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大儿可以说是这个家中做的最多,心性耿直,却又从不计较的。

她也知道秦雷的心思,但却更为赞同他的说法。

“二郎说得对,我们还不清楚哪里人多,到时候怕是要走好几处地方叫卖,你们力气得留着。”

牛车一路晃晃悠悠,时不时有阵阵微风,吹得季晚晚昏昏欲睡。

停下的时候,季晚晚醒了,人也精神不少。

三人下了牛车,看着镇门口来往的行人,一时间有些茫然。

秦风:“娘,我们去哪卖?”

秦雷:“娘,大哥,要不我们去镇上最大的悦来酒楼门口卖吧,那里每日出入的人不少。”

秦雷的想法的确不错,出入那里的人想来是不差钱的。

悦来酒楼是镇上最好的酒楼,听说在里边随便一道素菜都是几十文往上。

若是有荤有素,怎么说都要几百文。

在他们这些一年辛苦努力顶天才能攒下一二两银子的庄稼户来说,就像是后世那些让人望而却步的品牌酒店。

一个大酒楼,能够做大,背后大多都有些势力。

虽然看不上他们这几文钱的小生意,若是真的大喇喇的在人家店门口卖东西,可不就是在恶心人?

“我记得,这镇上有个举人老爷创办的青山书院,我们去那附近卖。”

秦书所在的学堂镇上的学堂小得多,也更偏远。

上个月秦书回来说教他的那位夫子年岁大了,教完今年就打算关闭学堂,颐养天年了。

并且带来镇上一个员外老爷招赘的消息,打算用那十两银子明年当做他进青山学堂的束修及花用。

要知道一个村子里能有个秀才就是令人艳羡的存在了,更别说中举。

那可是每个月有俸禄,甚至出色者还能当个县令等一些低品阶官职。

之前原主听了秦书的话,还特意去打听了一番,青山书院的束修半年一交,每半年三两银子。

离家远的大多住在里边,有食堂,但是吃住自费,一年下来也是笔不少的花费。

所以,能够上青山书院的学生,大多手里都有几个钱,人数也不少,是个商机。

“去青山书院!”

季晚晚不由心中一喜,想后世那些学校哪个大门附近不是一排排的小摊贩?

三人一路到了青山书院,发现书院外并没有其他小摊贩。

也许是对读书人的尊重,也许是还没嗅到其中的商机。

不管哪一种,对于现在的她来说,都是抢占先机的最好机会。

他们那选了个阴凉处放下木桶,三人靠墙站着。

“二郎,这几文你去那边的面馆借两张桌子用两个时辰,顺便问问学堂大概几点放学。”

如果放学晚的话,她待会就先去别的地方卖,等到快放学了再来。

看着二郎匆匆离开的背影,季晚晚不由得叹了口气。

这才刚开始,她手里的五十文就已经还剩三十六文。

午饭花了五文,牛车三文。

加上借桌子给了六文,今天说什么也得多挣点。

家里这么多张嘴,还得多买点御寒的衣物,不然怕是都熬不到来年。

季晚晚想着,手里却也没有停下。

用木勺舀了三碗凉糕放在大郎早上就做好的竹筒碗中,又适当地舀了一小勺红糖浆浇在上面。

粘稠的红糖浆覆在米白色的凉糕上,看一眼就挪不开眼。

暖色调的食物,总是让人有一种食欲大开的感觉。

秦风看着动了动喉头,问道:“娘,我们这个凉糕卖多少钱一碗?”

“两文钱。”

来的路上遇到一个杂货店,她进去转了一圈,里边的大米价格是十三文钱一斤,红糖要一百文一斤,算很高了。

这三斤大米和那袋红糖暂时没有成本,可今天过后大米就得用铜板买,所以定价一定不能太低。

其实一文钱一碗也有的赚,只不过加上红糖成本会显得更加少。

大家伙那么早起来累死累活的劳动成本。

两文钱可以说是良心价了。

等有钱了她可以继续买点花生碎、红豆沙、牛奶等各种配料添加,到时候价格自然也会跟着上涨。

回答她的是秦风的吸气声。

“你是不是觉得两文钱一碗便宜了点?这只是暂时的,目前要做的只是打开销路,让人记住凉糕。”

季晚晚只当他是觉得太便宜了。

秦风张了张口,正要说什么,就见秦雷扛着个桌子,身后还跟着个瘦瘦小小的男人也扛了张桌子而来。

“娘,桌子我借来了!”

二人走近,那个小伙子将桌子方向,目光有些好奇的看向她面前的陶盆。

“婶子,我和雷哥是好朋友,反正我家也没什么生意,这桌子就不收钱了。”

秦雷则是将那六文钱都递给她:“娘,这是我朋友张阳春,那面馆就是他家开的。”

那小子也附和道:“雷哥说得对,婶子,你们待会回村前来我家吃碗面吧,我娘最拿手的就是阳春面了。”

季晚晚也没拒绝,她看得出这小子和二郎是真的感情好,所以才不拘小节,连钱都不肯收。

儿子的好朋友,看起来还是个不错的少年。

她不是个喜欢占别人便宜的人,待会若是赚了钱,她倒是可以去尝尝阳春面。

想到后世那些有名的面食,如:油泼面、臊子面、炸酱面、热干面、刀削面、担担面、葱油拌面等等,味道都是不错的。

只要想到名字,这些菜需要的材料和做法都瞬间出现在她脑中。

如果可以的话,她倒是可以帮帮在这个小子家的面馆加上几种面食。

不过这都是之后要考虑的事情。

现在对方主动帮忙还不收铜板,这是情分,她不能仗着长辈的身份占便宜。

季晚晚将手中的竹碗递了过去:“既然铜板你不肯要,那就尝尝婶子做的凉糕,也好给个意见看看有什么要改进的。”

“大郎,二郎,你们也尝尝,总不能别人问起什么味,自己都说不出来。”

“谢谢婶子,那我就尝尝婶子的手艺了。”

大郎本要拒绝,听到这话顿了顿,便将竹碗接了过去。

木勺也是用竹子做的,大概食指的长度。

参照果冻里的一次性小勺浅浅的挖了个坑,再打磨了一下边缘不至扎嘴,做起来费不了什么功夫。

张阳春心中打定主意,就算一会不好吃,也不能砸了婶子的场子。

大不了私下和雷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