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彪悍的李家
天边的夕阳逐渐西沉,竹筏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缓缓停靠李家坊。
李家坊,依山傍水,村口的河边是成片的上好水田,现在的季节,佃农们已经开始忙春种了。
李海波跟着三叔父子,挑着箩进了村。
村子里的条件实在是算不上好,映入眼帘的清一色土坯房,墙体由黄土夯制而成,屋顶覆盖的是黑瓦,在岁月的侵蚀下,显得有些破败。
一路上,三叔每遇见一个村民,他都兴奋地宣告:“观音保的儿子回来了!”
村民们听到这话,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纷纷向李海波打招呼。
有那年纪稍长些的,还眯起眼睛,仔细端详着李海波的面容,嘴里念叨着:“瞧瞧,这眉眼,还真像观音保小时候呢!”
李海波心中充满了疑惑,“三叔,谁是观音保啊?”
三叔眼中满是怀念,解释道:“观音保啊,就是你爹的小名。
那时候,村里条件苦,老一辈的人都迷信,都会给孩子取些好养活的小名。有些是贱名,像猪仔呀、狗子什么的。
你爹小时候身子弱,你信佛的奶奶就给他取了这么个名字,希望观音菩萨能保佑他平平安安。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样叫他的人不多了,也就村里的长辈和那些从小和他一起光着屁股长大的同伴,还会记得这个名字喽!”
李海波看了眼村口的水田,满脸疑惑地问道:“大拍在给我妈的信里说,现在村里的地很便宜,他说的是村口那些上好的水田吗?
那些可都是一等一的好地,土地肥沃,水源也近,这么好的地,怎么会有人舍得卖呢?”
三叔目光闪躲着,低声说道:“这个事儿啊,等一会儿回去再跟你细讲。
现在出了点状况,这地恐怕是买不成了!
说起来真是对不住你,让你白跑这么一趟。
不过回来看看也好,明天一大早,你就去给爷爷奶奶上坟,在这儿住上几天,就回上海去吧!”
听闻这话,李海波心里暗自松了口气,买不成倒也省心,省得自己整日忧心忡忡的,可好奇心还是驱使他追问道:“到底出什么状况了?”
三叔下意识地左右张望,嘴里念叨着:“回去说,回去再说!”
满生在一旁撇了撇嘴,满脸不屑地哼道:“有什么不能说的,不就是癞皮狗在背后使坏嘛!”
三叔一听这话,顿时急了,冲着满生嚷嚷道:“你个臭小子,就不能小点声!生怕别人听不见是吧!”
李海波更是一头雾水,“癞皮狗?这癞皮狗是谁啊?跟买地又有什么关系?”
三叔却依旧坚持:“别在这儿问了,回去就跟你说清楚,咱们先赶紧回家。”
说着,便拉着李海波的胳膊,加快了脚步往家走去。
李家位于村子东头的最边缘地带,是一排联排的土坯房。
仔细看去,便能发现两头的几间显然是新盖没几年,屋顶铺的瓦片还是新的红色,与中间那些因岁月侵蚀而变黑的旧瓦形成鲜明对比。
李家没有院墙,只是用竹子和木棍随意扎成了一道篱笆,围出了一个宽敞的大院子。
院子里养了不少牲畜,猪狗鸡鸭鹅都有。
七八个娃娃正在院子里尽情玩耍打闹,欢笑声、呼喊声此起彼伏。
院子最东头,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汉正全神贯注地坐在小马扎上,手里熟练地挥舞着篾刀片竹子。
他神情专注,眼睛紧紧盯着手中的竹子,即便旁边两个流着鼻涕的小娃娃玩,抱在一起打得尘土飞扬,他也没有分心去管。
三叔远远地扯着嗓子喊道:“大哥,二哥家的海波回来了!”
声音划破长空,瞬间打破了院子里原有的节奏。玩耍的娃娃们纷纷停下动作,好奇地朝这边张望。
老汉猛地抬起头,原本专注于手中篾刀的眼神瞬间被惊喜填满,他迅速放下篾刀,站起身迎了出来,“哎呀!我都正想着捎信叫你别回来呢,咋这么快就到了呢?”
李海波见状,赶忙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叫了声“大伯”。
大伯拍着李海波的肩膀,目光如炬,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说道:“回来就回来吧!一路奔波肯定饿坏了,先吃饭,吃完饭去你舅舅家认下门,你还没见过你大舅呢!”
话音刚落,屋里的人像是听到声音,陆陆续续都出来了。一时间,院子里热闹起来。
李海波在三叔的介绍下,依次认人:伯母、婶婶,大伯家的两个堂哥,三叔家两个从未谋面的堂弟。一家人其乐融融。
堂哥和两个年纪稍长的堂弟都已成家,只剩下年纪小的满生、秋生和李海波三个单身汉。
而且,那些结了婚的都生了小孩,八个孩子清一色全是男娃。李海波不禁在心里暗自嘀咕,看来李家没有女儿缘呐。
李海波赶紧掏出香烟发了一圈,看这几位热情的堂兄弟,个个体型彪悍、声音洪亮,心想应该都不是老实巴交的主。
李海波又从包裹里掏出之前特意准备好的糖果,微笑着分发给一旁好奇张望着的小孩们。
孩子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欢呼雀跃地围在他身边,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叔叔!谢谢伯伯!”,距离一下就拉近了。
这时,堂哥富生大步走到两个还在地上扭打作一团的娃娃面前,伸手将他们提了起来,“你们两个谁赢了?”
“我!”“我!”两个娃娃小脸涨得通红,互不相让,稚嫩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富生嘴角一扬,笑着说道:“那就没分出胜负咯,等一下吃完饭继续!”
“好嘞!”两个小家伙一听,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转身跑过来要糖吃。
他们早就想过来了,只是正打着架呢,谁都不想先放手。
李海波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不禁有些发愣,等一下还打?这么彪悍的吗?
这……不太好吧?
很快,就到了吃饭的时间。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地聚在堂屋里,满满地坐了三桌。饭菜算不上丰盛,却充满了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