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事情很快就敲定了下来,尤其是陆村长这边也表态,只要这事能成,两村合并也会积极促成,到时候肯定能先富带动后富。

平塘村实在是太穷了,看坳塘村都不知道有多眼红,原本就被挤在犄角旮旯的平塘村人就像是看到了脱贫的曙光,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村,基本都表态支持修路。

民意裹挟,与修路有利益关系的人家也被裹挟着很难说不同意。

没田了政府能补钱,想要田不要补偿款的,隔壁坳塘村也有地可以种,将来并村了依旧是种同一个村的地,不过是换了个地方而已。

陆村长是想积极促成此事的,还说明了土地的来源:“我们村里不少人建了厂,自己的地都是租给别人种的,你们若是把补偿款给他们,由他们把地匀出来给你们也不是不行。”

若是让人白白放弃村里人肯定也不会肯,怎么都得有补偿的。

田和地都能选,地要被征走的十几户人家也表示能接受,平塘村这边人的意见很快就统一了。

邓村长最后严厉的对村里的人道:“这事是对子孙后代都有好处的大事,没成大伙就当没发生,若是成了谁来当搅屎棍搅黄了,老子肯定饶不了他!”

陆村长自然也要给自己这边的几个人打招呼,土地几千年的情结,到时候别人想要地,这边得有人能匀出地来。

就是路修好之后旁边的宅基地划分现在还不能进行,需要等镇上的消息,价钱肯定比普通的宅基地贵,让急切想要占块好地的陆村长心里有些抓痒挠腮。

不过他也不心慌,只要这事能成,他这个做村长的还不能给自己家划拉块好地?

晚间新闻持续跟踪报道,看着就差没指天发誓要将罪恶绳之以法的段镇长,郑橘子觉得这位段叔叔还是有那么点表演天赋的。

至于拿地换路边宅基地的事情,这次她学聪明了,自己没说让姐姐说。

郑贵祥很生气。

郑老太太也很生气。

农村人哪怕把地租出去自己没种,但有地和没地能一样吗?

“你这丫头是长本事了,我们农村人要是没地了还能叫农村人吗?!”要不是有金戒指保底,郑老太手里的拐杖都要戳郑寒秋脸上了。

郑寒秋发誓,这拐杖要是真戳过来,她一定拉郑橘子到前面来挡着。

郑橘子也够义气,没让她拉就跳到郑老太面前,“奶奶,不做农村人我们不就是城里人了吗?多好啊。”

还有这样的说法?

怎么不是?郑橘子开始描述美好的未来,就差没拉人来直接给郑老太太转户口了。

郑老太太这辈子都羡慕城里人啊,她妈生了八个孩子,其中三个是姑娘,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嫁到城里去了。

以前家里连粗粮都吃不上的时候听说人家还能吃上肉,郑老太太对做城里人别提多羡慕了。

若只是吃肉,儿子养这么多猪还真没少过她一口肉吃,但城里人的身份……想想那几块地她好久没种了,也没啥好留的,就拿去换宅基地以后做城里人吧。

“老四,你要是舍不得你那几块地,我名下还有两块地呢,我把我名下的地给匀出来,让两姑娘弄块路边宅基地盖什么门面房。”郑老太太虽说腿脚不那么灵活了,但说话的中气很足,尤其是在教训儿子的事情上。

以前看到两孙女低着头郑老太就觉得是没用的丫头片子。但现在金戒指戴在手上,郑橘子说啥又都能说到她心坎上,孙子的地位都要往后排了。

“奶奶,你放心,这事只要能成将来肯定能赚大钱,到时候你是喜欢金镯子还是玉镯子?我都给你买。”郑橘子说话的时候乖巧孝顺,就是郑老太太最好的孙女。

“要金镯子,玉镯子总戴着太重。”城里人先不说,能有金镯子那就是超越她小时候的梦醒好多倍,郑老太太觉得这孙女就是最好的孙女。

想郑老大家四个儿子都是她带大的,现在已经长大成家也没哪个想着给她买个银戒指,更别说日常那些好吃的点心了,哪个都没郑橘子一般孝顺。

在老四家住了几天郑老太感觉这日子舒心得不得了,孙女那是贴心得不得了。

郑橘子说得对:儿孙的福是儿孙的,儿孙孝顺她的那才是她得的。

她能活个七十多岁都有曾孙的人了,还能享几天的福?谁对她好她就向着谁。

(郑贵祥:娘啊,以前我对你好,你怎么就没向着我啊?

郑老太太:你要是有你女儿的嘴,我早把你宠天上了!)

左右这事现阶段也就是提提,郑贵祥也就没多管了,明天还杀几头猪,接下来的日子就好好过年了。

按照规矩,郑老太太在他家,别的几个兄弟肯定要到他这边来吃年夜饭的,这么多人吃喝肯定要早点多准备的。

在乡下人眼里,天大的事情都没有过年重要,又不是现在就要把地换出去。

那边的段志辉这辈子都没想过“雷厉风行”这样的词能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这会儿是真的体会到了。

刚刚,对就是刚刚,都已经过了晚间新闻的时间了,领导还给他打电话。

“这事就按你说的办吧,县里和市里会出一部分钱,省里那边也能承担一部分超支,只是这事要快点落实才行,上面领导对什么时候能通路看得很重要。”

段志辉就将这边准备好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只要上面同意平塘村那边就已经可以动工了。

对方还真没想到能这么快,“拆迁补偿你是怎么说的,可不能违反规定超过省里定下的标准。”

别的地方拆迁补偿扯皮的事情可不少,李家村甚至都闹出人命了,你要是再匆匆忙忙的做决定结果再来个破事,大家就一起完蛋了。

段志辉将解决方案说了一遍,补钱、补工作岗位、甚至还可以补地,只要政策允许两个村合并,坳塘村的人也能去省道旁边占地就成了,别说有问题了,平塘村的人还很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