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不能忘却的197653 > 第47章 双方的战损对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敌我双方在经济和装备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特别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没有制空权,决定了这必然是一场异常悲壮的战争。

这场战争中,中国先后240万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后面统计总耗资25亿美元。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先后出动了34万人,其中美国就占30多万人。美国耗资400亿美元。另外,韩国军队近60万人。

战争的进程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略反攻阶段(运动战);第二阶段是战略相持阶段(阵地战)。

第一阶段,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1951年6月 10日结束。志愿军的作战方针是“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的阵地游击战相结合”。作战的性质,基本上属于战略反攻性质。

在极端困苦的境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军民紧密协作,连续展开了艰苦卓绝又气势恢宏的五次战役。

第一次战役:

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挫败敌军进攻,稳定朝鲜战局。志愿军通过隐蔽接近敌人并趁敌不备突然发起反击的方式,取得了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枪:志愿军于10月25日在温井地区对韩国第6师第2团的一个营发起了突袭,成功将其全歼。随后,志愿军继续向北推进,在古场洞地区重创韩军第2团,并在龟头洞地区歼灭韩军4个营的大部。

云山战斗:10月26日,韩国第6师第7团占领楚山后撤退,被志愿军包围并大部歼灭。11月1日傍晚,志愿军第39军向云山之敌发起进攻,利用夜暗同美军展开肉搏战,迫使美军丢弃大部分重装备并突围。在云山战斗中,志愿军歼灭了美军骑兵第1师8团大部及韩第1师的部分部队,共毙伤俘敌2000余人。

清川江战役:西线志愿军采取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方针,计划将联合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再集中兵力各个歼灭。11月25日,西线敌军已被诱至预定战场,志愿军在正面配合下,三面包围美第9军和南朝鲜第1师。最终,在清川江畔展开围歼战,给予美第2师以歼灭性打击,重创美骑兵第1师、第25师。

志愿军共歼灭“联合国军”2个团又5个营,击溃3个团又12个营,毙、伤、俘敌1.5万余人,其中包括美军3518人,英军等\"联合国军\"其他国家部队147人。

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共阵亡、负伤、失踪余人。

第二次战役:

志愿军据守飞虎山、激战松骨峰、战德川阻击三所里、鏖战长津湖。此外,志愿军还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包括火炮、坦克、装甲车、汽车和飞机等。

此次战役不仅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企图,还迫使“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撤退至三八线以南,从而扭转了整个朝鲜战局。

西线战役:志愿军首先对韩第2军团(包括韩7师、韩8师、韩6师)发起攻击。由于韩军动作迟缓且素质较差,导致战线出现缺口,韩7师在溃逃时误入美2师阵地,被志愿军迅速包围并歼灭主力。接着,志愿军第38军和第42军分别向美军第2师和韩军第8师发起进攻,成功切断了美军第8集团军的退路。

东线战役:志愿军第9兵团在长津湖地区对美第10军进行反击,成功将美陆战第1师等部队分割包围,并迫使其撤退至三八线以南。长津湖战役成为东线的关键转折点,志愿军协助朝鲜夺回了东北部地区。

本次战役,基本歼灭韩伪7、伪8师,歼灭土耳其旅大部给予美第2、第7师、陆战第1师以歼灭性打击,歼灭美第25师、骑兵第1师一部,共歼敌3.6万余人,其中包括美军2.4万余人。

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伤亡3.07万余人,与敌军的伤亡对比为0.85∶1。

第三次战役:

此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对预有防御准备之敌的进攻作战。这次战役,志愿军和人民军并肩作战,集中了六个军和朝鲜人民军的三个军团,共计约30余万人参战,面对的是约20万的“联合国军”。

在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采取稳进方针,首先集中兵力歼灭临津江东岸至北汉江西岸地区的第一线南朝鲜军,经过七昼夜的连续进攻,突破临津江、突破汉滩川、突破济宁里,最后一举突破了敌人在“三八线”的防御,全歼英重坦克营,占领汉城,并将战线推进到北纬37度线附近。

此次战役中,志愿军和人民军向前推进了80至110公里,歼敌1.9万余人,解放了汉城,并将敌军驱逐至北纬37度线南北地区。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表现英勇,尽管面临恶劣的天气条件和后勤补给困难,依然取得了显着的胜利。

然而,由于后勤补给线延长且运输能力有限,加之美军的空中封锁破坏,志愿军在战役后期出现了减员较大、疲劳异常的情况。为了避免陷入不利境地,彭德怀总司令决定停止继续追击,并转入休整,准备春季攻势。

此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1.9万余人。

志愿军和人民军共伤亡8500余人(其中人民军伤亡2700余人)。

第四次战役:

