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郊区供销社党支部大会上,赵洪明对外出流浪的行为做了检查,同志们除对他进行了批评外,也对他目前的处境深表同情,希望他振作起来做好工作。赵洪明表示,要尽自己的努力,把因他出走耽搁的冷饮厂的工作尽快抓起来,争取三日内投产。
自从赵洪明出走后,区社安排糕点厂的易师傅来冷饮厂帮助工作,目前,水电已经安装完毕。赵洪明回来后,易师傅就回糕点厂去了。一到厂里,赵洪明立即对制冷设备进行了检查调试,试做了几种冰棒,并将样品送到县卫生防疫站进行了质量检验,得到了产品合格许可证。第三天,冷饮厂正式开张营业了。
冷饮厂坐落在县城北门,这里离县城中心较远,附近没有什么商店、学校和工厂,来往的行人也不多。因此,开业的当天,营业收入还不到一百元,一周下来,营业收入刚到一千元。
看到其他冷饮厂生意兴隆,而自己厂的生意冷冷清清,赵洪明心里非常着急。他召集员工开会,商量扭转这种被动局面的办法。
“厂长,我们生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厂址选择不当,太偏僻。二是来往行人少,进来喝冷饮的人自然就少。因此,我认为要改变经营方式,由零售为主改为批发为主。”女营业员小敏说。
“我在城关冰厂做过,我们的产品质量比他们的好,非常适合小贩往乡下贩卖。”机房操作员小萍说。
“厂长,我认识几个专门批发冰棒贩卖的人,明天我去约他们来批发我们的冰棒。”机房操作员小清说。
赵洪明对工人的建议听得很认真,觉得他们说得非常有道理,在综合大家的意见后,决定改变经营方式,以批发为主,零售为辅。他说:“今天下班后,大家分头去找认识的小贩朋友前来我们厂批发冰棒,对这些朋友适当给点优惠。同时,大家在质量上一定要抓紧,多开发一些新品种,吸引更多的顾客上门。”
第二天上午,小萍就带来6个小贩,他们每人批发了一百支绿豆冰棒和五十支白糖冰棒。根据赵洪明的建议,每种冰棒各送了批发数量的百分之十。小贩们非常高兴,不到半天,就返回厂里再批发了一批。
一个小贩对赵洪明说:“你们厂的冰棒质量好,不易熔化,非常好卖,以后我每天都来你们厂批发。”
“谢谢!希望你多带朋友们来。”赵洪明握着小贩的手,真诚地说。
在营业厅,他们生产的冰淇淋很受周围居民的青睐,前来光顾的客人也比以往多了一些。由于抓了质量管理,变换了经营方式,营业额逐渐上升,工人的生产热情也高了。赵洪明几乎每天都在厂里上班,晚上还和小敏轮流在营业厅值班到10点关门后才回家休息。
有一天,赵洪明去区社汇报厂里的生产情况出来后,途经浏阳县电影院门口,发现一大堆人围着一个倒在地上的老人,他挤进去一看,只见老人后脑壳正在泊泊地往外流血。
有人问:“这是谁家的老人呀?”
“不知道。”
这时,一个小女孩说:“我认识他,他是我们家的邻居。”
赵洪明对小女孩说:“小朋友,我现在把老人送到医院去,麻烦你回去告诉他的家里人,赶快到人民医院来,好吗?”
“好的。”小女孩钻出人群跑了。
赵洪明扶起老人,在旁人的帮助下,他背起老人快步朝人民医院赶去。到了医院,他把老人送进急诊室,又去为老人挂了号。这时,闻讯赶来的老人的儿子和儿媳也到了,一见面,赵洪明立即认出了老人的儿子,原来是每天到厂里批发冰棒的一个小贩。
小贩见是赵洪明救了他的爸爸,非常感激地握住赵洪明的手,连声说:“赵厂长,谢谢你,谢谢你!”
