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杀威棒
也许她们此刻的表情很滑稽,但可惜她看不到。
至于凳子下的那位——
“夫,夫人饶命......”
也不知道凳子腿是杵在了她身体的什么地方,制衣婆子已经气若游丝了。
这就歇菜了?没劲~
百里策把凳子挪开,摸着坐回床边。
“......”制衣婆子赶紧吸了一大口气。
莫名其妙的是,被她扎了的那位,突然又行了,伴着急切的呼声好似一口气跑了很远,“家主救命!家主救命啊!夫人疯了!夫人她......”
然后......
然后就没然后了。
世界一下子安静得可怕。
不过王青衍来到她身边时,身上的血腥味把她熏得像吃了一整块没炸过的臭豆腐那么难受。
但人家哪里会管这些?
“我没授意他们做任何事”抱着她一路无话,王青衍还是忍不住解释。
百里策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这是你的问题,与我无关。”
“......”王青衍抱住她的手一紧。
赌气一般,“好,我会解决。”
百里策一下就感觉周围的气息更阴冷了些。
他将整个“桃花源”的人,驯化得比狗还要听话,她这样的“异类”自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即便他们不敢违背他的意志做什么,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对于某些人来说,挥刀向更弱者,就成了理所应当,甚至最有趣的事。
不能对她怎么样,戏弄戏弄,小惩大诫,以此来给他们心目中神一样的王青衍出口气,顺便将此作为向其他人吹嘘炫耀的资本,那可是天大的快乐。
因而,即使他没有授意,那也不能说他没有责任。
但,“不必这样。”
若他没说那个“好”字,百里策大概是不会管的,可他的“解决”,怕是没几个人都承受得住的。
“你在为他们求情?”王青衍停下来问。
百里策默了一会儿......疲惫地靠在了他肩上,“到此为止吧。”
她会为恶人自有恶人磨而幸灾乐祸,会打击报复,会借此宣泄撒气。
如果还有足够的力气,她也想再补上几巴掌。
他么的,她一个有志青年,还能被老登欺负了?
但同样作为笼子里的人,又何必互相残杀,不留余地,“我累了。”
......
在来之不易的和平里,五当家他们的上京之路异常顺利。
当然,宋昭和与五当家完全不顾脸面的走一路吵一路,也吸引了不少人注意。
这其中有纯看笑话的。
有嗅到了机会,想走捷径的。
也有想拉帮结派,壮大自家实力,与皇权抗争的。
“哟,这人还没到京城,住的地方就有着落了,这怕是到了天子脚下,也需要您宋大人给我们安排住处了”因着又有人给宋昭和送田送房,五当家又酸了。
宋昭和心平气和地将房契地契折好放回盒子里,然后让人赶紧送回它的来处,“五当家是有功之臣,自有公家安排住处。”
“实在不行,京城的大街小巷也干净整洁的很,哪里用在下给您安排。”
“你......”气得闷了大半碗水,五当家想骂人又忍住了。
转而“和颜悦色”的一笑,“宋大人说的在理,总归加官进爵也好,露宿街头也罢,不都求个无愧于心吗?”
“可不是”嘴角勾起一个毫无感情的弧度,宋昭和直接把这句话还回去,“就不知见了陛下之后,五当家是否还会写这四个字。”
五当家冷笑,“呵。”
“鄙人虽不如宋大人这般学识渊博,但心里有没有鬼还是清楚的。”
高调,仰头,摇晃着二郎腿并指桑骂槐,“不像有些人,平日里一副正人君子模样,实则尽是些小肚鸡肠的阴暗心思。”
“宋某是否心思阴暗,知者自知”宋昭和眉目从容,看似风轻云淡,实际十步之内无人敢近。
“呸......”
虽然不敢近,但以崔元书为首一群人,依旧吃着零嘴,在不远处的树荫下看得津津有味,不时交头接耳,评头论足。
不服气的五当家又说了,“是知者自知,还是自以为是,宋大人可要分清楚,免得误人误己,平白害了旁人。”
“若以‘害人’而论,五当家怕是要将女公子与陛下,还有你自己一并骂进去。”
五当家拍桌而起,“姓宋的你说什么!”
哦莫哦莫!
打起来了,打起来了!
崔元书精神一振,十分激动。
周围的将士也是捏紧拳头准备助威呐喊。
不想宋昭和只是悠然起身,轻轻拍拍身上的灰尘,“时辰差不多了,继续上路吧。”
好似打在棉花上的五当家顿时只觉得心头一梗,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最后只得大手一挥,眼睛一瞪,“崔尚书,热闹看够了就过来,免得耽误了别人进京领赏的时辰!”