美军为挽回在第三次战役中丢失汉城的失败影响,集中兵力23万余人,企图乘中朝军队疲劳未得休整之机,将其压回到三八线以北。

战役开始时,中朝军队面临粮弹供应不足和缺乏补充兵员的困境,中央军委的战略预备队未能及时到达,而“联合国军”方面则集中兵力并采取稳扎稳进的战术。

志愿军在汉江以南进行了大规模的防御作战,成功阻击了美军第1军的进攻,经过14天的战斗,美军只前进了18公里,付出了一万余人的伤亡代价。

第四次战役,是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志愿军和人民军阻击汉江南岸、反击横城、战斗砥平里。志愿军歼敌7.8万余人,其中俘虏美军约1200人、南朝鲜(韩国)军7800人,遏制敌军北进。

歼灭敌人的数量超过前三次战役的总和。

志愿军和人民军共伤亡5.3万余人(其中志愿军伤亡4.2万余人,人民军伤亡1.05万余人)。通过这次战役,中共中央对朝鲜战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确定了“准备长期,争取短期”的战争指导方针。

第五次战役: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的主要目的是粉碎美军及其盟军的侧后登陆计划,并夺回战场的主动权。中朝联军采取了全线出击的策略,集中主力在西线实施主要突击,同时在东线进行辅助突击和战役迂回,分割围歼敌人。

志愿军和人民军共投入了11个军和4个军团的兵力,\"联合国军\"投入几乎所有地面部队并有大量航空兵部队的支援,交战双方投入此次战役的总兵力达100万,展开了连续50天的激烈战斗。

战役初期,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西线取得了显着进展,成功突破了“联合国军”的防线,逼近汉江,并迫使美军撤退到汉城及北汉江、昭阳江以南地区重新组织防御。志愿军和人民军雪马里围歼、铁原阻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进一步扩大了战果,为停战谈判创造条件。

然而,由于后勤补给困难和敌人的顽强抵抗,志愿军未能完全实现其战略目标。

在战役过程中,志愿军共歼灭敌军8.2万余人,其中包括美军、英军、土耳其军和南朝鲜军。

尽管取得了显着战果,但志愿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战斗减员达7.5万人,其中失踪人数高达2万人。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双方进入了军事对峙阶段,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这次战役虽然未能完全实现战略目标,但成功挫败了美军的进攻企图,并迫使敌军转入防御。

第二阶段是战略相持阶段,也就是阵地战阶段,从1951年6月11日开始,到1953年7月27日结束。这个阶段中,中朝军队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

第一阶段作战结束后,战争双方的军力趋于均衡,战场上形成了相持局面。“联合国军” 投入到战场上的陆军总兵力增至69万余人,中朝军队总兵力增至112万余人, 其中志愿军为77万余人。

但在技术装备上,中朝军队仍处于极端的劣势。

1951年7月10日,战争双方开始举行朝鲜停战谈判。从此,战争出现长达两年多的边打边谈的局面。

在战争中,志愿军的伤亡大半来自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后就显着下降。而以美军为首的联军则正好相反,在第二阶段伤亡直线上升,甚至屡次被志愿军打出10倍以上的伤亡来,这或许也是美军打不下去的原因之一。

第二阶段,中朝人民军队共毙伤俘敌72万余人。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双方战损是个什么情况呢?

让我们先看看美军的损失数字。

现在广为流传的是这个数字,还有人用华盛顿国家广场上的朝鲜战争退伍军人纪念碑上也刻着这个数字来引证。

这个数字确实是美国官方早期宣布并承认的,但是这个纪念碑却不是官方的,这个纪念碑是美国民间发起修建的,根据官方宣布的数字就刻上了。

1953年10月23日,美国效仿中国,通过美联社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公布:同期美联军伤亡失踪147.4万多人,其中韩军131.3万多人,美军14.4万多人,其他军队1.7万多人。

另有一组数据,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个“朝战退役老兵纪念碑”,上面刻有朝战期间的美联军伤亡人数。

具体为:美联军(不含美国)总计伤亡225.6万人,其中阵亡人,失踪 人,被俘,受伤;美军共计伤亡17.3万人,其中阵亡人,失踪 8177,被俘虏 7140,受伤。

两组数据对比,主要是统计时间不一样,第一组与抗美援朝战争时间相同,即自中国参战至停战;第二组包括了整个朝战期间。

2013年,美国海军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根据美国国防部的统计数字,朝鲜战争期间,美国陆军阵亡人,空军阵亡7084人,海军陆战队阵亡5528人,海军阵亡4501人。但是海军这4501人并不是都在朝鲜阵亡的,在此期间,美国海军进行了大规模喷气式飞机的换装,大量飞行员死于各种着舰事故。据海军自己统计,期间死在朝鲜战场的仅657人,其他都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执行任务、训练过程中死掉的。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美国国防部立刻开始调查,发现统计确实有问题,因为他们的数字是根据同期全球美军死亡数字得到的,所以立刻开始重新统计,又得到了第二个数字,。

但是要注意,这个,是朝鲜战争战斗伤亡数字。这里就要介绍一下美军奇葩的非战斗伤亡统计了。

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是在逃跑过程中被撞死的,但是沃克中将并不在这个“”中,因为美军将他的死统计为非战斗死亡。除此之外,像掉河里淹死的、撞死的、冻死的、食物中毒死的,都不算战斗伤亡。

