甲,英姿飒爽。
山峡风大,李承儒转过头,扯着嗓子大声喊,“叶小将军,大庆赢了!”
“我知道!”叶灵儿穿的一身鲜红,在整个灰暗的战场上格外夺目。
她咧着嘴抬手摘下头盔,乌黑的发丝早已被汗水浸湿,黏腻腻地贴在脸上,可她全然不顾,只是放声与士兵们齐声呐喊:
“啊——————!”
呐喊声震彻山谷,久久回荡。
...........
叶灵儿端起一碗果酒,仰头大口灌下,动作豪迈得很。虽说她在军营里已待了整整两年,可这酒量却依旧一如既往的差。
她喝的醉醺醺,脸颊绯红,开口说道,
“那时我左臂骨折,右臂负伤,在完全昏迷的状态下,顺着雾渡河的上游就飘了下游。”
林婉儿坐在一旁,双手托腮地看着灵儿虽然人现在好好的坐在自己面前,但她还是焦急追问,“然后呢,然后呢?”
“婉儿,嗝~”灵儿打了个酒嗝后有些清醒,停顿片刻后换了个换题,“不,不太记得了。就记得,长枪扎人,和扎稻草人,完全就是两种感觉……”
一旁的祝悠然也在听着,今日吃酒前来不及换下官服,也是刚从外地办差回来,满身的风尘仆仆。
她差当的好,天不怕地不怕,说句不好听的皇族来了也是一样查的底儿朝天。
这两年又一直出差各地,办了不少地方的贪官污吏不作为,人称:
「阎王转世」。
半年前还被黑市下了人头悬赏令,不过一个月前,整个黑市被端,背后的保护伞也被收押进了大理寺待审。
祝悠然如今话越来越少,现坐在一旁默默抿酒,笑而不语。
眼见气氛正好,李承儒也在那帮男人堆儿被灌得迷迷糊糊。
李承泽在席间仔细打量着众人,想起上午与北齐使者会见所说的那番话,略一沉吟,端着酒杯就到了他大哥身旁,
“大哥年岁不小了,可有心仪的姑娘?若有尽可告诉朕,朕给你指婚。”
李承儒原本喝高了,听到这话倒清醒一些,抱拳带着醉意,
“臣常年在外征战,回京后练兵事务也繁忙,倒是没抽出空来操办此事,自然...也无有心仪的女子”
对于李承儒来说,边疆纳的女子们热情奔放,虽不拘小节但却少了些涵养;京都女子倒是知书达理,但结交下来...又总觉少些什么;
身为皇子,正室总也该是贵女而非平民。
只是他虽为皇室中人,但从前好在还有兵权,如今也只是赋闲在家的亲王而已。
且母族亦是身份低微,更是成不了大户人家们的首选。
高的不嫁他,当然了,李承儒自己也不喜欢。
索性也不着急,便让正妃的位置一直空着。
见大哥这么说,李承泽心里也算有了数,直接也就开门见山道,
“大哥,您为庆国立下汗马功劳,我做弟弟的不能只知索取而不回报。”
他知道此事绝对能成,说话时还带了笑意,“既无娶妻,那朕干脆指给你一个妻子。”
李承儒闻言一愣,“啊?陛...陛下是要给臣赐婚?”
李承泽冲一旁立着的勾勾手,接过递来一个小画轴,一边道,“对喽~”
他「哗——」的一下将卷轴摊开,只见上面画着的是一妙龄女子。
额间坠一金环,美丽而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