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消息
沈沚阮出身不高,又无父无母,眼下住在府里,她对沈沚阮的印象还算不错。
虽说现在被养在沈清婉身边,但看沈清婉这么喜欢她,想必也是个乖巧的孩子。
“集芳院的那个姑娘,软软,今年有十五了吗?”
段妈妈送完人回来,老夫人便问她。
段妈妈听见老夫人问沈沚阮,不免有些奇怪,“是的,老夫人,那孩子年后便及笄了,有十五岁了。”
“年岁稍稍有些小,倒也符合,总归在府里养了这么久,也不算外人,我看媳妇到哪里都带着她,倒是有几分把那孩子当女儿养的想法来。”
“是,夫人很喜欢那孩子,但是,老夫人,您别忘了,咱们府上厢房还住着位“真小姐”。”
听到段妈妈说到那王素敏,老夫人神色有些晦暗不明,“也不知道国公爷派出去的人如何,这眼看要到年下了,也希望事情能有个结论。”
“您说得是。”
段熙禾对这一切置若罔闻,脑海里仍在回想刚才老夫人说的那番话,要给李聿纳个通房的事。
“禾儿,禾儿!”老夫人唤她。
段妈妈见她没反应,上前去推了推她的胳膊。
段熙禾这才反应过来,“老夫人。”
看着她脸色有些不好,老夫人心里重重地叹了口气。
这孩子呀。
还有小半个月便要过年了,李显这几日陆续收到手下人的信。
李广去了扬州,李正去了苏州和金陵。
信了说二人分别查到些东西,只等回京。
李显看了信,为了避免沈清婉失望,他还是决定先听完再告诉自己的妻子。
前几日那王素敏来了集芳院,听芙蕖和菡萏说,沈清婉的心情自王素敏离开后便有些不好。
如果王素敏真的是沈清婉的女儿,母女这么多年未见,再见,已然是今日这情景。
沈清婉心里自责,如果这孩子自小长在自己身边,那必定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何必像今日这样,一看就是凑合着学了些,应付那些不懂的人罢了。
倒不是她看不上王素敏,只是觉得女子在这世间本就不易,再无一技之长,等回到他们身边,要如何自处,她可以自己待在英国公府,不在乎流言蜚语,可是她的女儿如何能这样?
京城贵女们的相处和人际关系,她如何能游刃有余,以后的夫家会否是因为这些事看不起她?
沈清婉越想越觉得心里难过,虽说她并未表现在脸上,但是李显是何等的在乎她,这么些年,妻子的任何事,他都极其关注。
只希望这次二人回来,能带些好消息吧。
半夜三更,英国公府的小花园假山下,张妈妈正在焦急地等待来人。
昨天她得到消息,国公爷身边曾经的侍卫李广今晚便会回府。
虽说她们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但是以防李广会打探到一些对她们不利的消息,张妈妈特意托人传话,今晚要见李广一面。
说来也巧,李广的大儿子最近托了媒人登了她家的门。
张妈妈的大女儿正值待嫁之年。
都是英国公府家生的奴才,平日里往来自然密切些。
张妈妈的女儿在国公府的大厨房里,平日里跟着大厨房的厨娘打个下手,也算是勤快。
张妈妈考虑了一番,准备以这个条件来拿捏李广。
两人见面,李广知道张妈妈的目的后还有些犹豫。
他此次去扬州,的确打探到一些消息,那王素敏自父母去世后,便销声匿迹,周围的街坊邻居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除此以外便再无其他。
张妈妈听了,这才放下心来,随即主动提到了那桩亲事。以这门亲事为条件,要李广告诉英国公,一切并无异常,与王素敏所说无异。
李广思考片刻便答应下来,他在扬州停留半月余,的确没有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至于沈青山的事,他倒是听了许多。
隔日,李广见了英国公,把自己所打听到的事,告诉了李显。
李显坐在圈椅上,静静听李广说完,看来,那王素敏的确是他与沈清婉的女儿。
不知道为何,他心里却没有一点喜悦之情。
倒是听到沈沚阮的父亲,沈青山时有几分疑惑。
“沈青山是当年扬州城有名的才子,年少成名,又出自扬州名门沈家,当年来京城是来参加春闱,沈家对他寄予厚望,沈青山在京城待了一年多,并未有出格之事。
但是不知道为何,那年春闱前几天,沈青山忽然抱回来个女婴,沈大人大怒,让他说出这孩子来自何处,沈青山不知道说了什么,沈大人一气之下便把沈青山赶回了扬州。
此后,沈青山便搬出了沈家,带着孩子搬到了扬州城西去了。再后来沈青山因病去世,那女孩跟着回了沈家本家,被族长安排到了叔父家里,再后来便来了京城,入了国公府,到了夫人身边。”
李广打听到的事跟他之前陪沈清婉回扬州时听到的大差不差。
李显知道自己的岳父一直是个不苟言笑,循规蹈矩的清高文人,这点,在沈清婉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沈青山得他岳父亲自教导,自然是希望他能够一举入仕,为沈家带来荣耀,结果却抱了个不清不楚的孩子回来。
当下女子的名声十分重要,京城里的大家闺秀包括好人家的女儿,都把名声看得比性命还要重要,未婚生子可是大忌。
又见沈青山沉默不语的样子,便当即觉得这孩子的母亲也是见不得人的身份,为人不齿,岳父当然生气。
想到这里,李显忽然有些心疼起沈沚阮来。
小姑娘自出生起就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自小跟着父亲长大,父女二人相依为命,结果他还撒手人寰,留下女儿孤苦无依,只能投奔族中叔父。
幸好妻子把她接到了身边,要不然这小姑娘还要受许多磋磨。
李显叹了口气,正欲让李广下去,李广却又说了一件事。
“那沈青山貌似也并不是沈姑娘的亲生父亲。”
这句话惊得李显猛然抬起头。
李广见国公爷如此吃惊,只好说得详细些,“小的找到了沈宅之前伺候沈青山的老人,给了些碎银子,这才知道,那沈青山终日专注于书本满脑子都是要考科举,根本没有旁的心思,回扬州之后,为人也十分低调,他博学,见识广,很得扬州那片文人墨客们的称赞,身边也没有什么女子,因此,才有人猜测,沈姑娘不是沈青山亲生。”
听完这些,李显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