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学题?”
王平的打开一看,便明了了信中所写,从县府院三试通过以后,算学的难度便被提高了不少,眼下更是一道有五六年级数学难度的经典题目,鸡兔同笼。
王平伸着懒腰,从书舍里走了出来,柳风扬送完书信便又消失了,王平走到韩清遥对面的石凳上坐下,对着还在苦思的小丫头,将手中的书信递了过去。
小丫头手中算学题,是老师给他出的,不过两个题目归根到底,也算是殊途同归,若是小丫头能明白这道题的道理,他手中的题目便会迎刃而解。
韩清遥看了书信一眼,当即就气鼓鼓的看向王平:
“师兄,你看我笑话。”
王平笑着摇头:
“你再看看!”
小丫头韩清遥又看了一眼,摇了摇头,糯糯的道:
“看不懂。”
“真不懂?”
“嗯!”
“那师兄教你!”
王平笑了笑,将那书信取到中间,念起了题目。
“庆州府府学后厨,今有雏兔共二十七头,下共有有七十二足,因采购小厮不在,管事疑惑,问今雏兔各几只?”
王平念完,心里便有了数字的答案,可眼下是对小丫头讲题,便需要细心一些,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就好。
王平从小丫头手中接过毛笔,在纸上一边写,一边说道:
“师妹,我们假设这鸡有甲只,兔则有乙只,这管事说了,鸡和兔共有二十七只,一只鸡有两条腿,一只兔有四条腿,则就是两倍的甲加上四倍的乙,就是七十二条腿,这样我们便能列出两个式子,把第一个式子两边同时乘以二,就是两倍的甲加上两倍的乙为五十四,再让第二个式子减去乘以二的第一个式子,就能算出二倍的乙等于十八,就是乙有十八只,那甲就有九只……”
“如此,你明白了吗?”
王平写完,期待着看向韩清遥问道。
韩清遥愣了愣,看着王平干脆说道:
“不明白!”
“……”
王平挠了挠头,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乘法战国时期便已经出现了,除法也在西汉时期出现,而且白鹭书院的藏书阁里,还有《九章算术》,虽说里面记载的东西,远远比不上前一世同名的《九章算术》那般精妙。
可简单的乘除法的应用,还是没有问题的,在一开始老师给小师妹出算学题的时候,王平还在一旁看过,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但小师妹的算学功底不说高,但还是达到一个普通的秀才的算学能力。
如今听不懂,大概是理解不到位。
王平想了想,这鸡兔同笼作为经典题目,有很多的解决方法,王平想了其中一种,又换了种说法开口道:
“那这样,咱们先不管这是鸡还是兔,把所有都当成鸡共有几条腿?”
“所有都是鸡的话,二十七只乘以儿,五十四只腿。”
韩清遥算了一下,不假思索的道。
王平点了点头:“那现在是不是共有七十二条腿,七十二减去五十四,是不是兔子多的那两条腿?”
韩清遥的眸子逐渐明亮起来,恍然大悟道:
“师兄我懂啦,七十二减去五十四就是十八条腿,一只兔子比鸡多两条腿,也就是说十八条腿除以二,就是九只兔子,剩下的便都是鸡,有十八只。”
看着小丫头的兴奋样,王平笑着轻轻拍了拍小丫头的发髻,便带着书信回了书舍。
等王平走了,韩清遥才后知后觉,看着窗内王平端坐提笔的身影,小脸微微有些发烫,飞快的低下头,嘴里嘟囔道:
“都怪师兄。”
“我的发髻都乱了。”
窗外的金黄的树叶时不时飘着,王平又往书信里多添加了几个解法,毕竟他们三个可跟小师妹不一样,等写完了方法,王平又加上了两个例题,类似小松鼠采松果,晴天采五个,雨天采三个,九天共采四十一个,问晴天雨天各几何。
写完书信王平便小心叠好,转头再看向小师妹,看着对方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精致的侧颜,还别说,挺可爱的。
下午到了时辰,王平便带着小丫头去寻老师,交了课业便先回了家。
从九月十六开始,王平的日子便和之前在白鹭书院时一模一样,两点一线的求学生活虽然枯燥,但这次有了小师妹,倒也多了一些趣味。
明月阁的生意愈发的好了,王有发出了趟门,去府城周边收购香料,花朵,果子以及众多带着香味的东西,时间已是深秋,若是不多收一些,等到了冬日,酒精能做出来,可没有香料却什么也干不了。
趁着张氏做饭的功夫,王平出了一趟,来到离家不远的一处工坊内,樊老伯见王平进来,便将一旁的一个木箱给递了过来。
木箱里是一小块用来雕刻的木头,以及一些铁片和细小的铁板,还有一些其他用品。
“小郎君,这次这又是干啥的?”
樊老伯好奇的问着,王平摇了摇头,他们与这樊老伯打过几次交道,明月阁的装饰便是由他打造的,以及明月露的精致木盒,还有大河村的山楂模具,都是出自眼前这老伯之手。
王平知道对方没有恶意,可手中的木盒作为他的准备的礼物,还不打算跟别人说。
樊老伯见状,也不再多问,笑着从王平手中接过钱,便对着王平的背影喊道:
“小郎君,若是有不懂的,便来寻我,老头子帮你!”
“好!”
王平朝着身后摆了摆手,消失在一片夕阳的余光里,回到家王平便从箱子中取出一柄木锥,往包裹着薄布上敲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