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 > 第120章 桑弘羊之问(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珏这才意识到自己一时嘴快,没考虑周全,王珏心里合计朱棣之后不久就应该安排郑和下西洋了么,怎么还有海禁这一说,难道是时候未到?

不过王珏心里却还是有些不甘心,便对朱高炽说道:“多谢世子的照拂,只是属下有一事想问,像石炭、金属、硝石、硫磺这些资源,由官府进行管制,那倒是理所应当,毕竟若放任不管,一旦被有心人制作出兵器、火药,天下恐怕会生出许多变故。只是这盐、茶这些关乎民生的日常之物,为何还要如此严格地进行管制?”

朱高炽看着王珏,无奈地叹了口气,回道:“如果不执行管制,朝廷的一应开销、战争的开支从哪里来?国家的财政收入从哪里得?地方割据如何化解?这就如同西汉桑弘羊那时面临的情况一样啊。”

王珏听了这话,微微一愣,随后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这个问题从西汉桑弘羊提出开始,历经了数千年的时光,即使到了后世也始终都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自己不过是个工科生出身,又哪有能力去解决这么复杂且棘手的问题。

王珏抬起头,看向朱高炽,缓缓地说道:“殿下,西汉桑弘羊所处的那个时代,官府管制重要资源,或许确实是应对财政难题的一种办法。可如今的大明,地大物博,百姓众多,若是一些资源一味地被官府牢牢掌控,恐怕会压抑民间的活力,使得商贸难以兴旺发展,百姓的创造力也难以施展,更不利于推陈出新啊。”

见朱高炽沉默不语,王珏又接着补充道:“就拿酿酒一事来说吧,古时候酒水亦是官府严格管制的物品,那是因为当时的粮食产量实在是太低了,若是任由百姓大量用粮食去酿酒,必然会导致时局动荡不安。但高祖皇帝建立大明之后,便开放了对酿酒的限制,一方面固然是高祖喜好饮酒,可更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天下大定之后,民生逐渐恢复,百姓们手里有了余粮所致。

属下以为,对于这些涉及到民生的资源,官府只要能够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并且掌握住核心的生产技术,能够灵活地掌控住市场的变动,适当地放出一些给百姓经营,其实也并无不可。”

朱高炽听了王珏的话,低头沉思起来,目光中透着思索的光芒,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在保证朝廷财用充足的同时,又能让百姓富足,激发这民间的活力?”

王珏深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说道:“殿下,国强与民富,这二者其实本不应该是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如今大明的诸多资源其实都还没有被充分地利用起来,就比如说这石炭吧,经过一番处理之后,不仅可以得到焦炭,属下后续还能够提取出煤焦油、沥青等产物,这些对于诸多行业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这其中还涉及到金属冶炼和锻造,包括火药的革新等等,这些产业对于国家的安定可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官府管控石炭自然是没错的。但其实,只要这些制造方法姥姥掌握在官府手中不会外泄,百姓们得了石炭,除了烧火取暖也并无他用了。”

这段时间一直在工坊里忙活,如今又说了这么一大通,王珏感觉嗓子有些干痒,便清了清嗓子,继续补充道:

“再说说盐这种东西,官府之所以对其严格管控,更多的是因为盐是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若是被别有用心之人大量控制住,那恐怕会影响到民生,而且他们还能借此积累大量的财富,到时候必然会对江山的稳固造成威胁。但若是属下说,属下有办法可以大量地制作出品质更高的精盐,到时候官府依靠这个办法去大量生产售卖精盐,那百姓们自己制作的那些粗盐,自然也就卖不出高价了,如此一来,是不是就可以适当放开一些盐田,让百姓们自己去经营了?

其实在属下看来,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固,对于那些涉及到能源、军事方面的资源,官府必须进行严格的管制,可对于这些事关民生的资源,官府只要保证能够占据绝对的主导和领先地位,并且垄断最核心、最先进的生产技术,那就可以了。”

朱高炽听了王珏的这一番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此事孤会好好考虑一番的,只是你说的这些办法,都需要向父皇一一请示才行,恐怕短时间内是起不到什么效果了。眼下也只能寄希望于父皇能早日调配粮食过来了。”

王珏也跟着点了点头,心里明白,朱高炽距离坐上皇位还早着,而且就算他日后真成了皇帝,这些重大的决策也必定要和内阁以及各位大臣们讨论之后,经过他们的认可,才能顺利地推行下去,所以眼下这些办法,确实都没办法立刻解决燃眉之急。

王珏又想了想,向朱高炽建议道:“既如此,世子不如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组织那些各地百姓、流民和移民去修缮道路,这样一来,便能确保粮食能够更快地运往各地。同时,这些地区往往容易爆发旱灾,殿下还可以兴修水利,让农田少受干旱天气的影响,保证粮食的产量。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以发放工钱的方式,也能让百姓们有所收入,剩下的,就只能等饥荒真的到来之时,提前定好赈灾之策,合理地分配粮食了!”