“唉......”又没打起来~
小老头一脸扫兴的去牵马,其他将士也跟着悻悻的开动。
大魏州府二十有六,如今尽数归于朝廷,来京求述职的官员只多不少,除了原本的驿馆外,陆缄自然又辟了不少地方给他们居住。
不但包吃包住,还直通皇城,很是方便传召或是传达一些命令。
只是陆缄没有想到,他这边还在听柳州郡守夸何文源如何如何能力出众,在外面等着的五当家、宋昭和就与一众官员吵了起来。
起因是兵部的一个吴姓将军因为宋昭和没收他的礼,却收了他死对头的家乡特产,又阻拦他给五当家送礼,便阴阳他私自动用兵马,没把皇帝放在眼里。
然后说着说着,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扯成了“王青衍能跑掉是因为有人藕断丝连、是非不分”云云,惹得两个人一下就统一战线,同仇敌忾。
一个说,“对对对!!就你功劳最大,可惜就是连蛊卫什么样子都没见过。”
一个说,“宋大人可别怎么说,沧州旱情暴发的时候,员外郎大人还是很英勇的,就是为了百姓太隐忍,一直等到援兵打赢了才敢出城迎敌。”
“你...你们满口胡言!本将,将是为”
“是为了把功劳让给同僚?”
“哎哟~那大人可真大方啊。”
“可不是嘛,哪像我们啊,只知道一马当先,傻里傻气的在敌军里冲来冲去。”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根本不给吴将军说话的机会,有想帮腔或者拉偏架的,也被他俩一并骂得狗血淋头。
“什么叫百里策也不是一点错也没有?!老子现在看你不爽给你一耳光,你是不是该怪自己脸长?”
“你你你......市井出身,不可理喻!!”
“是是是,谁有您出身高啊,可惜再怎么高人一等,也就这点气量,这么爱斤斤计较,真是丢你们家族的脸。”
“就是,还不如我们五当家的脚趾头大方。”
“你...你......”出来劝架的礼部官员急得面红耳赤,呼吸急促,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礼部同僚看不过去,赶紧上来帮忙,“几位,大家同朝为官,留得口德吧!”
“哟哟哟”不知何时,崔元书也加入了骂架,“平时你们礼部嘴碎的时候,可没见你们积德,怎么,说不过人家的时候,就想起来自己是个缺阴德的?”
“你,你......崔尚书,你可别太过分!”
“小心本官这就到陛下面前参你一本!”
“去啊!谁不去谁是狗!”
“娘的,你才是狗!”
“有种再说一遍!”
几个户部的小年轻看自己老大被指指点点,当场就撸起袖子冲上去,“咋的,你们礼部还想动手?!”
“来啊!”礼部兵部的小年轻也不甘示弱。
“来啊,本官怕你不成,你们这群缺阴德的玩意!”
宋昭和退居人后,一脸不得了的表情,“哎呀呀,看你们拉帮结派的样子,怕不是私下里有什么来往吧?”
礼部兵部的官员顿时脸色大变的停了下来,“宋昭和你别血口喷人!本官...”
“吵什么!”眼看局势失控,张善赶紧出来制止众人。
“张公公,明明是”
“放肆!如此吵嚷,真当陛下不存在吗?!”
所有人当即闭嘴,冲着上阳宫大门拜首站定,“臣等知罪。”
常伴君侧,自有几分威严。
只见张善一个眼神,值守的禁军统领李通就赶紧上前。
不料刚一拱手,就听张善问,“李大人就这么看着他们吵?”
“我......”
张善根本不给他辩驳的机会,转身就走入上阳宫。
“砰”不一会儿,上阳宫的殿门就关上了。
片刻的思考后,李通面无表情地看着露台下噤如寒蝉的官员们下令,“来人。”
“在!”
“殿前喧哗,藐视君威,一人杖二十。”
吴将军暴怒,“李通,你好大的胆子!刚才张公公并没有说要处罚我们,你怎么敢替天子下令!”
“杖三十!”
“李通!你”吴将军跳起来欲要大骂,直接被禁军拖到一边开打。
“你,你们干什么!放肆!我是五品!你们,嘭!啊......下,下官错,错了......大将军饶命,大将军饶命啊......”
李通漠然置之,“追加到四十杖。”
然后就是此起彼伏的棍棒加身声。
“这一季的稻子长势如何?”听着门外的痛呼,陆缄继续询问柳州郡守政务。
程庆背心渗出一层冷汗,但还不至于手足无措,“陛下请看。”
让人呈上柳州十三县的稻样,程庆开始逐一解释,“合县今年产量不错,但品质差了些,好在还能入口,桃李县的稻子口感好,可产量太少......”
等陆缄了解完柳州农事后,门外的动静也停了下来。
“灌溉和开垦的问题,朕会派工部郎中、司农与你一同回去解决,至于其他提议...就按你说的来。”
说完看了张善一眼。
“是”仿佛大石落地,柳州郡守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然后告退。
张善心领神会的把人送到宣德门外,回来的时候,自然就顺便问了问那些官员的情况。
除了吴将军已经昏死过去,屁股像手打肉丸一样,众官员一个两个痛得趴在地上哎哟哎哟,李通也自罚了四十杖。
“四十杖?”陆缄没说满意,也未觉得过火。
却随口下了一道谕令,“吴崇左降为七品,崔元书回府将养,宣太医为其诊治。”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