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大战将至
徐彪走后,我心里有些惭愧,对郭老头儿说道:";我当老丈只是嘴上痛快,嚷嚷几句罢了。岂能料到,您真个儿就来了!瞧瞧,诸位都是好汉模样,我心甚慰!这石门定固若金汤,任他千军万马,我等何惧之有!";其实我心里清楚,没有他们也能守到援军抵达。但既然来了,人多总不是坏事。何况,我也不缺给养。
郭老头儿一听这话,更挺直了腰板:";俺郭家人说话算话,吐口唾沫都是钉!将军敢担着性命来救俺们,这份恩情俺们记住了。如今将军有难,俺们岂能袖手旁观?我料那后金鞑子必倾巢来犯,为保庄上老小太平,只得一并带来。还望将军收留。";
我点点头:";此话在理!家中老小安顿妥当了,众兄弟方能放开手脚杀敌。此番定叫那鞑子有来无回!";
这时,胖子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他一看见车上的刀枪甲胄,眼睛都绿了,像饿狼见了肉似的扑上去,挨个挨个查看。
";我的老天,这绝对是唐朝货!这是陌刀,这是唐刀,这是马槊,这是明光铠。";胖子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世杰,你从哪儿弄来这么多好东西?这次发了!";
我指了指身边的郭老头儿:";这些都是郭家庄村民带来的,他们要帮我们守城。还说他们是什么安西军玄武营。";
胖子一听,整个人都僵住了,结结巴巴地问郭老头儿:";老……老丈,我且再问你,尔等何方士卒?";
郭老头儿拱手道:";好教将军知晓,在下安西军玄武营郭炎启。";
胖子急切地追问:";那何人领军?";
郭老头儿挺直腰板,抱拳道:";检校尚书、左仆射、安西四镇节度使,武威郡王。";
噗通,胖子一屁股坐在地上,指着郭老头道大喊:";尔……尔等自何处穿越而来?";
在二府衙门的大堂里,香茶热气袅袅升腾。郭老头儿身着光明铠,和我们坐在一起喝茶吃早饭。听他讲,他们这一族是安西军的残兵。
当年吐蕃大军围困龟兹城,局势万分危急。主将郭昕深知此战取胜渺茫,便派遣郭老头儿的先祖郭子善,护送一批文书典籍先行撤离。这些关于西域的典籍包罗万象,山川河流,矿脉走向,风土人情,应有尽有。一旦落入吐蕃之手,就等于把西域的宝藏拱手相让。他先祖领命后,带着玄武营,趁夜开了龟兹城。为躲避吐蕃追击,他们选择了一条极为艰险的道路 —— 横穿戈壁沙海。
但戈壁的险恶远超他们想象。队伍刚进沙漠不久,就遇到一场突如其来的黑沙暴。他们在沙暴中熬了一天一夜,风沙平息后,才惊觉早已偏离原定路线。他们在无边无际的沙海中继续前行。当他们再一次看见绿洲时,已经身处敦煌。此时的敦煌,已经在吐蕃人的控制下。他们离开绿洲没多远,就碰到了一队吐蕃人的骑兵,并且爆发了一场大战。击退吐蕃人的进攻后,他们害怕引来追兵,决定轻装简行。于是,将一部分典籍封存在莫高窟附近的山洞中,只带着最重要的继续前往长安。
他们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抵达长安,将其交给朝廷。但龟兹陷落、郭昕战死的消息也随后传回长安,众人悲痛不已。朝廷为表郭老头先祖的忠诚与勇敢,将他们一族安置在石门附近,从此世代在此居住。而那些封存在莫高窟的典籍,至今仍深藏山洞,等待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胖子悄悄告诉我,这老头儿没说实话。因为历朝历代,民间收藏甲胄都是重罪。更何况有三百多副,这完全可以扣上造反的帽子。胖子还提醒我他们人多,让我小心点儿。
我告诉胖子,没事儿。他们都带了家小,不会对我们不利。更何况鞑子杀了他们的家人,他们帮我们守城也是为了他们自己。
这时猴子告诉我,后金的军队来了。我们拿上家伙迅速往城墙跑去。
我在城头上放眼望去,城外一片寂静,连个人影都没有。我转头问猴子:“鞑子在哪儿?”