朱高炽听了,点了点头,说道:“北平乃是父王的龙兴之地,确实应该好好建设一番,那些经历过战火的地区,也需要一番建设来修补。眼下看来,也只能如此了。若是官府的银子不够用了,那孤也只能向朝廷上书请求拨款了。”

说罢,两人又在暖阁中商讨了许久,从具体如何组织流民修路,到兴修水利的选址、规划等细节问题,都一一进行了讨论,力求把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周全,尽可能地让这以工代赈的举措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缓解北平等地即将面临的粮食危机。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纸,洒在暖阁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仿佛也在静静地聆听着两人为这北平等地的未来所做的谋划,见证着他们为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殚精竭虑、苦心孤诣的模样。

而外面的西山工坊里,依旧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焦炭烧制的成功,像是一颗希望的种子,已经种下,至于它能否在这大明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进而改变整个大明的产业格局与民生状况,一切都还在众人不懈的努力与时光的考验之中。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妍继续奔波在北平城的铁匠铺之间,详细地记录着每家铁匠铺试用焦炭后的反馈情况,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哪些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她都一一汇报给王珏。

王珏则根据这些反馈,与董宁和工坊里的工匠们一起琢磨如何进一步优化焦炭的烧制工艺,提高焦炭的品质。同时也打断加快自己的研发脚步,扩大生产规模,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而朱高炽这边,也开始着手安排以工代赈的相关事宜。他召集了北平当地的官员,详细地说明了计划,分配了各自的职责,要求他们务必用心组织流民和移民参与到道路修缮和水利兴修的工程当中去。

官员们领了命,便纷纷行动起来,在城内外张贴告示,告知流民和移民们有这样一个可以赚取工钱、谋求生计的机会。

一时间,北平城内外热闹非凡,许多流民和移民听闻这个消息后,纷纷踊跃报名,他们本就为生计发愁,如今有了这样一个能靠自己的劳动换取收入的机会,自然是十分珍惜。

很快,一支支队伍便组建起来,在官府的组织下,开始奔赴各个指定的修路地点和水利工程地点。 在修路的工地上,人们挥舞着手中的工具,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将那崎岖不平的道路一点点修整平坦。尘土飞扬中,监工的官员们来回巡视,不时地指导着众人干活,确保工程的质量。而那些流民和移民们,虽然脸上满是汗水和尘土,却个个眼中透着希望的光芒,他们知道,只要自己努力干活,就能换来工钱,就能在这陌生的北平城里活下去,甚至还能攒下些钱,去为今后的生活做打算。

兴修水利的工程现场同样热火朝天,工匠们指挥着众人挖掘沟渠、修筑堤坝。一些有经验的老农也在其中,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种地经验,给大家出谋划策,告诉众人怎样的水利设施能够更好地灌溉农田,让庄稼茁壮成长。孩子们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大人们干活,偶尔也会帮忙递个工具,整个场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王珏也没闲着,他时常会到这些工程现场去看看,一方面是关心工程的进展情况,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这些流民和移民们的生活状况,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解决的困难。

每当看到大家那股子干劲儿,他心里就越发觉得这以工代赈的办法确实是当下最合适的选择了,既能解决流民的生计问题,又能为北平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贡献,可谓是一举两得。

只是让王珏感慨颇深的是,在这个没有机械化的时代,一切的重体力工作都是靠人力完成,不仅工作效率低,对百姓的体力消耗也十分巨大,即使大明的百姓已经懂得利用滑轮组和杠杆原理,却也只是知道这样省力而不知晓其中原理。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做支持,想要这方面有后续的发展几乎难如登天,而要建立这样一个体系并开始大规模的推广和教育,就相当于要挑战当今的程朱理学,王珏自然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