“不用谢,你照顾好老人吧。”赵洪明说。
赵洪明从医院回到厂里,向小敏等人交待了一下工作。因为,他准备休息几天,回家参加“双抢”。
在东叔叔4个儿子的帮助下,赵洪明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收割完了早稻和耕地耙田。第三天清晨,当启明星刚刚升起,赵洪明就下了秧田,扯起了稻秧。
这片稻秧种子刚播下时,就被鸟雀光顾了一遍。一粒杂交种子一蔸禾,每粒种子都是非常宝贵的。秧田的种子被鸟雀一啄,损失不小。为了挽回损失,赵洪明在秧苗长到两寸左右时,把密一些的秧苗一根一根地拔出来,重新插到稀一些的地方去。在他的精心培育下,每粒种子在秧田里都分糵成三至六根分枝,有的多达上十枝,每蔸只需插一粒种子,而且秧还好拔。
为了使秧插到田里后很快返青,赵洪明选择了早晨和上午拔秧,中午休息,下午三点钟后才去插秧。他的理由是既可做到劳逸结合,又可避免上午秧苗插到田里后,被中午的太阳暴晒而受伤,影响秧苗返青。当别人吃过晚饭到外面乘凉时,赵洪明和章美英还在田里插秧,连续两天都在十点多钟才收工。但社员们注意到,赵洪明三点以后插的秧,叶面确实没被晒伤,而且第三天就返青分糵了。
插秧后的第三天,赵洪明在每亩田里施了五斤尿素。稻田在耕地时,每亩已经施了一百斤炭胺和一百斤过磷酸钙,这五斤尿素撒下去,立即带动禾苗疯长,不到十天,每蔸分糵都在十五根以上。赵洪明立即挖开田基缺口,将水放干,晒田限苗,每蔸保持在十八至二十根左右,减少禾苗的无效分糵。
一天,赵洪明在田里喷打农药,四舅走了过来问:“打什么药呀?”
赵洪明回答说:“甲胺磷。”
“你这地里没有虫呀。”四舅看了一下禾苗后说。
“我这是提前预防,如果让虫钻进禾杆里去了,再打药就迟了。您看这不是虫卵吗?”赵洪明指着一片叶子上的虫卵说:“只要这虫卵一孵出幼虫来,吃了我这打了药的禾叶,它马上就得死亡。”
“原来这样,难怪你的早稻没看到虫害,比我们的产量还高。”四舅说。
赵洪明用了4天的时间完成了双抢后,又回到冷饮厂上班了。他既关注营业额,又狠抓产品的质量,他知道,只有好的质量和产品,才能招揽顾客。因此,他每天都进入生产间,亲自参与制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质量不合乎要求的产品,他会果断处理,不让进入销售间。每出一种新产品,都会拿出样品送交县卫生防疫站检测合格后才正式投入批量生产。
一天晚上,几个留着长头发、穿着喇叭裤的时髦小青年来到营业厅,叫喊着要吃冰淇淋。服务员按照他们的要求送上冰淇淋后,他们边吃边故意调笑小敏、小萍等人,把小敏、小萍等人气得够呛。
第二天晚上,这几个小青年又来了,一看小敏不在营业厅,便大声呼叫。随后他们一窝蜂地跑出营业厅,绕到机房后面窗外,朝正在机房操作的小萍等女工人大呼小叫,说些不堪入耳的下流痞话。小萍忍不住骂了他们一句:“臭流氓!”
“我就是流氓,怎么样,快点出来亲亲哥们。”为首的青年流里流气地说。
“滚!滚!滚!”小萍被气得打开窗门,拿起一支冰棒扔了过去。
“臭婊子,敢打你老公。”为首的小青年拿起一块砖头,把窗户玻璃砸得粉碎,其它几个人从地上抓起石块、泥沙一阵乱扔,把放在地上的两桶原料和案板上正在包装的冰棒砸得一塌糊涂。
赵洪明听到小萍等人的喊叫,立即冲出营业厅,快步跑到小青年的身后,一声大喝:“住手!”
“嗬!来了一个吃醋的。”几个小青年转过身来,嘻皮笑脸地说:“怎么,我们挑逗挑逗她们玩儿,关你什么鸟事!”
“你们耍流氓,砸坏工厂产品,怎么不关我的事?”赵洪明毫不示弱地说。
“打!”为首的小青年发一声喊,领着几个小青年冲了过来。
赵洪明沉着冷静,当为首的青年冲到他的面前伸出拳头打过来时,他身子一偏,避开了当胸的一拳,趁为首的小青年立足未稳,他左手抓住小青年的后颈衣领用力一拉,小青年差点摔倒在地,他又用右手抓住小青年的左小腿,把小青年提了起来,一连转了三十个圈后把小青年往地下一放。小青年早已被他转得昏头脑胀,天旋地转,一头栽倒在地上。
“好!”赵洪明身后响起一片叫好声,原来工人们都赶了过来。其他几个小青年被刚才赵洪明抓人旋转的场景吓呆了,急忙扶起地下为首的小青年狼狈而去。
“厂长,你真厉害!”工人们把赵洪明围了起来,刚才还在哭泣的小萍也开心地笑了。
“厂长,你手里提着人转那么多圈,怎么你一停站在那儿一动不动,而那个人却倒在地上了呢?难道你的头不昏吗?”小清好奇地问。
赵洪明笑了笑说:“我专门练过转圈,最多可以转一百圈停住不倒,这才三分之一圈不到,我怎么会头昏呢。”
“厂长,你真行!今天要不是你,我们还不知道要遭多少罪呢。”小萍感激地说。
“好了,回去吧。这几个人以后不会再来捣乱了。”赵洪明领着大家回到厂里,把被损坏的原料和产品清理干净,重新开始生产。
冷饮厂终因地址选择不当,尽管赵洪明与厂里的工人想尽一切办法,但收益仍然不尽人意,区社只好在十一国庆节后关闭了冷饮厂。赵洪明在区社领导的关照下,安排在离家较近的杨家弄分店生资柜当了保管员。
秋天来了,山上的茶籽像一串串珍珠,悬挂在绿油油的树枝上。稻田里,金色的稻穗沉旬旬地勾下了头。农村改革后的第一个丰收年展望在村民的面前。
昔日人民公社社员如今成了村民,望着责任田里的稻子,责任山上的茶籽和树木,他们脸上挂满了笑容,他们的心里充满了希望!
