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看到叶景琛感兴趣,宋时落便将自己知道的全部说了出来,不仅包括自己对粮食作物整体的看法以及具体的种植方法都一一细说。

叶景琛认真的听着,尤其是对方讲如何给地蛋和红薯培芽、种植的深浅、浇水的次数及顺序以及有什么作用,甚至就连如何给土壤增加肥力,除了粪便,还有几种自己偶值得肥料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带两人说完,应当说宋时落一人说完,一个半个时辰都过去了,口干舌燥的她见碗中还剩下的一口腊八粥一饮而尽。

嗯?凉了确实没有热的时候更好喝了,宋时落暗暗嘀咕,想到母亲还在等自己便打算起身告辞。

只是......谁告诉她身后这个大和尚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明净大师。”叶景琛行礼。

“叶小友久等。”明净大师合掌,转身看向宋时落。

“阿弥陀佛,施主大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明净大师双手合掌喟叹道,果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女施主小小年纪却有如此解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的才华,让人不敢小觑。

宋时落:.......

大可不必如此夸赞,她真的有种承受不起的感觉。

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才让她有了技能,在前世农民都知晓的常识,在这里却得到如此高的称赞,着实有些受之有愧的感觉。

“阿弥陀佛,大师谬赞,小女子也是从书本中所学,这是前辈们的心血。”宋时落谦虚。

“施主不必谦虚,能掌握这些技能也是缘分,而能分享让百姓受益是大善无疑。”明净大师坚定道。

此时,宋时落还不知晓今日她与叶景琛的谈话,将在未来给叶景琛带来一份好运和惊喜。

宋时落离开厢房,赶忙找去和宋母一行人汇合,宋母全部祭拜完毕已有一会,正担忧女儿这么长时间未归,像差莫语去寻一番时,就见其从院内走了出来。

宋母询问一番,得知叶景琛带着女儿在寺庙内开了小灶,一起喝了腊八粥心中开心不已,能在寺庙相遇还能同食腊八粥,这正说明两人的缘分,吃了腊八粥,佛祖应当都认可两人了。

因为他们来的早,下山时还遇到很多正山上的香客,想到今日事事顺心,宋母喜笑颜开的回府了。

腊八一过,年味便浓了,江都县都是购置年货、腌制腊肉、腊鱼之类的食物。

宋家因为同悦来楼解约,农庄里还有很多的菜蔬,全部腌制完成也是一项不小的活计,只凭宋时落几人是万万不可能做完的。

因为腌制也牵涉到方子,不信任农庄这些外来佃户,家中的仆人也不放心,宋大勇便回到松树村搬救兵了。

宋老太一听二话不说便收拾了几件衣物,带着全家老小往城郊赶去,除了宋时昌和陈春燕夫妻俩。

因为陈春燕时不时的耍脾气,让孙氏也失去了耐心,等她一出月子,便没有继续惯她毛病,家中一切事务全部捡起来不说,孩子晚上也有她一人带,陈春燕只敢背地里同宋时昌唠叨,但宋时昌只当没听见,让她孤立无援,也减少了兴风作浪的次数。

毕竟精力有限,白日的家务和晚间照料孩子让她疲累,实在没有精力作妖。

这次二叔来家求帮忙,孙氏便将家里事务彻底甩手不管,即便心中在不舍孙子,依然跟着婆婆一起去了县里。

几人到了农庄一看,满地的萝卜、大白菜等菜蔬,让他们傻眼,知道活计多没想到活多成这样,这一季的蔬菜怕是都在地里没动过吧。

宋老太一看,便也没有二话,计算着离年三十还有白半个月,便托人带信给女儿,让他们也来忙个三五天,总不能把活计留到明年吧。

宋杏花一听,将孩子交给婆婆,交代几句,便同张大山一起往农庄赶来。

宋娇娇的行为惹的张老太有些不满,距离过年也没几日了,这时候还让人回娘家忙碌,真是拎不清。

平日里怎样她都忍着不说,没想到如今更过分了,想着等她回来便要重重多说几句,山儿在维护自己也不给她留情面。

只是她却忘了,这不是她第一次这么想,每回宋杏花回娘家帮忙,他都是这般打算,可是没有一次是成功的,要么被儿子挡了回去,要么是抹不开面子说重话。

为啥?当然因为宋杏花带回来的东西啊,每回宋家都不会让两人空手而回,张家家境不如宋家,田地更是少的可怜,宋家对这个女儿也不小气,张老太对宋杏花本人也没有意见,看到这些东西自然就把打算奚落人这回事忘在了脑后。

这次也是,她现在如是想着,后来看到宋杏花带回来的一坛子一坛子的腌菜,脑中只记得眼前之物了,当得知还有一坛咸肉时,那更是笑的一脸褶子。

宋家一直在农庄忙碌到腊月二十八晚上,农庄里的菜蔬总算七七八八的处理完了,整个院子里放眼望去全是腌制好的一坛坛的咸菜以及没有腌制但处理好风干了的如萝卜条之类的蔬菜。

宋家人全都累惨了,包括对农活很少沾手的宋时宇也被薅来实打实的干了半月,整个人看上去都瘦了一圈。

宋家惯例是回村过年,所以次日一早,宋老太等人便先带着物品回到村里提前准备过年事宜,而宋大勇则要将这些物资存储好,安排得力人看护。

宋母想到前几日叶景琛到宋家送年礼之事,年礼并不薄,至少以叶家的家境可以看出叶景琛对女儿的重视。

想到年后叶景琛便要上京赶考,宋母便特地挑了几坛开胃提神的小菜以及一坛腌制风干好的肉脯,让宋时宇送去了叶家。

只是宋母不知晓的是,肉脯是宋时落得知了宋母的心思后,特意专门为叶景琛制做的,营养美味、耐饿充饥,更重要的是存储时间久,便是带进考场也是使得的。