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哪怕这件事情最后没成,现在也要为能成做最完善的准备。

“时间不等人,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告诉平塘村村长这件事情,尽快跟可能需要征收土地的人家说明白事情的重要性,一定要全力配合接下来的拆迁工作,可不能事到临头出什么幺蛾子。”

确实,若是将机会抢过来了,这边人也不愿意拆迁那原本不是自己的事也会变成自己的事。

段志辉皱着眉头道:“现在秋收已经结束了,地里没种粮食想要征收的时机倒是不差,但是如今分田到户,若是他们的地征收了,以后该做什么营生,补偿款只能补一时,没有地了可是一辈子的事情。”

祖坟不好拆,要农民放弃自己的土地也不容易,这可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

这确实是个问题,郑寒秋沉默了。

一旁的郑橘子道:“有问题解决问题,先让平塘村的村长去说,看看一户给两个进厂的指标的补偿那些人能不能接受,若是不能接受再想别的办法,若是非要土地的话,我们家的地可以供公家调配。”

“也可以问问村里别的人愿不愿意用自己的地或者部分地来进行调换。”

(郑贵祥:虽然我们家的地现在是租给别人种了,但那也是老子的!

郑橘子:爸,我这次肯定没坑你。)

也不等段志辉回应,郑橘子接着道:“你只要给我们在省道旁批几块宅基地,我们家的地全都能让出来。”

也是个办法。

就这两个指标,段镇长有点心虚,但还是打电话很官方跟平塘村的村长说了,“那边现在闹得出了人命我们这边才有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你得掰开了跟乡亲们说,过年前这事要是不行这事就作罢了,别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啥事就知道吵没个结论!”

平塘村是个小村子,靠山吃不到山的好处,靠水那水也不是情绪稳定的,土地又先天不足,比起隔壁的坳塘村来,村里人要穷不少。

最近坳塘村修路跟镇上连通了,摆摊的那股火热劲大伙可都瞧见了,村里有大马路就跟做城里人没差别,不少人带着自己家攒的干货去摆摊真赚了点小钱,对修路这事也算是有了见识。

若是这次省道修成了,那他们村说不定就能跟坳塘村合并成一个大的村子,以后也能沾坳塘村的光了。

是的,平塘村的人是很羡慕坳塘村的,有办厂的,也有去南方打工的,还有不少人出去给人建房子、贴瓷砖、搞装修啥的,加上过年摆摊的,坳塘村跟平塘村比那是越来越富裕,一个坑的贫困户有一边富裕了,另一边能不眼红?

听说坳塘村以后的肉食品加工厂和饲料厂都是往大的建,要招很多人干活,按照各地的习俗都是优先招本地人,若是能合成个大村子,那他们平塘村的人也能去干活。

我跟你说拆迁,你跟我说并村,段志辉到底做了这么多年的领导,让他迅速的去办最紧急的事情,剩下的会考虑就挂了电话。

“并村?”郑橘子真的不能不说这时候的人对拆迁的概念不大,都能遇到省里修路的好事了,还想着能跟坳塘村共同富裕。

她要是自家陆村长,都得给他发个好人奖才行。

“要不,我们也去跟我们村长打个招呼?”郑橘子问郑寒秋。

她觉得这天大的馅饼眼看就要做成了,砸不到自己头上就算了,砸到了可得要接住才行。

郑寒秋也没想到平塘村的村长会这么神奇,这会儿第一想到的不是征地的问题,而是借此提要求希望能跟坳塘村并村?

陆村长听了倒是能理解:“平塘村是真的太穷了,种地那边的地就跟我们村的一样,一年到头累死个人就产不出啥东西来,我们这边还能养鱼,他们那边连养鱼都养不成气候。”

“我们这边也是靠近镇上跟着沾光,这些年政策松动了些能做些别的活,不然也跟平塘村一样是个光棍村。”现在的小娃娃是日子过得好了,能吃饱饭,家里做父母的有本事时不时还能吃到点肉。

以前坳塘村和平塘村就一对难兄难弟,他以前瞧着镇子边上盖厂房隔他们村越来越近的时候,也想着镇子若是能扩建,将他们坳塘村扩建到镇子里面去该多好。

穷,是最大的病,也是最大的无奈。

就现在的地理环境来看,就是平塘村被李家山挤在一个山坳里的穷窝窝,土地的质量不好,想到镇上做生意连个像样的农产品都没有,就连村里的小学都只有三个年级,三年级之后还得到坳塘村上小学。

这会儿干个体大伙都不知道该怎么干,成功不成功的人都处在一个摸索阶段,连第一桶金都没有,想摸索也不知道怎么摸索,平塘村的人穷,就更没胆子随便摸索。

若是能跟坳塘村合并,让他们先富带动后富,在他们看来还真的是条出路。

村长也算是有点儿见识,村里修路有好处,并村就跟省道直接相连了,万一以后还成了国道就更不得了了,真要有掉馅饼的好事,他肯定的接住啊。

平塘村现在是穷,以后真能有省道过去那肯定是不会穷了,两村要是合并他们村肯定也能占便宜。

“你们说这事能成吗?”陆村长心里也有了点小九九,要是并村了,他肯定要想办法在路边弄一块宅基地。

“这事谁都说不准。”郑寒秋还是忍不住提醒。

事发突然,这时候省里的决定可不是他们瞎想就能搞定的,时间卡得又特别,就连送礼走关系都来不及。“我们心里知道这件事情就行了,成了大家吃肉,不成也没啥损失。”

陆村长觉得很有道理,只是忍不住就到平塘村去晃悠了一圈,心里暗暗想要是真的搞成了他们家要在什么地方划一块地最好。

平塘村的邓村长也带着村里人在看地,不过他看的是征收可能要修路的农田,荒地村里就能做主,分田到户的还是要跟这些人商量,山那头已经死了两个人了,邓村长还是很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