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 第86章 私子又能奈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房玄龄只好出面安抚众人:\"列位道友,请暂且保持平静,贫道身为《天唐灵报》首席编审,关于红薯之事,《天唐灵报》特刊所述内容真假,贫道以自身修为担保,必定如实无疑。\"

话音刚落,人群中一片喧嚣。

有人惊叹:\"原来《天唐灵报》的总编竟是房玄龄,报上写得明明白白呢!\"

\"房玄龄?莫非就是那位翰林院中书令?\"

房玄龄微微一笑:\"正是贫道房玄龄。\"

刹那间,人群的喧闹之声愈发高涨。

对于《天唐灵报》,长安全城修士皆抱有一丝疑虑。

毕竟,此新出之物声称源自邸报之改良,尚未建立起威望,其内容又有几人敢于全信?

然而,今日房玄龄既是翰林院中书令,又是《天唐灵报》总编,当众做出担保,其可信度立增,几乎是呈几何级的增长。

此时此刻。

李君羡赶到《天唐灵报》门外,眼前的景象几乎让他瞠目结舌。

待听到房玄龄的担保之言,这才明白这些人之所以来此何为。

不明真相者,恐怕只会以为这些人疯魔了,想要捣毁《天唐灵报》社署。

房玄龄见到李君羡的到来,立刻想起了张家圣昨日所吹之牛皮。

张家圣曾言,红薯乃乃造福大唐万民之神物。

至于口感如何,前日亲临天下第一楼之人皆已品尝,心中自有所感。

加之,昨日他又亲眼见证了红薯那堪称神奇的产量。

现如今,李君羡驾临此处,显然是陛下得知了相关消息……

原本,房玄龄欲先禀告天尊张寂郎此事。

然而,张寂郎却道:“不妨让大唐仙讯给世人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吧。”

因此,此事便被暂时隐瞒下来,众人连夜赶工印刷出大唐仙讯的特别版。

此刻,天尊张寂郎必然已经知晓了此事的消息。

否则的话,身为天尊亲卫队长的李君羡,是不会擅自离开天尊左右的。

房玄龄心中暗叹,幸不辱天尊之命。

然而——

李君羡行至一处隐蔽之地,忽然问道:“邢国公,为何你们竟将那地灵薯一事公之于众了?”

房玄龄心生警惕,他知道李君羡作为天尊身边的亲信,每一句话必有深意。

看来,天尊对于大唐仙讯此次特别版的内容并不完全满意。

李君羡语气平淡地道:“天尊已召见邢国公入宫,身为大唐仙讯主编,国公事务繁忙,李某便先行一步回宫禀告了。”

话毕,李君羡便飘然离去。

房玄龄返回大唐仙讯社,却发现一人鬼鬼祟祟地溜了进来。

定睛一看,正是张寂郎的义子张家圣。

他正想去寻张家圣询问皇命之事,以免耽误了时间。

此刻张家圣的到来正好解决了他的困扰。

只见张家圣在各部门间穿梭而过,临走时留下一堆精致的手帕大小的令牌以及专属贵宾卡。

“各位大人,还望明日能赏光光临本公子新开业的醉仙楼。”

张家圣心中担忧义父张寂郎因政务繁忙,忘了酒楼开业之事,故而拜托房玄龄帮忙宣传。今日未见房玄龄提及此事,他只能亲自出手。

首先,张家圣便从大唐仙讯的同事们入手。

身为大唐仙讯的顾问,他也算是半个同仁。

张家圣见机行事,怎肯错过这个良机。

房玄龄看在眼里,自然明白他的目的所在。

待张家圣从审稿部门走出来后,房玄龄立刻迎上前去。

“邢国公,这是赐予您的终身贵宾令牌,今后在醉仙楼消费,均可享受六六折优惠。”

没待房玄龄回应,张家圣已将令牌递上。

房玄龄苦笑一声,连忙回到正题:“张顾问,方才天尊的亲卫李君羡前来传旨。”

“看来天尊是想要褒奖大唐仙讯这次特别版的刊发。”

“褒奖个毛线!”

