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小兵传奇 > 第187章 各方云集 元春赐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敬要在宁国府设宴,并邀请了京中一系列权贵赴宴,贾赦自是无可无不可,不过贾家也的确需要一场宴会,来提醒世人,贾府回来了。

为了这次宴会,贾敬亲自去了贾政府上,请了贾母回来坐镇。没办法,尤氏是个续弦,本身是小户出身,一旦失了礼数,丢的也是贾府的人,无奈之下,只好求了贾母。

贾母自从主持贾赦贾政分家后,便搬出了荣国府,跟随贾政住去了。原因还是放心不下贾政,尤其是贾宝玉,自从贾政因为江南之事被牵连后,王夫人的诰命没了,贾家只有贾母有诰命可以入宫请见。贾母不是没去见过元春,只是元春话里多是推脱之意,贾母便知,贾政之事,多半还得靠贾赦。这次贾敬设宴,请她回来主持大局,贾母欣然前往,正好趁今夜,跟贾赦说说。

宴会当日,宁国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朱红色的大门敞开,门旁站立着两排训练有素的家丁,恭迎着各方宾客。

一踏入府内,便能感受到那热烈而又庄重的氛围。庭院中,鲜花簇拥,芬芳四溢,五彩的绸缎随风飘舞。回廊下,摆放着精美的雕花桌椅,上面摆满了珍馐美馔和琼浆玉液。

厅内,宾客们身着华服,笑语喧哗。女眷们珠翠环绕,轻声细语,交流着家长里短和京城的最新见闻;男宾们则或高谈阔论,或举杯畅饮,谈论着朝局政事和商场风云。

丝竹之声悠扬婉转,舞姬们身姿婀娜,翩翩起舞,衣袂飘飘,如仙子下凡。众人的目光时而被精彩的表演吸引,时而又转向身边的友人,相互敬酒,气氛融洽。

开国一脉的勋贵诸如保龄侯史鼐、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等纷纷携礼而来。安国公一脉也派了重要人物到场,安国公夫人亲自带着府上的公子小姐前来祝贺。

六部官员亦是不敢怠慢,吏部尚书、户部侍郎等皆着盛装出席。史家、王家、薛家也都派了重要代表。史家的保龄侯史鼐亲自前来;王家的王子腾虽未亲至,却也让其长子代表王家送上厚礼;薛家的薛蟠带着妻子夏金桂早早地到了。

迎春的夫婿,那位都察院的御史,也携迎春一同入府。他身着官服,一脸谄媚,试图在贾府的宴会上结交更多权贵,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一时间,宁国府内宾客云集,欢声笑语,贾府似乎又重现了昔日的辉煌。整个宴会现场,洋溢着富贵、奢华、热闹而又不失秩序的氛围。

“敬兄如今复出,便执掌飞虎军足可见陛下对敬兄的看重啊。”东平郡王感慨地说道。

“不错,如今敬兄掌飞虎军,恩侯掌京营,贾府又恢复了先荣国的风采,我等开国一脉也是与有荣焉啊!”齐国公大声说道,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和自豪。

“哎,都是为太上皇和陛下效命,何分什么开国一脉。”北静王微微一笑,语气中透露出一种豁达和淡然。“不过世兄能够复出,贾府能够东山再起,却是可喜可贺,来满饮此杯。”他举起酒杯,向贾赦和贾敬敬酒。

“请,请…”贾赦和贾敬连忙举杯回礼,脸上洋溢着笑容。看着热闹的场面,听着众人的恭维,他们心中自然是高兴万分,但同时也保持着一份冷静和理智。他们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辽王的支持和信任。而此时,他们心中不禁暗自思考:辽王为何还没有到来?难道是路上遇到了什么事情耽搁了吗?还是说他有其他重要的安排?种种猜测涌上心头,让他们不禁感到有些担忧。毕竟,辽王对于贾府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他不能及时出现,恐怕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但无论如何,他们都要保持镇定,等待辽王的到来。

“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到…”随着这一声通报,原本热闹的宴会瞬间安静了几分,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门口。

贾赦和贾敬心头一紧,连忙起身相迎,脸上堆起恭敬的笑容。

“不知三位皇子殿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贾赦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惶恐。

大皇子面无表情,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听闻贾府设宴,本皇子与两位皇弟特来凑个热闹。”

二皇子则笑着拱手道:“贾府如今重振雄风,我等自然要来祝贺一番。”

三皇子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并未多言。

齐国公等一众勋贵们心里暗自揣测:“这三位皇子平日里甚少一同出席这样的场合,此番不请自来,想必是别有深意。”但脸上却依旧带着恭敬的笑容,纷纷行礼。

北静王心中也是一沉,他深知皇子们的出现绝非偶然,恐怕这京城的局势又要变得复杂起来。

贾敬心中快速盘算着:“这三位皇子一同前来,究竟是何用意?难道是想拉拢贾府?还是另有图谋?”但面上仍保持着镇定,说道:“三位皇子殿下能莅临寒舍,实乃贾府的荣幸,请上座。”

众人看着三位皇子依次入座,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大皇子轻抿一口酒,缓缓说道:“贾府当年乃功勋之家,如今再度崛起,想必能为朝廷再立功劳。”

贾赦忙应道:“全仰仗圣上隆恩,我等自当为朝廷肝脑涂地。”

二皇子接着道:“如今朝中诸事繁杂,贾府若能站对立场,日后定有无限风光。”

贾敬心中一凛,知道这是在暗示贾府表态支持某位皇子,他赶紧说道:“贾府一心只为圣上和朝廷效力,不敢有半分私心。”

三皇子这时冷笑一声:“哼,说得倒是好听,就看你们实际行动了。”