如果算上这部分人,美军的阵亡总数就是人。

因为美军大量缺员,所以很多韩国人甚至是日本人也被编入美军部队,从法理角度来讲,他们就是美军。这些人的伤亡数字是:阵亡和失踪8858人,受伤人,被俘1512人,合计人。

好了,现在可以给出美军的损失情况了。

根据美军的官方数字,美军阵亡和失踪合计人(失踪中不含被俘),伤病26.5万人次(战斗受伤12.8万+非战斗受伤8万+冻伤3.5万人+韩裔美军2.16万人),被俘人。

然后,我们再看一下整个联合国军的战损情况。

1953年10月23日,美联社曾发表了一个数字,称“联合国军”方面的死亡和失踪、被俘总数为人,其中美国战斗伤亡及失踪人数为人。

根据美联社公开的数字,韩国方面共损失人,其中死亡人,伤残人,失踪人,被俘人。

而1976年南朝鲜国防部战史编写委员会出版的《韩国战争史》则声称,“联合国军”方面的伤亡及失踪、被俘数字是人,而南朝鲜军队的损失为余人,其中死余人,负伤余人,失踪余人。

这个数字与中朝方估计杀伤南朝鲜的数字相差不算太远,但南朝鲜方另外的资料声称这其中包括非军事人员的伤亡数字。

美国统计得更为准确,因为韩国当时统计混乱,且有一些政治目的。

接下来看看志愿军。

根据当时我军卫勤部门的统计资料,自1950年10月25日参战至1953年7月27 日停战,志愿军阵亡人(包含入院后伤重不治的人),受伤人次(包含冻伤人次),被俘和失踪人。

据此,1953年7月27日,中朝联合司令部发表了战绩公报:自1950年10月25日,即中国参战日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朝联军共计伤亡失踪62.8万多人。

志愿军方面,共计伤亡失踪人,其中阵亡人,负伤人被俘用用失踪人。此外,志愿军因事故牺牲人,病亡4909人,共计牺牲人。

中朝联合司令部发表的战绩公报中,也同时公布了歼敌人数,包括毙、伤、俘敌,共为109.3万人。这个数据,比美国当年10月公布的美联军伤亡失踪人数还少38.1万人。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志愿军公布的数据比较真实,尤其是歼敌数相对保守。

后来,位于辽宁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通过民政部下发通知,同时派员到除西藏外的全国480多个地级市2670个县区单位开展调查。经过十多年的调查核实,自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战、至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最新公布的烈士人数为人。

两组数据对比,抗美援朝纪念馆统计的是全部烈士人数。

这与第一组数据有两点不同:

一是时间上,包括了停战以后志愿军牺牲人数;

二是范围上,包括了支前民工牺牲人数。这其中包含所有因病、伤、事故去世的,所以烈士人数多出人的原因。

从这个数据,可以印证中朝联军1953年公布的伤亡数据是非常接近事实的。

对于美联军的伤亡人数,我们姑且以1953年10月美联社公布的数据,作为计算依据。

中朝方面公布的109.3万歼敌人数中,其中志愿军单独歼敌71.8万人,占歼敌总数的65.7%。把双方统计的38.1万差额加进去,同比例折算,志愿军歼敌数应增加25万人。这样,志愿军歼敌数应为96.8万人。

与美国“朝战退役老兵纪念碑”上所刻的数据做个对比:美联军伤亡总数为225.6万人。

大家都知道,整个朝战期间,大仗、恶仗主要是志愿军打的。尤其在抗美援朝的运动战阶段,朝军兵力很薄弱。

上述志愿军96.8万歼敌数,还不到美联军伤亡总数的一半;按志愿军自己统计的71.8万歼敌数,不及美联军伤亡人数的三分之一,似乎不合逻辑。

只能说,志愿军统计的这个歼敌数过于保守了。

也就是说,志愿军96.8万的歼敌人数,只是底线,只会多,不会少。

就拿这个保守数据,志愿军歼敌96.8万人,自身伤亡36.6万人,敌、我伤亡比例为2.64:1。即使按志愿军自己统计的71.8万人歼敌数,敌我伤亡比例也近2:1。

要知道:这个伤亡比例,是美联军拥有巨大海空军优势、火力优势和后勤优势下取得的。当时,美军一个军拥有75毫米以上火炮1428门,坦克430辆;而志愿军一个军75毫米以上火炮仅198门,没有坦克。美军在朝战还投入1100多架作战飞机和300多艘舰艇。

而我们志愿军将士,以坚强的领导、明智的战略、大无畏的精神和高超的战术,以落后的军事装备和捉襟见肘的后勤供应,不仅战胜了以世界头号军事强国为首的17国联军,还打出接近3:1的伤亡比例。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战绩!

用基辛格的话说:“朝战对中国而言不只是平局,它确立了新中国作为军事强国和亚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还建立了新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