房玄龄脸色一变,“天尊似乎对此并不怎么高兴。”

张家圣沉默片刻,才缓缓道:“房大人,您进宫之后,就按照我方才所说的那样去解释。”

一番密谈过后,房玄龄只得硬着头皮应对。

毕竟,地灵薯如此神物现世,连张寂郎都未曾欢喜。

这其中的原因只有一种可能——并非大唐仙讯带来的惊喜令张寂郎感到蒙蔽,而是张寂郎早已胸有成竹。

张家圣淡笑着对房玄龄说:“房大人,关于特别刊的民意调查结果,我会安排调查部入宫向您详细汇报。”

天衍阁也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新增部门,其核心任务便是负责《天元纪闻》修炼者反馈的调查问卷统计与灵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仙廷的仙旨,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房玄龄微微点头,身形一闪,便朝着九霄宝殿赶去。

一路行来,他的思绪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助天帝在仙尊那里挽回些许颜面。

身为冥皇世家的子弟,却又成长于凡尘之中,这样的身份确乎微妙至极。

即便仙尊心中有所亏欠,但终究是冥皇,不容有任何轻慢。

即便是犯下过错的天帝之子,同样会失却仙心眷顾。

对于身为凡尘天帝的这位,境况更是堪忧。

然而,房玄龄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自己此刻牵肠挂肚之事,竟只是一场巨大的误会。

而被误解的张家那位圣子对此毫不知情,仍在不遗余力地宣扬着即将举行的“天下第一宗门选拔”的事宜。

……

赵国公府邸内,长孙无忌始终密切关注着《天元纪闻》的动态。

首期刊物,他并未多加留意,只觉得仙尊此举颇有画蛇添足之嫌。将仙廷仙令与《隋唐仙史》并列发布,实属降低了仙廷的威严。

朝堂之上,众多仙卿皆以嘲笑的目光看待此事,同时也不乏对房玄龄取笑之意。毕竟,中书令这一重要职位,哪个仙卿不觊觎?

然而长孙无忌则有所不同。因侯君集的一席话,使得他在心底始终存有一份隐忧。

传闻中的仙尊庶子?

唉……

李承乾刚刚被册封为储君,仙尊凭借玄武台之变夺取天帝之位,必然不会容许他人步其后尘。

然则,尽管不愿承认,但这熠熠生辉的皇储之位,又有谁能抵挡住它的诱惑?

甚至不用等待多年,待到仙尊的众皇子成年之后,李泰这位年轻的王府小殿下已经开始暗中觊觎储君之位。

正当此时,“老爷,魏王府的公子驾到了。”

长孙无忌淡淡应了一声:“老夫今日身子不适,不便接待客人。”

“遵命!”

听见赵国公府管家的回答,李泰面带恭敬,却又关切地说道:“舅父乃父皇身边的股肱之臣,还请舅父务必保重龙体。”

年仅十岁左右的孩子,竟说出这般成熟的话语。

“那我去找表兄弟们玩耍了。”

李泰小腿蹬蹬蹬地便踏入了赵国公府邸。

书房之内,长孙无忌得知了管家的汇报。

管家对魏王府公子能体贴舅舅感到惊奇不已,连连感叹。

然而长孙无忌却在心中冷哼一声:小小王府孽障,倒是会伪装。

更让他惊讶的是,此人还不死心,意图通过自家儿子来达到目的。

老夫怎会遂你心愿?痴心妄想!

不过,相较于李泰的机敏狡黠,李承乾倒显得过于木讷。

正因为李泰太过聪明,使得长孙无忌对他隐隐生出一丝忌惮。

一个孩童若过于出众,一旦羽翼丰满,便会成为令人畏惧的存在。

聪明反被聪明误,李泰或许永远也不会明白,正是因为他太过机智,才会被舅舅远远拒之门外。

于是,长孙无忌再度将注意力转向了《天元纪闻》的特别版。

红薯……

哼哼……

原来这一切都是弄巧成拙啊!

显然,这个所谓的庶子,也不过如此,无需太过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