一时间,宴会上的气氛愈发紧张,众人皆不敢多言,心中却都在思量着这场风波将会如何发展。

“哎,三弟,我们今日是来赴宴的,且不谈国事,今晚好好高乐高乐。”二皇子见气氛紧张便出言说道。

“不错,不错,今晚且先饮酒。”薛蟠喝多了,又看见了二皇子,想到自家妹子入了二皇子府,这胆子也大了起来,竟敢开口说话了,要知道今晚他和贾宝玉冯紫英等人只敢喝酒,说话都不敢大声的。

二皇子听见薛蟠说话,眉头一皱,心中想着此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幸好宝钗不同他一样,否则自己娶她回来做什么?不过是因为看在薛家的财力雄厚罢了。

“好啊,那就让我们一起举杯吧!”三皇子笑着说道,似乎并没有在意刚才的话题被打断。众人纷纷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会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人们开始互相敬酒,谈笑风生。

这时,宝玉突然站起来,走到二皇子身边,恭敬地说道:“二皇子殿下,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二皇子微笑着看着宝玉,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宝玉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如今朝廷局势动荡,百姓生活困苦,我们身为臣子,应当为国为民尽一份力。”

二皇子听后,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了正常。他微笑着对宝玉说道:“宝兄弟说得甚是有理,本皇子自然明白其中道理。只是……”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需要等待时机,才能有所行动。”说完,他轻轻地拍了拍宝玉的肩膀,表示理解他的担忧。

宝玉点了点头,回到座位上。他知道二皇子说得没错,现在确实不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他们只能等待机会,再做出决定。

贾宝玉如今的变化之大,简直令人瞠目结舌。昔日那个整日沉浸在诗词歌赋、脂粉香中的贾宝玉,如今已脱胎换骨,变得成熟稳重,让人几乎认不出他来。这一切的转变,都源于林黛玉的定亲。自那时起,贾宝玉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他不再像过去那样消极怠学,对仕途经济嗤之以鼻,反而开始发奋读书,努力上进。他股子认真劲儿,让家里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他不再与家中的丫鬟们嬉闹,而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这种自律和专注的态度,让他在学业上取得了显着的进步。如今,他在国子监就读,每月的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始终稳定在前三名之列。这样的成绩,无疑是对他努力付出的最好回报。如果他能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未来必定能够顺利入朝为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所有人都惊叹于贾宝玉的变化,贾母和王夫人更是连连给祖宗敬香,感叹祖宗显灵,贾宝玉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只是他从不同家人解释什么,只是在家人要给他订亲时,他以课业为重,推脱了过去,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贾宝玉都会看着床头的玻璃绣球灯,想着那个已经离开的人。

“我会证明给你看的。”这是贾宝玉对自己说的话。只是不知何时,贾宝玉竟和二皇子有了交集。

以下是为您扩写的内容:

“老爷,宫中来人,贤德妃有恩赏。”这一声通报传来,众人赶忙恭敬相迎。

只见宫中太监们神色肃穆,鱼贯而入。他们手中小心翼翼地捧着各式赏赐,那华丽的绸缎锦帛,如彩云般绚烂,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光彩夺目的珠宝首饰,镶嵌着璀璨的宝石,散发着迷人的光辉;珍贵的名人字画,笔走龙蛇,墨香四溢,仿佛能让人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澎湃激情;还有那些古玩奇珍,造型独特,历经岁月的洗礼,愈发显得神秘而珍贵。

众人谢恩之后,都在纷纷猜测贤德妃此番赏赐的深意。一时间,宴会上众人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

然而,还未等众人从这赏赐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又有消息传来,贾元春竟然给贾宝玉说下了一门亲事,乃是承恩侯的嫡孙女。

这消息如同平地惊雷,在贾府中炸开了锅。贾母坐在首位,脸上先是露出一抹惊讶,随即便陷入了沉思。她心中既有对元春安排的尊重,想着元春在宫中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有此决定,承恩侯家也算是门当户对。可又担忧这门亲事是否真能合宝玉的心意,毕竟宝玉向来心性自由,不愿受拘束。

王夫人听闻,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喜,暗自欣喜不已。她在心中盘算着,承恩侯家那可是名门望族,地位尊崇,其嫡孙女定是教养良好,知书达理。若能嫁入贾府,定能助宝玉在仕途上更进一步,为家族增添荣耀。

贾政在一旁捋着胡须,微微点头,心中想着这门亲事若能成,自家与承恩侯家结为亲家,对家族的势力巩固大有益处。

贾赦则皱起眉头,承恩侯府乃是皇后的母家,如今京中谁不知道自家同辽王的关系,元春此举意欲何为。贾赦看向贾敬,贾敬也是紧皱眉头,若有所思。

其余宾客此刻都在思量今晚贤德妃的用意,以及贾府同承恩侯府联姻带来的影响,开国一脉勋的勋贵更是笑看着贾府众人,如今该如何同辽王交待呢。三位皇子,也是看着,不发一言。

那些族中的长辈和亲友们,有的羡慕贾府又攀了一门好亲事,有的则担忧宝玉是否能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安排。

贾宝玉得知此事后,心中满是抗拒。他眉头紧锁,对着贾母和王夫人说道:“我心中只有学业和家族复兴之事,此时说亲,实非我所愿。” 贾母心疼地看着宝玉,说道:“这是你姐姐的一番心意,承恩侯家也是名门望族,那孙女想必也是极好的。” 宝玉却坚决地摇头:“我不想因这门亲事束缚了自己,还望祖母和母亲体谅。” 王夫人脸色一沉:“宝玉,你莫要任性,这门亲事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 宝玉不再多言,转身离去,留下贾母和王夫人面面相觑,无奈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