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身边人
宋袭野许久不见沈沚阮,这会儿意外见到佳人,心里实在是万分高兴。
于是他的目光便牢牢定在沈沚阮身上,一双深色的眸子看向沈沚阮,带着让人难以忽视的热切。
沈清婉见宋袭野的眼神,哪里还不明白。
一个年轻男子,这样如狼似虎地盯着她身边的姑娘看,也太无礼了些。
沈清婉当即拉下了脸。
“大少爷有客人,我们便不打扰了。”她语气冷淡,带着沈沚阮原路返回。
几个丫鬟紧紧跟在身后,挡住了宋袭野的视线。
李聿虽说与这所谓的“继母”平日里没什么往来,但是在他的印象里,沈清婉一直是个和颜悦色的,从来没有给她摆过脸,可是刚才他却似乎在沈清婉脸上看出他这位“继母”似乎有几分不悦。
“你这位“继母”,倒是脾气不小。”宋袭野的目光跟着沈沚阮的背影直到消失在回廊那头,这才有些意犹未尽地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他刚才自然也看到了沈清婉不悦的表情。
李显与沈清婉的事,当年闹得京城人尽皆知,他虽然当时年岁还小,但也有些记忆。
只是委屈了二姑母,也就是李聿的生母。
李聿听出宋袭野话里有话,他沉默片刻,“夫人平日里倒也不是如此。”
“哦?”宋袭野听见此话,眉毛扬起,侧过身子看向他。
李聿表情淡淡。
事实如此,虽说他与沈清婉没什么接触,但是这么多年下来,英国公府的后院一直相安无事。
这位正室夫人,对一切都看得淡。
老夫人也不止一次宽慰他,沈清婉无子无女,在府里也低调,以后这英国公的位置还是他的,他才是英国公府未来的主人。
送走宋袭野,李聿想了想,便去了锦绣院。
正巧,老夫人今日起得晚些,还未用午膳。
老夫人一听孙子来了, 又是午膳这个点,便叫了段熙禾去吩咐厨房做几个大少爷爱吃的菜。
段熙禾自然高兴,虽说李聿已经回来些许时日,但是她白日得伺候老夫人,也不得空去找李聿,如今看见李聿来,她十分欢喜。
大厨房照着李聿爱吃的菜很快地送了过来,又给老夫人准备了几道易消化的粥类。
老夫人高兴,让段熙禾也坐下来,一左一右地坐在她身侧。
“多用些,太瘦了,祖母可心疼。”
李聿颔首。
段熙禾要替老夫人布菜,老夫人慈爱地拍拍她的手,让她坐着吃就好。
早膳用得晚,老夫人这会还不觉得饿,只笑眯眯地看着孙子吃。
段熙禾只用了一小碗粥,便不再用,她叫来小丫鬟,给老夫人和李聿倒了一杯茶。
李聿见到手边的茶杯,友善地抬头朝她笑笑。
段熙禾顿时有些红了脸,她连忙退到老夫人身后去了。
“等过了年,让你父亲说说,那军营,你就不要再去了,虽说军营历练人,你也长进了,但你是英国公府的独子,身份与一般人不同,还是待在京中,等你父亲请封了世子,你身上的责任就重了。”
老夫人开口,语气里是对李聿止不住的疼爱,宋氏去得早,李显心里又只有沈清婉,眼见着李聿长这么大,老夫人心里十分欣慰。
李聿不言语,只认真地听老夫人说话。
“等过了年,身边也该有个人了,虽说这个年岁说成亲之事有些早,但是祖母还是想着,往你院子里安排个人,能心疼你,知你冷暖也是好的。”
世家贵族的嫡子,十六七有个通房,并不少见。
听到这番话,身后的段熙禾猛地在身后攥紧了帕子。
她快速地眨了几下眼,咬住了下唇。
随即,她满脸希冀地去瞄李聿的表情。
“祖母,孙儿暂时还不想这些事。”李聿停了筷箸,看向自己的祖母。
从小没了母亲,与父亲关系也谈不上亲厚,李聿对这些男女之事完全没有想法,他一点男女之间的心思也没有。
“傻孩子,这些事都是顺其自然之事,时候到了,自然就会有,你身为英国公府嫡子,祖母定不会委屈你。”
老夫人太了解自己这个孙子,自小没有母爱,父亲自己一堆事情还毫无头绪,更不要说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儿子,她心里对宋氏有些愧疚,便更加疼爱李聿。
因此她才想着等过了年,给李聿挑个样貌和品行都好的姑娘,出身什么的先不看,就算出身低些,做个侧室也是行的。
“等孙儿有了合意的,再告知祖母,冬日天寒,您一定照顾好自己的身子,孙儿这就回去了。”
李聿知道老夫人心疼自己,也不好说太多否了老夫人的意,只能出言安慰,算是找了个借口。
老夫人身边的段妈妈送李聿出了院门。
“也不知道这孩子中意什么样的女子······”老夫人看着孙子的背影,嘴里呢喃。
段熙禾有些发愣地站在一边,她心里五味杂陈。
老夫人转身,便见平日里总是言笑晏晏的段熙禾眼神有些发直,心里瞬间明白了几分。
只是一想到段熙禾的出身,她不由得轻叹一声,坐回了暖榻上。
看段熙禾的样子,心里对李聿似乎有几分在意,她之前便隐约有些猜测,每次送去给李聿院子里的东西,十有八九次都是段熙禾亲自送过去的,且回来时都难掩愉悦之色。
本想着李聿去了军营,许久不见,段熙禾便淡了这样的心,没想到段熙禾心里还惦记着,她心里顿觉有些可惜。
段熙禾是她一手养大,长在她身边,乖巧聪明。
说是个大家闺秀也不为过。
只是若她真心系李聿,就算能跟李聿有结果,也只能在府里做个侧室。
世家公子结亲,正妻必须门当户对,讲究身份,以后李聿的妻子,也必须是哪个侯府或者国公府的大小姐,就算圣上赐婚,首先也要看门第是否相当,断不会让出身低微的段熙禾做正妻。
她养段熙禾十六年,早把段熙禾当作自己的亲孙女,试问谁家祖母能舍得孙女去做妾室?
她不舍,也不愿,她的禾儿,只能做正室。
眼看着过了年,段熙禾也十六了,老夫人也准备让人打听打听,京城里六七品的小官多如牛毛,找个年纪相当,婆家人好相与的青年才俊,让段熙禾嫁过去。
有她护着,想必段熙禾以后的日子也会好些。
老夫人越想越觉得主意可行,便暗自做了决定。
至于李聿这边,老夫人忽然想到一个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