猴子默不作声,只是把无人机的显示屏递到我面前。我凑近一看,随着镜头逐渐拉近,龙门山背面的山麓下,一幅令人不安的画面出现在眼前。
一支后金军队如潮水般聚集在那里,足足两千多人,远远望去,就像密密麻麻正在集结的蚁群,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前面是大约五百人的骑兵队伍,他们分散开来,有的给马匹喂草料,有的在擦拭武器。
骑兵的身后,是人数众多的步兵,粗略估计约有两千人。此时的他们,正忙着准备生火做饭,炊烟开始在营地中升起。
而在营地的一侧,几百名民夫正被后金士兵挥舞着皮鞭,驱赶至松林边缘伐木。伐倒的松树很快被拖到林间的空地上,这里已经堆满了木料,如同小山一般。另一些民夫则用锯子加工木料。后金的工匠们站在一旁,指挥民夫们将加工好的木料进行组装。
看到这一幕,我心中暗忖,胖子的猜测恐怕没错,这帮鞑子显然是从遵化来得,铁了心要把石门夺回来。
我转头对徐彪说:“那鞑子正于山后打造器械,瞅这架势,不消多时便要攻城了。传令各将士,刀剑备好,甲胄上身,东门集合。”
徐彪听后,迅速奔向战鼓,双手高高举起鼓槌,猛地落下,“咚!咚!咚!” 战鼓声响彻云霄,那沉闷而有力的声音仿佛是战争的号角,瞬间打破了石门城原本的宁静。
不一会儿,毛承志的人、郭老头儿的人,还有保安队员们,纷纷从不同的巷子里朝着东门校场飞奔而来。他们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阵急促的鼓点。
等他们在东门校场列队站好后,眼前的场景让人感觉有些违和。中间的保安队,头戴防暴头盔,手持防暴盾牌和环首刀,身姿挺拔,散发着现代军人的气息。左边的郭家庄人,身披步人甲,手拿陌刀,威风凛凛。右边则是身穿鸳鸯袄的明军,虽然装备相对简陋,但个个精神抖擞。
看着一张张坚毅的面庞,我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众位兄弟!”我高声喊到,“今日我等聚在此处,非为朝廷,非为赏银,乃为自家性命,为家中老小,为那无辜百姓!”我顿了顿,扫过台下的每一个人,继续说道:“ 尔等之中,有边军老卒,有庄户农夫,亦有寻常百姓。然今日,你等手持利剑,皆为好汉!如今鞑子将至,欲屠我亲人,夺我家业,我等应当如何?”
“杀!”徐彪突然高举手中的刀,大声吼道。
“杀!杀!杀!”其他士兵们也纷纷响应,声音如雷,震得城墙都在颤抖。
我大喊道:“好!有种!不愧是英雄好汉!鞑子凶残,但我大明百姓更勇!今日,我等誓死守护石门,人在城在!各就各位,登城!”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一阵催战的鼓声响起。
”快!快!上城墙!”徐彪挥舞着手中的刀,大声指挥着保安队,一路小跑地登上城墙。占据各个垛口后,取下复合弩,目光如炬地注视着远处的山麓。
毛承志也不甘示弱:“兄弟们,鞑子若敢攻城,此番定叫他有来无回!速速布置,莫要耽搁!”三百明军大喝一声,手持长矛,扛着火铳往城墙上跑去。郭家庄的庄户们披的是重甲,我让他们先原地休息,等打起来再上。
与此同时,城中的百姓们也都行动起来。妇孺老幼齐上阵,他们推着独轮车,车上堆满了箭矢、石块和火油,沿着狭窄的街道向城墙方向运送。几个壮汉扛着沉重的木料,气喘吁吁地爬上城墙,加固东门的城楼。一箱箱火药和炮弹也在城墙根码放整齐。整个石门城仿佛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人都在忙碌着。
胖子拍着我的肩膀,咧嘴笑道:“可以啊世杰。你这布置,颇有王坚的风范!要是你生在宋朝,准是个封疆大吏!”
我笑了笑,“我可不敢比。人家王坚,可是一炮把蒙哥给轰死了。直接改变世界格局的走向。除非皇太极在对面儿,我让老叶也一炮轰死他。这石门不也青史留名了吗?”
猴子突然凑过来,低声说道:“连长,鞑子的玩具快拼完了。看样子是云梯、盾车和冲车。我估计他们很快就要进攻了。”我点点头,心中暗自盘算着时间。果不其然,远处的五百鞑子骑兵开始动了,兵分两路,尘土飞扬,蹄声如雷,直扑石门而来。
我转头问猴子:“黑子老丈人什么时候到?”猴子回答道:“已经给他们发了消息。他们说,估计中午到达。”我看了看时间,已经十一点了,按理援军应该快到了。
就在这时,防守西门的明军急匆匆跑来:“报~~~!启禀将军,远处一队明军哨马,正往石门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