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 > 第138章 何谓‘人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

正在流露感情的巴清猛然一怔,“知道了,妾身明白。”

内史府中。

事情处理完毕后,张落拿出一幅巨大的地图铺在地上,其上详细标记了山林、平原、草地以及沟渠等。

黑色肥沃的土地区域边界被特意加粗。

有关东北大耕田的事宜已经启动,数十万战俘被编成一个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特定田块的管理。

成绩出色且产量高的团队会有奖励,反之则会受到惩罚。

“先让扶余族人着手修建灌溉工程,修到哪里便开垦到哪里。”

张落指着规划好的十万耕地面积,其中有万亩是黑土地。

“茅焦已出发前往东北平原进行分区管理,划分可伐与禁伐区域。”

接到文书的郑国将奔赴东北平原制定具体计划,而后把后续工作交予他人。

农业为秦朝立国之本,水利工程自然不只有郑国精通,所以不能停下灵渠工程进度。

而此次也将派一些专业农户驻留当地负责水利。

这时,顿弱送来一份新文件,并开口请求道:\"老夫需要三千金以及玻璃制品与白酒,陛下同意此事。

\"

张落回应道,“老大人此行所为何事?”

顿弱端坐在椅子上,抚摸胡须道,“您的东西很受月氏欢迎,恰好我发现月氏中的齐相后胜。”

“后胜?”

张落眨了眨眼睛。

这位曾劝说齐王投降最终遭杀戮的人物。

考虑到这点,张落迅速答应下来,并提供所需资金与物资。

“顺便,可以去玻璃作坊瞧一瞧,或许您会有所收获。”

制玻璃工艺不断提升,工匠们已能够创造出多种精美花样。

顿弱一听,眼中立刻闪烁出光彩。

“老夫马上过去。”

张落将文书交还给顿弱。

“对了,东胡如今的状况如何?”

毕竟大秦已经先后灭掉了匈奴和扶余。

现在的东胡北面是苦寒之地,其余三个方向则全是大秦的疆域。

大秦计划先消灭月氏,再对付东胡。

所以,在这段时间内,东胡的动向十分关键。

顿弱回道:“最近有些躁动,竟然敢靠近燕地长城五十里范围内。”

这段长城原本是由过去的燕国、赵国修建的。

张落的眼神陡然变冷:“看来需要给他们一点教训。”

东胡因为大量购买了大秦的茶叶、丝绸、白酒、瓷器和玻璃,似乎有些自我膨胀了。

顿弱冷笑一声:“这事等后再议,目前还算稳定。”

“老夫去看看你们玻璃作坊,是否有可以改进之处。”

张落点点头,随即继续工作。

“嗯……齐国商人准备租船出海吗?”

张落看了一眼下,他们计划租用三艘船。

“三艘也行。”

估计他们是打算试试水深。

如果不成,恐怕要到咸阳哭求张落帮忙。

但相关的手续仍需送至蒙恬的太尉府审批,或等以后内史府拥有自己的商船队——那些不具备强大战斗力的大船。

此时,一名内史府官吏进入,“上卿,农家首领们到了。”

“来了?”

张落挑了挑眉。

自己还没去找他们呢,怎么倒找上门来了。

“请他们进来吧。”

干脆一并解决了他们的问题。

然后今天还得前往咸阳外围,为占城稻田除草催熟。

这几天由于东北平原耕地规划事务繁多,张落都没能准时下班。

“来了几位农家首领?”

当官吏正要离开去请人时,张落突然问道。

“回上卿,来了五位。

前几日约有两百人聚集在此。”

听到这个数字,张落点头,心中盘算着。

两百人的规模不算小。

每位农家代表管理一批隶臣妾,后者再带着扶余战俘,每人只负责约三千亩地的耕种。

但初期暂划十万亩地。

等到东北平原的水利建设和道路疏通完成后,将进一步扩大规模。

到那时,那些战俘想必已经有了不少耕种经验。

“嗯…”

张落手指轻叩案桌。

现在规划中的十万亩地尚在安排当中,首批发往那里的两万人左右因牵连田儋等人受惩处,其中还有许多老人、妇女和儿童。

除了种田,张落打算让他们养殖家禽如鸡鸭鹅猪等。

预计六十万亩地都不够,尤其是皇帝下令不许扶余人踏足黑土地范围,担心这些人会浪费这珍贵的耕作土质。

因此,黑土只能由秦人精耕细作。

“看来还需调派更多隶臣妾或刑徒前往。”

利用等待农家代表的时间,张落迅速起草了一纸文函。

随后,官吏会把文件送至右丞“二七三”

的相府。

我相信冯去疾会批准的。

这时,内史府的一名官员带领着几个人走了进来。

“参见张上卿!”

五人恭敬地行礼,神情谦卑而谨慎。

在张落面前,没人敢随意放肆。

如果要挑战,就该拿出堪比《齐民要术》的农书。

张落打量着这几个人,皮肤黝黑,穿着朴素的粗衣麻布,手上满是老茧。

“几位免礼。”

“请问各位尊姓大名?”

显然五个人是以中间一人为主导。

于是,张落在询问时只注视着他。

果然那人向前走了一步。

“回禀上卿,这四人分别是王节、吕思、陈行肥、风奇。

而小生我叫许壤,承蒙上卿想要召见,我们斗胆前来拜见。”

“许壤?”

张落若有所思地看着他,想起了农家的一位着名人物。

“你与许行有何关系?”

“惭愧,乃是先祖。”

张落微微点头,眼中透露出一丝惊喜。

“今日几位能主动来此,想必应该知道我要找你们的原因吧?”

许壤点头称是:“确实知道。

我们愿意从事农事,只是……上卿以数十万战俘劳作,实在……”

张落闻言轻笑道:“听哪位腐儒或者固执的老人这么说?恐怕他们的意见不太公允。”

许壤急忙解释:“上卿勿怪,只是觉得如此做不甚人道。”

张落冷笑一声,“何谓‘人道’?”

随即从身旁拿起两支笔。

“异族”

与“同袍”

,你选哪一个?

说完他随手将笔抛出,分别掷向两个方向。

许壤见状,内心一沉,却仍然伸手接住了写有“同袍”

的那一支。

张落满意的点点头。

“还不算被腐儒 ** 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