赵洪明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回家帮章美英搞秋收。寒露前两天,夫妻俩便上了西边后山的油茶林。这片油茶林紧靠临组,从山顶到山脚,宽有十多丈。夫妻俩各自背着一个背篓,从山顶开始摘茶籽。这些茶籽有青色、有红色、也有紫色,有的大如鸡蛋,有的细小如珍珠。有的树枝被茶籽压弯了腰,有的枝条上只悬挂着稀稀拉拉的几粒茶籽。有的一棵树就能摘满一个背篓的茶籽,有的摘了上十棵树背篓还不满。有的站在地上伸手便可摘,有的却要爬到树上才能摘到。爬树,自然是赵洪明的事了。半天里,箩筐里装了满满的一担。两天下来,也有四、五担茶籽担回家里。大舅说,这几担茶籽可以榨三、四十斤油。而在生产队时,最多分十多斤油。望着村民们收摘茶籽的劳动场景,看着有的油茶树茶籽未摘花蕾就已含苞待放的奇异景色,想起大舅说的话,赵洪明触景生情,不由口占一首《渔歌子》:
茶似珍珠挂枝头,
农夫采摘榨出油。
子虽去,
新芽露。
满山花香迎霜秋。
当责任山上的茶籽摘完后,赵洪明见天还早,跟章美英打了一个招呼,背着背篓再次进山,想把漏摘的茶籽一粒不剩地捡回来。果然,有些枝条上还挂着一个两个的茶籽,他攀下树枝摘下这些茶籽放进篓里。邻组的两个半大小子还在摘茶籽,他们一见赵洪明便亲热地跟他打招呼:“洪哥,你真行,当兵那么多年,回来照样能干农活。你看我们都摘了三天了,还没摘完。”
“那是你们的心思没在山上,只想着上焦家坳上挣钱的事吧。”赵洪明笑着说。
“洪哥,瞧你说的,那种钱我们可不敢挣。”
“你们有什么不敢的,前几天晚上你们几个人就在邹家坳上拦住一辆卡车,抢了司机80多块钱。”
“洪哥,你听谁说的。”
“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这种事连我都知道了,人家公安局难道一点把柄都没抓住吗?你们听我说,从此收手,别再干那些违法犯罪的事了。否则,将来你们要后悔一辈子的。”
“洪哥,你放心吧,我们再也不会干那些事了。”
然而,就在当天晚上,这两个半大小子还是被另外几个人叫去了,当他们故伎重演时,被早已蹲点埋伏的公安人员一举抓获。后来,为首的判了十三年,量刑最轻的也有三年。
摘完了茶籽,紧接着收割晚稻。这一次,赵洪明没请任何人帮忙,他到章美英的姨妈家借来打谷机,割多少,打多少,打一担就送回去一担,好让章美英趁着太阳晒干。连续收了四天,把稻子全部收割了回来。晒干后,平均每亩达到1045斤。
农民赖以生存的是土地,在这块土地上,他们辛勤耕耘,换来收获的希望。然而,在生产队时,一年忙到头,完成国家统购统销和爱国粮、余粮后,真正分到社员手里的粮食并不多。那时,章美英由于带着两个孩子挣不到工分,在分家时只分到55斤大米,她向亲友东挪西借,好不容易盼到早稻收割。当她看到收割的早稻上交国家任务、还清借粮后,谷仓里还有几百斤金灿灿香喷喷的稻谷,能够吃到晚稻收割时,她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她再也不用发愁没米吃了,再也不用看人家的脸色,听人家的闲话了,她可以理直气壮地领着丹丹和双双逛一逛了。
如今,章美英和赵洪明看着晚稻收割后堆满谷仓的粮食,两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赵洪明联系到去年向亲友借粮的情景,坐在灯光下,往日记本上填了一首《南郷子.秋收》的词:
去年秋收后,
挑箩求友去借粮。
一年劳累成泡影,空忙。
一步三摇痛断肠。
政策变了样,
金黄稻穗飘清香。
责任田里获丰收,欢畅。
收割再忙不觉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